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品牌介绍 > 羽绒服质量指标

羽绒服质量指标

发布时间:2021-06-16 03:11:52

1. 羽绒服的指标要求

羽绒服的指标要求如下:

1、充绒量:充绒量不是羽绒质量的指标,它是指羽绒服中所有羽绒填充物的重量。一般来说,户外羽绒服的羊绒量约为250-450克,具体取决于目标设计。

2、含绒量:含绒量是羽绒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户外羽绒服的羽绒服含量一般在80%以上。这些数据的表面是80%的羊绒和20%的羽毛。

3、蓬松度:蓬松度是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一盎司下降占用的空间是600立方英寸,那么据说羽毛的体积为600.羽绒的蓬松度越高,用于保持和加热羽绒的空气量就越低,所以羽绒的温暖越好。蓬松度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硬指标,测量的相对误差也很大。

(1)羽绒服质量指标扩展阅读:

羽绒服面料类型:

1、防水型涂层(覆膜)面料:

这类面料有点类似于冲锋衣面料,具有防水透湿的性能,一般用于高山专业型羽绒服。但不同的是,面料整体会比冲锋衣面料更加轻薄柔软一些。

另外因为羽绒服一般在寒冷环境下使用,针对的主要以冰雪的固态水的融水为主,因此面料耐水压的要求不会像冲锋衣那么高,而且大多数采用防水面料制成的羽绒服是不用压胶的。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低廉的羽绒服为了防止漏绒而使用不透气的涂层面料,如果仅仅是日常穿着,可以勉强考虑。

2、高密度防水面料:

本身织物的密度就很高,一般在290T以上。然后再通过高温融合表层织物以减小织物空隙的后期处理工艺,提高防绒性。面料的轻薄、柔软程度是所有羽绒服面料里面最高的,同时具有防风、防泼水、透气性能。

这类面料是羽绒服和羽绒睡袋使用最广法的面料,但后期处理工艺的高低对于面料的防绒性影响很大。目前也有一些户外品牌使用超轻细密材料,以增加羽绒服的防泼水防水功能与防钻绒功能!

3、普通梭织面料加防绒布:

一般采用密度较低的尼龙或者涤纶,在制作羽绒服的时候,在面料里侧添加防绒布,可以起到防绒的作用,防绒性能不错。

缺点是,防绒布影响了羽绒服的柔软度,并起增加了整衣的重量。最重要的是如果使用的是低劣防绒布的话,羽绒服的透气性会大大降低,而且在洗涤之后,防绒布容易破损或结块。

另外一种方式是作防绒处理,其工艺是在面料里层刷上一层防绒胶,面料手感很差,并且不透气。

2. 国家羽绒服跑毛的检测标准

国家要求:GB/T14272-2011《羽绒服装》,限制了羽绒内胆允许钻绒的根数

测试方法:

1、GB/T12705.1-2009 《纺织品 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法》。

2、GB/T12705.2-2009 《纺织品 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转箱法》。

(1)检验结果(标识除外)全部合格者,实物质量判定为合格。

(2)除标识项目外,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者,实物质量判定为不合格。

标识判定:标识作单项判定,不作为质量判定。按GB5296.4-2012规定,标识缺项或不规范的判标识不符合GB5296.4-2012标准要求。

当产品采用企业标准,且国家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时,采用经依法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判定。若产品明示与企业采用标准指标的要求同时,采用要求高的指标判定。

考虑到市场抽样难以获取服装生产工艺单,日晒色牢度实验周期较长以及羽绒制品实际质量情况,对羽绒制品的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减少了规格外观缝制、日晒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缝制强力等项目的检测(这些项目的测试主要在对企业抽样时进行)。

(2)羽绒服质量指标扩展阅读:

羽绒服跑毛的解决方法:

