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省旗袍的裁剪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它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无省设计意味着在旗袍的侧身不设置褶皱(省道),而是通过精准计算和剪裁来达到合体效果,这对裁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无省旗袍裁剪的基本步骤:
1. 测量尺寸:首先需要准确测量穿着者的身材尺寸,包括肩宽、胸围、腰围、臀围以及衣长等关键数据,并记录好。
2. 制作样板:根据测量得到的尺寸,制作出符合个人体型的版型。这个版型将作为裁剪布料的模板,确保服装的合体性。
3. 选料与布局:挑选合适的面料,通常为丝绸或棉布等。在布料上按照版型排料,注意布料的纹理方向和图案的对齐。
4. 粗略裁剪:依照样板粗略裁剪出旗袍的主要部分,包括前片、后片、袖子等。
5. 精细调整:旗袍的特点在于体现女性曲线,因此需要在粗略裁剪的基础上进行微调,确保服装在穿着时能够突出身材曲线,同时保持舒适。
6. 合并肩缝与侧缝:将前后片的肩缝和侧缝缝合起来,注意不要拉扯到布料,以免影响服装的整体形状。
7. 制作细节:裁剪并缝制旗袍的细节部位,如领口、开衩、纽扣等。这些细节需要仔细处理,以确保旗袍整体的精致度。
8. 镶边与装饰:传统旗袍常常有精美的镶边或档扒刺绣作为装饰,这些装饰往往需要手工完成,非常讲究技巧带巧和耐心。
9. 最终调整:旗袍制作完成后,需进行试穿,检查服装的合体程度和舒适度,必要时进行最后的调整。
10. 完成与整烫:确保所有部分缝制无误后,进行整烫,以使旗袍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无省旗袍的裁剪与制作是一门艺术,需要裁缝具备高超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每一步都需要细致入微,才能裁剪出既美观又舒适的旗袍。
❷ 旗袍的制作过程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设计
一、旗袍简介
旗袍量体方法
旗袍长度标准:
种类
衣长
袖长
长袖旗袍礼服
齐脚踝骨
腕骨
短袖旗袍便服
齐膝或膝下10~15cm
肘上5~10 cm
中袖旗袍
肘腕之间
旗袍围度加放法(cm)
种类
胸围
腰围
臀围
领围
可体型旗袍
5
3
6
2
松身型旗袍
6~8
5~7
8~10
2
直筒型旗袍
10
2
旗袍用料表:
幅宽
用料
74
2个衣长+1个袖长+10
90
2个衣长+12
二、旗袍款式造型变化
造型方法的区别
古代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
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
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琵琶襟旗袍礼服——
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三、旗袍的装饰工艺设计
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
古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精细的手工制作,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
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一) 旗袍衣边装饰手法及工艺处理
各种镶边、滚边和嵌边是旗袍装饰常用的特殊工艺手法:
1、 单色镶边
2、 单色滚边(方角滚边工艺处理图示)
3、 滚嵌滚(方角嵌滚工艺处理图示)
4、 嵌边(圆角嵌边工艺处理图示)
5、 混合滚(嵌镶滚)
6、 三色镶边
二) 旗袍的花钮装饰
旗袍花钮具有其它服装上钮扣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钮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装饰品,花钮设于旗袍领部、襟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采用的图案,多为古色古乡的龙、凤、孔雀、福、绿、寿、喜、吉祥如意等。
三) 其它装饰
绣花、手绘也是旗袍装饰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法,它是我国传统的绣花工艺及国画艺术,用国汇点缀国服,可谓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各种质地的披肩也是旗袍最好的装饰,精美的旗袍配上披肩,更显示高贵、典雅。
四、旗袍排料裁剪注意事项
