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治疗狂犬病
目前,对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采取管理传染源、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等有效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凡被狂犬病或其他表现疯症的动物咬伤、抓伤后,应尽快在三角肌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一般咬伤者于0(第1天,注射当天)、3(第4天,以下类推)、7、14、30天各注射疫苗1安瓿(液体疫苗2毫升,冻干疫苗1毫升或2毫升),儿童用量相同。严重咬伤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疫苗并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合用抗狂犬病血清。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注射2~3针加强针,即在全程注射疫苗后第15、75或10、20、90天加强免疫。
2. 如何空手制服大型犬
中、小型犬,可以抓狗颈,提起来,被提起来狗就没辙了。可以把狗头摁在地上,靠人的重力重量碾压。(以上两法需考衡出手的方位,动作要快,手抓去的轨道要让狗无法咬到。)我是一个养狗的,经常会遇到别的狗欺负我家狗的情况,大型犬面对面的话也很危险。所以只能从后面抓住狗腿,像跟人打架拧胳膊一样,把它狗腿子反拧,或者迅速往后拖,动作要快,不要给它咬你的机会。
3. 狂犬疫苗怎么打
对一般咬伤,即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应于0(第1天,注射当天)、3(第4天,以下类推)、7、14、30天各注射该疫苗1安瓿,儿童用量相同。间隔时间较长导致无效的,重新按照注射周期注射即可。
被动物咬伤、抓伤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这时机体就产生抗狂犬病的抗体,但这种有效的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如果这次咬伤距离前次注射疫苗在3-5个月内,加强2针就可以了。若已超过6个月以上,就应该再重新全程注射。
(3)制服狂犬的方法扩展阅读:
人类感染狂犬病主要是由于病犬咬伤、抓伤或舌舐,唾液中的狂犬病毒侵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而引发感染。人被病犬咬伤后,发病率为10%—70%,发病率高低与伤口部位、深度、伤处多少、咬伤后的处理等有关,伤口离中枢神经系统越近,且未作及时处理,没有及早注射狂犬疫苗者,发病可能性大,潜伏期可短至8天,一般为4至8周。
发病后最初的症状是发烧、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咽喉疼痛等。约1—2天后,伤口发痒、疼痛,出现恐水症。有些患者还会一反常态,突然伤人或自残,内心极端痛苦,情绪极不稳定。最终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4. 狂犬病如何治
打针
△【人体症状】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一般认为口边出白色泡沫的疯狗咬到传染,其实猫,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也可能患病并传染。患病的动物经常变得非常野蛮,在唾液里的病毒从咬破的伤口进入下一个病人。
狂犬病从一个人传到另外一个人极为少见,患狂犬病的人类患者多数会发病身亡,在1971年有1个痊愈的病例。2004年在美国一个未诊断为狂犬病的患者过世之后捐献内脏,获得捐献的三个人因狂犬病身亡。
病原体:导致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抵抗力非常弱,在表面活性剂、甲醛、升汞、酸碱环境下会很快死去,并且对热和紫外线及其敏感。
临床分期和表现: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平均约4-6周,最短和最长的范围可达10天-8个月),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潜伏期的时间从几天到数年不等,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兴奋期:人类: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昏迷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病理: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中渡过潜伏期,后通过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进入神经细胞,然后沿着相同的通路进入脊髓,进而入脑,并不延血液扩散。病毒在脑内感染海马区、小脑、脑干乃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灰质大量复制,延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粘膜、肺、皮肤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