如果是遇到刚买不久的羽绒服,同时又出现了跑毛的情况,这里还是建议消费者衣服发票一并拿至实体店进行退换处理,只要是正规厂家,跑毛这种质量问题是包换的。

如果是购买一段时间后出现羽绒服跑毛的情况,而且是花高价购买的,建议拿至专业保养店修复,这时有可能保养店铺有可能让消费者重做内衬。

购买羽绒服不能用肉眼看出羽绒服内在的羽绒的好坏,所以这样我们应该巧妙的利用双手来探究。避免买到羽绒服跑毛的款式,可以用手摸很感觉到内衬里硬梗的,这种羽绒服里装的大多是打碎了的羽毛,而不是羽绒。小梗容易刺破较薄的面料钻出来,好的绒是刺不破外面的面料的。

一些羽绒服漏毛可能是在局部,或者是某个部位特别严重,所以选购的时候最好全面的仔细的查看一下:比如领口、袖子、前襟等等。做好全方面的检查,才能避免买到劣质羽绒服!

羽绒服面料如果有问题,主要是内胆布的密度.再高的价格也会出现跑毛的质量问题。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购买这种保暖性的羽绒服可以选择品牌的,比较一分钱一分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羽绒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羽绒服装质量检验标准

3. 怎样辨别羽绒服的质量好坏

1、 看标签

含绒量在90%以上就是高品质,含绒量值越低品质越差。

5、 闻一下看有没有异味

如果有明显化学品味道或者其他异味,证明工艺处理不过关。

买羽绒服注意事项:

材质陷阱。一定要注意标签标注的羽绒种类,目前最常见的羽绒就是“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几种,鹅绒比鸭绒更好。朱洪亮表示,鹅绒的绒朵大且饱满,蓬松度好,更保暖;鹅食草、鸭杂食,所以鹅绒的异味也会小很多。曾经还有不法商家标注“鸡绒”,其实,鸡没有绒。

颜色误导。从颜色上来说,白、灰色鹅绒、鸭绒的性能指标相差不大,但白鹅绒、白鸭绒价格都稍贵。这是因为,白色羽绒颜色浅,适用面料广,浅色、深色面料都可以用;而灰色羽绒只适合深色面料。从产量上来说,无论鹅绒还是鸭绒,白色的产量都远低于灰色,物以稀为贵。

等级陷阱。按照现行的产品标准,羽绒服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种。如果产品标注的是“最顶级”“黄金级”“臻品”等,最好不要相信,它们没有任何依据,也不规范。

含绒量的数值。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绒子和绒丝属于“绒”,羽毛则不是。同等条件下,含绒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国家标准要求羽绒服含绒量不低于50%,否则就不能出现“羽绒”字样,只能称为防寒服等。

含绒量大于80%,就可看作是比较好的羽绒。有极个别的商家会标注“含绒量100%”,实际上,机械分拣不可能做到100%,这样标注显然是不可信的。

产品标示不规范。有的产品标注了含绒量,并未标注充绒量;还有的产品标注了含绒量、充绒量,但没有标注羽绒种类。标签上应完整标有生产厂家、含绒量、充绒量、羽绒种类、面料、里料等基本信息。如果信息不全,质量也没法保证。

羽绒棉、羽丝棉、羽丝绒都不等于“羽绒”。没有任何检测机构会出具“羽绒棉”“羽丝棉”“羽丝绒”的报告,因为这几种称呼都是商家起的名字,现行标准中没有这些称呼,它们也和羽绒没有任何关系。

(3)羽绒服质量指标扩展阅读:

羽绒服保养方法:

1、在保持清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洗涤次数。不过穿脏就要洗,不能一件衣服穿个1-2月,才洗一次。表面上看洗涤的频率降低了,减少的洗涤对纤维的磨损。实际上,比较干净的羽绒服,洗涤的机械力也会比较小,而严重脏污的羽绒服,洗涤的机械力也会相对应的增大。

并且,很多液体的污渍,会渗透到羽绒服的内部,和羽绒结合在一起,时间一长就氧化了,形成新的污渍,给洗涤带来更大的困难。

2、洗后要用无纺布袋防尘,洗干净的羽绒服,不能使用不透气的塑料袋子防尘,否则,容易发霉、发黄、产生异味。

3、梅雨季节要晒太阳,潮湿的环境,会滋生细菌。保存羽绒服的环境要通风,并经常将羽绒服拿出来,晒晒太阳。

4、避免暴晒,长期在阳光下暴晒,会造成衣服颜色的脱落。

5、不能脏衣储存,羽绒服洗干净后,在收藏,不然衣服上的污垢会滋生细菌,会发霉变质。不仅会产生难闻的气味,有些污渍,经过夏天高温,时间一长,就很难洗干净了。从而影响穿着的美观性。

