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至十度可以穿羽绒服。
常温下,五度至十度穿羽绒服不会有太过异样的感觉。十度至十五度会微热。一般说来,天气冷了,就可以穿了。并没有限定是零下多少度,或者说具体的温度,但是根据不同的气温还可以建议一些适穿的款式。零下十度以下就最好选择一些长款的羽绒服。
在保护上肢的温暖之外,也让自己的腿得到保护,避免冻伤腿脚这样的事件发生。中款在零度到零下十度来穿着比较合适,而且时尚,修身款式更是冬季展现女性魅力曲线的利器。短款羽绒服一般不建议零下穿着,若是一定要选择短款,那么选择一些加厚版的短款。
保暖原理
羽绒为三维结构,质量好的羽绒服一般都是非常蓬松的,所以相同重量的羽绒可以比其他材质固定更多的空气,大量的羽绒细丝交错在一起固定住空气,并形成隔热的保护层,从而实现良好的保暖性能。
羽绒服装规定填充羽绒标称含绒量不能低于50%,而含绒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强。我们在日常的羽绒防寒服选购中,可以通过观察服装的蓬松度来判断质量好坏。
❷ 羽绒服保暖的原理是什么
因为羽绒与羽绒之间有相互的空隙,能够形成一层与外界相隔的保暖层。羽绒很软很轻,相互之间的空隙有一定量的空气,由于空隙很小,造成其间的空气对流较果不好,使得外面的冷空气不容易到达到里面。相反,里面的热空气也不容易到外面。从而使得温度得到保持。其实不仅是羽绒,一些毛类也可以达到这种较果。
羽绒的优势:
1、热传导率:
热量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传导和辐射传导,我们日常保暖就是为了阻碍热传导,热传导率越低,热量被牢牢锁在身体周围,保暖性就越好。羽绒最低(5.93),羊毛比羽绒高15%(7),棉花比羽绒高40%(9.72)。
2、保温率 :
羽绒为81%,羊毛略低为75%,棉花只有63%!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越到寒冷的地方,羽绒服越受欢迎。
3、蓬松度:
同样1立方厘米的纤维材质,如果膨胀后的体积越大,说明它越蓬松,蓬松度越高就能锁住越多的空气,保暖性越好。羽绒展开后的体积可以高达383立方厘米,是羊毛(101立方厘米)的三倍、棉花(77立方厘米)的五倍。
4、重量:
羽绒重量最轻,1立方厘米的羽绒重量仅1.14g,羊毛是1.32g,棉花为1.54g,比羽绒重35%!所以古人描述“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5、吸湿性:
一个成年人正常一晚上散发的汗水是100g,羽绒作为动物性的纤维,有非常多三角形气孔并表层含有防水油脂,能迅速吸收人体汗液并发散,保持被子的洁净和人体干爽,羽绒吸湿性能比羊毛高15%,比棉被高50%。睡眠不盗汗、被子不板结、长期使用还可以防风湿等。
(2)羽绒服提高温度扩展阅读:
不是越重羽绒就越多
检测人员拆解了一件羽绒服,里面的填充物除了羽绒,还有羽毛、毛片、杂质等。充绒量的检测就是要把羽绒和这些填充物分离开。对分离出的羽绒进行称量,得出的重量就是羽绒服的充绒量。“一般来说,一件羽绒服里不是只有羽绒。”充绒量反映了羽绒服中有效羽绒的多少。
另外,羽绒服的重量还和羽绒服使用的面料有关。因此,羽绒服的重量不等于充绒量。也就是说,并不是羽绒服越重,里面填充的羽绒就越多,因此,不能用羽绒服的重量来简单判断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蓬松度是国际上衡量羽绒制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有不少消费者认为,羽绒服的羽绒越多,保暖效果就越好。“这是一个消费误区。”羽绒服的充绒量和含绒量代表了羽绒的“量”,而羽绒服的蓬松度才是决定羽绒质量中“质”的关键。
一件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羽绒服内存储的空气就越多,这样就可以有效阻止羽绒服内外的空气流通。
