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00字散文
青春寄语
青春的时光犹如一块块砖,垒起人生的墙壁。
健康是青春的一堵墙。
青春的力量来源于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青春便充满了活力。有了活力。自己开创事业,事业才会有生命。事业永远都蓬勃向上。
有了青春,有了健康,你就永远年轻,青春就会永贮在你心间,岁月的墙就永远不会倒。把目光投向远方,然后执着踏上跋涉的征程。
亲爱的年轻朋友,亲爱的不再年轻的朋友,青春其实从来没有远去,时刻在你我周围。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健康的心态,你就永远拥有青春活力!
勇气是青春的一堵墙。
有了勇气,青春的岁月会燃起激情。逆境中的生存便有了动力。
如果你面对的世界是一片空白,无所措施,那么,给你青春年少的勇气。抬起头,海已经开始涨潮,狂风暴雨算不了什么!冲浪的水手开始唱起挑战的战歌。
如果你迟疑不决,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么,拿起你的画笔,重重描绘海天一色的壮观,那席卷海浪的海燕,给你足够的勇气。看吧,鸟都能飞翔风雨,你,还有什么不可以跨越,还有什么怯懦?
不畏艰险险阻,勇气就在你的心中,勇气就能直观困难的现实。你,用能力战胜困难!总结经验,不断磨练,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年龄是青春的一堵墙。
年轻的岁月,年少的时光,这是青春给你的优势,是青春期的男女存于世间的宝贵资本。
但时光会在你的指尖悄悄溜走。如流水,绵绵流长。但,不能回头,更不能收回。
我们可以为青春的岁月而自豪,但我们更要珍惜年轻的生命。让青春焕发光彩,承受失败和挫折。你还年轻,还有机会重新来过,还有机会脱颖而出。
只是,只是千万要珍惜你的青春年华。
Ⅱ 关于旗袍的最美文案美文
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关于旗袍,最深的记忆是民国那些摇曳多姿的女子,旧上海不曾迷失的风情。
旗袍的花色面料各式各样、水墨、花间、落樱、若兰、妖娆等等,静谧的长款,温婉的连袖,还有那古典精致的手工扣。
旗袍是一种风景,自有一种清绝与傲然、温婉、内敛、在花月沉香的日子里,总幻想回归古代,在杨柳依依的河畔踏青,在雕花的窗棂背后叹息。
而旗袍也在无意间暗合了这古典的心境,也常庸人自扰,在浩渺的天地间,落得一怀的孤寂,旗袍淡雅的色调让我安宁,淡定,在平淡的光阴里明净流动。
一抹浅淡的笑在刹那间成为永恒,婉约的旗袍身影,如江南的情结,在时光中柔软着,穿越悠长的时空,寻寻觅觅,你的笑容绽放如花,回眸,那一刻的温柔,倾倒了前世的杯樽,迷失了孤单的行程,优雅了千年的美丽。
旗袍留给人的是无言的背景,似乎谁都知道穿旗袍需要修长柔美的身段,没有流动的线条,就不会有优美的韵致。总是觉得东方的女子,都该着一身旗袍,却又觉得不妥,因为不是所以的人都能穿出旗袍的风情。
一袭旗袍,邂逅的是一份平静,带给我的是优雅的闲情,是如同秋荷的心事,任月光洒落在小屋,流泻在每个黑暗的角落,在这无声无息的月色中清静,就连思绪与意念都显得多余。
旗袍是真正的艺术品。或者我赋予它太严肃、太拘谨、太优雅、太珍贵的元素,只觉得它适合于照片里画里戏里穿着,适合舞台表演 。
如今,走在拥挤的人群中,发觉身着一袭旗袍会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旗袍如今注定是一种孤独的风景,这风景有些遥远,有些古旧,像极了将要落寞的黄昏,带着最后一抹绚丽。
一直认为,和旗袍相伴的应是高山流水的古筝,轻盈低转的粉色团扇,丰腴佼娇的女子,以及溢出墨香的古线装书,红木桌椅和窗外潺潺流过的竹间小溪。
我本平庸,没有一颗晶莹的心来酝酿江南独有的秀与婉约,没有轻盈的身段来穿出那份清新。我的心境亦不合旗袍,我放不下红尘,放不下在重楼深闺处叹怨的心事,不能挑尽灯花不成眠。
越过盛唐的风骚,沿仄仄平平的路径,帘卷西风,谁在风中吟一阙醉花阴!暗香盈袖,你用恬静填词,醉了江南风光,喜欢江南,却未必有江南委婉动人的才情。
还有那绝俗的古典韵致,只是喜欢在湖畔的杨柳依依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旗袍伴着江南的杏花烟雨,浪漫了无数的风花雪月。
(2)旗袍女子散文扩展阅读:
关于中国时尚的开端,在民国二十世纪,郑元明说:“原来的女人在清朝时期穿了短衣服,没有穿旗袍。
对于某些年份,以前的研究相对模糊。周锡宝和张爱玲考虑了1921年以后中国山姆的盛行,根据1923年的绘画和其他资料,当时上海有数十个人,其中一到两个所谓的中国山姆。我想没有别的了。
实际上,当时上海的媒体对社会现象很敏感,因此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新时尚的注意,但是1925年5月之前的“ Shinho”这样的报纸提供了有关中国服饰的信息。很难找到。大量信息为1925年中国服饰的出现提供了证据。
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记录表明,旗袍始于1925年。因此,可以认为起泡的开始时间是1925年。
Ⅲ 求一篇在外国杂志发表过关于旗袍的英文文章..要有出处的 不胜感激
链接:http://query.nytimes.com/search/sitesearch?query=cheongsam+&srchst=cse(纽约时报)
文章:The cheongsam is a female dress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 features and enjoys a growing popula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of high fashion.
