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通港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南通港有私人双尖船100多艘用于客货运输。
1953年6月相继组织渡船合作社和水上运输社,分别负责旅客渡运和货物运输。1978年以后,多数客渡船改为机动船,载客量多,航速快。1985年客运量达112万多人次。洪塘大桥建成通车后,该港客运量锐减,1993年不到50万人次。
2. 南通的历史沿革
今南通境域按地理变化和历史渊源大致分为北、南两部。今南通北部的海安、如皋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历届吴、越、楚等国地域,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宁海、如皋等县,属海陵郡,这是北部地区建县之始。今南通南部旧称通海地区。
唐代,胡逗洲得到开发。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镇遏使的职位。后来,五代吴国曾设丰乐镇、大安镇、崇明镇及狼山镇。五代时直接统治静海与东洲一带的是姚氏家族。姚彦洪建筑城池官廨,号称静海都镇,统辖狼山、丰乐、大安、崇明四个大镇。
后周显德三年(956),周军压境,姚氏政权控制东洲、静海约半个世纪的局面结束。显德五年(958)初,后周设立静海军,不久升静海军为通州(今南通市),并设静海、海门两县归通州管辖,州治驻静海。
宋代,通州属淮南东路,天圣元年(1023)通州改名为崇州,又称崇川。政和七年(1117)通州一度称静海郡。
元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通州曾升为通州路,二十一年恢复为州,属扬州路。崇明县曾短时间归属通州,后又划属苏州。
明初,静海县废,此后,通州只管辖海门一个县。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人关。次年七月南下占领通州。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废县为乡,并入通州。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为直隶州,隶属于江苏布政使司,领泰兴、如皋两县。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属江宁布政使司。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割通州19沙、崇明11沙及新涨的天南等41沙设海门直隶厅。
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通州官绅响应武昌起义,宣告通州脱离清王朝统治,次日成立军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临时省议会决议通州废州设县,改称南通县,行政区划同宣统时的13市、8乡。民同十六年(1927年)5月,同民革命军(北伐军)抵南通,推翻北洋政府南通县知事公署,成立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南通县政府,属江苏省政府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江苏省行政第七区(后改为第四区)专员公署设于南通城,下辖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崇明5县。1938年3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通城,建立伪政权,国民党南通县政府先后迁至金沙、北兴桥,专员公署先后迁至马塘、掘港。
1940年11月,新四军东进通如海启地区,随即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南通、如皋、海门、肩东四县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3月,成立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1945年12月和1946年8月先后建立苏皖边区第一、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又经过3年半的解放战争,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华中行政办事处决定,划南通城、唐闸镇、天生港镇、陆洪闸和近郊农村成立南通市,隶属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行署机关驻南通市。当年5月,第九行政区改称苏北南通行政区。
1950年5月,南通市升格为苏北行署直辖市。1953年1月起,南通市为江苏省辖市,同时建有南通区(同年4月起改称专区,1978年7月起改为地区)。其中“市”管辖城区、郊区,专区(地区)管辖海安、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崇明7县(其中崇明于1958年11月划归上海)。地、市并行的体制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撤销南通地区行政公署,原行署所辖6县归南通市领导,市管县的体制延续至今。
3. 南通市港闸区的历史沿革
港闸区的前身是原南通市郊区,1991年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南通县的陈桥乡、幸福乡和秦灶乡,原城区管辖的唐闸镇、天生港镇划郊区管理,将郊区所辖的任港乡、钟秀乡、八厂乡、狼山乡划归城区管辖,经国务院批准,将郊区更名为港闸区。1993年设立港闸经济开发区,1996年秦灶乡撤乡建镇,2001年芦泾乡并入闸西乡,港闸区辖四乡(幸福乡、陈桥乡、闸西乡、闸东乡)三镇(唐闸镇、天生港镇、秦灶镇)一个街道办事处(永兴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港闸经济开发区)。2005年和2009年港闸区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全区现辖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港闸经济开发区(和永兴街道合署办公),五个街道(天生港镇街道、唐闸镇街道、秦灶街道、幸福街道、陈桥街道)。
199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通市郊区更名为港闸区。
