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品牌介绍 > 春秋无袖带领马甲

春秋无袖带领马甲

发布时间:2021-12-09 22:19:11

Ⅰ 谁有能力总结出港版影视剧《金枝欲孽》中服装的特色

我好喜欢的电视剧~~嘿嘿~
帮你找了篇论文~~原文带图的地址是: http://blog.163.com/czy_5213/blog/static/2390663200872812622343/
不过个人是觉得里面的服装用色很大胆啊~~难得难得~~

-------------------------------------------------------------------

从《金枝欲孽》说清代后妃的服饰

各位同学,我们的历史课又开始了,呃,各位同学有没有带好眼镜?今天有很多精美的图片展览哦!还有各位女同学,上次答应大家学梳清宫的发式,老师不会失信的,好了,现在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学习一下清代后妃的发式和服饰知识。

首先先说说服饰吧,因为样式比较固定,而且很多类别之间都是相通的。呃,这位同学关于皇帝的服饰问题就先不要问了,因为我们这个系列课题的核心是“后妃”,当然包括宫女之类,但是男性服饰就先不涉及了,等以后到了一定时机再统一梳理。嗯,至于这位同学又问什么时候才到时机,时机该到的时候自然就到了嘛!呃,还有,你怎么这么多问题?怎么有问题的总是你?你这学期的成绩不及格!咳咳,还有谁有问题?都没有了吗?好吧,我们正式开始上课!

话说在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后宫生活都是百姓茶余饭后八卦的热点,只是在那个时代没有为了挖新闻不惜一切代价的娱记,所以也就自然不可能有娱乐新闻和杂志,那么关于后宫中的皇帝妃子都穿什么用什么的问题就一直成了悬疑。不过好在历朝历代都有史书,我们国家对于服饰的重视是上升到了同文化一样的重视程度,所以每朝的史书最后一般都会有专门的介绍,叫作“舆服志”。“舆服志”始于《后汉书》的原创,所谓“舆服”——厄,那位同学请把你手上的《诗经》放下,老师说的是“舆服”不是“鱼服”,老师知道你们都很有学问啦,不过有时人太有学问也不是一件好事(同学:她讲什么外国话?)。老师今天要介绍的不是《采薇》里的“象弭鱼服”,而是史书上的“舆服”,它的意思就是指“车”和“服”两方面,也就是讲述每朝每代的交通、服饰以及相关礼仪的问题。话说大家不要觉得阅读它的时候枯燥无味,今天的专家学者之所以能还原那时的文化和礼仪还要全靠这些流水账式的东西!

我们今天都知道,满人的服饰,就是所谓的旗装,呃,这位同学,不要再举着《花样年华》的海报流口水了,话说虽然老师也很喜欢张曼玉,也很喜欢她穿旗袍的感觉,不过你们要记得旗袍到了民国时就已经是改良过的版本了,和它的正规形式已经有所出入,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真正正规的旗装样式。我们先来看一段资料:

“清朝入关从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起,共历十一帝,统治二百七十六年.随着清朝的建立、强盛、衰落及灭亡,直接牵动着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在进入中国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清朝是以异族入主中原,满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与汉人的服装大异其趣。清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泯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强制推行满人的服饰,禁止汉人穿汉装的法令非常严厉。汉人的强烈抵制,迫使清王朝采取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所谓“十不从”的对策,这才使剃发易服的民怨得到缓和,清代服饰也得以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在清王朝统治的200余年中,政治、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后,列强侵入,我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给服饰以冲击和影响。从服饰的发展历史看,清代对传统服饰的变革最大,服饰的形制也最为庞杂繁缛。可以说,这是一次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的服饰大变革。”

现在详细说一说各种服装样式,当然是八旗女子的服装样式,因为汉人的服饰我们之前已经陆陆续续说过了。

首先说说皇后皇妃之类的朝服问题:

皇后册封时穿的礼服就是朝服。有朝冠、朝褂、朝袍、朝裙等。冠顶是三层,每层一颗大东珠,珠下一只展翅金凤,帽周围有金凤七条,嵌有猫金石、珍珠等。帽后垂金翟,上面装饰的珍珠就有三百多颗。戴在项前的金圈称为金约。胸前贯珠下垂,总计珍珠三百二十四颗,间以各种珍宝。左右耳饰各三具,每具金龙衔二珠。皇后的朝珠是三盘。朝褂形似坎肩,石青色底,前后绣两条立龙。下幅绣八宝平水,襞积(衣褶)下绣万寿万福字文,除去前后二条立龙,上面还有正龙四条。再一种在腰间绣四条行龙,下幅绣八条行龙,无字文,无平水。朝袍也有三种,都是明黄色,披领和袖是石青色,袖是马蹄袖,不是传统的水袖。三种朝袍的差别主要是有无襞积,和龙的形态不同,朝裙,上织金寿字缎,下为石青行龙缎,都是整幅,有裙褶,夏日的朝裙一纱织成。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冠服与皇后相同。

皇贵妃的朝冠、吉服冠、朝褂、朝袍、朝裙、龙袍、龙褂与皇后基本相同,差别仅是冠的装饰珍珠树不同。冠的翟尾(步摇)的垂珠少一百一十颗。金约的垂珠也少一百多颗,此外无差别。皇贵妃以下尚有妃、嫔二等,妃的朝冠顶是两层,只有两东珠两金凤,上端衔猫眼石,珍珠数比贵妃的少,翟尾垂珠比贵妃少十六。此外朝服、朝褂、龙袍、朝裙等均与贵妃相同。嫔:朝冠两层,无金凤,以金翟承东珠两颗,翟尾垂珠较妃减少十六。朝褂则与妃同。朝袍和龙袍都不是明黄色,用的是香色。

以上是正式场合穿的礼服朝服,当然一年到头也穿不了几次,就好像我们家里放着的高档的晚礼服,不能在日常天天穿一样。下面我们要说的才是重点内容,就是她们平时穿的常服、便服。

好,现在我们来说说便服和常服的几种基本形式:

1.马褂:

顾名思意,马褂,当然是骑马时所穿的衣服。我们都知道,满族在关外的时候也是马背上的民族,马褂是一种清代穿于袍服外的短衣,长仅及脐,左右及后开楔,袖口平直(无马蹄袖端)。满人初入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到了康雍年间才在社会上开始流行,以后逐渐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一种便服,士庶都可穿着。由于时代不同,用料、颜色、缀饰也有差别。乾隆时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马褂,均用珍贵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款式有挽袖(袖比手臂长)、舒袖(袖不及手臂长)两类。女式马褂衣身长短肥瘦的流行变化与男式马褂差不多,但女式马褂全身施纹彩,并用花边镶饰。

我们来看看实物图片:

蓝色漳绒团八宝大襟马褂,清晚期,身长77cm,两袖通长164cm,袖口宽39cm,下摆宽90cm,前后裾长17cm,左右裾长14cm。清宫旧藏。

挽袖马褂,实物。

还是挽袖马褂,琵琶襟。

舒袖马褂,实物。

《乾隆大帝》中小古同学这件,呃,好吧,我承认,之所以能想到自己有这张,完全是因为某人的缘故……

玉莹小主这件,面料很不错的说。

PS:我们还熟知的一种马褂形式,电视上经常见到的,就是所谓的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传说中的黄马褂。

另外再补充一点,近年来,我们大家所说的“唐装”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唐代服装,而是清代马褂的改良形式。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其实都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在传统服饰的理解方面,很多同学一形容唐代的服饰就说起敞领大袖衫,就像《大明宫词》里看到的那样,其实那种并不是唐代的服饰,而是流行于北朝齐魏时代的衣服,唐代自有自己固定的服装样式和穿法,并不是我们所误认为的那样。还有的同学一写到汉服就用“飘逸”形容,更是大错特错,要知道汉服的特点从来都是端庄而不是飘逸,在汉文化里厚重简朴才是正宗,所谓的飘逸都是在那些文化动荡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才出现的产物,从来也不是汉服文化的正统代表。汉服的正统应该是深衣之类才对。所以大家不要幻想回到古代穿着那些好像神话中的仙女那样飘飘欲仙的衣服了!呃,至于汉服文化,等我们开完清代服饰的系列再视情况来学习好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2.坎肩:

坎肩又名紧身、搭护、背心、马甲,为无袖短身的上衣,是清代服饰里必备的一件。我们今天仍然一直在穿。其实说起半袖或者无袖的短身上衣,我们的历史也很悠久,比如唐代的半臂,宋代流传到明朝的比甲,还有清代一直穿到今天的坎肩。坎肩的式样有一字襟、琵琶襟、对襟、大捻襟、人字襟等数种,多穿在氅衣、衬衣、旗袍的外面。

《清稗类钞·服饰类》记载:"半臂,汉时名绣,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吴语称为马甲。工艺有织花、缂丝、刺绣等。花纹有满身洒花、折枝花、整枝花、独棵花、皮球花、百蝶、仙鹤、凤凰、寿字、喜字等等,内容都寓有吉祥含义。清中后期,在坎肩上施加如意头、多层滚边,除刺绣花边之外,加多层绦子花边、捻金绸缎镶边。有的更在下摆加旒苏串珠等为饰。

《少年天子》乌云珠,这件对襟马甲,很不错的效果。不过更不错的是没忘了加马蹄袖!

王艳的这件。

剧中的坎肩,如妃的。

又是如妃的。

还是如妃的漂亮小坎肩。

呃,表问为什么没有别人的,谁让我们如妃的小马甲都这么精致美观呢?

3.衬衣与氅衣:

清代女式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禊、有五个纽扣的长衣,袖子形式有舒袖(袖长至腕)、半宽袖(短宽袖口加接二层袖头)两类,袖口内再另加饰袖头。是妇女的一般曰常便服。以绒绣、纳纱、平金、织花的为多。周身加边饰、晚清时边饰越来越多。常在衬衣外加穿坎肩。秋冬加皮、棉。

贴一下剧中的图,都是平时家常穿的。

如妃的这件。

尔淳的这件。

依然是尔淳的,另外一件。

我家玉莹小主的,粉嫩嫩的感觉哦!

还是玉莹的,很素净的感觉。

贴一下别人的,淑宁的一件。

沅淇的一件,单纯可爱的沅淇,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种地方。

还有其他片子,《孝庄秘史》里面的。

玉儿的另外一款,马蹄袖出来了,呼呼,虽然《秘史》系列里很多造型真是有点……呃,还是先不要在这里下结论了,但是起码让人很惊喜地发现了很多清初剧都忽略掉的马蹄袖。

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小异是指衬衣无开禊,氅衣则左右开禊高至腋下,开禊的顶端必饰云头;且氅衣的纹饰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在领托、袖口、衣领至腋下相交处及侧摆、下摆都镶滚不同色彩、不同工艺、不同质料的花边、花绦、狗牙等等,尤以江南地区,俗以多镶为美。据江苏巡抚对苏州地区的风俗衣饰《训俗条》中称:"至于妇女衣裙,则有琵琶、对襟、大襟、百裥、满花、洋印花、一块玉等式样。而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杆、牡丹带、盘金间绣等名色,一衫一裙,本身兰价有定,镶滚之外,不啻加倍,且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一衣仅有六分绫绸。新时固觉离奇,变色则难拆改。"大约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以镶滚花边为服装主要装饰的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在氅衣的袖口内,也都缀接纹饰华丽的袖头,加接的袖头上面也以花边、花绦子、狗牙儿加以镶滚,袖口内加接了袖头之后,袖子就显得长了,而且看上去像是穿了好几件讲究的衣服。加接的袖头摩脏了又可以更换新的。

贴几张图来看看效果:

传世实物,后宫妃子穿过的氅衣。

依然是实物,还是后宫妃子穿过的,喜欢小竹叶刺绣的设计。

这个仍然是传世实物。

来看看电视剧里的氅衣:

这张是我家燕子的,话说燕子的气质呵,真是恬美纯稚我见尤怜……

当年的雪梨,虽然这件衣服和前面那些精美的相比是寒酸了一点点,呃,好吧,我承认,发它上来纯粹是为了怀旧。

明慧,明慧,我家秀外惠中的纳兰明慧……

同学:怎么谁都是你家的?

