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唯品会古驰腰带被指假货,遭高瓴资本清仓,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资本邦了解到,唯品会(VIPS.US)和得物就GUCCI真假腰带在网上吵起来了。到底是唯品会售卖假GUCCI腰带,仍是得物不让用户赚差价称产品为假货,一时间难以辨别。这批“问题皮带”触及数量达133条,触及金额近33万元。陆续有网友共享了类似的阅历:在唯品会官方自营店购买了GUCCI腰带,想转卖时,却发现是假货。
有顾客也表明,在唯品会买入产品后,在得物企图高价转卖,但被判定为假,导致产品无法买卖,且需要卖家贴补运费及判定费。现在来看,这次的真假GUCCI腰带事情还很难有结论。
② 高瓴整天领投也没卖出股份,资金都是哪来的
高瓴资本是一家私募基金 ,他的钱除了来自创始人等股东外,更多一大部分是其他投资人给的。
目前高瓴资本,已经掌管着5000多亿资金,就是通过一层层的认购加杠杆管理起来的,这也是资本市场上特有的借鸡下蛋的方法。但这方法很有效,吸引不少的投资者,对他们也是信任度越来越高。
高瓴资本创始人,在投资项目中如京东商城,网络,蓝月亮,腾讯,美团,滴滴打车等都很成功,也是大众比较信任的一个资本市场投资基金。
③ 除了让董明珠身家百亿,高瓴还能在格力上赚个三五倍吗
我个人觉得能的,高瓴在多元化和线上的模式注入,都会构成未来格力的增长机会。如果一直压制格力估值的因素彻底消除,未来增长能够达成,高分红逐渐落地。那么,这次混改除了让董明珠身家达成近百亿,跻身千富榜前400名之外,高瓴资本很有可能还要再赚三五倍。
④ 怎么样加入高瓴资本基金会
继阿里里巴巴控股天弘基金之后,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巨头、被用户昵称为“企鹅”的腾讯也将进军公募基金领域。中国基金报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由腾讯和高瓴资本联合发起的公募基金公司最快可能于年内成立,注册地在深圳前海。
除了天生的互联网基因备受关注外,这家公司的股权激励和注册资本也都很有看点。一方面,这家公募基金公司给予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比例在业内属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其注册资本金可能为5亿元,这是迄今为止公募基金中最高的注册资本金。另一家注册资本为5亿元的公司是兴业基金公司,2013年4月由兴业银行(16.02, -0.19, -1.17%)和中海集团发起成立。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为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总经理为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微博]。
⑤ 高瓴资本集团公司地址
近期,一份上市基金公告牵扯出了一家极为低调的百亿私募机构。
这家名为“上海铂绅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证券类私募,在2019年晋升至百亿规模阵营,但关于该机构的踪迹少之又少。
铂绅投资主打股票策略,仅现身过一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行列。
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机构,没有官方网站,行事低调,但旗下却发行了60只私募产品,背后的团队只有6名员工。
甚至私募圈人士,也对铂绅投资知之甚少。
它究竟为何如此低调?
或者,更进一步,他是否是某些大佬和大机构的“影子”。
定增踪迹
在一些第三方平台,铂绅投资被列为股票策略私募,这通常意味着私募专长是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
但铂绅投资仅出现于一家上市公司十大股东行列,仁和药业,持有的个股为非公开增发(俗称定增)获得的股票。
另据Wind,2020年铂绅投资还参与了10家上市公司定增,包括:合肥城建、同兴达、沃特股份、昂利康、隆盛科技、中盐化工、新安股份、节能风电、中原证券、至纯科技(30.63,+0.89%),合计网下配售动用资金总额至少为3.38亿元。
追溯至2019年,铂绅投资参与了亨通转债的首发,动用资金规模850万元。
现身多家上市基金
偏爱定增的铂绅近期开始大规模投资股票基金。
2021年1月,鹏华中证高铁产业指数基金公告显示:铂绅八号私募基金、铂绅十三号私募基金分别持有期场内基金总份额的17.19%和4.39%(截至1月11日)。
此外,鹏华中证银行指数基金:铂绅十一号、铂绅十三号分别占场内基金总份额的1.37%和1.17%(截至1月11日)。
⑥ 分道扬镳!高瓴资本清仓蔚来汽车 夹缝之间求生存
情人节刚刚结束,蔚来汽车便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投资方:高瓴资本。
北京时间2月15日凌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了高瓴资本2019年第四季度的最新持仓报告。数据显示,高瓴资本共计持有股份市值达8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1亿元),较第三季度的72.7亿美元增长超10%。