4. 如何计算判断羽绒服的质量是否好是否暖

羽绒服的质量有两个方面来看:
1、面料性能,是不是能防钻绒,质量不好的容易导致羽绒服穿着过程中经常有绒钻出来,影响使用,挑选的时候注意查看一下有没有钻出来的绒,也可以轻轻用手搓揉一下,试试有没有他绒钻出来。
2、用于填充的羽绒性能:羽绒服装填充的羽绒一般有鸭绒、鹅绒,颜色有白色、灰色,羽绒服装是否保暖与羽绒质量密切相关,含绒量或绒子含量越高越好,质量好的羽绒蓬松、轻,轻轻抖动不会有粉尘、碎末,用手压上去松开能很快回复,挑选的时候从这些方面注意观察就可以了,另外,每件羽绒服里面充绒的质量不一样,这个吊牌上一般有写,如果需要更暖和,可以挑选填充羽绒多的服装。

5. 谁知道国家规定的羽绒服的检验方法

2003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绒》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个标准,将于2004年5月正式实施。这套标准的实施将结束长期以来我国内外贸加工分离的局面;标准中新增微生物指标检验,将使中国羽绒制品真正进入“绿色”时代。

两个标准战壁垒
早在1989年前,我国就有羽绒的部颁标准。

1989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出台了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同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检验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检验方法》。后来美国、日本、韩国及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参考我国的标准,制定了自己的标准。

1997年,又对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进行了修订,于1999年4月1日颁布实施,即GB/T17685-1999《羽毛羽绒》。这次标准的修订,具有两个特点:将出口羽毛和出口水洗羽毛两个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融收购、生产加工、出口于一体。标准改变了我国羽毛羽绒行业标准不统一,各个部门依据不同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制定各自标准的状况,促进了国内羽毛羽绒行业标准化的发展。

2001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对现行标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绒》及与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检验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检验方法》进行了合并及修订,形成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绒》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个标准。新标准着重在于微生物指标的设置和检验方法的变更。

中国羽绒及其制品从2000年开始就不断遭到消费国的技术壁垒的冲击,主要是要求对产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严重影响了羽绒的正常贸易。

美国提出对中国的羽绒加工企业进行认证。美国IDFL(美国国际羽毛局)实验室透露,美国规定如果企业要在美国销售羽绒,其加工厂必须取得消毒许可。

2003年生效的美国商务部的纺织品贸易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公告《中国大陆纺织品防卫方案》,是在对中国取消纺织品被动配额以后的又一项限制纺织品进口的措施,对我国的产品杀伤力很大。

日本实施新的普惠制,羽绒寝具被取消普惠资格。根据日本2003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普惠制,床上用品被取消了普惠资格,这将对我输日床上用品造成损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羽绒寝具。

高度关注微生物

在以往对欧盟国家的羽绒及其制品的贸易中,只有意大利卫生部法令要求在耗氧指数超过标准规定才进行以下4种细菌的检测:嗜温性需氧细菌、粪链球菌、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沙门氏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进口商针对其进口商品的安全卫生提出了诸多严格的要求,增加或加强了有关安全卫生的检测项目。欧盟其他一些国家近两年来也对我国出口的羽绒及其制品要求这4种卫生指标检测,造成我国出口欧盟国家的羽绒产品受阻。

由于这4种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羽绒原毛的收集、贮存和加工生产过程中都可能造成细菌污染和繁殖,特别是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能力,有的可在5%的石炭酸中生存10~15小时,在3%的福尔马林中生存24小时,能耐煮沸1小时、耐150℃干热1小时,因此用一般的消毒灭菌方法难以将其杀死,因此大多数羽绒产品都能检出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

新标准对微生物及嗜温性需氧细菌、粪链球菌、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沙门氏菌都作了明确定义,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及标准都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因此,生产加工企业要在微生物的处理上下功夫。