4.围巾与领衣:

在穿衬衣和氅衣时,在脖颈上系一条宽约2寸,长约3尺的丝带,丝带从脖子后面向前围绕,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左面的一端掩入衣服捻襟之内。围巾一般都绣有花纹,花纹与衣服上的花纹配套。讲究的还镶有金线及珍珠。有一种说法,由于清代的衣服大多没有领子,所以围巾在清宫女子身上,就起到一种假领的作用,不过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

看一下剧中的围巾,呵呵,《金枝》中使用的不多嘛,除了皇后和福贵人偶尔佩戴之外,就是些无名的妃嫔才使用。

我家淡泊宁静的福雅,注意细节,围巾上有手工刺绣的花样,贵人就是手巧的说。

皇后偶尔也会戴。

剩下的就是一些偶尔露面的妃嫔。

还是妃嫔。

最后一个,可以清晰地看出一端是怎样掩入捻襟中的。

其他片子里的,翁虹,呼呼,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她,反正某木是从小见到她就很喜欢,呃,害死人的《新仙鹤神针》,印象中那么多可爱的MM和那样的男主角……

领衣:清代礼服一般无领,穿时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领。春秋季节,用浅湖色缎,冬季用绒或皮,这种领子,又称“领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称“牛舌头”。质料用布或绸缎,前为对襟,用钮扣系之,束在腰间。还有一种披肩。形似菱角,上面绣以纹样,多用于官员朝服。

男式领衣,实物。

女用领衣,很漂亮哦!

5.裙子:

裙子主要是汉族妇女所穿,满族命妇除朝裙外,一般不穿裙子。至晚清时期,汉满服装互相交流,汉满妇女都穿。清代裙子有百褶裙、马面裙、襕干裙、鱼鳞裙、凤尾裙、红喜裙、玉裙、月华裙、墨花裙、粗蓝葛布裙等等。

6.云肩:

云肩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五代时已有之,元代仪卫及舞女也穿。《元史·舆服志》一记载:"云肩,制如四垂云。"即四合如意形,明代妇女作为礼服上的装饰。清代妇女在婚礼服上也用,清末江南妇女梳低垂的发髻,恐衣服肩部被发髻油腻沾污,故多在肩部戴云肩。贵族妇女所用云肩,制作精美,有剪彩作莲花形,或结线为璎珞,周垂排须。慈禧所用的云肩,有的是用又大又圆的珍珠缉成的,1件云肩用3500颗珍珠穿织而成。

7.斗篷:

斗篷我们都很熟悉,是那种穿在外衣之外,用来避寒以及遮挡风雪用的,最初也是战场上的发明,后来流传到社会上。清代的斗篷又名一口钟,为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满语叫"呼呼巴",也叫大衣。有长短两式,领有抽口领、高领和低领三种,男女都穿,官员可穿于补服之外,但蟒服不许用。行礼时须脱去一口钟,否则视为非礼。妇女所穿一口钟,用鲜艳的绸缎作面料,上绣纹彩。里子讲究的以裘皮为衬。

贴一下剧中的斗篷装,哇哈哈,《金枝》的冬天戏,就是一场盛大美观的斗篷宴!

我家福贵人,怎么穿都是这么淡雅宜人!

皇后的,超豪华版,应该是剧中最精美最奢侈的一件了吧。

看看近景效果。

我家小主,这件纯白色毛边的。

还有这件紫红色的。

同一件斗篷,连手套都这么可爱,一定很保暖的呵!

