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家羽绒服跑毛的检测标准
国家要求:GB/T14272-2011《羽绒服装》,限制了羽绒内胆允许钻绒的根数
测试方法:
1、GB/T12705.1-2009 《纺织品 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法》。
2、GB/T12705.2-2009 《纺织品 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转箱法》。
(1)检验结果(标识除外)全部合格者,实物质量判定为合格。
(2)除标识项目外,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者,实物质量判定为不合格。
标识判定:标识作单项判定,不作为质量判定。按GB5296.4-2012规定,标识缺项或不规范的判标识不符合GB5296.4-2012标准要求。
当产品采用企业标准,且国家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时,采用经依法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判定。若产品明示与企业采用标准指标的要求同时,采用要求高的指标判定。
考虑到市场抽样难以获取服装生产工艺单,日晒色牢度实验周期较长以及羽绒制品实际质量情况,对羽绒制品的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减少了规格外观缝制、日晒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缝制强力等项目的检测(这些项目的测试主要在对企业抽样时进行)。
(1)羽绒服清洁度600扩展阅读:
羽绒服跑毛的解决方法:
如果是遇到刚买不久的羽绒服,同时又出现了跑毛的情况,这里还是建议消费者衣服发票一并拿至实体店进行退换处理,只要是正规厂家,跑毛这种质量问题是包换的。
如果是购买一段时间后出现羽绒服跑毛的情况,而且是花高价购买的,建议拿至专业保养店修复,这时有可能保养店铺有可能让消费者重做内衬。
购买羽绒服不能用肉眼看出羽绒服内在的羽绒的好坏,所以这样我们应该巧妙的利用双手来探究。避免买到羽绒服跑毛的款式,可以用手摸很感觉到内衬里硬梗的,这种羽绒服里装的大多是打碎了的羽毛,而不是羽绒。小梗容易刺破较薄的面料钻出来,好的绒是刺不破外面的面料的。
一些羽绒服漏毛可能是在局部,或者是某个部位特别严重,所以选购的时候最好全面的仔细的查看一下:比如领口、袖子、前襟等等。做好全方面的检查,才能避免买到劣质羽绒服!
羽绒服面料如果有问题,主要是内胆布的密度.再高的价格也会出现跑毛的质量问题。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购买这种保暖性的羽绒服可以选择品牌的,比较一分钱一分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羽绒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羽绒服装质量检验标准
❷ 高梵羽绒服的绒子洁净度达到1000是什么概念
能达到1000的话,是能保证百分之一百安全的羽绒的。
1兆帕(MPa)=145磅/英寸2(psi)=10.2千克/厘米2(kg/cm2)=10巴(bar)=9.8大气压(atm)
把atm换算成Pa,得出来的就是1立方米的空气中所含的尘埃或微粒数量。一般会在无尘房设计会用到的一种标准,比如10万级就是一立方米的空气中有10个微粒,万级指的是1万个微粒,千级就是1千个微粒。
(2)羽绒服清洁度600扩展阅读
根据《羽绒服装质量检验标准》
羽绒的质量标准
1、含绒量(包括鹅绒中含鸭绒的指标):比如80%灰鸭绒,是指100克毛绒中有80克为绒子,其余20克为符合规格的毛片等。
2、蓬松度:指在一定口径的容器内,加入经过预调制的定量毛绒,经过充分搅拌,然后在容器压板的自重压力下静止一分钟,羽绒所占有的体积就是它的蓬松度。蓬松度的好差直接影响羽绒服及制品的保暖性。
3、耗氧指数:羽绒的耗氧指数指100克毛绒中含有的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情况下氧化时消耗的氧气的毫克数。耗氧指数≤10为合格,超过说明羽绒水洗工艺不够规范,会引起细菌繁殖,对人体健康不利。
4、清洁度:通过水作载体,经震荡把毛绒中所含的微小尘粒转入水中,这些微小尘粒在水中呈悬浊状,然后用仪器来测定水质的透明度,以测定羽绒清洁程度。清洁度≥350mm为合格,反之未达到指标要求,说明羽绒杂质多,容易引起各种细菌吸收在羽绒中,同样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异味等级:5名检验人员中的3个人意见相同时作为异味评定结果,如异味超出标准规定指标时,说明水洗羽绒加工过程中洗涤有问题,羽绒服在穿着、保存过程中容易引起变质,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以上是一些行业标准,需要一些专业工具才能测量。
❸ 羽绒服600蓬什么意思
羽绒服600蓬是指羽绒的蓬松度为600,意思是一盎司(30克)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
蓬松度用以衡量羽绒产品的松软蓬起程度和隔热能力,以每盎司羽绒所占的立方英寸体积计算。蓬松度数值越大,表明羽绒的质量越好。
这是相对于含绒量更重要的指标,蓬松度高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性能好,而且轻便贴身。
一般价格的羽绒服,蓬松度大约在450—500之间,价格稍高的羽绒服,蓬松度可以达到600—900。
例如在含绒量相同的情况下,900克蓬松度为700的羽绒,和700克蓬松度为900的羽绒的保暖效果基本是一样的,其原因是900克蓬松度为700的羽绒,和700克蓬松度为900的羽绒的体积基本是一样的。
(3)羽绒服清洁度600扩展阅读
判断羽绒服的蓬松度方法
