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日本学生校服问题。
在日本,一般学校新生入学时都是要购买正校服和副校服的。
正校服是参加仪式和正式场合的衣着(分冬、夏两款):
冬装包括:
男生:西装、裤子、领带、长袖软质衬衫
女生:西装、裙子、飘带、马甲、长袖软质衬衫
夏装包括:
男生:裤子、短袖软质衬衫、短袖运动衫
女生:裙子、马甲、短袖软质衬衫、短袖运动衫
·拖鞋还要单买
副校服不是必须买的,跟正校服的样式稍有差异,是平时穿的。“内容”跟正校服一样。
除了校服,参加体育课的运动装也是必须买的:
男生:运动服上下身、短袖T恤衫、短裤、在体育馆穿的鞋
女生:运动服上下身、短袖T恤衫、半短裤、在体育馆穿的鞋
上游泳课时—
男生:泳衣、泳帽、泳镜`护具
女生:泳衣、泳帽、泳镜轻便式泳衣、护具
日本的中学校服是水手服,只是样式及颜色随学校的不同而定了。到了高中则是发扬风格的时候了,那就是我们看见动漫中那令人向往的校服了,有些校服上有年级的标志,这可分清楚是学长还是学弟。
2. 来宾市实验中学校服多少钱
不清楚,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
现在国家对小学生校服收费没有标准。每个学校收费不一样,以厦门为例:
现在校服是全市统一,学生的校服一般夏季两套,冬季两套,冬季还可以购买棉马甲。我刚才上网查了一下价格,夏季运动服大概60到70一套,冬季大概80一套,棉马甲也大概80元一件。这个价格还是蛮合理的,现在什么样的杂牌运动服一套肯定要这种价格,品牌肯定就不止了。
校服发展历史:
自从辛亥革命以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少年时代几乎全部的欢笑和泪水,在我们记忆里熠熠生辉。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各式校服(29)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阖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3. 上海新中高级中学的校服长啥样,要一年四季的,最好加一些学校课程作息的介绍,好的话有加分
本人是99年新中初中部高中部分离后,第一届从初中部直升到高中部的,入学没多久就发了2种校服,一种是蓝白的运动服,另外一种就是很受好评的西式校服。男款藏青色西服套装(含西服马甲),女款的下半截是朱红底黑格子百褶裙。和教学楼的颜色很配。当时绝对是上海滩潮度排前三的,所有的教学楼都是请法国的设计师来设计的。
当时主要是上面有人(陈xx)才会从一所区重点直接升级成这么nb的寄宿制高中(市重点级)。
4. 校服毛衣都是什么面料
1、小厂家、小品牌,杂牌这些一般是化纤氨纶、聚酯纤维等居多,中等以上的混纺居多,会在化纤中掺棉,好的就是用纯棉做,高档的就是羊毛做,不过很少。
2、校服材质会直接反映到价格上,材质越好价格也就越贵,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3、一般校服材质都是会写在校服厂家和学校的供应合同里边的,一般是无法作假,如果有怀疑作假,可以联系当地的质监局的纤维局进行抽检。
5. 汕头金山中学的校服是什么样子的啊
夏服和冬服是运动服。夏服上衣白色裤子蓝色,冬服上衣上半截白色下半截篮色,裤子和夏服一样;冬服有夹棉。(那个蓝色有一点像靛青色,小怪)还有一套礼服,白衬衫加黑色羊毛马甲加黑白格子裙(女生)或黑色西装裤(男生),女生要礼服裤也可以自己另买。
6. 现在国家对小学生校服收费有标准吗
教育部没有规定,但各省市有规定,例如内蒙古: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规定(试行)》
服务性收费:
1、伙食费:
学校可以向自愿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收取伙食费,不得强制集中就餐。伙食费据实收取,不得盈利。收支情况定期公布,接受学生、家长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2、课后托管费(限小学1至4年级):每月每生20元。
3、军训费:
高级中学学生(含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军训,军训时间不得超过2周。
服装费:不超过80元/套(含太阳帽)。
校服的作用:
校服是学生的统一服装,推行校服的目的除了展示学生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外,便于管理,还为了预防同学之间的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也可以说,校服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频繁地更换,每次更换后,校服的颜色和款式都不尽相同,这样学生聚在一起,穿的校服就会五花八门,显然不利于整体面貌和统一形象,再者,每次更换新款式新颜色的校服,就得把旧的淘汰掉,这种浪费行为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品格。
以上内容参考丰镇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7. 上海晋元高中校服的样式
晋元一共有四套校服.夏季校服是蓝色短袖加黑色裤子/裙裤.冬季校服是黑色红色的长袍(暂时用长袍来形容它吧)加黑色的裤子.运动服就不用多说了吧...还有呢就是正装.包括白衬衫,马甲,外套,领带/领结,裤子/裙子.OVER~
8. 将校服误当成制服,近年我国的校服款式都有哪些改革
我国的校服一直都很普通,可以说是很保守了,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不影响学习,只是不是那么出彩。
近年我国校服也有改变,从妈妈时代,颜色都不怎么变化到已经尝试过多种颜色搭配,像我小学一直一套校服不变,知道毕业,初中就开始变化,初一穿白色杠,初二穿红色杠,初三穿黑色杠,已经有了年级的区分。
对于学生党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吧?终于有人提到要把校服改美了,曾经的我们,总是幻想着我们穿校服的样子是这样的......