The name "cheongsam," meaning simply "long dress," entered the English vocabulary from the dialect of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Cantonese). 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including Beijing, however, it is known as "qipao", which has a history behind it.
When the early Manchu rulers came to China proper, they organized certain people, mainly Manchus, into "banners" (qi) and called them "banner people" (qiren), which then became loosely the name of all Manchus. The Manchu women wore normally a one-piece dress which, likewise, came to be called "qipao" or "banner dress." Although the 1911 Revolution toppled the rule of the Qing (Manchu) Dynasty, the female dress survived the political change and, with later improvements, has become the traditional dress for Chinese women.
Easy to slip on and comfortable to wear, the cheongsam fits well the female Chinese figure. Its neck is high, collar closed, and its sleeves may be either short, medium or full length, depending on season and taste. The dress is buttoned on the right side, with a loose chest, a fitting waist, and slits up from the sides, all of which combine to set off the beauty of the female shape.
The cheongsam is not too complicated to make. Nor does it call for too much material, for there are no accessories like belts, scarves, sashes or frills to go with it.
Another beauty of the cheongsam is that,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o varying lengths, they can be worn either on casual or formal occasions. In either case, it creates an impression of simple and quiet charm, elegance and neatness. No wonder it is so much liked by women not only of China but of foreign countries as well.
Ⅳ 关于旗袍的诗词有哪些
1、旗袍的风韵
作者:柳风 现代
岁月的典雅,款款而来
历史的积淀,步步幽深
中国旗袍,风度翩翩
华夏国粹,韵味无限
在世界的舞台上,东方女性
仪态万千,风情万种
擎着花伞的小蛮腰
体态轻盈,步入柳烟
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身段,风靡江南。
沿着民国的云烟,沿着醒目的青砖白灰墙
沿着小桥流水,沿着一叶窄窄的乌蓬船
沿着丝绸的质地,沿着腰身的动感
中华旗袍,款款而行,步步惊艳
犹如出水的芙蓉,望春的玉兰
雨巷的男子,在等青石桥上
那把仙姿袅袅的油纸伞
等旗袍上那朵绽放笑容的花瓣
在迎风而动的绸缎上,开出羞涩的初恋
桥下的波澜,在等倩影摇曳的素淡
穿旗袍的女子,是江南行走的景点
纤细的身材,莲步款款
一朝行云流水,几度花枝招展!
立领的旗袍,收放得体,自然而然
含而不露,露而性感
水蛇的纤腰,突显臀部的圆翘
修长的腿,在走光的长衩上流露暧昧
坚挺的乳房,隆起诗意的梦幻
凸凹的人体曲线,风韵内敛
尽善尽美的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观
一把折扇,展开旗袍的风情
收紧烘云托月的气质
泄漏风光的肢体,无言胜有言
含蓄而又隐忍的露出——风雅的诱惑
就像穿过烟雨的飞燕,吟风弄月的幽兰
既有青蛇的细腰,又有白蛇的丰满!