一)确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叠在里面,将粉线画在反面,浅色衣料勿用过深色的画粉;
二)确定衣料的对折线——因旗袍前后中心都没设缝,所以排料时可以把面料独边对折,折够身肥为止。
三)确定衣料图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领片上的图案方向一致;
四) 裁剪丝绒面料时,注意使各衣片毛绒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五) 裁剪时,要在轮廓线外加适当的缝份和贴边。
如装缝普通拉链,止口需1.5cm,隐形拉链,止口需1cm,包边和嵌边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六)检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数量和质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无错裁)
五、旗袍的缝制工艺
一)款式简介
二)衣片归拔
1、 前衣片归拔——把前片从中心线处折叠,正面相对,摆平置于烫床上,把侧缝中腰处拔开,臀部归直,使衣片的曲线与人体型曲线相符。
2、 后衣处归拔——把后衣正面相对在中心线处折叠,放在案扳上,把侧腰中腰处拔开,后中腰处归缩,侧缝臀部的凸势进行归缩处理,余量推到臀部,再把后袖笼略归一下,把凸势推向背处,推出肩胛凸势。
3、 衣袖片归拔——把袖片按正面对折,由侧缝向袖中归烫,把凸势推向手臂处。
三)贴牵条
牵条的作用:牵条起牵制作用,防止拉伸变形。对于一些轻薄面料,牵条还起着减少缝口起皱的作用。
牵条的用途:服装中凡是容易拉伸变形的部位都应敷上牵条,如袋口、驳口线、领口线、袖窿、门襟止口等。敷牵条时,一般要略拉紧一点敷上,特别是易拉伸的部位。
1、 侧缝贴牵条
衣片归拔后,为了保证侧缝曲线的稳定性,需在前后衣片侧缝沿缝份粘贴直纱牵条。
2、 襟边贴牵条
旗袍圆襟、方襟、直襟三种大襟粘牵条的制作工艺:
1)圆襟
首先裁好1~1.2cm宽的直纹牵条,然后将牵条粘于大襟边的缝份上,当粘贴到下半弯处时,将牵条稍拉紧使大襟边容缩约1cm,烫平服。大襟外形即固定不会走样,容缩后的大襟完成后效果较贴体。如图1所示。
2)方襟
将已裁剪好的直纹牵条粘于大襟边缝份处,粘至转角位剪断牵条。然后再继续粘贴弯曲的部分,并在下半部份容缩1cm,再把长出的1cm牵条剪齐。如图2所示。
注意:牵条粘贴至弯曲部位时需剪若干个剪口,以便转弯处粘贴平服。
3)直襟
牵条粘贴至大襟1/3处开始拉紧牵条容缩大襟边约1cm。
http://bbs.51fashion.com/dispbbs.asp?boardid=4&ID=59975&replyID=456972&skin=1
❸ 旗袍什么颜色最高贵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服饰,其高贵感并非仅由颜色决定,而是与面料、剪裁、场合以及穿着者的气质相辅相成。不过,从色彩心理和文化象征来看,以下几种颜色常被视为最能体现高贵气质的选择:
1. 经典正红色
象征意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庆、尊贵与自信,是旗袍最传统的颜色之一。正红浓郁饱满,自带庄重大气,适合重要场合(如婚礼、庆典),能凸显穿着者的气场与华美。
搭配建议:搭配金色刺绣或盘扣,更显奢华;面料可选真丝或缎面,增强光泽感。
2. 深邃藏蓝色
高贵感来源:藏蓝沉稳内敛,带有低调的奢华感,类似欧洲贵族的深色调,适合正式场合或成熟女性,显肤白且不张扬。
文化联系:民国时期知识女性常选此色,搭配白色滚边或银色暗纹,优雅知性。
3. 墨绿/祖母绿
复古奢华:墨绿色如翡翠般温润,自带东方古典韵味,适合皮肤白皙者,显贵气而不浮夸。民国风旗袍中常见,搭配金色或黑色镶边尤为经典。
适用场合:晚宴、艺术活动等需要展现品味的场景。
4. 黑色
永恒经典:黑色旗袍神秘而高级,尤其适合修身剪裁,能突出身材曲线。上世纪上海名媛(如《花样年华》张曼玉造型)将其演绎得风情万种。
点睛之笔:搭配珍珠项链、玉镯或亮片刺绣,避免沉闷。
5. 香槟金/暗金色
华贵象征:金色象征财富与地位,但大面积使用容易浮夸。香槟金或暗金提花面料更显内敛高贵,适合晚礼服旗袍。
注意事项:需注重面料质感,劣质反光面料易显廉价。
6. 深紫色(茄紫/紫罗兰)
贵族气质:紫色在传统中象征祥瑞与尊贵(如故宫“五色土”中的紫),深紫旗袍自带神秘感,适合成熟女性或隆冬季节。
选择颜色的关键因素
肤色适配:冷皮适合藏蓝、墨绿;暖皮适合酒红、香槟金。
场合需求:喜庆选红色,日常选藏青或浅色系,宴会可选重色或金属色。
面料与工艺:丝绸、绒面、蕾丝等材质能提升颜色的高级感,刺绣或手绘图案可增加层次。
误区提醒:
避免过于鲜艳的荧光色(如亮粉、荧光绿),易破坏旗袍的典雅。
浅色(如米白、淡粉)虽清新,但高贵感需依赖精致剪裁和细节设计。
最终,旗袍的高贵在于“恰到好处的含蓄与张扬”,颜色只是载体,自信与仪态才是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