可以把羽绒服折叠到最小的状态,尽量排空羽绒服内的所有空气。羽绒服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原状,说明蓬松度高;需要很久才能恢复原状,或者很难恢复原状的,说明蓬松度低。
在同样的保温效果下,800蓬松度的羽绒服比700蓬松度的要轻薄。
这里举个例子说,羽绒服作为一个容器填充羽绒,一样的大小填充进同样重量的羽绒,一个填充700蓬松度的羽绒,一个填充800蓬松度的羽绒,就会发现800蓬松度的已经装满,700蓬松度的可能还有点空间(这里说的是同等的填充量)。
800蓬的明显比700蓬的占体积大,而这些绒填充在羽绒服中,800蓬的蓬松度大,所以触感会轻薄一点,700蓬的手感则会比较厚实,因此800蓬的比700蓬的要轻薄。
一般国产鸭绒的蓬松度在450左右,国产鹅绒的蓬松度从450到600。灰鹅绒的含绒量可达95%左右,蓬松度高达700到800,顶级的匈牙利灰鹅绒蓬松度可以达到900。
鹅绒的蓬松度可以反映两个重要特性:保暖重量比和压缩性,直接影响到穿着者的保暖性和舒适感。所以说高蓬松度的羽绒可以让一件超轻的衣服超保暖。
❹ 谁知道国家规定的羽绒服的检验方法
2003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绒》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个标准,将于2004年5月正式实施。这套标准的实施将结束长期以来我国内外贸加工分离的局面;标准中新增微生物指标检验,将使中国羽绒制品真正进入“绿色”时代。
两个标准战壁垒
早在1989年前,我国就有羽绒的部颁标准。
1989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出台了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同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检验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检验方法》。后来美国、日本、韩国及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参考我国的标准,制定了自己的标准。
1997年,又对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进行了修订,于1999年4月1日颁布实施,即GB/T17685-1999《羽毛羽绒》。这次标准的修订,具有两个特点:将出口羽毛和出口水洗羽毛两个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融收购、生产加工、出口于一体。标准改变了我国羽毛羽绒行业标准不统一,各个部门依据不同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制定各自标准的状况,促进了国内羽毛羽绒行业标准化的发展。
2001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对现行标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绒》及与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检验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检验方法》进行了合并及修订,形成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绒》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个标准。新标准着重在于微生物指标的设置和检验方法的变更。
中国羽绒及其制品从2000年开始就不断遭到消费国的技术壁垒的冲击,主要是要求对产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严重影响了羽绒的正常贸易。
美国提出对中国的羽绒加工企业进行认证。美国IDFL(美国国际羽毛局)实验室透露,美国规定如果企业要在美国销售羽绒,其加工厂必须取得消毒许可。
2003年生效的美国商务部的纺织品贸易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公告《中国大陆纺织品防卫方案》,是在对中国取消纺织品被动配额以后的又一项限制纺织品进口的措施,对我国的产品杀伤力很大。
日本实施新的普惠制,羽绒寝具被取消普惠资格。根据日本2003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普惠制,床上用品被取消了普惠资格,这将对我输日床上用品造成损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羽绒寝具。
高度关注微生物
在以往对欧盟国家的羽绒及其制品的贸易中,只有意大利卫生部法令要求在耗氧指数超过标准规定才进行以下4种细菌的检测:嗜温性需氧细菌、粪链球菌、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沙门氏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进口商针对其进口商品的安全卫生提出了诸多严格的要求,增加或加强了有关安全卫生的检测项目。欧盟其他一些国家近两年来也对我国出口的羽绒及其制品要求这4种卫生指标检测,造成我国出口欧盟国家的羽绒产品受阻。
由于这4种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羽绒原毛的收集、贮存和加工生产过程中都可能造成细菌污染和繁殖,特别是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能力,有的可在5%的石炭酸中生存10~15小时,在3%的福尔马林中生存24小时,能耐煮沸1小时、耐150℃干热1小时,因此用一般的消毒灭菌方法难以将其杀死,因此大多数羽绒产品都能检出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