2、旗袍
作者/徐东风 现代
你是岁月妩媚的积淀
凹凸起伏着历史的绵延
你是塞北的黄沙中飞来的
一只雏燕,在历史的拐角中
飞进了江南的云烟
修长的玉腿被长叉走光
暴露了女人羞涩的暧昧
让无数人产生神秘的遐想
媚态横生飘然如飞燕
锦袍娇艳玲珑了东方的曲线
舞步轻盈醉了檐下的紫燕
华贵绚丽如怒放的牡丹
你羞涩了出水的芙蓉
纯洁的百合也感到无地自容
大气的兰花也只能在幽谷里
发出暗香,优雅的月季
关闭了花蕾,错过了季节
你温婉了郁金香的芬芳
典雅的玫瑰也不敢散发芳香
你是江南烟雨里走出的一簇美艳
花折扇遮不住东方女子的神韵
烟是你的思,雨是你的念
手中的绢扇,让思念悠远缠绵
青石板上弹奏出历史的足音
白墙黛瓦上定格了
一张永不褪色的底片
你用长长的等待复制了
一段张爱玲的幽怨
粘结在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你是天青色里的一个等
你是乌篷船上的一个盼
你是小桥流水里的一个媚
你是深宅大院里的一个怨
你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叹
你握住苍老,永驻了容颜
旗袍,你是东方女子的清雅秀娴
你生动了塞北的粗狂,更美丽了烟雨江南
3、旗袍
作者/潘肖珏 现代
你是
北国飘来的一朵奇葩
在时光深处盛开
江南的甘露
摩登了你
雅致的领窝内敛矜持
盘钮叠扣疏而不漏
脉脉的情思
紧锁其中
婀娜的柳腰委婉含蓄
凹凸中起伏着一份遐想
岁月的痕迹
深藏内里
夺眼的开衩风姿绰约
紧守的尺度
似露非露若隐若现
欲语还休的妩媚
呈与而外
你
绘就了神态浅笑轻盈
培育了莲步摇曳暗香
飘着曼妙多姿
不远也不近
醉倒情郎无数
你
是多变的诗
吟唱
不一样的意境
T台上
演绎
东方女性的风情
现实与迷幻
在时尚中流淌
烟雨里
抹上
丁香色的情愁
剪不断理还乱
在心灵深处感怀
在异国
你便是故乡
在他乡
你便是国粹
你是
永恒的经典
没有迟暮
你
被多少女人爱
却不是
爱你就能亲吻你
4、月色旗袍
文/龚航宇 现代
听见这夜的布匹织得紧密
弦乐绞着布的边角
星星缝制的针线
闪烁晶莹
哪里需要钻石的伪装
更哪堪认为修缮
挥一挥手臂
揽下这夜的布匹
要趁这夜色还浓
为爱人缝一件
月色旗袍
清辉的色静谧的爱
缕缕微皱的把弄好久的
这自然的杰作
沾上最浓的夜的墨汁
点了一滴泪记着思绪
抹了一笔柔表述情意
若你也能多看我一眼
只是一眼
想起这旗袍还未成形
早已价值连城
还是罢了罢了
如果一件炫衣
能留住芳心一颗
我愿随月色夜夜不停休
纺织加缝补
了此一生
5、岁月的旗袍
作者:采薇人 现代
岁月的旗袍
笼罩着谁不朽的婀娜腰身
纤细且温婉窈窕
江南的樱花,塞北的瑞雪
都嵌缀在其中
妖娆成天南地北的风骚
曾经的烟花未冷
依稀绽放炫舞在夜空
谁还记得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
曾经的伤痛未眠
若那半睡半醒的长梦
卧在床上,往事却吊挂在半空
如今老了,秋霜抹白了鬓发
只是风还在耳边呼啸
掀动着若明若暗的裙角
岁月的旗袍只是轻轻一扯
便抖落了一地花魂
祈盼着有黛玉荷锄而来
过往如昨,岂敢淡忘
好想再与你约红酒三杯
却怕染了这身洁净纯美的衣衫
Ⅳ 赞美旗袍句子和诗有那些
赞美旗袍句子和诗:
咏旗袍女三首
(一)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
舞步轻盈惊四座,醉眼周郎瞩小乔。
(二)
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
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
(三)
锦袍炫丽仪态娇,圆臀玉腿细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饱览娥眉乐陶陶。
五律 · 旗袍
绿柳风中摆,新荷雨里摇。
亭亭长玉颈,款款小蛮腰。
乍现玲珑态,凭添妩媚娇。
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
印象中的旗袍总是出现在江南的三月,那江南的女子,穿了丝绸的旗袍,撑着一把油纸伞,行走在白墙青石的小巷里,有雨,丝丝细细地飘散着,朦胧中萦绕而来的是清香的紫丁和未名的暗香……
芊芊淑女,婀娜旗袍着身,曼妙多姿,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君不见那绫罗绸缎,艳之韵之,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美哉!天之仙子莫过于典雅高贵的中国服饰国粹——旗袍。
旗袍塑身,饱和性强,这是旗袍吸收西式的裁剪和审美方法所遗留下来的。既有着东方传统古典韵味,又有着时尚潮流元素,可谓是中西合璧的精华。纤腰骨感的女人可以穿出纤细动人的韵致,饱满的女人则能穿出盈润的味道,每个女人都会有一件适合自己的旗袍!