诊断:对狂犬病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或者实验室检验。
1、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上面所述临床症状诊断。
2、实验室诊断:
脑组织内基小体检验;
荧光免疫方法检查抗体;
分泌物动物接种实验;
血清学抗体检查;
逆转录PCR方法检查病毒RNA。
预防和治疗:
1、控制野生动物间的传播;
2、通过投喂含口服狂犬疫苗的诱饵实现;
3、控制宠物间的传播;
4、为宠物强制性接种狂犬疫苗;
5、对易感人群预防性免疫接种;
6、为易于接触到狂犬病病毒的人群接种狂犬疫苗。
暴露后预防性处理: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再用75%乙醇消毒,继之用浓碘酊涂擦。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法处理;接种狂犬疫苗和在伤口附近浸润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
血清的治疗方法始于1899年,有效的治疗时间是在被咬伤后24小时内。
狂犬病疫苗的制备方法有利用动物脑组织培养、和人体双倍体细胞疫苗(HDCV),动物脑组织生产的疫苗,人体免疫反应较大,可能引发脑炎。
△【犬症状】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所有温血动物(人、犬、猫等)的一种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人一但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犬咬伤,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所以做为宠物的犬一定要注意狂犬病的免疫。患有狂犬病病犬的临床表现极度兴奋、狂燥、流涎和意识丧失,最终全身麻痹死亡。
症状: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5天,长者可达数月或上年以上,潜伏期的长短和感染的毒力、部位有关。
5. 狂犬疫苗打的方法
再次暴露后处置
1. 再次暴露后的伤口处理
无论前次暴露是否(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也不管距离前次免疫时间长短,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2. 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
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
(1)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
(2)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主张再次免疫,可参考产品说明书或根据临床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采取加强免疫措施;
(3)全程免疫后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4)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且在前次暴露后已进行过疫苗全程接种者,应于0、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5)超过3年者应全程接种疫苗。
(6)根据WHO的建议,一般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证明文件(如疫苗产品合格证书、完整可信的接种记录、接种对象无免疫低下),即可认为免疫效果可靠而不需进行重新全程免疫。如果工作人员在充分解释后暴露者仍坚持,也可进行再次全程免疫。
3. 再次暴露后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1)再次暴露发生在首针疫苗接种后7天内,
①上次暴露未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应对再次暴露的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②上次暴露已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应不需再次暴露的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2)如再次暴露发生在首针疫苗接种7天以后至3年内,不需再次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3)如再次暴露发生在首针疫苗接种3年后,应按照首次暴露处置。
特别提醒:被动物弄伤或被人咬伤可能得破伤风,需打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的潜伏期 通常7 ̄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一旦发病治疗困难,可能危及生命。但注射部位应与抗狂犬病毒血清和狂犬疫苗的注射部位错开。
