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品牌介绍 > 巧姑衣针

巧姑衣针

发布时间:2021-06-07 22:42:34

① 聪明的巧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聪明的巧姑》
作者/李金香

(一)破解镇物
从前有个叫巧姑的姑娘,人如其名,她不仅心灵手巧而且人又长得漂亮。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给了邻村一位名叫铁锁的后生。铁锁的父亲去世多年,与母亲相依为命。农忙时种着几亩薄田,农闲时他以卖豆腐为生,小日子过得还算说得过去。最近他又把老房子重新翻盖,收拾一新,把迎娶巧姑的婚期也定了下来。
长话短说,巧姑和铁锁新婚的洞房之夜,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铁锁已经酣然入睡,巧姑忽然听到从堂屋隐隐约约传来“一二三,一二三”的吆喝声。吓得她头发丝儿都竖起来了,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她连大气都不敢出,把头连同身子缩到了被子里面,一直忍到天明鸡叫,太阳东升她才把头露出被子,长出了一口气。
等一家人吃完早饭,巧姑把碗筷收拾完毕,才跟铁锁和婆婆道出夜里所听到的实情。她婆婆闻听巧姑所言,也是吓得变了脸色,而铁锁可什么也不怕,他从院子里把一个梯子搬进了堂屋,让巧姑和她妈扶好,然后挨着房檩一棵棵地寻找。最后终于在柁眼里找到了缘故。
原来是有小人使坏,偷偷地给铁锁的柁眼里下了镇物。铁锁从梯子上下来,让巧姑上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巧姑涨着胆子从梯子爬了上去定睛一看,顿时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柁眼里有两个泥人相对而坐,中间放着一个泥碗,碗里有三个显示着一二三的泥骰子。巧姑看清这一切,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油然而生,心想:“自己的婆婆和铁锁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平时招谁惹谁了?竟然有这种卑鄙小人用这下三滥的手段来害人。”想到这里,巧姑伸手把碗里的骰子翻了过来,从一开始的一二三变成了四五六。
从此后,铁锁家的小日子堪称蒸蒸日上,当巧姑觉得小日子过得在村里也算是上中等时,她让铁锁把柁眼里的镇物拿了下来销毁了,她坚信凭夫妻俩勤劳的双手,一定会把这个家经营好的,不会输给任何人。
(二)假舅报恩
有一年快过春节的时候,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巧姑家院里的大黄狗,忽然狂叫了起来。铁锁的胆子从小就大,曾经和别人打赌,夜里去乱坟岗转一圈再回来都不害怕。今晚闻听犬吠不止,他忙起身去探个究竟。
不多时巧姑就听到铁锁在院子里喊:“好啊!你这么大人了,干点什么不好,非得做贼?”巧姑闻言赶紧穿衣,手提一盏灯笼来至院中。她用灯笼照了一下铁锁擒住的那名男人。那人看上去大概有四十多岁的年龄,只见他衣衫褴褛低头不语,一看便知是穷苦人家出身,不免起了恻隐之心。巧姑忽然惊呼:“哎吆!这不是我老舅到了吗?老舅,你是怎么打听到我婆家住这的?”那贼和铁锁闻听巧姑左一个老舅,右一个老舅这么亲切的叫声,都吃惊不小。铁锁首先缓过神来,赶紧松开自己的双手,对自认为是小偷的那个男人说道:“你是巧姑的老舅呀!那你怎么不早说呢?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咱这是不打不相识,你可别怪罪我呀老舅。”随后,铁锁和巧姑赶紧把这位老舅恭恭敬敬地让进堂屋。巧姑对来人又是嘘寒问暖一番,夜已太深,她安排铁锁先陪这位老舅一起睡在自己的房间,然后她去和婆婆睡一个房间。
次日清晨,巧姑又早早起床,做了一顿风盛的早餐来款待这位老舅。饭后这位老舅执意要走,说家中有老母染病在床,他不放心要马上赶回去。巧姑闻言接道:“我姥姥身体不舒服你就赶紧回去吧,你帮我给我姥姥捎点东西。”说完巧姑起身进入了厨房。不多时,她把装好米面的布袋交给了这位陌生人,她还在米袋里偷偷地放上了几两碎银。感动得这个男人热泪盈眶,一时间不知说什么是好。
话说给铁锁家下镇物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和铁锁家住对门的二狗子。其实二狗子和铁锁并无恩怨,要说结怨还得从他们的父辈说起。二狗子的父亲在五里方村那也是出了名的不讲理。他家和铁锁家的地紧挨着,曾经二狗子的父亲耩地故意耩斜了,耩到了铁锁家地里有一两弓。到了秋后,铁锁的父亲也不甘示弱,把二狗子父亲耩进自家地里的庄稼都收了。为此事还经了官,可到最后可想而知,二狗子的父亲打输了官司。从此在二狗子父亲的心中,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种仇恨又延续给二狗子,其实两家的老人都已经去世了,这样冤冤相报何时能了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快过去了。又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二狗子把一个饿死在城隍庙里的倒卧,用绳子悬挂在铁锁家的大门上转身回家,只等天明去县衙报官,他万没想到,他等来的却是牢狱之灾。