Ⅵ 麻烦大家帮我起个题目,是关于写旗袍的文章的
旗袍飘飘
Ⅶ 谁能发几个精美的散文!现在好散文越来越少了!
沈从文的散文
月 下
“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我念诵着雅歌来希望你,我的好人。
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我是这样怕与你灵魂接触,因为你太美丽了的缘故。
但这只小雀它愿意常常在弓弦响声下惊惊惶惶乱窜,从惊乱中它已找到更多的舒适快活了。
在青玉色的中天里,那些闪闪烁烁底星群,有你底眼睛存在:因你底眼睛也正是这样闪烁不定,且不要风吹。
在山谷中的溪涧里,那些清莹透明底出山泉,也有你底眼睛存在:你眼睛我记着比这水还清莹透明,流动不止。
我侥幸又见到你一度微笑了,是在那晚风为散放的盆莲旁边。这笑里有清香,我一点都不奇怪,本来你笑时是有种比清香还能沁人心脾的东西!
我见到你笑了,还找不出你的泪来。当我从一面篱笆前过身,见到那些嫩紫色牵牛花上负着的露珠,便想:倘若是她有什么不快事缠上了心,泪珠不是正同这露珠一样美丽,在凉月下会起虹彩吗?
我是那么想着,最后便把那朵牵牛花上的露珠用舌子舔干了。
怎么这人哪,不将我泪珠穿起?你必不会这样来怪我,我实在没有这种本领。我头发白的太多了,纵使我能,也找不到穿它的东西!
病渴的人,每日里身上疼痛,心中悲哀,你当真愿意不愿给渴了的人一点甘露喝?
这如像做好事的善人一样,可怜路人的渴涸,济以茶汤。
恩惠将附在这路人心上,做好事的人将蒙福至于永远。
我日里要做工,没有空闲。在夜里得了休息时,便沿着山涧去找你。我不怕虎狼,也不怕伸着两把钳子来吓我的蝎子,只想在月下见你一面。
碰到许多打起小小火把夜游的萤火,问它,“朋友朋友,你曾见过一个人吗?”它说,“你找那个人是个什么样子呢?”
我指那些闪闪烁烁的群星,“哪,这是眼睛。”
我指那些飘忽白云,“哪,这是衣裳。”
我要它静心去听那些涧泉和音,“哪,她声音同这一样。”
我末了把刚从花园内摘来那朵粉红玫瑰在它眼前晃了一下,“哪,这是脸。”
这些小东西,虽不知道什么叫做骄傲,还老老实实听我所说的话。但当我问它听清白没有,只把头摇了摇就想跑。
“怎么,究竟见不见到呢?”——我赶着它追问。“我这灯笼照我自己全身还不够!先生,放我吧,不然,我会又要绊倒在那些不忠厚的蜘蛛设就的圈套里……虽然它也不能奈何我,但我不愿意同它麻烦。先生,你还是问别个吧,再扯着我会赶不上她们了”——它跑去了。
我行步迟钝,不能同它们一起遍山遍野去找你——但凡是山上有月色流注到的地方我都到了,不见你底踪迹。
回过头去,听那边山下有歌声飘扬过来,这歌声出于日光只能在墙外徘徊的狱中。我跑去为他们祝福:你那些强健无知的公绵羊啊!
神给了你强健却吝了知识:每日和平守分地咀嚼主人给你们的窝窝头,疾病与忧愁永不凭附于身;你们是有福了——阿们!
你那些懦弱无知的母绵羊啊!
神给了你温柔却吝了知识:每日和平守分地咀嚼主人给你们的窝窝头,失望与忧愁永不凭附于身;你们也是有福了——阿们!
世界之霉一时侵不到你们身上,你们但和平守分的生息在圈牢里:能证明你主人底恩惠——同时证明了你主人底富有;你们都是有福了——阿们!
