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户外运动软壳裤和抓绒裤有什么区别
软壳裤较轻便,防水比抓绒裤好,抓绒裤保暖性比软壳裤好。
户外运动软壳裤:一般作为一种综合性户外外壳,兼具保暖、防风、防弱降水功能,但是长时间的雨淋受不了。
『贰』 选购抓绒裤注意什么
抓绒衣分很多种,大的方面分为防风抓绒和普通抓绒:
1、防风抓绒主要是靠两层面料之间贴的一层防风透气的膜来实现这个功能的,其实就和防水透气面料一个道理,这也就是有时有些商家号称自己的防风抓绒衣能防水的道理,不过别忘了,防风抓绒衣不能压胶所以不能实现真正的功能性防水(虽然现在有技术能在防风抓绒衣上压胶但目前很少有人用到)。
2、它里面复合的是什么样的膜决定了这件衣服的价格及性能,不同的材料透气性会相差不少,这个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3、普通抓绒也有很多种,比如说长绒、短绒、摇粒绒等,性能也会有差别。
现在经常看到厂家介绍说这是摇粒绒,它比普通的抓绒性能又会好一些,生产时是先做成普通抓绒然后用一种机器在绒布的表面上摇,把绒摇短并形成小球状,这种摇粒绒生产时增加了工序和成本,但手感很舒服(好的摇粒绒摸上去丝毫不比羊绒的手感差),且保暖性增加。现在普通抓绒的工艺也分很多种,成品材料上分两面都是摇粒绒的,单摇单刷的,两面刷的,即使同一种工艺价格也会不同,因为抓绒的材料主要是以克重来区分的,150克重的抓绒在保暖性、成本上绝无法和300克重的抓绒来比。
4、即便同一种抓绒在手感上不同价格上也会相差很多,这个通常是以F值来表示,所以在选择抓绒服装时,一要看它是哪种抓绒材料,防风抓绒、摇粒绒还是普通抓绒,大至比较一下这件抓绒和其它抓绒的厚度(比克重)。
5、要看它的品牌,POLARTEC(也分很多系列不同的产品)目前来说是用于批量生产世界上最好的抓绒面料,当然价格也贵。三要看这件衣服整体的制作艺,比如始祖鸟的抓绒衣上有很多其它品牌无法比拟的技术,所以整体价格很高。
『叁』 一般的户外登山需要准备些什么装备,希望专业的给点好建议!
背包3360克 2360元。 osprey重型CREACENT 75升。 背包是最值得花费资金和重量的物品,只要是实实在在的使背包更加结实、背负大重量时更舒适,增加一、两斤重量和几百块钱完全值得,我的背包算是很重的,但是也更舒适些,路程越长、背负越重越划算。背包有些地方损坏了,已经邮回店家修理,说是免费,后来发现点问题,干脆给我全额退款。背包经过夏天三个月的折腾,已经有些磨损了,看来还是名牌产品和正规商店有保证啊! solo包 350克 大背包上附带的小包。 容量8升,背负时很舒服。不过背包的头包也可以卸下来当随身包,不一定要用到这个专门的小包。在旅行到一半时为了减重,我把它邮回家了。 后来发现在香港买这个背包只要1750元。所以从那里又买了05年新款的creacent70升,特大号,实际容量76升。面料420D,新款可以站立了,没有了solo包,代之以大网兜之类,我喜欢。那个热塑腰带,总觉得是噱头居多。 两个包共计3710克,后来只剩下大背包3360克。如果是一周以内的短程旅行,物品较少,重量较轻,可以用这个品牌的2500克左右的同样容量轻型背包,当然背负系统也比较单薄。 占总背负重量 14.6% ------------------------------- 帐篷2950克 1088元 compland牌 LD - 8082。 野外住宿必备的东西,提供理想的休息条件。这款帐篷使用的人不很多,性能比较可靠,属于性价比不高的东西,外帐和帐底的防水性都是3000毫米,能应付大雨或暴雨。(通常2000毫米左右就可以防住大雨,但是如果帐篷质量不很好的话,可能会出现防水涂层不均匀的现象。)这次旅行中使用的次数不多,因为藏北的夜晚太冷了,在帐篷里睡觉不解乏;刮大风的时候这个帐篷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被风吹冰雹打得噼啪作响还摇晃,但是一点损坏也没有,恶劣天气中躲在里面,才感觉到一个好帐篷有多重要。