原来巧姑所认的这位老舅,白天不好意思前来登门拜谢,想趁天黑再来,可正巧碰上二狗子干得这件见不得人的勾当。等二狗子离去,他便把铁锁大门上的尸体卸下来挂在了二狗子家的院门上。二狗子可谓是机关算尽,他万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呀!
二狗子入狱后,他的母亲为了救他出来,卖掉了田地,又想卖房子。在乡下卖房子首先要问问四邻和同宗之人。二狗子的母亲舍脸来到巧姑家,求巧姑把房子买下来,好去救自己的儿子。巧姑不假思索地说道:“大婶,你这房子我不能买,我不能乘人之危占你家的便宜,救二狗子哥的事包在我身上了。”二狗子的母亲闻言扑通一声给巧姑跪了下来。巧姑赶紧把二狗子的母亲搀扶了起来,让她先回家等好消息。
巧姑和铁锁商议,让他去县衙为二狗子做证人,就说二狗子家大门上所悬挂的尸体,他前一天就在城隍庙见过。事也凑巧,事发前一天,巧姑去城隍庙烧过香,她看见庙外有一个倒卧被芦席裹着,后来二狗子家出事后,她特意去城隍庙看了一眼,发现那具尸体不见了。如今她把整个事件联想到一块,觉得死者就是一个人,她就觉得二狗子冤枉,看着他老母亲也怪可怜的,就让铁锁去县衙给二狗子做证。她哪里想到二狗子是想害她家所自作自受呀!要不是当初她一时动了善念把小偷认为老舅,今天倾家荡产受牢狱之灾的就是铁锁呀!
铁锁按巧姑所交代的去县衙给二狗子做了证人,果然二狗子被当场释放。可他并没有对铁锁夫妻俩存有感恩之心和悔过之意,巧姑夫妻俩这是救了一条白眼狼呀!
(三)善恶有报
就在一个清明节快要到来之际,铁锁家准备好几口棺木,打算把他家几位去世的先人从原先的坟墓里拔出来,另觅一处新坟地。有人扬言他这个家族的坟地破了风水,铁锁本家几位叔伯也把去世的先人们另立了新坟。
二狗子多亏铁锁做证才幸免牢狱之灾,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悔改先前的恶行,铁锁家族祖坟已破风水之事,就是他散布的谣言。继而他又买通一名风水先生,故意找了一块连庄稼都不长的盐碱地,而且这块地里野兔居多,它们在此打洞为家。在这里立坟确实没啥风水可言,以后在此立坟之人和他的后人,也休想能大富大贵。
一切都在二狗子的预谋之下顺利地进行。一天天过去了,铁锁家的小日子并没败落反而越来越红火了,而且巧姑还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那真可谓是人丁兴旺家业有成。
又气又恨的二狗子,找到了他原先收买过的风水先生。他不依不饶地向风水先生问个缘由,并且要讨回事前他收买风水先生的银钱。
那位风水先生也很惊奇,反而问二狗子:“我一般不会看走眼的,你说的那家之人的名字里,是不是有带‘鹰’和‘犬’的字呀?”二狗子言道:“铁锁的儿子叫老鹰。”“这就对了,我也无能为力了,这是天机我不能与你相告太多,只能奉劝你好自为之,天意不可违。”说完此话,他把二狗子收买他的银两如数奉还且回家闭门思过。
二狗子每天不思进取,满脑子歪门邪道,别人家都供奉着财神、观音菩萨和武圣人等,而他却供奉起了瘟神。
这很让瘟神感动,有一天晚上,瘟神托梦给二狗子说:“三天后,你要躲避好,有些疾病要降临世人。”二狗子问道:“什么疾病呀?能不能降给对门铁锁家呀?”瘟神言道:“天机不可泄露。”
两天过去了,明天就是瘟神所言降临世间瘟疫之日,这天晚上,二狗子在供奉瘟神的佛龛前,准备了几碟小菜,一壶好酒,焚香祷告瘟神多多护佑他。
就是这一壶好酒让瘟神一觉睡到了第二天的后半夜,眼看就要五鼓天明。他背着一条口袋,晕头转向地来到铁锁家的上空,脚下一滑,身子一个趔趄,把装着毒疮的口袋,全撒在了二狗子的院中,正好二狗子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出门来观望,恰巧所有的毒疮都撒在了他的身上。
二狗子这就是所谓的“恶人有恶报”他这一病大半年后才痊愈,可怜他年迈的老母亲,每天给他求医问药床前伺候。变卖了家中的田地和所有值钱的物品,后来多亏了巧姑和铁锁夫妻俩的接济才度过这道难关。
就在某天的夜晚,二狗子在睡梦中梦到他的父亲对他言:“冤冤相报何时了!以德报怨乃大量,我儿要记牢。”
从此二狗子大彻大悟弃恶从善,本来有的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到后来落个两败俱伤,得不偿失何苦呢。他回想起巧姑一家人的以德报怨,心中真是追悔莫及。他主动来到巧姑家,双膝跪倒在巧姑夫妻的面前,忏悔着自己所做的恶行,铁锁赶紧把二狗子搀扶起来,一家人也原谅了他的罪行。巧姑对二狗子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还不如对门呢。大哥以后要多行善事,好好在母亲面前行孝,千万莫再好逸恶劳。”
从此后二狗子牢记巧姑的忠言良劝,和老母亲过起了安稳平静的生活。