当我起身时,有两行眼泪挂在脸上。为别人流还是为自己流呢?我自己还要问他人。但这时除了中天那轮凉月外,没有能做证明的人。
我要在你眼波中去洗我的手,摩到你的眼睛,太冷了。
倘若你的眼睛真是这样冷,在你鉴照下,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云南看云
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可是外省人到了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了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就再也不会单纯的来欣赏它的美丽了。
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睡了许多床,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论色彩丰富,青岛海面的云应当首屈一指。有时五色相渲,千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张图案新奇的锦毯。有时素净纯洁,天空只见一片绿玉,别无它物,看来令人起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神奇的图画,有青春的嘘息,煽起人狂想和梦想,海市蜃楼即在这种天空下显现。海市蜃楼虽并不常在人眼底,却永远在人心中。
秦皇汉武的事业,同样结束在一个长生不死青春常住的美梦里,不是毫无道理的。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
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在任何地方“乌云蔽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时,记得有一个赵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可是我们若在黄昏前后,到城郊外一个小丘上去,或坐船在滇池中,看到这种云彩时,低下头来一定会轻轻的叹一口气。具体一点将发生“大好河山”感想,抽象一点将发生“逝者如斯”感想。心中可能会觉得有些痛苦,为一片悬在天空中的沉静黑云而痛苦。因为这东西给了我们一种无言之教,比目前政治家的文章,宣传家的讲演,杂感家的讽刺文都高明得多,深刻得多,同时还美丽得多。觉得痛苦原因或许也就在此。那么好看的云,教育了在这一片天底下讨生活的人,究竟是些什么?是一种精深博大的人生理想?还是一种单纯美丽的诗的激情!若把它与地面所见、所闻、所有两相对照,实在使人不能不痛苦!
在这美丽天空下,人事方面,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最可悲的现象,实无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近年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这些人其所以热中于习经济、学会计,可说对于生命无任何高尚理想,目的只在毕业后能入银行作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教务处几个熟人都不免感到无可奈何。教这一行的教授,也认为风气实不大好。社会研究的专家,机会一来即向银行跑。习图书馆的,弄古典文学的,学外国文学的,工作皆因此而清闲下来,因亲戚、朋友、同乡……种种机会,不少人也象失去了对本业的信心。有子女升学的,都不反对子弟改业从实际出发,能挤进银行或金融机关作办事员,认为比较稳妥。大部分优秀脑子,都给真正的法币和抽象的法币弄得昏昏的,失去了应有的灵敏与弹性,以及对于“生命”较深一层的认识。
其余平常小职员、小市民的脑子,成天打算些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那个真正的多数人,还似乎毫无意义可言的。
近两个月来本市连续的警报,城中二十万市民,无一不早早的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个颈脖昂酸,无一人不看到过几片天空飘动的浮云,仰望结果,不过增加了许多人对于财富得失的忧心罢了。“我的越币下落了”,“我的汽油上涨了”,“我的事业这一年发了五十万财”,“我从公家赚了八万三”,这还是就仅有十几个熟人口里说说的。此外说不定还有三五个教授之流,终日除玩牌外无其他娱乐,想到前一晚上玩麻雀牌输赢事情,聊以解嘲似的自言自语:“我输牌不输理。”这种教授先生当然是不输理的,在警报解除以后,不妨跑到老伙伴住处去,再玩个八圈,证明一下输的究竟是什么。
一个人若乐意在地下爬,以为是活下来最好的姿势,他人劝他不妨站起来试走走看,或更盼望他挺起脊梁来做个人,当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给我们云南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观众人数多,批评好,正说明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换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还可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卢先生摄影的兴趣,似乎就在介绍这种美丽感印给多数人,所以作品中对于云物的题材,处理得特别好。每一幅云都有一种不同的性情,流动的美。不纤巧,不做作,不过分修饰,一任自然,心手相印,表现得素朴而亲切,作品取得的成功是必然的。可是我以为得到“赞美”还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的,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我意思是如果一种可怕的庸俗的实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组织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还象是正在把许多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个民族应当怎么办?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边作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作办事员,脑子都不用,都不想,只要有一碗饭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作讲演的,写不高明讽刺文的,习理工的,玩玩文学充文化人的,办党的,信教的,……特别是当权做官的,出路打算也都是只顾眼前。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我们如真能够象卢先生那么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的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我以为这才象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正因为这个民族是在求发展,求生存,战争已经三年,战争虽败北,虽死亡万千人民,牺牲无数财富,可并不气馁,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壮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们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们要发展,要生存,还要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片土地上更好一点,更象人一点!我们责任那么重,那么困难,所以不特多数知识分子必然要有一个较坚朴的人生观,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作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分知识,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途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
举一个浅近的例来说说:我们的眼光注意到“出路”、“赚钱”以外,若还能够估量到在滇越铁路的另一端,正有多少鬼蜮成性阴险狡诈的敌人,圆睁两只鼠眼,安排种种巧计阴谋,预备把劣货倾销到昆明来,且把推销劣货的责任,派给昆明市的大小商家时,就知道学习注意远处,实在是目前一件如何重要的事情!照相必选择地点,取准角度,方可望有较好效果。做人何常不是一样。明分际,识大体,“有所不为”,敌人即或花样再多,敌货在有经验商家的眼中,总依然看得出,取舍之间是极容易的。若只图发财,见利忘义,“无所不为”,把劣货变成国货,改头换面,不过是翻手间事!劣货推销不过是若干有形事件中之一种。此外统治者中上层和知识阶级中不争气处,所作所为,实有更甚于此者。哪一件事、哪一种行为不影响到整个国家前途命运!哪容许我们松劲!
