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谁知道男生适合戴什么样的纯手工编织手绳呀
男生不适合用太复杂的编织,可以用粗点的红绳编个简单的手绳,也可以穿个大点的珠子,珠子上还可以请人帮你刻字
『贰』 手工编织男孩子毛衣花样图片
漂亮的男孩毛衣 http://www.360bian.com/bian-4053-1.html
用的是11号针织,11针一个花样
后面起92针,边是上下针打18行用的是13号针织,边打好后换11号针织,第一行全织下针,反面两边是6针上针3针下针,再多是8针上针3针下针,正面全织下针,直到中间3针那里有5条后,再中间三针的两边那针多挑过不织,2个来回多挑过不织,直到换完线后再这两针交换.织5寸半到6寸分袖,2-5-1 2-3-1 2-2-2 2-1-3(行 针 次)袖笼这里到肩上再织5寸后片就完工了.前片起的是后片的一半,其它地方多跟后片一样,就是开领子那里,领子比后片底2寸半2-5-1 2-3-1 2-2-2 2-1-N次,一直收到肩上只有10针就跟后片合并就行了.
蓝灰配~~~简单又大方的男孩毛衣 http://www.360bian.com/bian-3916-1.html
这件款式既简单又大方。于是用家里的零线给侄儿也织了件蓝色与灰色相间的不过衣领改成了圆领。
用线:蓝色6两、灰色3两多
用针:14号、13号
成衣尺寸:衣长59CM、平铺胸围48*2CM、袖长54CM(侄儿身高1米45左右、体重100斤)
扭麻花男孩毛衣
http://www.360bian.com/bian-2373-1.html
『叁』 急需手工艺品的编织方法教程(视频或者图解)都可以
http://www.shop07.com/
这个网站不错,我经常上这个网站看最新最流行的图样,里面不仅有图样还有教程专版。是个论坛,只要注册一下就可以了。
『肆』 介绍手工编织的艺术作文600字
手工编织分类比较多,有古老的,比如织布,织毯。
毛线编织的历史不到一百年,属于工业文明的产物,来源于上个世纪一战的时期,短短不到百年的历史。
手工毛编的编织方式的两种持针方式,分为美式和法式,其中法式持针法效率比较高,现在懂得毛线编织的人群中,用法式持针法的人不到百分之十。法式持针法在理论上,效率比较高。两个方向编织,而非一个方向。
钩针编织,不清楚多久历史。应该也是比较晚的。
手工编织的东西,日用品比较多,也是女艺术家常用的艺术作品素材和表现方式。
编织就如同丝袜一样,是女性专属的代称。
新疆地毯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色调鲜丽,是理想的家庭、宾馆陈设的高级用品。新疆地毯质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结、编织,图面织工精致细密(先后经过十数道复杂的工序)之外,还得力于用来织毯的羊毛质地优良。新疆地毯原料采用著名的半粗毛与和田羊羊毛。这种羊毛粗而不粘,坚韧而富于弹性,具有耐拉、耐压、光泽好、强度大的优点。 新疆地毯的图素和设色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其特点主要是:多层边框,几何图形内填入品类繁多的纹饰,结构严整而富于韵律,活泼多变而富于生活情趣。新疆地毯十分注意将同类色或对比色并置排列,在对比中充分显示各种色彩的个性。新疆地毯原来以染毛线的染料上色,多为植物和矿物制成的天然染料。现在改用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造型别致,制作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
『伍』 送给小男孩手工编织的东西都有什么呢在线等着急呀。
首先是红绳手链。如果男孩子很小的话,送她一个平安符。或者长命锁。
『陆』 高校开毛线制作课,男生抢着上,男生学织毛线有啥用
都说了新时代男女平等啊,女生可以学织毛线,那男生为何就不能学织毛线呢?男生学了之后跟女生有同样用处,可以锻炼耐心,可以锻炼手脑配合,可以织出许多精美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更可以传承传统的编织工艺。
因此,只要自己开心,只要自己感兴趣,无论男女,都是可以学习织毛线的,它是一门正大光明的手艺,完全值得学习和推崇。
『柒』 编织的基本含义
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勾连而组织起来。
1、读音:[ biān zhī ]
2、出处: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他这双手不但坚硬,而且灵巧。他爱编织,常用荆条编成各式各样的生产用具,也会用高粱秆子编成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
3、例句:毛线衣可用手工编织,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手工制作的服装较为细巧,也便宜一些。
近义词:织造、编造
一、织造
1、读音:[ zhī zào ]
2、释义:在织布机上把经、纬纱交织成织物。
3、出处:胡适 《<红楼梦>考证》二:“他的父亲曹玺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宁织造,曹寅自己做了四年的苏州织造,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宁织造,同时又兼做了四次的两淮巡盐御史。”
二、编造
1、读音:[ biān zào ]
2、释义: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
3、出处:巴金 《关于<长生塔>》:“这一篇比较长,又有些自己编造的东西。”
『捌』 手工编织历史的文化讲解
手工编织工艺的基本概念:
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
沿革: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清楚地显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还发现陶钵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残竹片。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竹编更为惊人,约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条经过刮磨加工。这一时期的编织工艺也相当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种有篓、篮、箩、筐等。周代,以蒲草编织莞席已很普遍。汉代以蔺草(又名马蔺、马兰草、灯心草)编织为席,产于三辅(今陕西中部)、河东(今山西夏县)等地 。唐代,草席生产已很普遍,福建、广东的藤编、河北沧州的柳编、山西蒲州(今永济、河津等地)的麦秆编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品。其中广东藤编还有编织花卉、鱼虫、鸟禽图案的帘幕。宋代,浙江东阳竹编的品种已有龙灯、花灯、走马灯、香篮、花篮等,能编织字画、图案,工艺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积内可编织120根篾条,有的还饰以金线。至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生产有了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