定义新解“含绒量”

“含绒量”即:羽绒羽毛中绒子和绒丝含量的百分比。这是我国羽绒行业自创业至今使用的一个定义,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几代羽绒业内人士已经认可了这个定义。然而,这个定义和国际上存在着差异,国际上叫“绒子含量”,即羽绒羽毛中绒子的百分比。侧重点不同,定义不同。从字面上看中国的 “含绒量”和国际上的“绒子含量”差异较大,大家应该注意的是GB/T17685-2003 《羽绒羽毛》中的“绒子含量”的定义虽然没有了绒丝,但并没有提高“绒子”的绝对含量,因为技术指标中对绒丝有具体的规定。

库房条件要求高

现行标准中库房条件为“应为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消毒的专用仓库”。GB/T17865-2003中增加了“水洗绒和未水洗绒分仓库贮存”,提高了对库房的要求。

因为标准中有了对微生物的要求,如果库房条件跟不上,会产生2次污染,使微生物的技术指标很难达到要求。在羽绒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实行微生物的全程控制,首先在生产过程中要能控制消除菌源,生产工艺中达到灭菌目的,同时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各环节要求做到封闭式无菌化操作,车间要求干净、清洁,设备要经常清洗、消毒,仓库要求通风、防潮,包装要求完善、密封,以免在杀菌后再次污染而带菌。标准规定库房包垛离开地面30cm以上,距库顶100cm以上,墙距、垛距50cm以上。不同品种、规格应分别分垛。未水洗羽毛绒贮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年,水洗羽毛绒贮存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超过者应进行复查。在运输中要求保持干燥、卫生,勿与易燃品或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混装。

检验方法作调整

《羽毛羽绒检验方法》标准中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作了相应的修改。抽样数量和样品处理方式基本采用了IDFB方法,根据我国现有的检验设备的情况,作了适当调整。比如保留了拌样、缩样方法,适当增加了填充量500g/件以下的羽绒服装等制品的抽样数量。组成成分检验基本采用IDFB的方法,即不用小样除灰机、竹筛与拣样盘,而采用分拣箱,分两步分拣,这也是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鹅、鸭毛绒的种类鉴定也基本采用IDFB的方法,该方法与我国现行方法比较接近。

耗氧量检验方法将振荡器的频率、振幅分别改为150次/分和40mm。振荡时间改为30分钟。振荡容器采用2L广口塑料瓶并水平振荡。标准筛孔径改为0.1mm(150目)。用于滴定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1moL/L,并不再用草酸钠溶液标定,滴定时增加磁力搅拌器。这些改动基本与IDFB方法和欧洲标准方法一致。

在蓬松度测定方法中增加了样品的烘干与恢复过程,增加了从立方英寸到厘米的换算公式。

残脂率测定方法增加了抽提前样品的烘干过程。增加了用浓缩器回收乙醚的过程。

同时,该标准还改进了透明度仪器的结构,而透明仪器的定购将由中国食品进出口商会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监制,确定生产厂家。在透明度测定方法中,样液制备所用仪器设备与制备过程同耗氧量测定方法改进了透明度计的结构,使之更易操作,且更准确,强调应先使用600mm透明度计,只有当透明度超过600mm时,才用600mm以上的透明度计。

小资料

我国是生产鹅、鸭毛绒大国,年产毛绒12万吨左右(其中纯绒约两万吨),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50%。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内销的羽绒服在2500万件左右,羽绒被400万条,人均占有率为4%左右。2003年1~11月,羽毛羽绒及其制品出口金额为12.54亿美元,其中,羽绒原料出口3.37万吨、2.13亿美元;羽绒服装出口4298万件、6.37亿美元;羽绒睡袋出口39万条、828万美元;羽绒寝具出口6646万条(个)、3.76亿美元。