近年来,随着修改校服样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小部分地区、学校也开始了对校服的改革。一些学生公认比较时髦,家长认可的校服基本都是受到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影响,以西服、衬衫、马甲、短裙为主。
在我看来,我国的校服款式一直都有变化和创新,不在拘泥于保守的运动服,也有了裙装和短裤,甚至有了领带和蝴蝶结的设计。
9. 中小学校服为什么都是运动装
九十年代,也就是众多80后念书的时候,校服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遍地开花。可是这个时代的校服就好像“大跃进”一样,是完成“致富的政治任务”。这个年代的校服,毫无美感、毫无装饰感可言。蓝色或者是绿色的配色、涤纶和腈纶为主的面料、超宽大的剪裁,让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同学“蜷缩 ”在“面口袋”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因为面口袋太丑,所以在京江浙沪粤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了下一个十年才能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的西式校服。经济的差距,拉开了人们的审美趣味。所以,发生在深圳特区的《花季·雨季》中出现了衬衫、西裤、皮鞋和背带裙为主打的校服。在淡化地域性的影片《十三棵泡桐》中,出现 了难得一见的主流的“面口袋”式的校服。当然,这样的衣服和当年“集体至上”的观念是不谋而合的,一样的衣服,并不能“显示”人品,甚至还有可能阻碍个人的“人品”的形成。这样的校服和统编教材一起“塑造”出来了整个80后的“集体共享的性格”。这样统一的着装是不是会阻碍青少年个人的性格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话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面口袋运动服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校服有好几种,一种是比面口袋好那么一点点的运动装,一种则是是吸收了西洋服饰元素的成衣,还有的则是改良之后的水手服。当然,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代里,每个地区、甚至是每个学校都会选择不一样的校服,在沿海地区能看到西装和套裙,在内陆省市则能看到立领的夹克和短短的裙子。文章转载自制服人生网。
10. 订制英国校服老师发的链接付款时出现这句话
据说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校服的国家,深究这英国校服,它至少有将近500年的历史了,最早大约出现在亨利八世时期。当时的校服一律是蓝色,因为蓝色象征着谦逊,英国人相信这个颜色能帮助孩子们从小就谦虚做人;当然那时候蓝色的布比较便宜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当时的19世纪,英国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在全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女王突发奇想,将海军制服改制成小王子与小公主们可以穿的样式,于是王公贵族纷纷效仿为自己的孩子定制新衣裳,这就是如今英国贵族学校制服的雏形。总体来说,低调、贵族、学院风是英国校服的总体范。
但其实后来贵族学校的竞相攀比是与当初英国统一校服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的。本意是想借统一服装体现社会公平,平衡较差家境孩子的心理落差,但最终校服分化还是成为了英国不同社会阶层身份的一种体现。尤其是著名私校伊顿公学,一套校服高达2000多英镑,重要场合学生需穿着晚礼风格燕尾服,平时则是剪裁合体的西装和马甲,学校努力培养着学生的绅士风范。
在英国,小学生穿着西服打着领带是正常事,女学生大冬天穿裙子一点也不奇怪。事实上,英国人认为穿校服能够灌输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自豪感;帮助他们遵守纪律;并鼓励学生认同自身身份,培养凝聚力,促进不同群体学生间的良好关系。
我们参观访问的13所中小学的学生校服,多以蓝色、黑白灰为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统一的颜色,但款式较多,面料都以亲肤的纯棉为主。据了解,校服的颜色和款式大多是由学生投票决定的。
从上面我拍摄的照片不难看出,英国的小学生校服从款式上来讲,男女有别,男生往往是套头衫裤子,女生则是开衫和短裙。由于英国全岛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差别不那么明显,温度不高,季节间的温度变化也很小,所以才使得英国学生校服的裤装和裙装成为可能。我们是11月份去的英国,那时温度只有二到十一、二度,每到一个学校,都看到非常方便的学生挂放棉衣外套的衣帽长廊,教室里面空调很热,学生都是单衣单裤(有的甚至都穿着短袖)在进行学习活动。
而且在同一个学校,我们看到校服的款式是很多样的,这是为什么呢?翻译老师告诉我们,一般有校徽的校服都是学生在学校统一购买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学校统一发放,而那些没有校徽的校服,是学校制定款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需求到超市进行购买,材质和细节也会根据价位不同而不同。
中学生的校服则有严格要求,必须是正统西式校服:衬衫、西服、且要系领带、以及黑色的皮鞋。一般领带上也都有学校的标记,标记一般都以绣上去的为主,也有徽章一样的别上去的,这些细节很好地诠释了言行自制、缄默含蓄的精神。白衬衫、深色西服、和西服一个色系的领带,再加上皮鞋,看着特别有精神有风度。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国内的校服,我们国内校服通常是学校统一收费后统一发放,按照季节一年两到三套,且大多以运动装为主。近几年随着大家审美需求的提高,很多学校也出现了一些礼服,甚至,还出现了个性、洋气的班服。我的理解是:校服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一个学校的标识,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校服,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一种教育载体,一方面杜绝了学生的攀比心理,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校服从简单的视觉感知功能升级到了文化传达以及教育的功能,同时让学生获得了强烈的归属感。
运动服也好,礼服也罢,实际问题是:国内学校没有专门的衣帽间,除了一些诸如升旗仪式或者大型的集体活动,学生礼服的穿着次数其实是不多的,我们学校前几年也做过礼服,由于穿着率不高,但有时候又的确需要,所以一年级、四年级分别给学生量一次身高做一次礼服,一个学生小学阶段拥有两套礼服。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国内每个孩子一周四节体育课,礼服皮鞋怎么上?
所以我想,我们的校服最好能够把礼服的精致有型和运动服的宽松舒适结合起来,可以在款式、面料上做文章,多色、多件、巧搭配,既可以在某些大型活动中个性鲜明庄严肃穆,又可以舒展活动,又可以穿出美丽活泼时尚感,那么这个,就需要我们设计师多多动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