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大战旗袍蓝色

大战旗袍蓝色

发布时间:2025-09-24 07:50:39

⑴ 文明新装与改良旗袍有何区别呢

以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这个东方古国的大门,随之带来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服饰方面,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由出国留学人员引起的剪辫易服,特别是在中华民国(1911—1948)建立之初发布了《剪辫通令》,中国男人从此摆脱了令他们感到屈辱的沉重的辫子。而着装方面前所未有的变化是从代表着文明、进步潮流的各种新式服装开始的。

民国时期,沿袭下来的清代服饰受到欧美时尚的影响,样式和品种逐渐发生了变化。中上层社会的男士除着长袍、马褂、布鞋,戴瓜皮帽外,也穿中山服、西服、皮鞋,戴礼帽。一般民众着土布长衫(以蓝、灰为主)、土白布短衫裤、棉长袍、棉滚身短袄、棉背心、大裆抄腰裤等。中上层社会的女士小姐穿各种面料的旗袍、西式连衣裙及高跟鞋,戴金银玉翠等珠宝首饰,下层女性则以穿花布中式衣褂、绣花鞋为主。

男装在清代日常装长袍马褂的基础上,变化出了新的款式和搭配。马褂对襟窄袖,长至腹部,前襟钉钮扣5粒。长衫一般是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两寸,在左右两侧的下摆处开有一尺左右的小衩,袖长与马褂齐平。穿着时,长衫外罩马甲,下配西裤,头戴西式礼帽、白色围巾、锃亮皮鞋。这种中西合璧的穿着方式是民国初期中国中上层男子的典型装束。而完全的西装革履则被视为一种大胆的新派作风。

民国初年,许多青年学生到日本学习,带回了日本的学生装。这种沿用了西式服装三片身和袖身分开剪裁的服装式样,给人朝气蓬勃、庄重文雅之感。它一般不用翻领,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立领,不系领带、领结。在衣服的正面下方左右各有一个暗袋,左侧的胸前还有一只外贴兜袋。这种学生装不仅深受广大进步青年的喜欢,还衍生出了典型的现代中式男装——中山装。

中山装的特殊之处是对衣领和衣袋的设计。高矮适中的立领外加一条反领,效果如同西装衬衣的硬领,上衣前襟缝制了上下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由压褶处理成“琴袋”式样,以便放人更多物品,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与之相配的裤子前襟开缝,用暗纽,左右各插入一大暗袋,而在腰前设一小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这种由中华民国创始人孙中山(1866-1925)倡导并率先穿用的男装,较之西装更为实用,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生活习惯,虽然采用了西式的剪裁、西式的面料和色彩,却体现了了中装对称、庄重、内敛的气质。自1923年诞生以来,中山装已成为中国男子通行的经典正式装。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开始萌芽,妇女不再甘心做男人的附属品和家庭的牺牲品,不少妇女尝试一直是男人在做的工作,开始穿长裤、剪短发。这股风潮与席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合流,女性在追求科学、民主、自由风气的影响下,纷纷走出家庭接受高等教育,谋求经济独立,追求恋爱婚姻自由。留洋女学生和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女学生率先穿起了“文明新装”——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衣长不过臀,袖短及肘或旗袍是喇叭形的露腕7分袖,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饰;与之相配的裙,初为黑色长裙,裙长及踝,后渐缩至小腿上部。这种简洁、朴素的装扮成为了20世纪一二十年代最时髦的女性形象。而对西方审美眼光的推崇,也影响到了中国女性整体形象的重塑。欧美的化妆品、饰品进入中国市场,美白皮肤、养护头发、向上翻翘眼睫毛、涂抹深色眼影、剪掉长发、烫发,以及戴一朵夏奈尔式的茶花或一条长长的绕颈珍珠项链、拎一只皮毛质地的手提包、脚穿丝袜和高跟鞋……构成了时髦女性的日常形象。

而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的旗袍也是在这个时期不断改良,成为了一种现代意义的时装。

所谓“旗袍”,即旗人之袍,而“旗人”,是中原汉族人对满族人的称谓。旗袍原本腰身平直,而且很长。1921年,上海一批女中学生率先穿起了长袍。初兴的式样是一种蓝布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袍长及踝,领、襟、摆等处不施镶滚,袖口微喇,看上去严冷方正。这种式样的服装一经走上街头,就引起了城市女性的极大兴趣并竞相仿效。此后的旗袍不断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在长度、腰身、衣领、袍袖上多有变化。

20世纪20年代中期,旗袍的袍身和袖子有所减短,腋下也略显腰身,但袍上面仍有刺绣纹饰。20年代末期,袍衣长度大幅度缩短,由原来的衣长掩足发展到衣长及踝进而缩至小腿中部。腰身更加收紧,大腿两侧的开衩也明显升高。30年代以后,改良旗袍的变化称得上日新月异。先是时兴高领,待高到双颊时,转而以低领为时髦,低到不能再低时,又突兀地将领子加高以显示时尚。袖子也是这样,长时可以遮住手腕,短时至小臂中部,继而露出肘部,至上臂中部,后索性去掉袖子。下摆也是忽而长可曳地,忽而短至膝上。除了两侧以外,有的开衩还被设计在前襟,并使下摆呈现弧形。面料的选择上除传统的提花锦缎外,还增加了棉布、麻、丝绸等更为轻薄的品种,采用印花图案,色调以素雅为美,领、袖、襟等部位也用镶滚,却并不繁琐。中国传统的服饰形象并不突出腰身,但随着20世纪女性服饰追求身体曲线美的倾向越来越鲜明,旗袍成了展现女性性感身材最理想不过的装束。