为了减轻重量,去掉了100克重的帐篷外袋,把帐布叠起来塞在背包底部,支撑杆和睡垫卷在一起。帐篷底和外帐较厚实,虽然重了点,但是性能更可靠,很值得。我自己给它加了雪裙,原来内帐的尼龙纱网也用细密尼龙布换过,挺满意。 睡袋1900克 180元 三夫牌。 普通棉睡袋,杜邦四孔棉,温标-5℃,用在藏北的夜晚,有些单薄,通常藏族牧人帐篷里都很冷,四面透风,顶上还开着天窗。即使是有幸在屋子里睡,半夜也经常会冻醒。因为不使用动物制品的缘故,我选择了化纤棉睡袋,重量和体积都比羽绒睡袋大,保暖性却较差;但是棉睡袋也有好处,保养方便,不受潮湿水汽多大影响,就算太潮了,也不用晒很久;而羽绒睡袋就麻烦些,一旦着水或者受潮的话,保暖性急剧下降,晒干也要更久,还要不断拍打什么的,总之较脆弱。长期旅行还是棉睡袋更可靠。 睡垫420克 60元 探路者牌 泡沫铝箔防潮垫,1厘米厚,重量比预计的重,不过当时马上要出发了,就马虎了点,一路上很多次使用。探路者的质量真是不敢恭维,用了几次后铝箔表面的薄膜就纷纷脱离了。我还有一个充气睡垫,airwave牌的,1厘米半厚,质量也不错,更舒适一些,体积也很小,但是重量有870克,我觉得太重了一点,平时强度低的活动可以用,太远的路就算了吧。泡沫防潮垫体积太大,保暖性也比充气睡垫差一点,但是铺开就能躺下去睡觉,更方便,不怕扎,不怕损坏。 地布410克 45元 阿尼玛卿牌 一块地布要8两重,摸上去还不太厚实,我一直觉得过分。但是想扎帐篷就得准备好地布,不但防磨损,还防污,帐篷可以比较容易收拾。地布不太脏的时候,我都是胡乱叠好塞进包底,太脏了就趁路上休息时在溪水里擦洗一下,不求清洁如故,只要洗去灰尘。前几天看见300克的大地布,打算换个。 这一套宿营用品共计5680克,样样少不了,需要野宿时绝对必备。 占总背负重量 24.7% ------------------------------- 冲锋衣、裤 1250克 580元 前几年买的普通货 已经不防水了,但是防风还不错,防水的冲锋衣当然很好,但是太贵。有买衣服的钱我宁愿省下来延长旅行。衣服在路上破了好几处,还把胳膊上挂了几寸长的大口子,仔细缝好了继续穿。 速干衣、裤 280克 240元 裤子是狼爪牌的,上衣好像是哥伦比亚的,也不知道真货还是假货。 很实用的衣服,重量比一套长袖内衣还轻, 轻快,不穿时也不占多少背负重量,走藏北时感觉不必一定要,为了减重,没有带。 抓绒衣、裤 1330克 180元 斯科特牌 便宜货,质量可靠,保暖,不防风防雨。一路上很少穿,因为徒步时穿了觉得太热。但是不能不带,因为总有几次要特别保暖的情况。 内衣340克/套 两套 204元/套 阿玛斯牌 长袖长裤型,coolmax纤维的排汗内衣,虽然带了2套,因为总有一套穿在身上,所以重量只能算一套的。很有用,几个月里几乎从来没觉得内衣湿了很难受过,更不会因为内衣湿透而受冻,这在高海拔地区太重要了。有些很讲卫生的人可能要多带些内衣,但是旅行要求太苛刻时不能讲究这些,旅行快结束时我邮了一套内衣回家,只剩下身上穿的这套。 内裤50克/条 两条 15 元/条 和内衣一样的原因,只算一条的重量。普通棉制,质量可靠。也可以选择coolmax纤维的排汗内裤,我的感觉,差别不大。 厚袜90克/双 3双 45元/双 COOLMAX纤维含量45%,北京三夫牌 3双厚袜,后来邮回去一双,脚上穿一双,背包里只剩一双。很厚实,天暖时穿着有些热,可以忍受,也许因为我的脚出汗较少。脚比手重要得多,绝对要保护好,重型徒步时最好穿着厚实的袜子,免得脚受罪甚至受伤。我走了一千多公里,头几天磨出了两、三个小水泡,不妨害走路,以后就再也没有出过问题,这双袜子功劳不小。到旅行快结束时袜底开始磨出破洞,缝了缝继续穿。旅行开始时还带了两双薄袜,很快丢弃了。 保暖帽 & 遮阳帽 100克 40元 & 35元 普通遮阳帽,化纤保暖帽。 在高原上走,一定要遮阳,我几乎从来没有不戴过,轻便型的最实用。