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袖山开始织的,从上到下递减的间距是越来越宽的,中间留两针左右各并掉一针,按照袖口预留的针数,算一下需要减掉的针。大约一寸减两次,三四次之后,再调整两寸三次,三寸两次。开始织螺纹针是袖口平织之前预留的针数的三分之二。
⑵ 毛衣从上往下编织方法
1、准备好毛线和毛线针,首先起针就起22针来做个编织示范。
注意:开始用两根棒针编织衣领加针后再改用4根棒针来编织。同时确定好中心针以,不可以混织。
⑶ 毛衣从上往下编织方法
第1步:开始起针。起针数量应根据所需衣领宽度决定,假设起针150针。
第2步:完成领部编织后,将150针均匀分成四部分,即50针、25针、50针、25针,分别对应前后左右四个部分。
第3步:进行放针操作。在前后两片之间预留4针作为分割线,在这4针两侧每隔一圈增加1针,如此一来,经过数圈编织,四个部分即以辫子花样清晰区分。
第4步:继续放针至衣身大小合适,随后将左右两部分作为袖子,前后两部分作为衣身分开继续编织。此时,建议在腋下部位多放8-10针,以增加袖子和衣身的连接部分的宽松度。
第5步:持续编织,直至衣身和袖子达到预定的长度,毛衣制作完成。毛衣是一种用毛线通过机器或手工编织而成的上衣,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利用树叶、兽皮遮体,以及结网捕鱼的渔猎时代。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明,人们不仅使用天然纤维如羊毛、棉等编织日常生活用品,还开发了多种化学纤维和矿物纤维,使得人类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⑷ 毛衣领口起168针,从上往下织怎么分针
前后片各42针,两肩各28针另20针作为四根筋.
42+5+28+5+42+5+28+5=168。
也可前后各44,肩各26。少量的可调节,问题不大。
毛衣编织的历史非常的久远,人类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树叶、兽皮来蔽体,在渔牧生活中结网捕鱼,就懂得运用编织的技法,随着文明的演进与科技的发明。
人类不仅充分利用各类动植物等天然纤维,编织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发出多种化学纤维、矿物纤维,使人类生活更舒适便利。所以编织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史。
从各民族的编织作品中,发现许多作品虽然从实用功能出发,但随著人类对于美感的追求,编织不仅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更多的是体现了人类极高的艺术价值体系。
(4)从上往下织的树叶衣12针扩展阅读:
1)所谓第一针不用织,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用做,放弃它,其实是做滑针,把第一针从左面滑到右面去(或者说是什么也不用做,把它转到右面的针),由于不是真的不见了,所以不会每行少一针 。
2)只是每一行的第一针不用织(做滑针),最尾那针不用做。
3)第一针不用织令边缘有一条辫子,织了有个小结。
4)如果第一针是低针,就做低针滑针;如果是高针,就做高针滑针。
5)由于第一针做了滑针,它的针眼就是平常的两倍高,变大了,初学时会发现好像有个很大的洞,那是手势上的问题,拉紧一点,多练习后就不会有这个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