背景资料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贸易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来自国外的贸易壁垒接踵而来,尤其涉及到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壁垒更多。羽绒由于是动物源产品,涉及到环保、安全等问题,不断受到来自欧美国家的挑战。从2001年开始,欧共体和美国、加拿大纷纷提出对中国的羽绒制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能入关,我们已经有多次被退货的经历,严重影响了羽绒及其制品的出口。现在,欧共体已经正式制定了羽绒微生物检验标准,并要求所有欧共体国家共同执行,使得羽绒的技术壁垒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现行GB/T17685-1999 《羽绒羽毛》标准修订于1997 年,当时国际上还没有涉及到微生物检验这个问题,而现在国际上有了这方面的要求,我们的标准不利于我国羽绒及制品的出口,也不利于企业在对外交涉中保护自身利益。另外,该标准所涉及的是用以制作服装、床上用品的羽绒羽毛填充料。其中的耗氧指数、清洁度、微生物等指标均为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如果产品的上述指标达不到要求,就可能造成产品含有细菌并造成细菌的再繁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和皮肤坏死症,危及人体健康。

为此,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对现行标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绒》进行修订,并对与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检验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检验方法》进行了合并及修订,形成了GB/T186765-2003 《羽毛羽绒》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个标准。

这两个标准的修订,填补了标准微生物方面的空白,更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使产品向安全、卫生方向发展,为树立中国羽绒制品的安全、卫生的形象奠定基础。

6. 羽绒服充绒量标准多少

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得低于50%,不足50%的不能称作羽绒服。充绒量允许偏差规定为-5%,一般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在100-450克左右。

充绒量是衡量羽绒品质的指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保证“含绒量”的条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200克以上,这样羽绒服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

按照我国羽绒服的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含绒量不能低于50%,充绒量允许偏差规定为-5%。一般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在100-450克左右。

(6)羽绒服质量指标扩展阅读

充绒特点:

1、羽绒的充绒结构特点决定羽绒服保暖而轻盈的特征。

2、羽绒是非常不容易发生纤维板结现象的,因此羽绒在被面料包围时,会形一个个成立体盒状结构和双层夹片结构的小空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充绒结构。

3、对于立体盒状结构,它的优点就在于羽绒分布均匀,不会有冷桥效应,但是制作工序复杂,并且羽绒服装的重量也会大大增加;而双层夹片结构的有点在于衣服的重量轻盈,但是在缝合的位置容易出现缺绒的现象,易被风吹透,因此一般用在内穿羽绒服中。

4、一件羽绒服的结构空间越小,就说明充绒量越多或者羽绒分布越均匀,但各种结构都存在一定的优点与缺点,所以不同结构适用于不同穿着方式的羽绒服。

7. 如何判定羽绒服质量

羽绒服的材料组成是“羽”和“绒”,在这两种材料中,“绒”是主要填充物,一般是鸭绒,“绒”是羽绒保暖的主要材料。而“羽”的含量不能太高,但因为它有提高羽绒蓬松度的作用,因此必须含有一定的比例。虽然“羽”的比例相对较少,但并不意味着绝对,含绒量高,则质量好。因绒子能使人体热量不易散失,且手感柔软,但当受压和遇湿后不易及时鼓起,而小羽片此时则能使衣服蓬松鼓起以保持衣内有较多的空气,有助保暖,但小羽片多了,热量易流散,且有毛梗感。所以绒子和小羽片必须兼收并蓄,比例得当,一般在70%到80%含绒量。我们的产品的充绒量为94%.
一般市场上的羽绒服的层次图就是只有两层的面料,我们的产品采用独特的三层面料

鉴别羽绒服质量的方法有六种,分别为:
看:看羽绒服有无商标、厂名厂址,有没有合格证、质量等级、含绒量等。
拍:用手拍几下,如果没有粉尘溢出则为质量可靠的产品。
摸:仔细触摸看手感如何。如果手感柔软,基本上摸不到毛梗,说明含绒量较高,质量较好。
捏:含绒量越高的羽绒服,其收缩性就越大,质量也就越好。一件好的羽绒服可以缩小到枕心大小。
试:买衣服一定要试穿。试穿可以检查羽绒服的保暖性。好的羽绒服只要穿2分钟左右就可以感到发热。
闻:质量好的羽绒服应该闻不到异味,如果有明显的异味,则说明羽绒没有经过严格的工艺处理和水洗消毒,质量不好。