保暖帽很少戴,但是我觉得不可少,尤其野外露营时睡觉戴在头上保暖。 薄手套 70克 普通抓绒薄手套 几乎没使用过,平时不需要用,本来是想在下雨下冰雹太冷时给手保暖,但是淋湿了更冷。 凉鞋>500克 85元 拉萨买的极地牌。 出门时带的是一双很轻的拖鞋,重210克,到拉萨时扔掉了,换用500克以上的户外凉鞋,因为趟水过河时拖鞋不行,凉鞋对焦的保护可靠点。 雨衣370克 70元 阿尼玛卿牌 很轻薄,够结实。下雨时可以保证上身不湿,但是腿湿透了。即使冲锋衣防水性很好也要穿着,因为除非小雨,否则背包依靠背包罩防水是不行的。走得久了雨衣里面湿漉漉的,但是比淋雨好多了。 冲锋衣和速干衣的重量不算,衣物重量共计3000克以上,走长途必备品。 占总背负重量 13% ------------------------------- 照相机 1030克 国产凤凰牌 28 - 70 毫米镜头,全机械式,比较重,最受人诟病的一件物品,都说我不带个好相机可惜了藏北风光和我的徒步旅行了,但是俺太穷买不起好相机。其实,我有钱也会买别的东西去,毕竟旅行中摄影只是次要的,并且相机性能关系不大;这一点喜欢摄影的朋友会反对,他们还建议我多带两个镜头、拍照时要同时拍3张不同曝光量的等等,这些意见多少有点不切实际,如果让他们在高海拔走上一星期,估计他们也会变卦的。还有朋友建议我带个数码相机,但是数码相机分辨率不理想,过分依靠电力, 不适合长途在偏远地区使用,并且还没有哪位敢说敢做的提了建议后马上掏出个数码相机让我拿去用。 ——周星驰说:“……你以为不用钱的啊!” 闪光灯(内装2节电池) 150克 国产 几乎没用过,好像只在文部寺庙里拍照壁画使用上了,结果壁画反光太强白花花的一片还不如不用闪光灯时拍得好。倒是露营时经常放在手边准备吓唬野兽用。 胶卷1100克 柯达200型 有40 卷,不够用,后来遇见两个人,又给了我10卷。 摄影用品共计2280克。 占总背负重量 10% ------------------------------- 油炉460克 720元 primus 3278 型 很实用的东西,精致、结实、使用方便,露营时即使不做饭,烧些热水也是必需的,可以取暖。烧一升水大约要15分钟,也有时候不到10分钟就烧开了,通常使用汽油,比较好找,用煤油效果也挺好,火力更猛;可以用柴油,但是我用了效果很差,在徒步茶马古道时很没面子(详情可以咨询例外),可能和油质有关,听说有的朋友使用120号汽油,5分钟就能烧开1升水,我找不到120号汽油,并且使用技巧可能不高,这几天在家里经过反复练习,使用97号汽油时时间缩短到9分钟,使用柴油还可以再快点,还在继续研究。在北京三夫店,店员当场试验给我看,白汽油(120号汽油)3分半钟烧开一升水。 通常建议最好用干净些的汽油。93号汽油烧一升水通常耗费将近50克油,一满瓶油可以烧开十几升水。 油瓶550克 70元 primus专用金属油瓶 瓶重150克,装油量上限为850毫升,内装燃油以500毫升计。 挡风板 200克 50元 普通薄铝板,折叠式,8节。野外生火做饭时还是该准备一个,可以节省油耗和缩短时间。 餐具200克 14元 普通不锈钢制品 包括饭盒、饭勺,还有两双竹筷。铝制品更轻点但是不够结实,并且可能摔坏、烧坏,不锈钢的更耐用。饭盒可以去小摊上买又轻又薄的便宜货,重量可以减轻不少,正品货太厚不需要,饭盒把手上的压焊点不可靠,找街头师傅花两块钱用铆钉铆上更放心。 吃饭家伙就是这几样了,共计1410 克。旅行快结束时除了餐具都邮回家去了,因为估计最后一段路用不着。不需要生火做饭时就只带上饭盒、饭勺,更轻便。 占总背负重量 6.1% ------------------------------- 大、小水袋 70克 70元、50元 鸭嘴兽牌 2升、1 升容量各一个,必备品。也可以用铝壶代替,但是重量大,一个铝壶至少半斤,短途旅行可以用,长途大负重就不划算了,记得有人说水袋是最自虐的一级用的。虽然是名牌,但是到旅行后期两个水袋上的折痕还是越来越深,直至小袋底部漏水,如果多走上一个月,大袋估计也会漏。