除此以外,营收的增长源于新车销量的增加,为了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提升销量,蔚来计划2020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约200家线下门店(现有55家NIOSpace和22个NIOHouse)。蔚来现有的线下渠道主要分为NIOSpace和NIOHouse,目前看来蔚来更加倾向拓展NIOSpace,每座NIOSpace的建设成本约100万元,加上租金及人工成本,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当然不仅仅是新车的研发和渠道拓展需要用钱,在完善充电服务和保证团队规模上也少不了资金的投入。2亿美金对于李斌而言只能够解燃眉之急,要想让蔚来良性发展,还得尽快把车卖出去,回流资金,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高瓴的创始人是不是张磊
虽然张磊作为高瓴的创始人,但是大家对他的了解并不多。不过张磊却有非常多的身份,因为他投资过很多企业。大家只要说出来就能够知道的企业,例如微信,京东,携程等等,可以看到在中国非常厉害的互联网企业都有张磊的身影,也有他的投资。而且张磊真的是一投就准,不得不说从耶鲁走出来的大使实力就是非凡。
毕竟在高风险的承载之下,很难有人能够去坚信这项投资能够带来收益。但是张磊永远都能够把握住时机,在顺势而上的同时,就像是和所有人背道而驰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抓住的时机要比很多人的投资都要正确,他也总结出了三样,就是人的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他也将这些深藏在心中,并且把他们归为自己心目中的三把火,所以他这几十年来所努力以及践行的也正是这三把火。
⑧ 高瓴资本彻底退场后,蔚来能期待比吉利入股更好的归途吗
面对近日吉利汽车计划投资3亿美元入股蔚来汽车(NIO.NYSE),有望成为蔚来汽车第三大股东的消息,吉利汽车与蔚来汽车快速回复“对该消息不予置评,市场信息以官方公告为准。”
双方均未否认的态度让外界更加肯定此事并非“空穴来风”。
事实上,年前就有传言称吉利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正在竞购蔚来,其中,蔚来曾就广汽的收购发布声明,称“双方的讨论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达成最终协议”,而广汽方面也发布了类似的公告。至于上汽与吉利方面,当时并未对此作出评价。
虽然吉利入局尚未最终敲定,但目前来看可能性相对较大。对此,有不少业内声音认为吉利入股蔚来是为了提升资本含金量,又可纳入高端电动车板块,可谓是一举多得——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近日,吉利才刚刚放出与沃尔沃计划合并重组的消息,并入沃尔沃这块优质资产,恐怕比并入巨亏的蔚来汽车来得更加实际;至于高端电动车板块,先不说3亿美元资本入股对于企业实际运营方面影响有限,吉利本身还有纯电动高端品牌Polestar,其次更有沃尔沃和领克,综上而言,即便成为蔚来第三大股东,短时间内对于吉利的“强化”作用也不甚明显。
那么,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这3亿美元目前究竟对谁的意义更大?无疑是蔚来。
谁都知道,蔚来真的非常缺钱。据蔚来此前发布的三季报,截至当季末,蔚来汽车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以及短期理财总额为19.61亿元人民币,较上季度末减少14.95亿元;短期借款及应付账款余额则较上季度末增加11.4亿元人民币,至46.77亿元人民币。彼时,蔚来汽车就曾作出预警,公司现金余额不足以提供未来12个月继续运营所需要的营运资本。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本以为能熬过1、2月传统销售淡季的蔚来又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暴击”。
据悉,本该于今年2月8日下发工资的蔚来汽车并没有如期发放,同时公司还启动员工自愿将十三薪置换成股票的计划,员工可以在相应金额内选择拿工资或者是拿公司的股票。虽然对此,蔚来表示是因为疫情造成复工时间推迟,导致经营管理节奏变化,但流动性严重不足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分析甚至在结合财报数据后给出了更“极端”的预测,称疫情当中,蔚来的现金流恐怕只能“挺住”三个月的时间。
一边是严重的“亏血”状态,另一边是前期风投接二连三的退出。
此前,作为蔚来第三大股东的高瓴资本在2月15日完成了对蔚来股票的“清仓”。
