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旗袍是旗人

旗袍是旗人

发布时间:2021-06-09 20:33:45

A. 满人和旗人是一回事是吗为什么旗袍不说满袍啊

满人一般指的是满族人 旗人则是所谓的“八旗” 也就是满族军队编制成员 当然在八旗入关之后因为统治者都是旗人 对汉族来说满与旗也没有太大差别 就混为一谈了

B. 旗袍明明是汉族服装,怎么成了满族服装了

旗袍的样式起源,在学术界争论很多,主要观点有四种:
第一种以周锡保先生《中国古代服饰史》[24] 为代表,认为旗袍即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
刘亦菲旗袍照
但也有学者认为:“民国旗袍虽然具有类似于旗女之袍的形式,却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义,如果完全认为民国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发展而来,未免有失偏颇”[25]
第二种以袁杰英教授《中国旗袍》[26] 以及包铭新教授《中国旗袍》[27] 《近代中国女装实录》[28] 为代表,认为旗袍和旗装袍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先秦两汉的深衣。江南大学崔荣荣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中说:“有些人质疑旗袍是满族服饰……我认为这些认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汉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满族的袍和褂的历史渊源又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29] 。”国学大师章太炎亦认为:“昔诸葛亮造筒袖铠……满洲之服,其筒袖铠之绪也[30] 。”将满族服饰的源头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蜀汉服饰。
第三种以王宇清《历代妇女袍服考实》[6] 为代表,认为中国妇女所穿的袍,远溯周、秦、汉、唐、宋、明时代,并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认为旗女之袍对民国旗袍有影响,但不认为二者有直接继承关系,因此认为民国旗袍称之为“旗”袍并不合适,所以他倡导旗袍改名为“祺袍”,并把“台北旗袍研究会”改名为“台北祺袍研究会”。多年以来,台湾服装界人士一直呼吁为“祺袍正名”。[31]
第四种以卞向阳教授《论旗袍的流行起源》[5] 为代表,认为旗袍是中国服装传统的西

范冰冰(3张)
化变异。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 同时又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 构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的新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的特点,可为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他同时认为“旗袍”名称的起源是一种“误称”,因为较早倡导旗袍的群体都是都市中受西学影响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的新女性、学生等社会群体,她(他)们绝大多数是汉族人,她(他)们的祖先在清初经过流血抗争才为汉族妇女取得不穿满式服装的权利,她们不可能去复辟帝制时代的、还是异族压迫者的服饰,所以旗装袍在民国复辟的条件并不具备[5] 。

而民国之时“旗袍”的称呼之所以最终会流行开,是因为整个清代,汉族女装依然保留汉族女性传统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贵族命妇礼服外,寻常女子一般并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论贵族女性礼服还是寻常女子的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因此在长达近300年时间的潜移默化下,普通人已经习惯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历史记忆,所以在民国旗袍开始出现的时候会给普通人一种这是“旗袍”的联想。实际上民国旗袍首倡群体并不承认“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只叫它做长衫、长衣或长袍,与男性服装混为一词,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又有人提议叫做祺袍的,但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叫回旗袍了[18]
望~采~纳哦

C. 旗袍起源与哪个民族

满族。

旗袍改自满族妇女服装(旗服)。不同于沿袭了4000多年的汉服服制,清朝三百余年的中国女装以旗服为主流。

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对旗袍不断改进,推陈出新,力求把自己优美的身材曲线表现出来。但这并非一帆风顺,于是中西文化冲突的“拉锯战”,便被缝在旗袍上。

(3)旗袍是旗人扩展阅读: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

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

D. 旗袍起源于满族,那么这个服饰是只有满族才有吗

在今天五花八门的影视剧或电影中,但凡牵涉到民国时期,剧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位身穿旗袍的美丽女子。这固然是影视剧想要表现出一种女性身上的美丽“民国范儿”,但也反映出在当今人们的心目中,旗袍与身份尊贵的女性紧密结合,已然成为能够代表中国女性之美的典型服饰。作为一种相对年轻的服饰,这一抹挥之不去的风情到底来自何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旗袍的历史。