最可爱的是有毛球做装饰。

我们姑姑的这件也不错,银白色的干净通透,同样有小毛球作装饰。

尔淳的,呃,大家明白为什么清代的斗篷要叫一口钟了吧?这个很直观的能感受到。

还是尔淳的,皇宫里的手套款式都差不多。《金枝》的资金投入还是很大的嘛,连小宫女的冬装都这么奢侈。

最中意如妃这一件竹叶青色飞凤纹的斗篷。

复出后的如妃,衣服又如此精致。

一件比一件华贵。

看看集体的斗篷装,这张是尔淳和玉莹的。

尔淳和安茜,清一色都有小毛球作装饰,粉可爱的感觉哦!想想冰天雪地的,如果也能弄到这么一件,走路的时候那些小毛球就飘呀飘的……

同学:呃,她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安茜和玉莹。

三个人的,呃,突然想起前面一直忘了介绍一口钟的穿法,它是大约从腰部以下才开禊(而且是只在前身开禊),把人几乎整个裹在里面的,那么这位同学问了,穿这样的衣服,手应该从什么位置出来呢?总不能把衣襟撩起来吧?那多失礼呀?而且这样的话斗篷的防风效果不就作废了吗?现在来解释一下,其实人家发明这种斗篷的人早就想到了,于是在两侧胁下各开一个直孔,这样手臂就可以从这个地方穿出来,同时又不会担心寒风会侵入人体了。还听不懂的同学直接看图上的尔淳!呃,表问哪个是尔淳,就是中间那个!

姐妹两个,全身的效果。呃,虽然某木很中意姑姑和福雅穿件浅白色的斗篷,不过其他人还是颜色鲜艳多彩一点比较好,想想冬天本来就是白茫茫的,然后所有人都穿着一身银白色的斗篷出来耀人的眼球……

还是姐妹两个,福雅的气质好好哦!

依然是姐妹两个,呃,好吧,我承认,其实某人是沾了我家福贵人的光才这么多曝光率……

其他秀女的斗篷,呃,某木说什么来着,还是多姿多彩比较好!

都很漂亮的说——呃,说的是斗篷。

其他妃嫔们的斗篷。

8.戏衣:

清代女子还有一种戏衣,一般都用明代传统形式,很多做工讲究,纹饰精美,故宫保存的戏衣中,有一些和生活服装相近的如女帔等,极有借鉴的意义。戏衣并不是清宫的服饰,我们就不详细说了。

好了,最后我们来集中说说衣襟样式:

刚才老师说了一堆什么“琵琶襟”、“对襟”之类的,大约很多同学都听晕了吧?现在统一解释一下,大家可以结合图片来了解。

1.对襟: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我们的传统服饰基本式样除了右衽就是对襟。清代的坎肩和马褂都有对襟的款式,而且一般会有一个如意头的花纹作装饰,所以通常也叫如意襟。

看一看实物效果,对襟(也叫如意襟)坎肩。为什么也可以叫做如意襟呢?看她胸前那个如意头装饰就明白了!

《少年天子》中的苏麻拉姑,依然是正宗的如意襟马甲。

这件,更清晰地能感受到如意襟的效果。

剧中的衣服,尔淳的,对襟长马甲。

还是尔淳的,家常便装。

皇后的坎肩,很华贵。

还是皇后的,另外一件大红的外衣。

如妃的马甲。

我家小主这件。

另外一件,呃,这个是不是也可以算如意襟?

2.大襟:

又叫偏襟、捻襟、右衽、和尚领,把衣襟开在右边的一种样式,它也带个如意头。这里补充一点就是我们的传统服饰,历朝历代的主流都是右衽,尤其在汉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时期会以左衽为主,不过通常都是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充斥当代的时候,而且维持的时间都很短暂,并不能影响整个右衽潮流),就是衣襟如果不是对襟款式就一定要把衣襟开在右侧,清代的汉化也很严重,所以也是以右衽为正宗。在汉文化里,“披发左衽”是对蛮荒之地的蛮夷之人最大的轻蔑和讽刺,所以今天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中原大侠之类动辄穿着左衽的衣服还披头散发的,真的在那个年代的话打死他们也不肯这么穿。中原的正规穿法是,偏襟必须右衽,而且必须束发(当然尤其是指成年男性),戴冠或扎头巾,有时也用网巾之类。呃,想起前一阵无意中看到的很让人郁闷的06《神雕》的杨过造型,呜呜,老师就不作任何评价了,因为看到这个造型我终于明白杨过的人生为什么那么坎坷曲折了,你想想,一个人非要跟整个社会的正统文化对着干,又怎么能不到处碰壁呢?

大襟,也有如意头的设计。

老照片里的效果。

《孝庄秘史》里小玉儿这件。

《少年天子》里太妃这件,有如意头装饰哦!