高瓴资本是蔚来上市前的重要投资者。2015年,高瓴资本领投蔚来1亿美元A轮融资,并在C轮及C+轮继续跟投蔚来。蔚来IPO时,高瓴持股比例达7.5%,是蔚来第三大股东。去年1月30日,蔚来汽车宣布发行6.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当时腾讯和高瓴资本分别认购3000万和1000万美元。据悉,高瓴资本从2019年三季度起开始大规模减持蔚来汽车。尽管2019年四季度末蔚来汽车大涨,股价累计上涨40%,但高瓴资本还是在12月31日之前坚决清空了所持有的蔚来汽车股份。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蔚来累计亏损金额已高达429亿元,蔚来股价的持续低迷是高瓴资本退出的重要背景。
无独有偶,2月7日,淡马锡减持蔚来股票1391万股,持股比例从原先的5.4%大幅下滑至1.8%。从前期资本的迅速“抽身”不难看出,在高瓴资本和淡马锡的示范下,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开始从起初的“狂热”转而变得更为“谨慎保守”,这也意味着,蔚来的未来融资之路并不轻松。
值得注意的是,在风投退出之际,传统车企尤其是自主车企的入局变得更富深意。目前,蔚来不仅仅是新势力造车企业中交付量最大的车企,其还是唯一一家将产品卖入30万元价格区间的企业,一旦这样一家新势力头部企业倒下,多少会让那些还处于“向上突围”的自主车企感受到“唇亡齿寒”。尤其是特斯拉刚刚在华建厂投产,随着这匹“狼”的闯入,羊群只有抱团才能求生。
因此,吉利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竞购蔚来的消息,从某个角度来看,也让我们看到传统车企对新造车公司的“惺惺相惜”。
只是,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知情人士透露,事实上,在双方的前期谈判中,吉利汽车条件的苛刻让蔚来很难接受。
但从吉利汽车的角度来看,在蔚来急需资金的当下,它在谈判中占有不少优势。
比如,蔚来与吉利的牵手将进一步扩大想象空间。近年来,吉利的发展有目共睹,除了销售体量上已经成为国内自主车企绝对的“龙头”,更凭借与沃尔沃的技术共享完成了向品牌高端化的转身,领克就是最佳案例。
众所周知,目前,除了特斯拉实现阶段性盈利之外,新能源车企鲜有不被亏损缠身者,包括高昂的电池造价在内,其余还有供应链、工厂、制造环节无一不考验着新势力的现金流动性。而吉利的体系力包括产业链的把控,低成本的运作模式正是蔚来未来完成自身“造血”中最急需的能力。与此同时,投奔吉利,沃尔沃的技术背书也将成为蔚来继续进军高端电动车领域的助力。
换言之,对于蔚来而言,如果能够背靠吉利这棵大树,意味着有足够的规模来分摊高昂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往往比新势力造车企业的抗风险性更强。
更何况,因为吉利的“背书”,此时3亿美元看似“杯水车薪”,但很可能在资本市场起到“抛砖引玉”的良效,让蔚来的融资之路变得容易一些。
而反观吉利,用3亿美元换来蔚来在软件层面、销售服务以及充电布局模式上的创新,这笔投资不会是亏本的买卖。有分析认为,按照蔚来汽车刚刚在一级市场进行的可转债3.07美元核算,吉利此轮投资后,将占到蔚来汽车10%不到的股份,这恰好与高领资之前7.5%的持股比例相似。
目前,故事的两位“绯闻主角”尚未粉墨登场,但以蔚来如今对于资金的渴求和吉利的前瞻果决,“一出好戏”很可能即将上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或接盘高瓴资本入股蔚来!吉利的雪中送炭,有多大的可能性
昨日传出一则重磅消息,“吉利或投21亿元入股蔚来汽车”。后经媒体求证,吉利和蔚来双方均回应称“不予置评”。
传闻虽未得到实锤,可依然充满了话题性。究竟是媒体捕风捉影,还是有人在刻意透露?尤其在蔚来正深陷“困局”之时,吉利的出现就颇有些耐人寻味。
更何况,吉利汽车本身已经有了几何品牌,这一向电动化转型的落地。或许有人说几何品牌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高端化,没有入股蔚来来得更为激进和彻底。
可当特斯拉已然实现国产化的情况下,蔚来的高端化究竟还能坚挺到什么时候,可能都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退一步来说,不还有极星正在快速发育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去趟蔚来的“浑水”,这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我们不妨打开脑洞,或许吉利等等都是蔚来施压广汽的“抬价”者,这也并非全无可能。
马曰:
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广汽到吉利,纷纷被冠以了蔚来“救世主”的头衔。然而,在没有实际敲定的情况下,任何的传闻也只能充当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至于真实的情况,或许只有蔚来自己最清楚。
我们无意揣摩蔚来的动机,但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对于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而言,目前的“危机”和困难都是显而易见的。无法实现盈利,始终是说不过去的。特别是在资本已经逐渐失去了兴趣的当下,“活下去”大不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