所以我觉得卢先生的摄影,不仅仅是给人看看,还应当给人深思。
遥夜——一及二
一
我似乎不能上这高而危的石桥,不知是哪一个长辈曾像用嘴巴贴着我耳朵这样说过:“爬得高,跌得重!”究竟这句话出自什么地方,我实不知道。
石桥美丽极了。我不曾看过大理石,但这时我一望便知道除了大理石以外再没有什么石头可以造成这样一座又高大、又庄严、又美丽的桥了!这桥搭在一条深而窄的溪涧上,桥两头都有许多石磴子;上去的那一边石磴是平斜好走的,下去的那边却陡峻笔直。我不知不觉就上到桥顶了。我很小心地扶着那用黑色明角质做成的空花栏杆向下望,啊,可不把我吓死了!三十丈,也许还不止。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着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块,懒懒散散睡了一溪沟。石罅里,小而活泼的细流在那里跳舞一般的走着唱着。
我又仰了头去望空中,天是蓝的,蓝得怕人!真怪事!为甚这样蓝色天空会跳出许许多多同小电灯一样的五色小星星来?它们满天跑着,我眼睛被它光芒闪花了。
这是什么世界呢?这地方莫非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天宫一类的处所吧?我想要找一个在此居住的人问问,可是尽眼力向各方望去,除了些葱绿参天的树木,柳木根下一些嫩白色水仙花在小剑般淡绿色叶中露出圆脸外,连一个小生物——小到麻雀一类东西也不见!……或是过于寒冷了吧!不错,这地方是有清冷冷的微风,我在战栗。
但是这风是我很愿意接近的,我心里所有的委屈当第一次感受到风时便通给吹掉了!我这时绝不会想到二十年来许多不快的事情。
我似乎很满足,但并不像往日正当肚中感到空虚时忽然得到一片满涂果子酱的烤面包那么满足,也不是像在月前一个无钱早晨不能到图书馆去取暖时,忽然从小背心第三口袋里寻出一枚两角钱币那么快意,我简直并不是身心的快适,因为这是我灵魂遨游于虹的国,而且灵魂也为这调和的伟大世界溶解了!
——我忘了买我重游的预约了,这是如何令人怅惘而伤心的事!
二
当我站在靠墙一株洋槐背后,偷偷的展开了心的网幕接受那银筝般歌声时,我忘了这是梦里。
她是如何的可爱!我虽不曾认识她的面孔便知道了。她是又标致、又温柔、又美丽的一个女人,人间的美,女性的美,她都一人占有了。她必是穿着淡紫色的旗袍,她的头发必是漆黑有光,……我从她那拂过我耳朵的微笑声,攒进我心里清歌声,可以断定我是猜想的一点不错。
她的歌是生着一对银白薄纱般翅膀的:不止能跑到此时同她在一块用一块或两三块洋钱买她歌声的那俗恶男子心中去,并且也跑进那个在洋槐背后胆小腼腆的孩子心里去了!……也许还能跑到这时天上小月儿照着的一切人们心里,借着这清冷有秋意夹上些稻香的微风。
歌声停了。这显然是一种身体上的故障,并非曲的终止。我依然靠着洋槐,用耳与心极力搜索从白花窗幕内漏出的那种继歌声以后而起的窸窣。
“口很……!”这是一种多么悦耳的咳嗽!可怜啊!这明是小喉咙倦于紧张后一种娇惰表示。想着承受这娇惰表示以后那一瞬的那个俗恶厌物,心中真似乎有许多小小花针在刺。但我并不即因此而跑开,骄傲心终战不过妒忌心呢。
“再唱个吧!小鸟儿。”像老鸟叫的男子声撞入我耳朵。这声音正是又粗暴又残忍惯于用命令式使对方服从他的金钱的玩客口中说的。我的天!这是对于一个女子,而且是这样可爱可怜的女子应说的吗?她那银筝般歌声就值不得用一点温柔语气来恳求吗?一块两三块洋钱把她自由尊贵践踏了,该死的东西!可恶的男子!