线的粗细决定起多少针
首先是工具:织毛衣用的针。如果自己织的时候觉得手比较紧时,要选择大一号的针子来织;相反,如果自己织得比较松的话就用小一号的针子来织。在织毛衣之前,得先学会几种基本的针法,一是织毛衣的起针,二是松紧边,是指袖子和领口还有下面的边;三是再有是加针;四是收边,收边是指在织毛衣结束的时候要织的一种针法。这几种针法在基础针法里都有详细的说明。
现在我们开始织毛衣,先想好,是织什么领子,这里我想说是高领还是低领,我建议织低领,因为小孩子不太喜欢穿太高的领子。首先我们要起针,起96针,这里的96针是这样计算的,8针是有四个径路,每条径路二针,就是八针;前胸和后背是各30针,肩或袖是14针。建议第一次织这种毛衣的人,或对自己起边没有信心的人,可以请别人替你起好边,记住要起单罗纹边,高度大约一至二厘米就行了,小孩子不愿意穿太高领子的衣服,因为太高了领子就会缠脖子。织完后呢,再织一圈平针,再开始分针,要记住,在分好一项的针数后,要加一针。
第一行,1、先用平针织一针后就加一针,(就是衣服的斜径);
2、再织30针后加一针,织二针后,再加一针,(这里30针是前胸的针数,二针是斜径的针数,二针过后就是袖子了);
3、之后再织14针,加一针后,织二针,再加一针,(这里14针是右袖子的针数,二针仍然是斜径针数);
4、织30针后加一针,织二针后,再加一针,(这里30针是后背的针数,二针是斜径的针数,二针过后就是袖子了);
5、之后再织14针,加一针,织一针,全部一圈就织完了。(这里14针是左袖子的针数,织的一针仍然是斜径针数,因为在1里先织了一针,所以这里只要织一针就行了)
注:这里的第4项织法是毛衣的前胸和后背是一样高的,如果想织前面和后面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后片织得高些,请用下面的方法:再织完第4项后,再织二针,就将毛衣反过来,织反针,织回过后面的针数,再织过径后,织二针后(不包括加的针)再反过来织,反过来,是指将毛衣整体反过来,织平针。如此反复,织到袖子全部织完一圈为止。
第二行,全是平针织。
第三行,就是在径的前面加一针,径的后面加一针,一圈下来共加八针。
第四行,全织平针。
后面以此类推。一直织完大约二两毛线。就可以分袖子了。
前胸和后背的织法,如果想织得不同,这是根据人身体的不同来决定的,因为人的后背是高一些,如果织成一样不是不能穿,只是穿上后,后背顶上有些空。也许我讲得不太好,这也很难让人明白。
具体的织法: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开始用五根针编织,那样好分清楚前胸、袖子、后背等在分的时候,最好把径也分在一根针子上,也就是说,前胸包括第一径路一针加上前胸的针数再加上一针径,后面以此类推。第一行,在4条径的两边各加一针;先织下针,首先要织完前胸那块32针,再织完一只袖子的针数16针,接着织完后背的针数32针,再织最后一个袖子的前二针,不包括径的针数在内,如果要加上的话那就要在最后的袖子上织四针,第一针是径路,第二针是加一针、第三、四针是袖子真正的真数。把毛衣反过来,织反针,往回织(为什么要织反针,将毛衣反过不了,在正面看时,都是平针)。往回织时,第一针挑起来,织完三针后就是袖子那块织完了;接着将后背那块也织完,后背的织数是32针,再织那一个袖子的4针;再将毛衣反过来,就是开始织平针,遇到有径的地方还是要加针,也是如此,第一针挑起,织二针后,加一针,再织径一针,换另一根针子的针数了,先织完一针后,加一针,再织30针,再加一针,再织径路针,这就是后背的针数了,再往前织一针(径路),加一针,织五针后,又将毛衣翻过来织,织反针,如此类推,直到织到平针时,将最后边那个袖子的针数全部织完为止。以后就可以全部织平针了,也就是第三行开始。。。
(一)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上衣后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3. 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 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 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 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9. 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上衣前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 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 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 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7. 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 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2. 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3. 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4.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 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 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7.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袖山宽针数)÷2
领片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