给户外点打电话问,店家说可以送回去看一下,确认后换新的,但至今也没见到结果。 水杯100克 12元 普通不锈钢制品 超市里买的结实货,后来给911老兄说可以省掉,就放弃了,喝水改用饭盒。用饭盒喝水的意外好处是经常有人倒水时顺便抓点什么食物放进饭盒里给我吃,其作用有点像出家人的钵盂,不过人家是专业的,叫化缘,我这个只好算要饭。 头灯(内装3节电池) 200克 395元 blackdiamond牌gemini 必备品,一个惰性气体灯泡一个LED小灯。大灯爬山走路够用,可以亮6、7小时;通常身边活动用小灯就可以了,大概可以亮一百个小时没问题,说明书上标称是1000小时,但是亮到后来估计光太暗了不实用。现在的价钱降到了200元,痛苦中…… 大刀410克 给过铁匠20元上下 手工自制 防身用,几乎没用上过,谢天谢地!硬度洛氏46。绝对结实,6毫米厚,有点太厚重,下次做刀一定要轻巧些,4.5毫米足矣。 小刀100克 256元 瑞士军刀 猎人款 很有用处,经常用到,旅行后期丢失了,总觉得身上少了点什么似的。回来后用买了一把,工匠款,增加了钳子和钢锯,觉得更合手。 电池310克 2元/节 南孚碱性电池 一共17 节,回家后还剩下10节,失败!下次带上10节就够用几个月了。 笔记本、笔、地图、指北针 450克 笔记本很厚,否则可以减轻点。西藏地图很有用,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分省地图就很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7元一张。一大张折叠起来放进衣袋,使用方便。指北针是军用型的,比较沉,很少用上,但是很关键。 杂物(指甲剪、针线、抹布、铝箔、军用布带、眼镜盒、密封袋、凡士林、风油精) 330克 走长路一定要修剪好脚趾甲。针线是缝缝补补用的,粗针粗线、细针细线都有,长期出门用得上。铝箔是可粘贴的,用处不大。军用布带也极少用上。眼镜盒是一定要带的,虽然备用的一副眼镜一直没用上,还有夹在眼镜上的简易墨镜。密封袋经常用到,我买的太薄,容易破,后来遇见死穷肥牛,他给了我几个厚实点的,收藏胶卷、电池等物。凡士林用处很多,可以涂在皮肤上防裂,涂在物品上润滑。风油精几乎没用过。 洁具、卫生纸 400克 包括毛巾、香皂、牙具、刮胡刀,香皂是舒服佳牌的,因为它擅长灭菌。 以上几样不算水杯共计2300克,很零碎但是都用得上,尤其在条件很差、要什么没什么的地方。 占总背负重量 10% ------------------------------- 药品300克 抗感冒药 轻克、银得菲、白加黑3种,各10片。自己用得很少,多是给别人用。 阿莫西林 1瓶,抗菌消炎,用得很少,给别人用得多。 诺氟沙星 1瓶,肠胃杀菌,用了不少。 吗丁啉 45片,消除消化不良,用了不多,回家时还剩下30片左右。 健胃消食片 1瓶,开胃,助消化,用了很多,因为味道好,啃压缩干粮的苦日子里经常吃一点。 碘酒棉球 1瓶,几乎没用过。 绷带 一卷,包扎外伤,给别人用过一卷,后补充,自己没用过。 云南白药 止血,自己没用过,给别人用过。 创可贴 若干,包扎小伤口,用了不少,随用随补充。 止血带 铅笔粗的橡皮管一根,没用上过,剪开当弹性绳子用了一段。 红霉素软膏 一小管,消炎,经常用。 减轻关节劳损药 一直在用,买到哪一种用哪一种。膝盖和腰胯经常痛,一直不够用。 云南白药喷雾剂 大瓶1,小瓶1,减轻关节疼痛用,旅行刚开始就摔坏了,药液全部蒸发,没用上。 温度计 一个,测量体温,有时用。 维生素 200克 金施尔康 共计4瓶,后来又买了一瓶金维他之类。每天吃两片。 各种药品共计500克左右,必不可少,有些经常用到,在藏北不但自己用,对身边藏民的帮助也很大。 占总背负重量 2.2% ------------------------------- 食品 葡萄糖 500克,备用食品,用到的机会不多,以防意外,旅行快结束时送给藏族人了。 压缩干粮 1000克以上 备用食品,在拉百超市买到的果味干粮,很少用到,以防意外,一直到坐上回家的火车才吃完。 