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克劳斯·冯·施道芬贝格的7.20阴谋
7月20日密谋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叶的最后一回由德国军界和政界人士欲刺杀德国领导人希特勒而发动政变的秘密行动,事发当日为1944年7月20日。政变的主谋之一是施陶芬贝格上校。其他参与政变的人包括维茨莱本元帅、贝克上将、赫普纳上将、格德勒(莱比锡市长)、基尔海姆上校、台尔普神父等。曾经率领寡数德军连挫联军于非洲北部的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和克鲁格元帅皆事先知情未报,两人最后被迫自杀再备以国葬。著名电视节目“探索频道”中的“历史谜团”有一次关于这次密谋案。 因为狼穴的高温和尚有建筑工程进行中,希特勒将会议地点由地下碉堡转至地面上的一栋木造建筑物内。施道芬堡虽然带了两枚炸弹,但由于紧张和时间准备不足,他只能够装设其中一枚,然后放置在私人公事包中。由于施道芬堡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和一只眼睛,使他当日得以听觉受损为由靠近希特勒当时所站立的位置。
施道芬堡在当日下午12时37分把载有炸弹的公事包放在希特勒右方的橡木大桌桌脚内侧,然后借故在会议中途静静离开了会议室。当时希特勒伏在桌上看着东线对苏联作战的军事地图,并聆听军官叙述战争形势。下午12时42分,炸弹爆炸,橡木大桌被炸得粉碎,整栋建筑物崩塌。施道芬堡目睹爆炸,认为在场应当无人生还。于是按照计划与他的副官海夫顿中尉穿过一道又一道的保安封锁线而离开狼穴,然后飞往柏林会合其他在战争指挥部等候的同谋。
但是事实上在爆炸的不久前,一位上校为了看清楚地图而靠近桌子,却无意中为施道芬堡的公事包所绊住,于是他将公事包推往桌脚的外侧;厚实的桌脚为希特勒挡住了爆炸的冲击。此外,木造建筑的结构不如防弹建筑的厚实,所以炸弹在引爆后,威力外散,因此未如原定计划,在狼穴内分子撞击坚实的墙面后,再反弹冲击人体,亦减弱了爆炸的威力。然而,当场已有四人死亡,大部份的在场人士都受了伤。不过,希特勒保住了性命,仅受轻伤。
狼穴方面下达了击落施道芬堡坐机的命令,但中途被空军的政变参与者截住了。但是,维茨莱本元帅在抵达柏林陆军总司令部准备指挥部队时即被逮捕。由于当时消息不一,使欧布利特将军迟迟未展开“瓦尔基里”,延误了四小时,直至施陶芬贝格抵达柏林。
政变者并未能占领电台,使希特勒生还的消息得以传开。起初,柏林的后备军的确有执行施陶芬贝格的命令,但是指挥官被宣传部长和元首阻止了行动,政变遂失败。 政变主谋:施道芬贝格上校、欧布利特将军、基尔海姆上校及海夫顿中尉皆于当晚被捕,并旋即在战争指挥部的庭园内被枪毙。很多人(包括希特勒)都相信这次就地处决政变主谋,是有人暗中不使主谋者们有时间被逼供出更多的参与者。不过,希特勒事后以行动来回应这起政变,扩大事件而处决了五千名反对纳粹政权的人,有些人被酷刑煎熬至死。
在今天的德国,参与这起政变的人皆归于抵抗运动的一部分,被称以“抵抗战士”,有些德国城乡则以部份参与者的名字来为街道命名。
参与刺杀希特勒中的重要十五人:
施道芬堡 1944年7月1日,施道芬堡被任命为国内驻防军参谋长,有了接触希特勒的机会,从那时起施道芬堡就一直把炸药放在公文包中,准备见机行事炸死希特勒。暗杀行动失败后,希特勒立即展开血腥报复。当夜凌晨施道芬堡等四名主要参案者被枪决。
卡纳里斯 1933年,出任德国军事情报局局长。1945年4月8日晚,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卡纳里斯被处绞刑。
奥尔布里希特 德国步兵上将德国国内驻防军副司令,1944年7月20日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处决。
施蒙特 德国陆军上将德国陆军人事局局长希特勒陆军副官,1944年7月20日在“7·20”事件中被炸死。
奥斯特 德国陆军少将德国阿勃韦尔中央处处长,1945年4月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绞死。
卡·施图尔纳格尔 德国炮兵上将驻法德军司令,1944年8月因参与“7·20”事件而被绞死。
路德维西·贝克 德国炮兵上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944年7月20日在刺杀希特勒失败后自杀。
施蒂夫 德国炮兵少将德国陆军总司令部组织处长,1944年因参与“7·20”事件而被绞死。
特莱斯科夫 德国炮兵少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1944年因参与“7·20”事件失败而自杀。
弗洛姆 德国骑兵上将德国国内驻防军司令,1945年3月因“7·20”事件而被处决。
菲尔基贝尔 德国通讯兵上将德国最高统帅部通信处处长,1944年9月4日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绞死。
霍普纳 德国装甲兵上将德国第四坦克集群司令,1944年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绞死。
克卢格 德国陆军元帅德国西线总司令,1944年8月18日在法国梅斯因“7·20”事件而自杀。
隆美尔 德国陆军元帅德国B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10月14日在德国被希特勒赐死。
维茨莱本 德国陆军元帅德国西线总司令,1944年9月8日因参与“7·20”事件而被希特勒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