一、起源与产生

到1930年之后,旗袍在中国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女性均以穿旗袍为尊贵和美丽的象征,而旗袍的样式也变得五花八门,难以形成唯一的制作标准。例如旗袍的袖子时有时无,到最后干脆将袖子取消,下摆的长度时长时短,底摆的长度一时间由早先的垂至地面缩短到膝盖以上,而旗袍两侧的开叉则越来越高,最高时几乎与臀部齐平。而旗袍制作的工艺也愈发的考究,上流社会自然以进口绸缎为主,而普通民众则主要以阴丹士林布来制作旗袍,装饰图案则以龙凤、孔雀或者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装饰,不再像晚清时期那么艳丽,更显庄重与素雅。这种种改变都体现出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与突破,衣服的设计以美为主,不再考虑传统的礼教规矩,而衣着的变迁也反映出了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E. 大家都知道“旗人”是满族,哪为什么还把旗袍说是汉族的传统服饰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 。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F. 旗袍和旗装的区别

区别有三:一、旗装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旗袍开省收腰,尽情展现女性的体态和曲线。二、旗装内着长裤,开衩处只能看见绣花的裤脚;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三、面料上,旗装通常比较厚重,装饰也比较繁琐;旗袍通常比较轻薄,装饰也比较简单。

G. 旗袍是满族的吗

1、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袍服,但那只是宽幅长袖的长外衣,配以峨冠博带,显得高贵大气,但很不实用。生活中极其不便,只有外出时才穿。
2、满族旗人的袍服瘦身窄袖,既节省材料又便于活动。旗人入关后大家便效仿。
3、到了民国时期,西风东渐,文人们开始重视女性的线条美,便改良一筒到底的裁剪方式,注意耸胸束腰肥臀的窈窕身材的凸显,并以短袖彰显女性的玉臂。综合汉族袍服和旗人袍服的优点,几经改良,就成了现在的旗袍样式。

H. 旗袍到底是汉人服饰,还是满人服饰

旗袍应该是属于他的一个传统服饰,而且这个没有他的标签,再加上他都是属于比较复古的风格,然后能够把人体的一个曲线描述的非常的好,所以这个看上去非常的有档次,而且他的面料选择的都是非常好的品质。

I. 旗袍是满族的还是汉族的

旗袍是满族的还是汉族说法不一。

《辞海》中有关于旗袍的注解:“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旗袍”是专指民国出现的旗袍,还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在内,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样式一样在学术界颇有争议。

J. 旗袍是不是不代表汉族而代表满族

那是肯定的啦,当年清朝击败明朝强迫汉人“剃发易服”,为此杀掉很多汉人,你去搜索下“剃发易服”就知道啦~~旗袍是满服改编而成,最先流行于妓女。
汉服不是只指汉朝的服装,而是指汉族人的民族服装,汉朝时的服装只是汉服的一种。

与旗袍是旗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校服情头动漫图片 浏览:390
衣兔子图案 浏览:340
淘宝主营产品是其他怎么改成女装 浏览:244
穿了羽绒服和羊衣 浏览:414
品牌折扣店女装取什么名字 浏览:897
优雷卡校服最高多少级 浏览:243
19年流行的风衣 浏览:248
旗袍配小衫 浏览:216
男人穿v领还是圆领t恤好看 浏览:415
卫衣加牛仔搭配什么外套 浏览:252
长白体恤配什么裤子 浏览:471
织女式长款衣多少线 浏览:719
30的裤子适合多高多重的人 浏览:87
迁西二中校服 浏览:263
从裙子里掏枪的动漫是什么 浏览:417
维密睡衣改短 浏览:895
祈愿裤子 浏览:435
男士全透明丝袜内裤图片 浏览:920
黑色兔皮草内穿什么裤子搭配 浏览:217
什么牛仔裤搭白衬衫 浏览: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