日常食品 1000克以上 每天正常消耗,没有一天不用到,主要是761和90两种压缩干粮,方便面,以及走到哪里讨到哪里的糌粑。 各种食品共计3000克以上,从来没有彻底用完过——谢谢老天保佑。 占总背负重量 13% 水1500克 早上常常携带超过2000克,每天必备,随喝随少随补充。 占总背负重量 6.5% ------------------------------- 所有物品大概有23000克以上,实际重量通常还要多些,包括一些临时用品,还有纪念品,像小石头什么的。旅行到后来负重有所减轻,比如拍完的胶卷邮回去了。 ------------------------------- 没有算进负重的物品: 鞋304元 忘了什么牌子 天天穿着,不算进背负。人造革和布料制的户外鞋,不防水,V底,很重很厚实,对脚保护得很好。没有算进负重,一双1400克。后来鞋底磨掉不少。 登山杖 480元/对 LEKI牌MAKALU型 天天撑着,不算进背负。通用型,一对杖重量500克多,结实耐用,作用很大,使膝盖和脚减轻了不多但是很重要的负担。 个人的观点是去西藏的装备一定是要注意保暖,如果是5-9月份去,要备有几个季度的衣服,因为高原上的温度变化快。从零上20多度到零下10度之间都可能碰到,如果要走神湖或者接近雪山。 另外,拉萨的户外店很多,有探路者等等,可以买到所有的冬冬。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和旅行方式到时候再去采购也来得及。 另外的建议可以买些头巾之类的冬冬,一可以用来绑头,二来可以当口罩用的那种,因为西藏的很多的路还是土路,粉尘很大。还有就是可以买个抓绒的帽子,很暖和(我的那种是可以做围巾,又可以做帽子的抓绒,非常有用),到拉萨的时候去八廓街买个里面是抓绒的,外面是毛线的那种也很不错。 关于睡袋,如果要去西藏露营,还是要非常注意保暖,建议可以加一条抓绒睡袋做内袋,这样会让你感觉舒服多的拉。
『肆』 如果要去户外野营,应该穿什么衣服
先讲讲穿衣服分层(Layering)的概念
什么是分层呢?一般来讲,户外服装分三层穿。
它们是排汗层[---]/内层(Wicking Layer/Base Layer),保温层(Insulation& nbspLayer),和外套(Shell)。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这三层的。冷了就加一层,热了就减一层。每次出发前,你可以根据你的目的地的天气情况自由搭配。
排汗层 内衣经常是容易被忽视的。很多人参加户外运动时穿的还是平日的内衣。其实我平时也只穿天然织物,除了纯棉的我看都不看。但是在户外运动中,尤其在温差大的地方,棉制品属于禁忌。棉吸水性强,但干的慢。当你剧烈活动出了一身汗以后,一冷下来你很可能被冻病。
在高寒地区,棉内衣可以成为杀手。户外的内衣像我们穿的秋衣秋裤,但一般都采用排汗性比较强的材料。一般你去湿度大或是不太冷的地方,CoolMax这种导水排汗性能好的材料做的内衣最理想, 真丝的也可以。如果你去比较冷的地方,Thermastat做的内衣则比较理想。
Thermastat和CoolMax都是杜邦公司的产品。Thermastat除了排汗以外,保暖性能也很好。
内衣也不用讲什么品牌样式了,买一套试穿两次。如果效果比较好,以后就可以一直用它了。
内衣吗,不能太大,那样影响保暖性。当然,太紧了也不成,裹在身上影响活动自由。在国内,心逸的运动型内衣排汗功能不错,是比较受欢迎的。
保温层 这一层的材料多种多样。羽绒,羊毛,以及各种人造材料做的抓绒衣。羽绒轻,保暖性强,是户外产品中最受欢迎的天然材料。尽管人造材料越做越好,羽绒暂时还是不可取代的。
薄的羽绒服和羽绒背心都是保温层很好的选择。不过羽绒也有缺点。当羽绒受潮时,它的保温性能大降,而且干的很慢。羊毛保暖性也不错,但毛衣防风性差,湿了以后干的慢。