海马的胜男,最喜欢她这件衣服,尤其是领口和袖口的毛边。

一不小心撞衫了,《金枝》里玉莹小主也穿了一次。

小主这件短衫。

这件很淡雅的感觉,领口的三叶草装饰也很不错。

还有这件漂亮的白色的,呃,个人非常喜欢,但不得不说这件衣服在清宫里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它居然有蝴蝶袖,但某木不管它是如何不符合史实,还是要说,真的好中意这件衣服呵!

姑姑也有,还是华丽版。

奶奶死的时候,姑姑这件坎肩。

尔淳的这件。

还是尔淳的。

皇后这件坎肩。

其他秀女的衣服。

3.琵琶襟:

琵琶襟大约是清代的一个独创,又叫缺襟,因其右襟短缺,故名。坎肩、马褂都有琵琶襟的样式。

传世实物,琵琶襟马甲。

还是琵琶襟马甲。

《金枝》里的衣服,如妃这件坎肩。

尔淳这件红色的,有人说紫薇也有过一件一样的,呃,没印象了,改天找找看,不过应该不会吧?个人感觉如果撞衫也起码是一个电台一家公司制作的电视剧才可能撞衫。比如前面胜男那件衣服玉莹也穿了,不过两部戏都是TVB的,不小心撞了也很正常,《洛神》里的衣服《西厢》中也出现过嘛!但是这样跨了这么多年又从台湾(还是内地?)一直跨到香港去撞衫的几率应该不大。

宫女的坎肩也不错。

这两个宫女,也是琵琶襟坎肩。

《金枝》里的宫女们好幸福呵!不过各位女同学不要真的梦想自己穿越到大清的后宫能做个穿得这么美丽的宫女。下面是真正的姑姑和小宫女们。看过一个做过宫女的孙姑姑的口述:只有在宫中被尊为姑姑的宫女才能带扁方,梳大拉翅,一般情况下,就像图中的两个小姑娘,穿兰色高领旗袍,梳一条长长的大辫子。

4.多纽式:

多纽式的衣服除在对襟的门襟有直排的纽扣外,并在前身腰部有一排横列的纽扣。

老大她们家紫薇这件多纽式坎肩(呵呵,老大,某木对得起你了吧?特意找了这张出来贡献给你)。

比较有代表性多纽式为一字襟。比较出名的是一字襟马甲,这种马甲穿在袍套之内,如果乘马行走觉得热时,只要探手于内解掉横、直两排纽扣,便可在衣内将其曳脱,避免解脱外衣之劳。满语叫作“巴图鲁坎肩”。原来这种多纽马甲只许王及公主能穿,后来普通的人也都能穿,并把它直接穿在衣服外面,“巴图鲁”是好汉、勇士之意,俗谓十三太保。