⑵ 水手服跟海军服区别在哪里

水手服,或称水兵服,是一种在日本女子中学生所使用的校服款式。1921年,日本的福冈女学院院长伊利莎白·李(エリザベス·リー)将水手服率先推行。这种款式的意念来自英国皇家海军的制服,是李院长在英国当交换生时接触到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校服亦在亚洲其他地区普及。在香港,它成为了旗袍及六幅裙以外最多学校选用的服装。水手服最初在日本也只是海军士兵的服装,大约是1872年海军服制度制定时所导入。当时正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都沉溺于富国强兵的思想之中,因此这种带有军事涵义的服装也就正对日本人的胃口。原本日本学生的制服为传统的和服,也就是所谓的裤裙,不管男女都是穿这种,现今也只有在大学毕业典礼看的到了。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逐渐洋装化运动后,日本的学校陆陆续续抛弃了传统的和装,采用的式样则是我们现常见的黑色立领制服,这是用真正的海军军官的军装修改而成的,最早是在1879年由日本贵族学校学习院正式采用,之后就逐渐变成了中学以上学校的正式服装。

服装特色

水手服
在一般情况下,作为校服,一般都为女生校服,该类型水手服花样繁多,其均为大翻领,夏装浅色,秋冬装多为蓝黑。如同男性的制服一样,水手服也会带有海军的服装式样。这种服装常带有特殊的领子及裙子。伴随季节的变换,夏季和冬季服装的袖子长度和材料会有适当调整,在前面会有一个丝带构成的领结。丝带形式主要包括:领带式、饰扣式和弓形式。

常见的颜色为海军蓝、白色、灰色及黑色,但是一般以蓝色、黑色、灰色多见。领巾一般有两种:直条型和三角型,据说三角领巾在背后露出小三角是“恋人招募中”的意思。

上衣是V形领子 襟线多见为三本线 有的领子可以拆下来 领子后面是方形的布。

领子下面系领巾或者领绳或者领带或者蝴蝶结,上衣正面或侧面有拉锁或者前面有扣子 里面学校有规定穿统一的背心 ,但是一般女生都不穿。裙子分轮褶 箱褶 百褶 裙子一般是及膝的 但日本女生喜欢在腰部把裙子折起来 使其短到不能再短 她们认为那样可爱 短裙校服已经成为群体意识 。鞋、袜及其他配件常被作为制服的一个部分。袜子常为藏蓝或者白色,有连裤袜,长袜,短袜和泡泡袜;鞋则为黑色或者褐色,酒红色较少,通常用制服鞋或者皮鞋。

⑶ 戚薇装扮中国旗袍真的好美,你认为还有哪些明星穿旗袍也好看

旗袍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一种服饰,穿上后不仅可以提升气质,更是可以增加女人味,有种其它服装无法比拟的古典美和优雅感。除了戚薇穿上旗袍很美,还有很多演员同样可以和戚薇相媲美,她们分别是宋轶、倪妮、陈数。

宋轶

她是《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张爱玲笔下一个用青春去赌博并最终获胜的女子。一裘素净的旗袍,陈数美得优雅脱俗,知性动人,有“小赵雅芝”之称,更被褒奖“陈数之后,再无白流苏”。她也是《新上海滩》中风情万种的第一交际花方艳芸,身在红尘,却美得善良多情、美得孤独彷徨。陈数与旗袍,仿佛早已分不开。

⑷ 旗袍是谁设计的有哪些寓意

旗袍是设计师设计的。旗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中国女性的民族服饰,是中国女性传统服饰的代表。关于旗袍的起源,根据一些研究成果,我认为旗袍是从清朝满族妇女的服饰演变而来的。旗袍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妇女解放的磁石。旗袍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复兴的象征。

旗袍能完美勾勒出女性的身体曲线。与瘦得像美女一样不同,胖女人可以很好地诠释旗袍的美。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南塘暖了,普坎结,两只鸳鸯护水纹。”这是一种装饰图案。当我们谈到清初的旗袍时,他并不是很受汉文化的影响。他仍然保留着他的国家旗袍标准的特点。它非常简单,几乎没有多余的标准装饰。

与大战旗袍蓝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战旗袍蓝色 浏览:398
长发怎么带外套上的帽子 浏览:746
搭衬衫穿的外套女 浏览:42
围巾男士的各种织法图解视频 浏览:681
裸粉羽绒服好看吗 浏览:433
皮外套染颜色怎么清洗 浏览:906
成人外套衣编织款式及教程 浏览:513
绝地求生男校服套 浏览:591
你的领带和你的衬衫很配英文翻译 浏览:597
日本男士同志内裤品牌 浏览:217
米兰女装批发 浏览:879
耐克貂皮外套怎么买 浏览:591
裤子中灰色的还是深灰色的好看吗 浏览:345
中长款灰色面包服搭什么裤子 浏览:978
杨颖穿睡衣蕾丝 浏览:421
bape鲨鱼外套穿法 浏览:898
制服中文亚洲国产 浏览:579
旗袍领子介绍图片大全 浏览:475
女款短版羽绒服搭配图片欣赏 浏览:658
cf接待yy马甲格式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