另外,羊毛衫容易变形,而且怕虫咬。这些年抓绒衫(Fleece)越来越流行。它的保暖性能很好,干的比较快。另外,好的抓绒衫比较轻,能防一点儿水,而且透气。传统的抓毛绒防风性不太好,风大时就不能当作外套穿。不过,最新型的材料像WindStopper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WindStopper 采用了一种类似Gore-Tex的薄膜,虽然不能防水,但防风性能很好,比一般的抓绒衫要强好多。抓毛绒的缺点是体积太大,带两件以上装包时很占地方。各大户外产品厂家都生产各式各样的保暖层服装,而且大部分都可以和它们自己厂的外套连起来穿。买的时候注意,袖口,肩膀和肘部等地最好有Corra一类的材料加固。另外,质量不好的抓绒衣物容易掉绒,试穿时留心一下。抓绒衫不贵,100元以下即可买到质量不错的东西。大多数抓绒衣的标签上住明的都是 100%polyester或100%polyester microfiber.
如果你不放心小摊贩的东西,去一些休闲服装专卖店也可买到。
外套 这一层的材料要求可以防水防风,这样不管刮风下雨你都会受到保护。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防水衣料有以下几类:
Waterproof/Breathable(防水透气型,诸如采用Gore-Tex的压合尼龙材料)。 Waterproof/Non-Breathable(防水不透气型,做雨衣帐篷一类有PVC涂层的厚重尼龙材料)。
Water Resistant/Repellent(挡水型,只能挡少量水的密织尼龙面料)。注意防水(Waterproof)和挡水(Water Resistant/Repellent)的区别。有Waterproof功能的面料可以在有一定水压的时候防止水的进入。而有Water Resistant/Repellent功能的面料只是可以挡少量的水,雨下大了或者稍微有些水压的时候,它们就不管用了。采用Gore-Tex等防水透气材料做的外套,可以保证你坐在或跪在潮湿的表面而衣服里面不会湿。不过,不管什么防水材料,用过一段时间以后也需要进行DWR处理。DWR是Durable Water Repellent的缩写,是一种防水的胶。像Gore-Tex的冲锋衣,穿一定时间后最好用Gore出的Revivex处理。随着Gore-Tex等材料的出现,防水透气不再是什么矛盾的概念了。
总的来说,这些防水透气材料防水效果更好些,但透气性一般。不过,这些材料还是比只能防水的材料要好。
如果只防水不透气,衣服里面还是会很湿
天气很冷的时候,衣服里面甚至会结霜。买外套的时候最好买宽松一些,这样你可以在里面套上保暖层和排汗层的衣服。裤子吗,宽松的牛仔裤可以满足一般的远足。但如果你的目的地天气情况复杂,你最好买一条防水裤。最好买那种侧面全拉链的,这样你可以随时根据天气变化穿上脱下。一般好的外套在易磨损处都采用耐磨材料加固。冲锋衣的设计都大同小异,但好的品牌在细节方面做的更好些。其实那些叫的响的品牌多是靠赞助探险活动而出名的。它们的优势在于那些探险运动员可以为它们提供直接的反馈,这样有利于厂家改进产品设计。很多朋友都关心他们买到的衣服是否属于真的Gore-Tex,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即使请有经验的朋友帮你当场鉴定,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辨出真假。一般来说可以当场测试防水性,注意看接缝处是否漏水。因为新衣服外层都经过DWR防水胶处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沾水。即使你拿到水龙头底下冲上几分钟,或者做个水窝等上几分钟,你甚至可以用手去压水,里面也不会湿,面料外层也不会沾水。
透气性可以通过热水测试