她似乎又在唱了!这时歌声比先前的好像生涩了一点,而且在每个字里,每一句里,以及尾音,都带了哭音;这哭音很易发见。继续的歌声中,杂着那男子满意高兴奏拍的掌声;歌如下:
可怜的小鸟儿啊!
你不必再歌了吧!
你歌咏的梦已不会再实现了。
一切都死了!
一切都同时间死去了!
使你伤心的月姐姐披了大氅,
不会为你歌声而甩去了,
同你目语的星星已嫁人了,
玫瑰花已憔悴了——为了失恋,
水仙花已枯萎了——为了失恋。
可怜的鸟儿啊!
你不必——请你不必再歌了吧!
我心中的温暖,
为你歌取尽了!
可怜的鸟儿啊!
为月,为星,为玫瑰,为水仙,为我,为一切,为爱而莫再歌了吧!
我实在无勇气继续的听下去了。我心中刚才随歌声得来一点春风般暖气,已被她以后歌声追讨去了!我知道果真再听下去,定要强取我一汪眼泪去答复她的歌意。
我立刻背了那用白花窗幔幕着的窗口走去,渺渺茫茫见不到一丝光明。心中的悲哀,依然挤了两颗热泪到眼睛前来……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
Ⅷ 一说起旗袍大家都会想到张爱玲的一句话
张爱玲: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这是出自张爱玲的《天才梦》。《天才梦》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 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Ⅸ 一篇优美的散文(写景)
张晓风——春之怀古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掌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炖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请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件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团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集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汗,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沙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箩与烟箩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细雨微扬,寻梦江南
清风,从我的耳畔潇然掠过的时候,踏一只莲舟,撑一支竹篙,朝着楚腰纤细、莺歌婉转的江南最深处寻梦而去。
我的江南,是打水少女银镯的叮咚,是采莲女子甜美的娇颜,是卖花阿婆嘹亮的歌喉。
我的江南,是青石板上湿漉漉的温润,是荷花池里轻盈盈的婀娜,是落花风中上下翻飞的翩跹,是杏花深处高高挑起的酒幡,是乌衣巷口斜斜挂着的斜阳。
我的江南,自氲氤似雾的朦胧烟雨中曼舞而来,流盼的美目灼灼照亮十里秦淮繁华的旧梦;我的江南,自浅吟低唱的紫檀琵琶里踏歌而来,悠扬的仙音渺渺拨响吹箫玉人幽婉的心弦。
我的江南,掬一捧晶莹剔透的春水,簪一朵洁白无瑕的心莲,静静地拢起乌黑盈亮的三千青丝,将旖旎曲折的心事,细细密密地绾结成圆圆的花环。
我的江南,在庄生的蝴蝶梦里轻舞飞扬,在禹锡的弱柳风中独笑含颦,在杜牡的豆蔻梢头娉娉袅袅,在姜夔的二十四桥清角吹寒。
我的小舟,轻轻地穿过唐风宋雨汉长廊,在暗香盈袖的姑苏城外悄然伫立。听悠长清越的钟声,惊破寂寞游子惆怅的思绪;看桨声灯影的枫桥,迷朦天涯孤旅忧郁的眼眸;看青衫磊落的书生,横笛月下,把酒放歌,一樽饮尽千古事。
我的小舟,缓缓穿过粉墙黛瓦杨柳风,在寂寥幽深的雨中长巷默默凝望。看玲珑馨香的紫色丁香结满凄婉的清愁,看清雅娴静的旗袍女子,皓腕如玉,素手轻扬,袅娜徐行,款款地将手中的油纸伞舞动成一种空灵的诗意。
我的小舟,在江南的怀抱里四处游走。俯首,湖光山色、水波潋滟;仰头,江山如画、月华如水。
我的小舟,迤行在玉肌水骨、如花精魂的江南水乡里,犹如沉浸在女儿红芬芳馥郁的醇香之中,心旌神摇,目眩神迷。
我的江南,是才子的诗情和佳人的笑靥酿成的醇酒,是杏花春雨和晓风残月交织的景致,是大江东去和小桥流水辉映的风情。
我的江南,既诗意,又浪漫。我的江南,既柔媚,又热烈。我的江南,既婉约,又明媚。
我的江南,清丽飘逸得如同娉婷的红颜,明眸如水,黛眉如烟,妖娆妩媚,浅笑嫣然。
三月的烟花,是她深情的呢喃,柔柔,无语也缱绻。七月的流火,是她温柔的眼神,脉脉,无酒亦沉醉。
而日日打江南走过的我啊,早已醉在我的江南温柔的顾盼之中了,而且,沉醉,不知归处……
汪国真 雨的随想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怎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然。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太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漫钢琴下流淌出来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拟。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奇好。