2000年,港闸区辖3个镇、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24448人,其中: 秦灶镇 25513 唐闸镇 25759 天生港镇 7719 闸东乡 24233 永兴乡 28837 芦泾乡 27648 闸西乡 27665 陈桥乡 29454 幸福乡 27620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辖1个街道、3个镇、4个乡。(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唐闸镇 辖:社区居委会(大南、新工房、新华、西洋桥、闸北、疏航桥、公园、大桥、闸港桥)。
天生港镇 辖:社区居委会(三八、通燧、泽生、果园、江海)。
秦灶镇 辖:村委会(秦灶、桥北、桥东、八里庙、西安桥、袁桥、费桥、秦北)。
闸东乡 辖:村委会(闸东、横河、花墙、长岸、尖沟头、高店、新园)。
永兴街道 辖:社区居委会(曙光);村委会(永兴、节制闸、曙光、东港、芦泾港、窑墩坝)。
闸西乡 辖:村委会(五星、福利、国庆、八一、新闸、龙潭、爱国、白龙庙)。
陈桥乡 辖:村委会(陈桥、陈桥北、树北、育爱、集成、河口、五里树、长路、葆华)。
幸福乡 辖:村委会(幸福、管园、文俊、秦西、施店、祖望、花桥、转水、蒋坝)。
港闸开发区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
秦灶镇面积19.63平方千米,人口32122人。闸东乡面积14.89平方千米,人口19069人。
闸西乡面积23.99平方千米,人口28060人。陈桥乡面积29.09平方千米,人口27851人。
幸福乡面积20.48平方千米,人口23469人。
2005年8月,南通市政府《关于调整港闸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通知》(通政发[2005]46号),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5]54号):一、同意撤销天生港镇和闸西乡,以原两乡镇所辖区域设立天生港镇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高墩圩桥西原闸西乡政府。办事处管理5个居民委员会和8个村民委员会。二、同意撤销唐闸镇和闸东乡,以原两乡镇所辖区域设立唐闸镇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唐闸镇。办事处管理9个居民委员会和7个村民委员会。三、同意撤销秦灶镇,以原辖区域设立秦灶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秦灶镇。办事处管理8个村民委员会。区划调整后,港闸区辖4个街道、2个乡。
2009年1月,南通市政府《关于调整港闸区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通政请〔2008〕99号),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9]3号):
一、同意撤销港闸区幸福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幸福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幸福居委会,管理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二、同意撤销港闸区陈桥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陈桥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河口自然集镇,管理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
4. 南通港的介绍
南通港区东濒黄海,西南临长江,处于海、江、河联运的枢纽地位。南通口岸是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下属吕四一类口岸。南通市是我国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长江南通段江面开阔,河势稳定,具有发展造、修船业的良好条件。南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修船基地。
5. 想知道: 南通市 裤子港桥 在哪
在军山附近 现在的海事局边上
6. 南通有哪些历史典故
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据古文化遗址考证,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6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
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江海大地还孕育了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著名数学家杨乐及2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江风海韵,风光绮丽。市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国内外游人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正在规划、开发的沿濠河博物馆群将赋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内涵。位于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同样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狼山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扩建广教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声名远播。位于狼山两侧的剑山、军山、马鞍山、黄泥山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新添了不少景点。百里县区不乏寻幽探胜之地。海安的青墩文化遗址,如皋的水绘园和定慧寺,通州的文天祥南归渡海亭,如东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响乐”(海滨放风筝),启东的圆陀角观日亭等名闻遐迩。
虽然南通只有一千多年的建城史,但盐业厚利却促进了城市繁荣,城市规模也日益扩大,至明代时已成为苏北的重要城市,后因随着海滩淤涨,海岸线东移,海盐业才开始衰落,但代之而起的植棉业的发展和家庭手工土布业的兴盛,又使此地很快成了大宗棉花土布的集散中心,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回家乡兴办大生纺织厂和大生企业集团,南通又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成为闻名遐迩的纺织城。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家纺城!