从检测经验来看,羽绒服的蓬松度与羽绒服的厚薄无关。一件厚重的羽绒服,蓬松度可能不达标;一件轻薄的羽绒服,蓬松度的数值也可能表现突出。“蓬松度高的轻薄羽绒服也很保暖。”在充绒量、羽绒量相当的情况下,蓬松度越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越好。
含绒量体现的是羽绒服中绒朵的含量。一般来说,绒朵是一件羽绒服中最保暖的部分。不少消费者认为,羽绒服含绒量达到100%,就是好货。“这又是一个消费误区,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可能达到100%。”何勇表示,如果一件羽绒服标明“含绒量100%”,那就是在欺骗消费者。
从检测实验的结果来看,即便是使用了最优质的羽绒,当中也会既有绒朵,又有绒丝。所以,不可能出现含绒量100%的羽绒服。一般来说,羽绒服的含绒量越高越好,含绒量达到95%左右,就已经是很优质的羽绒了。
❸ 羽绒服用多少温度的水温洗最合适
30度的温水中。
先把羽绒服放入冷水中浸泡20分钟,使羽绒服内外充分湿润,再将专用的洗涤剂融入温水中,然后把羽绒服放进去浸泡。水温不要过高,30°C以下,和手温差不多,漂洗也要用温水。
不要用手搓衣服脏的地方,使用软毛刷或旧牙刷,把重点部位和容易忽略的地方都刷到,之后用清水过两遍。洗净后应顺着面料文理两手对着将水挤压出。
羽绒服在通风处阴干即可,在太阳下暴晒会加速羽绒服面料老化。晾干后可用衣架进行拍打使羽绒服恢复蓬松。
具体清洗步骤如下:
1,把洗衣液或丝毛洗涤剂(中性)加入3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❹ 羽绒服不穿时要如何保养才能保证穿的时候再暖和
羽绒服的保养:
用透气的物品(如整理袋)包好,放入一粒樟脑球以防虫蛀,然后存放于通风干燥的衣柜内即可,注意上面不要受重压。
夏秋季节雨水多,雨季过后,最好把羽绒服拿出来晾一晾,防止霉变;如果发现有霉点,可用棉球沾酒精擦拭,再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干净,晾透后再妥善收藏。但注意不能放在阳光下曝晒,否则新装就有可能褪色成旧衣裳了。
如果要清洗羽绒服的话,注意水温不要太高,并使用中性洗涤液,洗后晾干时,可用衣架轻轻拍打,这能使填充物恢复蓬松度,同时也有利于填充物彻底干透,防止发霉。
清洗羽绒服最好选用专用的羽绒服清洗剂。由于它们呈中性,可减少对蛋白质纤维的破坏作用,且具有优良的洗涤力和保护调理作用,洗后能保持羽绒服面料的光泽与内部的蓬松。羽绒服清洗时,先将羽绒服在清水中浸湿,然后再放入20~30克羽绒服清洗剂,与4公斤温水配成洗液中,浸泡20分钟,用软毛刷刷净衣服上的污垢,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总之,只要您精心保养,冬季来临的时候,您就可以率先穿上崭新的冬衣,享受舒适和温暖了。
❺ 我们穿的羽绒服那么蓬松,究竟是靠什么来保暖的呢
羽绒服保暖靠的是制作羽绒服的布料、以及其中蓬松的羽绒对空气所起的阻断作用,避免了羽绒服中的空气流动,从而产生良好的隔热和保暖效果。虽然皮衣和棉衣也有很好的保暖效果,但是羽绒服显得更轻巧,能够减轻人体负担的同时保暖性能也要好一点。
羽绒服的保暖原理也是一样,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阻断身体与外界空气的热传递,使身体与外界不会发生空气流通,从而保障体内热量不会流失。羽绒服的面料一般都比较细腻和封闭,有利于阻断空气,而羽绒服里面蓬松的羽毛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间隙,也能对空气流动和热量传递起到很好的阻碍作用,所以穿上羽绒服后一般会觉得很暖和。
❻ 为什么羽绒可以保暖怎样进行保暖
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从蓬松度的检测上来分析,羽绒比蚕丝,棉花等保暖材料都要高一个等级,比如最低标准的450度蓬松的90鸭绒也要比蚕丝和棉花蓬松好,所以羽绒单纯作为一个保暖材料,它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保暖材料