传世实物,一字襟坎肩。

剧中的衣服,尔淳这件一字襟坎肩。

还是尔淳的。

玉莹这件白色的,呜呜,除了她那件蝴蝶袖的,最爱这件坎肩,又保暖又养眼。

另外一件。

还是玉莹的。

最后一件是如妃的,呃,有气势的人真是穿什么都这么威风八面。

另外一些多纽式的样式,比如人字襟,除在对襟的门襟有直排的纽扣外,并在前身有两排直列的纽扣,状似“人”字,故名。

《少年天子》中乌云珠这件人字襟坎肩。

小范同学这件,呃,个人还是喜欢她当年刚出道的样子。

剧中的图,姑姑这件。

淑宁这件。

尔淳这件,穿过很多次。

我家小主这件黄色的。

还有这件坎肩。

又一件,这次是长坎肩。

我们今天的内容大致就是这个样子,还有一些图片没有找到,等找到后会陆续更新进来,希望大家对这节课的内容能够满意,并能够从中了解掌握那些基本的服装样式。

最后的最后,附赠一张:旗装到了近现代的改良版,呜呜,某木很稀饭的翁虹,穿起旗袍来很有三十年代的怀旧感觉……

Ⅱ 无袖排扣马甲搭配什么衬衣好看

无袖排扣马甲搭配什么样的衬衫好看的说的话,像这种马桥来说的话,白色的吧,白色的衬衫,我觉得是最配衣服的。

Ⅲ 这个无袖牛仔马甲应该怎么搭配呀

里面配白色T-shirt,下面可配一条牛仔短裤,或者一条淑女型的白色纱制裙。

Ⅳ 中老年春秋马甲外套都有哪些新款式

随着季节的变化,上衣可制成单的、夹的、呢的、棉的等。中国一般按用途分为内上衣和外上衣两大类。内上衣包括汗衫、棉毛衫(见针织服)等。外上衣一般以款式、用途、工艺特点、外来语或人名等命名,常见的有中山装、西装、学生装、军便装、夹克衫、两用衫、卡曲、猎装、T恤衫、中西式上衣等。此外,如毛线衣、棉衣等,既可内穿,也可外用。
学生装日本传入中国,是当时青年男学生穿用的外上衣。特征是立领,3个口袋,衣长齐臀,多用素色卡其、白帆布或麦尔登、哔叽等毛料制作。衣扣在早期多采用校徽图案,50年代后则为一般纽扣。
军便装由中山装沿革而成的外上衣。特征是立翻领,4个对称有盖开袋,袋盖不开纽眼,无背缝,衣长齐臀,多用素色毛料或卡其制作。
夹克衫男女老幼都可穿用的轻便外上衣。由英语jacket的译音而得名。特征是下摆用橡筋、罗纹织物或本色料收口,袖口装袖头或搭扣等附件收口;款式随流行趋势经常变化;制作时多采用镶色、嵌线等装饰工艺。夹克衫有单、夹和加絮料的3种,也可正反异色或异款组合,两面穿用。夹克衫多以卡其、化纤、粗纺毛料、皮革等制作。
两用衫一种衣领可关驳两用、无背缝、直腰身的男女外上衣。女式两用衫自20世纪50年代起为中国中老年妇女的主要着装。两用衫以长袖为主,前门襟 4粒扣,款式简洁,多用混纺毛料、中长纤维、涤卡等制作。
卡曲男子秋、冬花式外上衣。是英语car coat的译音,意即轿车司机上衣。特征是衣身略长,直门襟,宽袖口,宽下摆,通常以短驳领的多块结构(装过肩,前后衣片分割)为主。款式多变。多用粗花呢、灯芯绒等制作。女子也可穿用。
猎装由18世纪西欧男子狩猎服演变成的外上衣。特征是短驳领,装有袋盖的贴袋,多在后背或两侧下摆开衩,背部设腰带。其款式变化主要在衣身(分割衣片及装各种过肩)、领(驳领造型)、袋(设各种褶裥)等部位。多用素色粗纺毛料、丝麻、化纤或化纤混纺织物制作。
T恤衫夏季运动型短外衣。又称T形衫。多用针织物制作(见针织服)。
中西式上衣中式与西式上衣融合的女上衣。特点是领和门襟是中式,袖是西式装袖,有肩缝。面料一般以丝绸、化纤为主。中西式上衣有单、夹、棉3种,其中中西式棉袄通常以驼绒、羊绒、棉花、丝绵、化纤绵等为絮料。

Ⅳ 春秋无袖背心裙怎么搭配

搭配衬衫会好一点,或者是修身的打底衫都不错的,打底裤,运动鞋,短靴都不错,马丁靴也可以,背心裙很休闲的话,帆布鞋也可以的啊

Ⅵ 肩窄适合穿无袖长款马甲吗

感觉更适合肩窄的,具体还要看款式风格。
马甲最早是为了掩盖男士的“游泳圈”,逐步改良过来的。无袖马甲一般给人一股中性、帅气的感觉,肩窄的人穿剪裁合适的无袖长款,可以突出自己的肩部,让肩部看起来没那么塌,给人感觉更挺括。
现在正好初秋,可以搭配夏天的T恤或者春秋款的衣服,正是季节呀。