南通现有我国最早创办的师范学校(1902年)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博物馆(1905年),城周濠河环绕,狼山风景区主要由狼山、军山、剑山等五山组成,沿江绵延近4公里,是中国八小佛教名山之一,是江苏著名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之地。名胜古迹有通州三塔、水绘园等。
南通风景名胜精选:
>>>狼山风景区<<<
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边,在一马平川的江海平原上,狼山、剑山、军山、马鞍山、黄泥山滨江而立,五山秀丽多姿。站在五山之首的狼山上,举目眺望,莽莽长江,雾霭茫茫,此为长江最宽处,北岸至南岸,江水宽约八九公里,宛如浩瀚大海,无边无际。狼山,东西走向,北幽南畅,北麓沿边悬崖峻壁,难以攀登;南坡平缓,易于上行。
古代,狼山原是长江入海口江水中的一个孤岛,长年的泥沙淤积,便与江北岸连为一体。但山脚下依然留存下一条环山的清澈的“护山河”,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玉带河”,为狼山增添了一景。山上寺庙里有一副对联:“江束四围圆,潮平两岸阔”。这有力地证实了此山原为“江心岛”。古人巧喻此江心岛之狼山为“美女梳头”、“老衲坐禅”。真是诗韵优美,寓意深远……
狼山景区有个迎客宗旨:先照远,后照近。即先盛迎远方贵客,尔后接待近处嘉宾。可见,狼山胸怀天下,先人后己,乃有圣贤之心。
宽大为怀的狼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代,此山有一只白狼精,占山为王,无恶不作,把个风光优美的青山糟蹋成荒山野岭。一天,一位远方云游的年轻和尚累了,想借此地歇歇。“这有何难?”白狼精心想,一个座位之地能有多大,便轻狂地瞟了和尚一眼,“你要借多大地方?”“不大,不大。有个袈裟大小的地方就可以。”“无妨,无妨。”白狼精见那袈裟不过三五尺大小,便爽快答应了。“老衲这里有礼,谢谢施主。”只见那云游和尚挥起袈裟,往天上一撒,不料,那袈裟顿时飘飘洒洒散扩开去。如同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从天而降,把整个山全都罩在网内……白狼精见,慌了手脚,知道遇到法力无边的仙人了,立即拜倒在地:“圣贤在上,受小人一拜!”白狼精算是知趣,自个儿卷起铺盖,让出狼山。临走,白狼精跪求道:“能否将此山叫狼山,也算给小人留个思念?”“老衲答应你。”
这位慈悲为怀的和尚,便是后来让狼山兴盛起来的大圣菩萨。由此,当地便留下了一句幽默有趣的后话:“大圣菩萨借狼山,有借无还。”
狼山顶上的广教寺,寺门两边粗大的黑色圆柱上,书写了一副气吞山河的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可见狼山气势之非凡。
步入寺院,登上大圣宝殿。大圣菩萨端坐堂上。大殿黑亮的圆柱上,可读到诗联一对:开门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大圣菩萨胸襟之大,如汪洋,似苍穹……
千年古刹的广教寺,殿宇雄丽,气势恢弘。环绕广教寺的众多景点,更是多姿多彩。北麓园内,山石奇绝,峰、岩、洞、石,颇负盛名。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鉴真和尚遇难纪念塔、清康熙御书亭、摩崖石刻、平倭碑亭、军山飞瀑、张謇铜像、三仙祠、关帝庙……风景万千,令人心驰神往。怪不得,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于狼山留连忘返。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赞叹道:“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游罢狼山,心潮澎湃,欣然挥毫:第一山。
这个闻名于世的狼山,其实高度并不高,只有海拔106.94米。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中国有四座佛教圣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另有八座佛象小名山,狼山即为八大佛教小名山之首,可与四大佛教圣山比名……站在狼山峰巅,眺望南通市。阳光下,城池璀璨耀眼,熠熠闪光。南通市不仅拥有“江海第一山”,还拥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南通籍的清朝状元张謇激于义愤,为挽救于危难中的中国,满怀抱负,返回故里,兴办实业,创建学校;大搞文化、水利、交通建设,为今天的南通留下了近现代城市建设的科学格局。为此,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吴良镛惊叹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濠河风景区<<<
环绕南通城的濠河,被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是南通的骄傲。南通人民为有这一条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国内现已罕见的濠河而自豪。