② 盘点“七夕”的那些传统习俗

“七夕”的传统习俗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

③ 古代乞巧节送什么

乞巧节,即使七夕节,古代的风俗是: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
LZ不妨从这些风俗当中,找找合适自己送的东西。

④ 七夕的传统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都有: 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针者则“输巧”,互相赠送,以示友情,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
七夕节的习俗一: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节的习俗二: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七夕节的习俗三: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节的习俗四: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七夕节的习俗五: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就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六: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还有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七夕节的习俗七: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在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七夕节的习俗八: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节的习俗九:拜魁星
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七夕节的习俗十: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 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七夕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门票)图案,称为“花瓜” 。
七夕节的习俗十一:七姐诞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
七夕节的习俗十二:针者则“输巧”
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
七夕节的习俗十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门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门票)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十四: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七夕节的习俗十五: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七夕节的习俗十六: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七夕节的习俗十七: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来自:http://wan.cncn.com/guide_5056.htm

⑤ 中国民间故事人物什么的巧姑

巧姑出自河北的一则民间故事,在故事之中巧姑心灵手巧而且面容姣好,被父母许配给了隔壁村的年轻人铁锁。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巧姑以德报怨、大智若愚的故事。

巧姑夫家父亲去世多年,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农忙之后还会磨豆腐进行售卖,家境还算不错,因此巧姑的父母和其本人对于铁锁十分满意。