雨中情怀
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下着雨,淅淅沥沥,点点击落,本来,应当是很有情怀的。可想到雨渍花落,红散香凋,就有几份凄迷,更有几份感伤了。
知道爱雨的人无数,写雨呤雨的文章更是浩焱如烟,可我也终是一个喜雨之人,对雨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就写了。
雨,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景致;就如眼前的山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风景一样。对雨,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叹息,有人痴狂,感受各异。
苏东坡书斋名曰“喜雨斋”,可见他是一个爱雨之人;而现代名士周作人把他的书斋取名为“苦雨”,虽然不能因此来判定他对雨的喜恶,却由此可见周先生对雨,多少有些无奈。也知道,我那位从年轮上离去,已有多日不曾归来的朋友,还曾把她的闺房称为“听雨轩”,想她也是一个爱雨、喜雨、恋雨,对雨有着别样情怀了的人了。
雨也如同花草树木一样,能否成为风景,还取决于人们的心情。久旱逢甘霖,不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一份美丽;而淫雨霏霏,堤破水淹,又有谁不为之而心烦?
但是,雨就是雨,它不因你喜爱而来,也不因你厌恶而去更去,更何况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的绚丽;没有雨天的阴云,也就没有晴天的阳光的灿烂。
江南是多雨的,而生于多雨江南的我,对雨不能不说是熟稔之至;按说应该早已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了。可我对雨却偏偏有着一份惊喜和新奇。每每雨天,总爱徜徉于雨中,任由那甘甜纯净和雨丝尽情地洒在我的身上,浸入我的肌肤;淋去我心灵中的灰尘和阴暗,让心情变得洁净和亮丽起来。雨是上天的恩赐,惠世的甘泉,它使万物葱郁,生机一片;倘若没有了雨,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沙漠遍布,尘暴肆掠,风沙飞扬;不见鸟踪,难觅兽影,甚至连一丝绿意也不能找到,生命也在这里消逝,那将是多么的恐怖和可怕呀。
四时之雨,也因时节的不同,季节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春雨当算是最美妙精致了,有如青春少女含羞带娇般的呤唱;春雨也最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细雨润无声”,“杏花春雨江南”等名句,便是对春雨的赞颂。而《雨巷》中那水淋淋的女子,大概就是沐着春雨而来。最热烈的当是夏雨了,它就像一个壮实的大汉尽情挥洒的热汗,有着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来势凶猛,去得也快,干干脆脆,从不拖泥带水。它不仅浇灌田地,滋润禾苗,也在炎炎酷暑,为人们带来丝丝凉爽。其功过是非,人们是了然于胸。而带有丝丝凉意的秋雨,则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它凄凉冷清,霏微萧瑟,说它是青春已逝,韶华不再的怨妇的叹息,则十分贴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秋雨中,柳永的心情是多么地凄凉无奈。李易安在她的《秋情》中也如是诉说着她的孤独、悲愁、哀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人之悲欢、喜怒、哀愁、与雨又有何干?冬雨似乎并多见,更少有人喜欢。可我却觉得它犹如是一位断腕不皱眉、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洒下的几滴清泪,有着一种冷峻、刚毅、悲壮和豪迈。让人不能不由衷地生出几份敬意来。
人世间的浮华喧嚣,得意失宠,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待之,对于雨也莫不如此,只有去除浮躁,多几份平静,才能体味出它的有趣和诗境,感受到它的精妙和美丽。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雨还依旧在下着,就不由得又心生几分伤春感春 的情怀来,不知不觉春深了,无声无息夏来了。青春不就是这样慢慢变老的嘛,梦想也是如此悄然渐逝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