濠河 即古护城河、位于市区中心。濠河曲水回环,绕城而流,水面70万平方米,景观丰富,林木葱郁。亭台桥榭掩映其间,画舫游艇荡漾水中。濠河周围景致荟萃。东南之滨有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有南通三塔之冠文峰塔,登其高眺远,可俯瞰南通全城。文峰塔院是市文联,书画院,艺术馆所在地。与塔院毗邻有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业研制刺绣等民间工艺品。与文峰塔一河之隔有我国第一座纺织专业博物馆:纺织大观园。三元桥畔新建的文峰公园,以自然风光与天然野趣倍受游客青睐。西南濠河风景区,以原五公园为基础兴建,这里河面宽阔,碧波荡漾,是南通市的文化娱乐区。北首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光孝塔。民谣"南通有三塔,角分四六八;两塔平地起,一塔云中插",所称八角之塔即光孝塔。
>>>滨江公园风景区<<<
滨江公园总投入达1.8亿元。南接龙爪园,紧靠长江,总占地面积约375亩,是长江岸线上不可多得的天然景观带。根据规划,整个公园由港口风情区、沿江风光区、休闲新天地、市井传统文化区等四个区域组成。经过抛石护岸吹填土,将形成200亩腹地,向东南延伸至黄泥山、马鞍山,与“山水间”体育公园接壤,形成壮阔的沿江新景观。滨江公园是一处集观光、游览、休憩的临江生态公园,游客在此可以充分亲近江水,体验长江雄姿,观赏山水田园风光。此处景点增强了五山风景区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创造了景区中央核心广场和绿色活动走廊,同时,还增强了“生态原貌”资源,使得这一景区地带形成为一个整体的临江生态公园保护区。该公园包括港口风情区、江岸风光区、碧水金滩区、休闲新天地、湿地生态区、龙爪礁石区等
>>>蛎岈山<<<
座落在东灶港东北侧的蛎岈山是一个天然两栖生物岛,因盛产牡蛎而闻名,据中科院、南师大科学家考察后认为淤泥质海岸出现如此规模生物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实属罕见,为研究近二万年以来中纬度古海洋提供了难得的,甚至是地球上唯一的观照体。地理专家对其体表牡蛎壳测定证实它已有1540—1946年的历史,其固着基及造礁可达数千年,甚至上万年。整个蛎岈山似山非山,似岛非岛,由黄泥灶、泓西堆、大马鞍、扁担头、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60余个牡蛎堆坨积而成,方圆6600亩,沙丘起伏,岛上资源丰富,别有天地,整个蛎岈山奇观可谓世上一奇。蛎岈山真奇妙,可谓:是山非山潮落登山天下奇景扑面来,有岛无岛汐潮离岛海上壮观踏浪去。在岛上你可尽情饱览大海风光,和大海零距离对话,任你在金沙滩上奔跑;若你躺在沙滩上休闲观海、悠然自得、尽享自然风光,渔港观光、海上休闲、蛎山探密、快艇击浪、海上日出、滩涂采蛤、骡马彩车等无不令你心驰神往。
>>>水绘园<<<
绘园位于如皋城东北隅,是国内著名的古园林之一。其特色“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秋峦葩卉,一一掩映,若绘画然”。加之明末才子冒襄(字辟疆)与金陵名妓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在海内外广为流传,水绘园亦名声远播。1981年,我国著名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来如皋水绘园游览,即兴填了《忆江南》词一首“如皋好,信步冒家桥,流水几湾萦客梦,楼台隔院似闻箫,往事溯前朝。”
>>>文峰公园<<<
三元桥东,文峰塔南,有一座以田园神韵取胜的公园,这就是1989年建成的文峰公园(原名长春园)。此园三面临水,东边与纺织博物馆相连。占地近10公顷,除园畔流过的濠河外,园内与濠河相通的河面就有3.3公顷,可谓“水包园,园包水”。文峰公园受人喜爱,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正处于“半村半廓”的濠河东南风景区,而且它本身造园艺术具有魅力,故而能吸引四方游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南通“园博园”<<<
“园博园”位于狼山与马鞍山、黄泥山之间的长江边,占地达49公顷,总投资4.2亿元,分江海风景区、灵山圣景区、西山怀古区、梅岭揽胜区和园艺集萃区。第五届省园博会于2007年9月20日在南通“园博园”开幕,本届省园博会的主题为:“山水神韵江海风”,将展示13个省辖市经典景观,包括南京的“梅林花雨”、南通的“映山泽镜”、无锡的“泉月赏心”、常州的“闻香寻芳”、苏州的“枫桥夜泊”、扬州的“三月烟花”、徐州的“西溪探源”、宿迁的“林霭秋雨”、淮安的“桑田村庐”、连云港的“松石水滩”、镇江的“西山径幽”、盐城的“泽地仙滩”和泰州的“翠园绿坡”,大多以各市知名景点为原型,结合“园博园”的地型地貌而构思建造的。
>>>体育会展中心<<<
南通体育会展中心工程是南通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设计功能最全、建设标准最高的现代化体育会展设施,总占地6000亩,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建成后,它将成为一座集各类竞技体育比赛、全民健身休闲、商贸旅游会展、大型文艺演出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会展中心。