不过在巧姑新婚当天,巧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自己的新房外老是有异常的响动,第二天巧姑将此事告知给了自己的丈夫和婆婆。

二狗偷鸡不成蚀把米,二狗的母亲为了救出儿子只好四处奔走借款,还要卖掉自己家的房子筹措银两,巧姑得知此事之后亲自登门表示愿意倾力相助。

最后在巧姑等人的帮助之下,众人终于弄清楚了尸体的来龙去脉,二狗也得以返回家中,自此之后两家前嫌尽弃,巧姑表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还不如对门呢。大哥以后要多行善事,好好在母亲面前行孝,千万莫再好逸恶劳。”

⑥ 七夕节的民俗活动

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月下盟结,穿针引线
胶东地区,有祭拜七姐神的习俗,年轻女子常喜欢在七夕节着新装,聚一堂,月下蒙结七姐妹。有的还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地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还竞赛穿针引线,争得巧手之名。
漂针试巧
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复陈瓜果,争相“乞巧”。
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二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得食品。
结扎巧姑 种豆苗青葱 占卜巧拙 穿针引线 剪窗花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净水视影定验巧拙
江苏一带的乞巧活动是取净水一碗于阳光下曝晒,并露天过夜。即捡细草棒浮于水中,视其影来定验巧拙。也有许多青年女子采用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智愚的。其他地区的汉族也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应验巧拙智愚。
用蜘蛛乞巧
浙江、安徽等地用蜘蛛乞巧的方式:在小盆或小盒中放入蜘蛛,次日晨看其结网地疏密来定巧拙。如果蜘蛛还在瓜果上结网,也意味着智巧的到来。及以小蜘蛛贮盒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旧的习俗,实际上是信仰之一种。在节日前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树液洗头发 花草染指甲
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七夕储水 红头绳七个结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七夕吃巧食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⑦ 聪慧的巧姑缩写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有难忘的、开心的、高兴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十一岁生日的那一天。那一天,我真高兴。生日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穿上了新买的衣服和鞋子,蹦蹦跳跳的去上学。一路上,鸟儿在枝头唧唧喳喳的叫着,它们好像在对我说:“祝你生日快乐!”到了学校,同桌小红把准备好的生日礼物送给我,对我说:“史君君,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我一边接过礼物一边微笑着对小红说:“你的礼物。”其他同学看到了,也都一一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对我说声“生日快乐!”我也会很高兴的对他们说声“!”。终于等到放学了,我带着同学们回到家中。妈妈把早已准备好的蛋糕拿出来。同学们一边为我唱生日歌一边开心地笑着,而我也在他们的祝福中许下了我第十一个生日愿望……“呼!”我把蜡烛吹灭以后便开始切蛋糕,分好以后又把蛋糕递到了同学们的手中。“啊!”小明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奶油涂到了我的脸上,我也不甘示弱,把奶油抹到了他的脸上……“哈哈哈……”生日宴在我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虽然纳西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过生日时的快乐却早已留在了我的心中。

与巧姑衣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孩睡衣冬 浏览:242
灰裤子穿什么颜色上衣好看 浏览:407
一条围巾英语怎么写 浏览:786
济南高新一中校服图片 浏览:509
春秋装旗袍 浏览:280
少女冬装外套 浏览:115
粉色衬衫搭配什么颜色衣图片 浏览:502
南京市里有没有卖旗袍的商店 浏览:953
开衫衣后片如何收针至肩膀 浏览:526
在哪买香洲校服 浏览:713
深蓝牛仔裤子搭配衣服图 浏览:742
济南银座商城服装品牌男装 浏览:628
米色羽绒配绿色衣 浏览:371
复古外套男装 浏览:237
女人不舍得买睡衣 浏览:558
复古格子风衣大牌 浏览:924
宠物裤子样板制图 浏览:938
绿色马甲衣里面怎么搭配 浏览:720
冬天网纱裙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396
衬衫可以搭配黑裤子图片欣赏 浏览: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