新标准对微生物及嗜温性需氧细菌、粪链球菌、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沙门氏菌都作了明确定义,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及标准都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因此,生产加工企业要在微生物的处理上下功夫。
定义新解“含绒量”
“含绒量”即:羽绒羽毛中绒子和绒丝含量的百分比。这是我国羽绒行业自创业至今使用的一个定义,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几代羽绒业内人士已经认可了这个定义。然而,这个定义和国际上存在着差异,国际上叫“绒子含量”,即羽绒羽毛中绒子的百分比。侧重点不同,定义不同。从字面上看中国的 “含绒量”和国际上的“绒子含量”差异较大,大家应该注意的是GB/T17685-2003 《羽绒羽毛》中的“绒子含量”的定义虽然没有了绒丝,但并没有提高“绒子”的绝对含量,因为技术指标中对绒丝有具体的规定。
库房条件要求高
现行标准中库房条件为“应为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消毒的专用仓库”。GB/T17865-2003中增加了“水洗绒和未水洗绒分仓库贮存”,提高了对库房的要求。
因为标准中有了对微生物的要求,如果库房条件跟不上,会产生2次污染,使微生物的技术指标很难达到要求。在羽绒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实行微生物的全程控制,首先在生产过程中要能控制消除菌源,生产工艺中达到灭菌目的,同时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各环节要求做到封闭式无菌化操作,车间要求干净、清洁,设备要经常清洗、消毒,仓库要求通风、防潮,包装要求完善、密封,以免在杀菌后再次污染而带菌。标准规定库房包垛离开地面30cm以上,距库顶100cm以上,墙距、垛距50cm以上。不同品种、规格应分别分垛。未水洗羽毛绒贮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年,水洗羽毛绒贮存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超过者应进行复查。在运输中要求保持干燥、卫生,勿与易燃品或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混装。
检验方法作调整
《羽毛羽绒检验方法》标准中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作了相应的修改。抽样数量和样品处理方式基本采用了IDFB方法,根据我国现有的检验设备的情况,作了适当调整。比如保留了拌样、缩样方法,适当增加了填充量500g/件以下的羽绒服装等制品的抽样数量。组成成分检验基本采用IDFB的方法,即不用小样除灰机、竹筛与拣样盘,而采用分拣箱,分两步分拣,这也是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鹅、鸭毛绒的种类鉴定也基本采用IDFB的方法,该方法与我国现行方法比较接近。
耗氧量检验方法将振荡器的频率、振幅分别改为150次/分和40mm。振荡时间改为30分钟。振荡容器采用2L广口塑料瓶并水平振荡。标准筛孔径改为0.1mm(150目)。用于滴定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1moL/L,并不再用草酸钠溶液标定,滴定时增加磁力搅拌器。这些改动基本与IDFB方法和欧洲标准方法一致。
在蓬松度测定方法中增加了样品的烘干与恢复过程,增加了从立方英寸到厘米的换算公式。
残脂率测定方法增加了抽提前样品的烘干过程。增加了用浓缩器回收乙醚的过程。
同时,该标准还改进了透明度仪器的结构,而透明仪器的定购将由中国食品进出口商会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监制,确定生产厂家。在透明度测定方法中,样液制备所用仪器设备与制备过程同耗氧量测定方法改进了透明度计的结构,使之更易操作,且更准确,强调应先使用600mm透明度计,只有当透明度超过600mm时,才用600mm以上的透明度计。
小资料
我国是生产鹅、鸭毛绒大国,年产毛绒12万吨左右(其中纯绒约两万吨),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50%。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内销的羽绒服在2500万件左右,羽绒被400万条,人均占有率为4%左右。2003年1~11月,羽毛羽绒及其制品出口金额为12.54亿美元,其中,羽绒原料出口3.37万吨、2.13亿美元;羽绒服装出口4298万件、6.37亿美元;羽绒睡袋出口39万条、828万美元;羽绒寝具出口6646万条(个)、3.76亿美元。
背景资料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贸易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来自国外的贸易壁垒接踵而来,尤其涉及到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壁垒更多。羽绒由于是动物源产品,涉及到环保、安全等问题,不断受到来自欧美国家的挑战。从2001年开始,欧共体和美国、加拿大纷纷提出对中国的羽绒制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能入关,我们已经有多次被退货的经历,严重影响了羽绒及其制品的出口。现在,欧共体已经正式制定了羽绒微生物检验标准,并要求所有欧共体国家共同执行,使得羽绒的技术壁垒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现行GB/T17685-1999 《羽绒羽毛》标准修订于1997 年,当时国际上还没有涉及到微生物检验这个问题,而现在国际上有了这方面的要求,我们的标准不利于我国羽绒及制品的出口,也不利于企业在对外交涉中保护自身利益。另外,该标准所涉及的是用以制作服装、床上用品的羽绒羽毛填充料。其中的耗氧指数、清洁度、微生物等指标均为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如果产品的上述指标达不到要求,就可能造成产品含有细菌并造成细菌的再繁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和皮肤坏死症,危及人体健康。