该中心工程位于南通市新城区中心轴线南端、工农南路与平啬园路交接处,紧邻狼山风景区与在建的南通大学城。工程包括国内第一个可开闭顶体育场、具备体育比赛与会展双重功能的体育馆以及现代化的游泳馆。
据悉,由日本全日新设计公司和同济大学共同设计的开闭顶体育场拥有3万个座位,所开启面积为105米×1900米,这比21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方案”所开启面积还要大三分之一,堪称全国第一。同时拥有60000个座位和10000个展位的体育馆,采用具有飘逸感的多曲线屋面,更增添了体育中心的现代气息。位于体育馆东侧的游泳馆共800个座位,可承担国内国际的各类大型比赛。
南通名人简介:
历代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等文学家在南通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和轶闻逸事。
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南通籍人士。
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蛇药专家季德胜以及数学家杨乐等20多位两院院士也出自南通。
体育事业备受瞩目,先后为国家输送了林莉、赵剑华、张洁云、周天华、葛菲、李菊、黄旭等一批体育名将,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
今天,在全国中型城市中,南通更有许许多多的“第一”:二十多位院士、好几位闻名的大画家(袁运生、袁运甫兄弟等等)、二十多个世界冠军、主跨桥长达1088米的世界最大最长的钢索斜拉桥――苏通大桥……屈指一数,在全国地县级市中,在各个行业里,南通居然拥有70多个全国第一,有的甚至是世界第一。真是奇迹的“故乡”!尤其令人振奋的是“百岁老人之最”。据说,全国有4000多位百岁老人,南通居然拥有400多人。
南通为长江金三角的北角。南通大桥通车后,可与大上海连为一体,只需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如今,上海与崇明岛之间,已在长江江底开凿江底隧道。而南通与崇明岛之间也正在计划架设长江大桥……明天,这个流金淌银的南通市,将是座开掘不尽的金山……
南通江海交汇的壮观,长寿健身的神奇,花园城市的幽雅,江海河鲜的美味,无不传递着春的信息;南通近期推出了“江海之旅、文博之旅、冠军之旅、教育之旅、长寿之旅”五条特色旅游线路,欢迎您来品味南通。
7. 南通历史文化
南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古文化遗址考证,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
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6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
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
(7)南通裤子港历史扩展阅读:
南通位于江海交汇处,全境为不同时期形成的河相海相沉积平原。可分为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低洼湖沉积平原区、北岸古沙嘴区、通吕水脊海河沉积平原区、南通古河汊水网平原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
南通全境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靠陆,呈不规则菱形。地势低平,地表起伏较微,高程一般在2~6.5米,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是其显著特征。
南通境内地势平坦,河沟成网。老通扬运河接如泰运河到沿海出口以南为长江流域,面积5700多平方千米;以北为淮河流域,面积2200多平方千米。
8. 请问 南通的历史
江苏南通历史悠久,约在6500多年以前,南通市海安县西部、如皋市西北部即已成陆。1973年在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1984年又在海安县隆政乡吉家墩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说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一地区生息活动。 南通成陆图 清墩遗址出土:中华第一斧 ==秦以前== 先秦称海阳,南通境内海安县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 周朝初年,周武王封子姬叔于邗。邗国北与淮河下游的嬴姓小国淮夷接壤,东临黄海,南隔长江与吴国相望,西与宗、“群舒”、六、英、梦等(今安徽舒城、六安、霍邱一带)为邻。