存储羽绒服的检查是否蛀虫的方法:
将羽绒衣、羽绒被的角朝下,由下而上拍打十几次,再用手摸羽绒衣物角尖有无粉屑,如发现增多,说明已被蛀蚀,应立即放入清水浸泡15分钟,再放到30℃的中性皂液中,浸泡几分钟,取出铺平拉直,用软毛刷轻轻刷洗,然后用清水漂洗净,压挤水后晒干,即可防止蛀虫增多。如果蛀蚀严重,则要请专业商店用药物熏蒸

为了防止蛀虫这类的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要注意如何保养我们的羽绒服:
一忌尺寸选择不当。羽绒服过肥会使服装和人体间流动空气层加大,体温散失快,过瘦会使羽绒服中的空隙缩小,内含静止空气变少,从而降低保暖性。
二忌烫伤。羽绒服多采用锦纶等化纤作面料,因锦纶织物耐热性极差,当温度达到160℃时,就会变形,所以穿羽绒服时要避开热烟筒、香烟的热灰、花炮的散落物等。
三忌洗涤不当。洗涤羽绒服应用软毛刷轻刷,切不可用搓板,也不能拧绞。
四忌洗涤过频。羽绒服虽可整洗,但因羽绒强度较差,经常洗涤会使羽绒粉碎、结团,降低保暖性。
五忌曝晒。锦纶织物怕日光曝晒,在烈日下较长时间曝晒会使锦纶面料纤维老化

8. 国家标准羽绒服的含绒量该怎么

我国羽绒服的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得低于50%,充绒量允许偏差规定为-5%”。

决定购买一件羽绒服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衣领上系着的产品标签,含绒量低于50%的就要注意了,已然不符合国家羽绒服装规定的最低标准。

(8)羽绒服质量指标扩展阅读:

含绒量常见误区:

含绒量不等于充绒量。

含绒量表现着羽绒服装填充物的质量好坏,是个强制性的规定。而充绒量为填充物的薄厚既重量。

在保证“含绒量”的条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200克以上,这样羽绒服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

但从市场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品牌的羽绒服“含绒量”都达到90%左右,但“充绒量”远远低于100克,所以消费者在选择羽绒制品时一定要注意甄别上述两个“绒量”的概念。

正规的品牌正品羽绒服,标称含绒量80%的,意思就是80%朵状羽绒(鹅鸭),另外的20%是填充用小羽毛(鹅毛片8公分左右,鸭毛片6公分左右)。

这个毛片不是常看到的做羽毛球、羽毛扇那种刀翎,而是二层或三层的毛片,专门用作填充,也可以单独填充羽绒枕、羽绒被、羽绒垫等等。

国内市场上很多从事羽绒服翻新及生产劣质低档羽绒服的,多用填充用绒,毛片作假,绒用回收绒、飞丝、扫地毛的现象比比皆是,摸上去软软的,毛片不用完整的小羽毛,而用刀翎切割打卷软化,越是杂牌子这种添假现象越严重。

购买时应当注意,羽绒服并不是软的就好,摸不到小羽毛的很多都是假货。

与羽绒服质量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同学聚会穿旗袍合适不合适 浏览:261
羽绒服领去干洗店能弄顺吗 浏览:266
裤子上滴上指甲油怎么处理 浏览:619
初中校服能穿多久 浏览:219
粉色运动裤搭配外套 浏览:834
足球运动员冬天穿的裤子 浏览:151
冬装女装短款外套 浏览:843
王者荣耀男穿裤子的样子 浏览:90
黑裤子黑鞋配什么外套 浏览:193
如何更换台锯皮带 浏览:803
格子衬衫长裙冬季搭配 浏览:762
浅卡其色针织外套怎么搭配 浏览:864
简单的小制作用纸叠的裤子 浏览:869
起泡胶贴裤子上怎么去掉 浏览:480
品质好的冬天旗袍 浏览:48
女生裙子品牌哪个好看 浏览:733
杏色上衣搭配什么颜色的裤子 浏览:871
打底裤品牌咖色 浏览:441
红色衣里抹胸什么色 浏览:59
公路施工帽子颜色区别 浏览: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