为此,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对现行标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绒》进行修订,并对与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检验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检验方法》进行了合并及修订,形成了GB/T186765-2003 《羽毛羽绒》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个标准。
这两个标准的修订,填补了标准微生物方面的空白,更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使产品向安全、卫生方向发展,为树立中国羽绒制品的安全、卫生的形象奠定基础。
❺ 羽绒服的蓬松度600能耐多低温
除了蓬松度还要看充绒量是多少才能确定能耐多低温。
决定一件羽绒服在同等条件下(种类、蓬松度、充绒量等),品质和保暖性能的关键因素,充绒量越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则更加优异。
1、极限级别(-50°至-20°之间):适合南、北极,攀登雪山等特殊极限用途的,基本都是连体款式,通常都为800以上蓬松度,含绒量在300g以上。
2、酷寒级别(-30°至-15°之间):为650-750蓬松度级别鹅绒填充的厚款,充绒量200-300g左右。
3、常规级别(-20°至-5°之间):最常见的一个档次,600-7000蓬松度等级鹅绒,180-250g级别充绒量,也是日常较多人穿的羽绒服级别。
4、轻寒级别(-5°至0°之间): 通常是采用600+蓬松度的鹅绒或者鸭绒,但是充绒量少。
(5)羽绒服清洁度600扩展阅读:
选购羽绒服技巧:
1、看:看有无产品质量标签、检测报告等,标签上羽绒种类、含绒量和充绒量是否标示清楚。
2、摸:质量好的羽绒服摸起来手感柔软,有完整的毛片,有羽毛梗但不能多,同时还要保证毛梗细软。
3、按:用手按压羽绒服,随即松开,如果迅速回弹恢复原状,说明羽绒的蓬松度良好,回弹性差,拎在手里有沉重感的,则说明含绒量低,或可能掺了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
4、拍:用力拍一拍羽绒服,如果有羽绒跑出来,或针脚处有粉尘溢出,那么说明布料防钻绒性差,或者缝纫针眼太大,这种羽绒服会越穿越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羽绒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蓬松度
❻ 羽绒服的最新执行标准是什么
清洁度:羽绒清洁度是羽绒检验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卫生技术指标,它显示了羽绒中残留的杂质,灰尘及游离物的含量。清洁度差的羽绒服会对人产生过敏反应、哮喘病等疾病,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GBT 14272-2011 《羽绒服装》标准 规定羽绒服清洁度≥450mm 为合格
❼ 羽绒服 the north face 800 和 600的区别在哪
1,蓬松度不同。
蓬松度为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就是蓬松度。800指的是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800立方英寸,600指的是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
2,保暖效果不同。
800蓬比600蓬的保暖性要好。
羽绒靠固定空气来保暖,多少蓬就代表单位重量的羽绒体积,体积越大说明越是蓬松,固定的空气也就越多,就越保暖,因此数字越高,蓬松度越高,保暖效果越好。蓬松度600的羽绒,广泛适用于不同的温度情况,温暖舒适,携带方便。蓬松度800的羽绒,具有超高的保暖隔热性,同时具备突出的膨胀性和压缩性,更保暖的同时还能更轻巧,活动起来无负担。
3,价格不同。
通常蓬松度越高价格越高,从蓬松度上也可以看出羽绒服回弹性如何,蓬松度越高,其价格越高,而且会翻好几倍。因此选购时至于蓬松度700、800、900的价格会相差非常大。
❽ 如何洗羽绒服才能洗的干净
如果您的羽绒服很脏的话,那就只能采用水洗方法了,将羽绒服整体浸入冷水中,浸泡二十分钟左右,倒入洗衣粉均匀搅拌,然后再浸泡十分钟有左右,将羽绒服从洗涤剂中取出,铺在台面上用小刷子轻柔刷洗,待刷洗干净以后,将衣服放在温水中清洗两次,再放入清水漂洗。将干净的羽绒服用干浴巾包上后吸出水分,然后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晾干。 如今的羽绒服市场价格十分昂贵,那么怎样才能买到中意又便宜的羽绒服成为了一大难事,一般在反季购买时不仅便宜而且保暖,但是有一点在夏季买羽绒服意味着需要放好久,因为夏季到冬季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期间羽绒服的存放就成了重要的问题,新买的羽绒服就不用清洗了,用透气的整理袋包好放入樟脑丸即可,不仅可以防蛀虫还可以保持羽绒服的清洁度,放于通风衣柜中,注意不要被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