羽丝绒柔软纤细如天然羽绒,具有极佳的手感和保暖性,纤细致密的纤维层能锁定空气,产生稳定的静止空气层,起到保暖防寒之功效。充分的加硅处理和适度的卷曲使纤维有良好的手感,纤维长期使用后也不会相互缠结,仍保持优良的蓬松性。
其保暖性和蓬松性也可与天然羽绒媲美,同时它的化学纤维的本性又赋予它不霉变生螨、易水洗易储存的优势;羽丝绒纤维细密度是市面上常见的四孔七孔等纤维的几分之一;
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植物性纤维素)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❼ 羽绒服穿久了就不保暖了,怎样恢复保暖
工具:衣架、电吹风、木棍。
1、在确保羽绒服干燥的情况下,将羽绒服反面平铺在床上,如下图所示。
(7)羽绒服提高温度扩展阅读
保暖原理
1、羽绒为三维结构,质量好的羽绒服一般都是非常蓬松的,所以相同重量的羽绒可以比其他材质固定更多的空气,大量的羽绒细丝交错在一起固定住空气,并形成隔热的保护层,从而实现良好的保暖性能。
2、羽绒服装规定填充羽绒标称含绒量不能低于50%,而含绒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强。我们在日常的羽绒防寒服选购中,可以通过观察服装的蓬松度来判断质量好坏。
3、鸟类的羽绒层都是十分丰满的,在寒冷的冬季,它们可以这样“裸身”过冬,就是利用羽毛保持空气静止,让自身的温度与外界隔绝安全防寒过冬的。
清洗注意事项:
如果羽绒服只是局部脏一点,就大可不必整件清洗。因为一般的羽绒服面料都不怕水,只要在脏污处滴几滴衣领净或洗涤灵,几分钟后用湿毛巾擦干就能去污。如果一遍不干净,再多重复几遍即可。
❽ 羽绒服什么温度穿
通常125克羽绒服适合5至12度穿着。
180-250g级别充绒量,也是我们日常较多人穿的羽绒服级别,适合气温-20°至-5°之间。酷寒级别(-30°至-15°) ,一般充绒量200-300g。还有,极限级别(-50°至-20°),适合南、北极,攀登雪山等特殊极限用途的,充绒量在300g以上。
充绒特点
羽绒是非常不容易发生纤维板结现象的,因此羽绒在被面料包围时,会形一个个成立体盒状结构和双层夹片结构的小空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充绒结构。
对于立体盒状结构,它的优点就在于羽绒分布均匀,不会有冷桥效应,但是制作工序复杂,并且羽绒服装的重量也会大大增加;而双层夹片结构的优点在于衣服的重量轻盈,但是在缝合的位置容易出现缺绒的现象,易被风吹透,因此一般用在内穿羽绒服中。
一件羽绒服的结构空间越小,就说明充绒量越多或者羽绒分布越均匀,但各种结构都存在一定的优点与缺点,所以不同结构适用于不同穿着方式的羽绒服。
❾ 把一只温度计放在人穿着的羽绒服里温度计的温度会不会上升
测量人体吗?不会的,温度计前面那个含汞的头就是隔绝外面的
❿ 羽绒服为什么能保温
不管是出门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是晚上睡觉你会盖上大大的棉被,都可以很快让我们感觉到温暖。按理说无论是暖气炉子,还是空调火炕,他们都在不停地往外散发着热量,从而让我们感觉到温暖。科学队长把一件羽绒服拿到室外,用温度计测量了一下羽绒服的温度,发现跟屋子外面的温度完全一样。这可太奇怪了,衣服不发热,但是穿上却不会冷,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来源:Audrius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金属散热器。
同物体传热好坏的差异简直大的超乎想象,比如铜的导热效率要比水高出六七百倍,比软木塞高将近一万倍呢。导热率高的材料适合用来制作散热器。
看我看我:
欢迎把有趣的节目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