要想知道接种的疫苗是否生效,可在全程疫苗接种完后半个月左右检查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如果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是阴性,可再加强2-3注射针,可使抗体阳转。再不阳转时最好测定一下细胞免疫指标,一般而言,全程(5针)接种了合格的狂犬疫苗,尤其是并用血清后半个月以上仍未发生狂犬病,则该次狂犬疫苗免疫失败的几率极小。
平时应按时给宠物注射疫苗,可以降低患病几率.
6. 警察怎么制服狗叫
估计就是吓唬了吓唬,狗仗人势嘛,人吓唬他他就老实了。不必自责。
7. 怎么预防狂犬病毒呢
图4:中国人狂犬病分布情况
3.流行现状
①感染犬仍然是我国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在引起人狂犬病的流行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②发病犬咬伤人事件频繁发生。
③犬狂犬病仍以高度散发为主,但疫情仍然难以统计。
④家畜及野生动物发病死亡增加:猪、绵羊、山羊、水牛、奶牛、鼬獾、貉等。如2013新疆羊,内蒙牛和羊等疫情。
⑤出现家畜和野生动物向人传播的病例,如2007年浙江猪/人传播;蝙蝠/人传播;鼬獾/人传播。
⑥感染动物:野生动物狂犬病逐渐出现。
犬: 绝大部分是农村犬和流浪犬,不是宠物犬。
家畜: 猪、绵羊、奶牛、水牛。
经济动物:梅花鹿、貉子。
野生动物:鼠、蝙蝠、獾、狐狸、狼等。
四、狂犬病控制
1.特点
狂犬病一种是最容易控制的传染病,因为其不能靠空气传播,需要靠发病动物咬伤健康动物后方可传播,因此相对不易传播,另外其疫苗效果非常优秀,能很好的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最难以根除的传染病,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几乎感染所有温血动物,使得其宿主范围非常广,从而要彻底根除,难度非常大。
狂犬病是一种必须用疫苗才能控制和消灭的传染病,由于狂犬病宿主范围广,潜伏期不定,发病到死亡的时间短,发病后100%死亡率,但其疫苗效果又非常优秀,因此靠接种疫苗来控制和消灭狂犬病,是最易实施和成功的办法。
2.消灭狂犬病的三大策略
⑴立法、管理与教育: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社会基础。
①养犬许可与登记制度(包括农村)。
②控制与消灭流浪犬或野狗。
③严格免疫注射措施。
④在省级动物疫控中心建立狂犬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常年开展动物狂犬病诊断、流调与监测。
⑤政府的行政与经济支持。
⑥技术培训:培训狂犬病防治技术人员(省、市、县和乡)。
⑦社区与农村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
⑧流浪犬、猫管理:扑杀或送往专门动物收养中心。
⑨犬、猫生育控制。
⑵流行病学监测: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先决条件。
①了解本地区自然宿主和带毒宿主种类、分布以及跨边境流动情况等。监测高发地区重要宿主带毒情况及毒株的分型。
②建立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在公共报警电话系统中嵌入动物疫情及死亡应急报告电话,方便接受市民报告。
③培养市民对死亡动物的重视意识,发现死亡猫狗及野生动物主动报告与送检意识,提高样品送检率。
④村级防疫员:树立意识、积极宣传、主动关注、及时报告。
⑤一旦发生人狂犬病疫情,立即开展针对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⑶免疫:是控制狂犬病的核心。
①农村犬免疫:可以使用弱毒疫苗,尽快遏制疫情。口服诱饵疫苗是农村地区急需的。
②城市宠物免疫:使用灭活疫苗。
③野生动物免疫:口服弱毒或基因工程诱饵苗。
④WHO研究表明75%的犬群免疫率就能高效阻断RV的传播链。
⑤狗、猫三月初免,一岁二免,以后每年免疫一次。
3.动物狂犬病处理原则
⑴所有动物狂犬病似疑病例应该立即扑杀确诊,并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⑵未免疫动物被疑似患病动物咬伤,原则上应立即扑杀销毁,如确实不能扑杀销毁的,应该隔离饲养观察6个月,如发病,可视为患病动物予以扑杀销毁;如果未出现发病症状,可视为健康,予以解除隔离,进行正常饲养。
⑶如果免疫过的动物被咬伤,应立即再次注射疫苗,并隔离观察45天。
4.伤人犬的处理原则
⑴任何有主人的外表健康犬在咬伤人后,应该限制活动,并观察10天,观察期内如果有狂犬疑似症状,应立即报告,处死采集脑组织送专业实验室后进行确诊。
⑵流浪或无主犬以及其他犬科野生动物动物和蝙蝠等咬伤人后,如能捕捉,应立即处死,送专业实验室采集脑组织进行病毒学检测。
5.狂犬病控制存在的问题
⑴落后的养犬观念:
①缺乏养犬责任:有不少人过了养犬的新鲜感后,就会选择转赠或遗弃,造成流浪犬数量高居不下,从而加大了犬只传播狂犬病的风险。
②无视养犬卫生:在农村,养犬基本都以散放模式存在,犬只在各个村庄、野外随意活动,加大了传播风险;另有不少养犬人会将犬与家畜养在一起,除了喂食,几乎很少去管理,极易造成犬和家畜间的狂犬病传播。
⑵免疫力度不足:
我国现阶段,由于防疫专项经费不足,只有部分省市开展了有限的犬免疫工作,免疫覆盖率较低,而且犬的免疫工作没有不间断地坚持下去。造成各地犬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许多无疫情的省或市、县没有免疫。全国平均免疫覆盖率<10%。其中农村最低,少数大城市可达30~40%。<><!--10%。其中农村最低,少数大城市可达30~40%。
⑶防疫意识不强:
①只灭犬不重视犬的监管与免疫,缺乏持久的预防性工作。
②国家没有专项经费投入。
③兽医工作不力,动物狂犬病防制尚未纳入兽医防疫工作重点,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很少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
④各省动物狂犬病防治工作很不平衡,能够规范地做到及时采样、及时送检的地区并不多。
⑤百姓认识不足,有疫情不报告,不愿接受动物免疫。
⑥死亡动物不送检。农村地区犬免疫工作难以开展。
五、受伤后的处理措施
1.伤口处理:
⑴应立即处理 (不应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进行彻底的清洗。
⑵处理方法:
①被咬的伤口要赶快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而灭或清水反复冲洗,约15分钟。伤口较深时要灌注清洗。
②冲洗后,马上用75%的酒精或碘酒擦伤口内外进行彻底消毒。
2.疫苗注射:
⑴免疫程序
①经典免疫程序:于0、3、7、14、28天臂三角肌各注射疫苗1人份,儿童也可注射于大腿前外侧肌。
②替代免疫程序:即WHO推荐的2-1-1程序,0天时左右两侧臂三角肌同时注射疫苗1人份,7和21天时分别再注射1人份疫苗。
③节约型免疫程序:WHO推荐皮内注射,大大降低了疫苗的用量,疫苗成本降低60%-80%。国内正在评估。
⑵受伤程度
①一般伤:即II度暴露,应注射疫苗。
②透皮伤、严重咬伤:即III度暴露,应遵循及时清洗伤口、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以及疫苗接种三者并重的原则。最近WHO重新建议,不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均应合用免疫球蛋白(RIG)。
③免疫球蛋白:总剂量控制在40 IU/kg体重。应在伤口周围皮下肌肉多点浸润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治疗后伤口不宜包扎和缝合,尽量开放暴露。同时按上述程序注射5次疫苗。
8. 被狗咬的最有效的办法
这位同志 被狗咬后应迅速用净水涂肥皂冲洗干净,包上纱布再去医院检查。被狗咬伤的伤口,容易化脓,所以必须进行彻底的伤口处理,及时注射疫苗。
被狗咬伤对人的危害较大,因为狗的牙齿生长着各种病菌和病毒,很容易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发疾病,甚至造成伤风致人死亡。如果是被疯狗咬伤,还会由狂犬病毒引发狂犬病,狂犬病致人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被狗咬伤决不能轻视,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 .一般情况下很难区别是否被疯狗咬伤,所以一旦被狗咬伤,都应按疯狗咬伤处理。
2 .被狗咬伤后,要立即处理伤口,首先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可用手帕、绳索等代用),防止或减少病毒随血液流入全身。
3 .迅速用洁净的水或肥皂水对伤口进行流水清洗,彻底清洁伤口。对伤口不要包扎。
4 .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在 24 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狂犬病是被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病狗咬伤引起的。得了这种病的人,常常表现高度兴奋和激动,恐水怕水,对声、光、风、痛等刺激呈敏感状态,稍受刺激便会发生咽喉部肌肉痉挛,病人由于唾液分泌量增多可流涎,大汗淋漓,最后可发生进行性的肢体瘫痪而死于呼吸和循环衰竭。
急救措施
1.被病狗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关键是洗的方法。因为伤口像瓣膜一样多半是闭合着,所以必须掰开伤口进行冲洗。用自来水对着伤口冲洗虽然有点痛,但也要忍痛仔细地冲洗干净,这样才能防止感染。冲洗之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速去医院诊治。
2.被疯狗咬伤后,即使是再小的伤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同时可感染破伤风,伤口易化脓。患者应向医生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针。
注意事项
1.被病狗咬伤是很危险的,经常有光怪陆离被咬伤后或养狗人被咬伤后,发生破伤风而死亡。
2.温血动物,包括人在内,牙齿上有各种细菌和病毒生存,狗咬伤的伤口深而且形状复杂,恰好适于细菌繁殖,这也是发生破伤风之类疾病的道理。
3.一般家庭最好不要养狗,发现病狗要严格处理,特别是患狂犬病的病狗应立即。
9. 伪狂犬的防治办法
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