以前山野的版主独行马介绍过这样一个办法。倒半杯热水,将衣服里侧罩在杯口,用一块玻璃压在衣服外侧,看是否有水蒸气。以上办法只是证明了那件衣服的面料是防水透气的。具体是不是Gore-Tex还是不知道,但好像是否Gore-Tex也不重要了。毕竟防水透气的性能是买点,名子和牌子不是。
另外你还可以检查衣服的做工和附料
Gore-Tex的衣服必需用Gore指定的Gore Tape Seam(压胶条)。针距的密度也都有特殊要求,不能太稀疏也不能太密。网状内衬的黑色纤维上应该有细微小孔,所有的拉链都应该用YKK的。现在美国市面上卖的大多数户外服装都是Made in China.一件Gore-Tex的冲锋衣在美国卖200-450美元。即使在过季清仓时也要卖120-250美元。它的成本价不会很高,但最少也要在60-100美元之间。但这些厂家大都是在国内下订单生产服装,并没有正式销售渠道。除了少数像Ozark之类的厂家有真货卖,一般市面上流出来的最好的大概是来料加工的余料做的,偶尔还能见到一些出口剩下的次品,但这些东西的量极少。秀水那儿的东西,1000件里能找出20件真的就不错了,一般只有个别摊主才有。如果你买到一件3,4百元的Gore-Tex冲锋衣, 可以肯定它是假的。
『伍』 参加户外活动,比如登雪山啊,徒步什么的,为什么一定要穿冲锋裤啊穿牛仔裤行么
行的。我第一次徒步三十五公里徒步就是牛仔裤去的。但是真的很难受。所以以后我都不穿了。不一定必须是冲锋裤。宽松点的也行。如果你不是经常性的的可以不穿。建议您穿。真的很好的哦
『陆』 户外登山需要哪些简单的装备啊
帐篷:一般分三季帐篷、四季帐篷和高山帐篷。按使用人数可分单人帐、双人帐、三人帐、多人帐。一般户外店普遍销售的是三季双人帐,即春夏秋普通休闲露营活动常用,结构分双层、单层帐。双层帐外帐防雨,内帐透气,在夏季天晴可不加外帐,因此双层帐越来越普遍。帐杆分玻璃纤维杆和铝合金杆,铝合金杆较轻。四季帐较少见,可在冬天使用,但也较为厚重,价格较高。
登高山特别是雪山,应用高山帐篷,通风、保暖、透气且非常结实,能防12级大风,一般旅游帐篷不适合高山地区。
背包:根据容量分小型背包30升以下,中型背包30-45升、大型背包45-80或更高。根据目的地携带的装备选择背包。一般周末两到三天的野外露营活动,45-60升的背包合适(帐篷、防潮垫可未挂置顶)。户外中大型背包一般都有良好设计的背负系统,使背负重量均匀分散到背上和腰上,并可调节。背负系统好坏是衡量背包好坏的重要因素。
睡袋:普通气候条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根据温标(睡袋保暖温度的指标)选择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区以高质量的羽绒制成的睡袋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绒量即可。羽绒睡袋因容易压缩,体积、重量都小,越来越受欢迎,但价格也较贵。
防潮垫或气垫:物理防潮垫或充气睡垫,用于与地面潮气隔离,保持体温及睡眠质量。
冲锋衣裤:冲锋衣泛指防水透气的功能性外套,区别与雨衣是其透气性,让身体汗蒸汽容易挥发,保持身体的干爽与舒适。着名的防水透气材料品牌是Gore-Tex、DENTIK®。
『柒』 冲锋裤里的抓绒裤子暖和,还是普通的棉裤暖和
抓绒的穿着舒服,话说你不里面不是还要穿保暖裤的么。推荐抓绒裤子。轻便,舒服。
『捌』 户外运动:爬山穿什么裤子 爬山不能穿短裤
这就需要看你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天气爬山了。爬山穿的裤子最好是耐磨性强,防风透气性好的。短裤在天气突变的情况下无法快速更换,同时在爬山过程中也会划伤小腿,所以不建议。
关注三夫户外装备,了解更多户外装备信息(sanfozb)
『玖』 户外登山穿什么
冲锋衣、抓绒卫衣,速干衣等等。
运动裤、冲锋裤、速干裤等等。
登山鞋、运动鞋或者徒步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