毛衣无袖马甲怎么搭配

01.黑色无袖针织马甲+白色衬衫+牛仔裤
黑色的针织马甲是早秋季节中出场率最高的单品,里面跟百搭的白色衬衫搭配在一起,就是经典的黑白配了,下半身再穿一条显身材的牛仔裤,拉长腰间的线条美,显高显瘦的既视感,让你巧妙应对现在忽冷忽热任性的天气。

02.咖啡色针织马甲+白色衬衫+黑色粗跟短靴
长款的针织马甲,包容性极好,左右两边都是大开叉的设计,款式非常新颖大胆,显瘦的颜色,里面也只是内搭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就可以打造出欧美风的范儿,这么有气场的马甲,下身再配一对个性的粗跟短靴,不仅会拉长身材的比例还显瘦显高挑。

03.卡其色马甲+衬衫+七分休闲裤
其实马甲类的单品真的是非常的了不起,看似简单无奇,但是,只要搭配的好,随时都可以惊艳到人家的目光,让你分分钟玩转叠穿的大咖,休闲洋气的宽松马甲,不限胸围跟体型,很经典的色系。
几乎和任何的内搭都好搭配,如果你嫌烦恼,可以从模特身上找寻搭配的灵感哦,里面一件简单的衬衫,下面就是一条收脚七分裤就可让你轻易凹造型,出街也是时尚的弄潮鹅。

04.藏蓝色针织马甲+蓝色衬衫连衣裙+小白鞋
藏蓝色背心马甲跟蓝色衬衫连衣裙搭配在一起,内外呼应,身上的单品不多,非常的简单,但这样就足以打造出丰富的层次感来,让你轻轻松松就可以穿出时尚感,而且还可以优化腿部比例线条,跟脚上的小白鞋显得是学院风满满的。

05.针织马甲+蓝色衬衫+黑色小短裙
单色系的针织马甲背心,一看就很范了,内搭一款清爽蓝色的衬衫,增添了一丝丝洋气的气息,下身搭配一条A字小短裙,拉高你的腰线延伸你下半身的线条,简单层次分明的搭配,也很显气质感哟。

Ⅷ 夏天无袖牛仔马甲怎么搭配啊

圆领T恤。目测这件马甲比较长,建议里面的T恤选择短款的

Ⅸ 马甲是什么

1、马甲,网络用语,2000年赵本山小品《钟点工》。一个现实人在同一论坛注册多于2个(含2个)ID并同时使用时,常用的或知名度较高的那个ID一般称为主ID,其他ID称为马甲ID,简称马甲。

2、在网络中,在论坛上,马甲泛指同一个IP地址的不同ID。为了让认识你的人猜不到,在常用的用户名外再注册的其他名字,叫穿马甲。一般论坛明令禁止使用马甲闹事这种现象,管理员等特权阶级是可以查到你的IP并查封的,但你如果是动态IP或者使用代理的话,封IP是很难的。“替身”是其延伸义之一。

3、基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人性格的多面性,马甲是网络虚拟社会普遍存在、不可消除的一种现象。马甲的存在,使网络比现实社会更接近人性,也更具吸引力。

Ⅹ 有谁知道男士春秋天穿的衬衫外面的无袖的修身的类似去掉袖子的西装,叫什么

马甲 你说的那种应该是西装马甲

与春秋无袖带领马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冬季牛仔裤配什么鞋好看图片欣赏 浏览:580
棉服配什么款式裤子 浏览:832
安姬奥女装上海 浏览:479
白皮夹克搭配图片 浏览:449
平江路上必去的旗袍店 浏览:543
绿色裙子配浅灰色包包好看吗 浏览:966
外套玩家国度 浏览:688
如何去掉白色衣上的黄污渍 浏览:765
剑网三剑纯校服 浏览:166
宝宝围巾帽子手工编织花样图解 浏览:447
萨诺沙滩蓝色衬衫 浏览:641
结婚剪开裤子 浏览:882
女士羽绒棉裤子好看吗 浏览:397
东北衣服裤子怎么穿 浏览:122
双面外套男装 浏览:30
什么牌子的裤子保暖性好 浏览:581
kolonsport羽绒服什么档次 浏览:486
黑衬衫配红色鞋 浏览:146
久柏呢带领外套百度 浏览:453
机能马甲战术背心 浏览: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