南通一带属邗国(当时的南通除了海安,其他绝大部分地区未形成陆地,仍在海中)。 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灭邗国,“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国语·吴语》)”,地属吴国。 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鲁哀公和卫出公、宋国大夫皇瑗在吴国的郧(今海安县立发乡)商谈鲁、卫、宋3国结盟之事,“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左传·哀公十二年》)”。 周元王五年(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地属越国。 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地属楚国。 ==秦汉== 秦初地属东海郡, 秦始皇 曾屯兵于境内 军山|象山 (今军山)。 汉高祖 初年,地属东阳郡。 汉高祖 五年( 前202年 ),地属 楚国(西汉诸侯国)|楚国 。 汉高祖 六年( 前201年 ),地属 荆国(西汉诸侯国)|荆国 。 汉高祖 十二年( 前195年 ),封侄 刘濞 为吴王,地属 吴国(西汉诸侯国)|吴国 。刘濞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并招纳工商和「 任侠奸人 」,以扩张割据势力。 汉景帝 三年( 前154年 ),平定 七国之乱|吴楚七国之乱 后,国除,地属 江都国(西汉诸侯国)|江都国 。 汉武帝 元狩 六年( 前117年 ),置海陵县,地属临淮郡。 汉武帝 元封 五年( 前106年 ),地属徐州临淮郡。 新朝|新莽时期 ( 8年 — 23年 ),改海陵为亭间,地属淮平郡。 东汉 复置海陵县,地属徐州广陵郡。 ==魏晋南北朝== 三国 时先属 曹魏|魏 , 曹操 “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 三国志 ·魏志·蒋济传》)”,强令徙民,为隙地,海陵县废。 吴大帝 赤乌 四年( 241年 ),郡人 吕岱 招抚乡民回归。 晋武帝 太康 元年( 280年 ),复置海陵县,地属徐州广陵郡。 晋怀帝 永嘉 五年( 311年 ), 永嘉之乱 后北方地区人口避战乱大举南迁,部分迁至海陵。 晋安帝 义熙 七年( 411年 ),分广陵境置海陵郡,地属南兖州。 南朝 宋明帝 泰始 七年( 471年 ),分宁海县西境置海安县(因海水常浸淹农田,遂取名海安,为“永不扬波”之意),后并入宁海县,地属新平郡。 南朝 梁武帝 年间( 502年 — 549年 ),长江口出现了一块较大的沙洲——胡逗洲(又作壶豆洲,今南通市区)。 南朝 梁元帝 承圣 六年( 552年 ),乱将 侯景 兵败而曾企图占据壶豆洲,后为 王僧辩 所获。 ==隋唐五代== Image:鉴真和尚.jpg|thumb|150px|鉴真和尚 隋文帝 年间( 581年 — 604年 ),地属扬州总管府。 隋炀帝 大业 元年( 605年 ),废扬州总管府,置江都郡,地属江都郡。 唐高祖 武德 元年( 618年 ),胡逗洲为盐亭场。“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 太平寰宇记 》)”,地属扬州广陵郡。 唐玄宗 开元 十年( 722年 ),设置盐官,地属扬州海陵县,隶属淮南道。 天宝 七年( 748年 ), 鉴真|鉴真和尚 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发自崇福寺,至扬州新河乘舟,下至常州界狼山(《 大唐和上东征记 》)”。此时的胡逗洲已是一块东西80里、南北35里的大沙洲(唐时1里相当于0.56公里)。 唐僖宗 乾符 二年( 875年 ),狼山为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狼山北的胡逗洲亦为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了。 唐哀帝 天佑 四年( 907年 ),吴(十国)|吴国 姚存制据胡逗、东布二洲,任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后子姚廷珪任东洲静海军使。 10世纪初,胡逗洲与另一个沙洲—南布洲连成一片,整个沙洲的范围向东扩展到了大致今 海门市 包场镇一带。 南唐烈祖 升元 元年( 937年 ), 南唐 代吴(十国)|吴国 ,立 静海 都镇制置院,取“海疆平静”之意,姚存制孙姚彦洪任静海都镇遏使及静海制置使,置如皋县,地属泰州。 后周世宗 显德 三年( 956年 ), 后周 引兵取 南唐 长江以北地。 显德 五年( 958年 ),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地属 扬州 ,旋改 通州 ,意为水上交通方便之意,辖静海、海门2县,州治静海;同年,后周静海制置巡检副使王德麟在通州筑城“立四门,周六里七十步。 显德 六年( 959年 ),甃以陶甓,以北门地僻多盗,立壮健营镇之。”这是南通正式建城的开始。 ==宋元明清== 宋仁宗 天圣 元年( 1023年 ),通州一度因避讳而改称崇州,别称 崇川 。 明道 二年( 1033年 ),复称通州,隶属淮南东路,领静海、海门两县。 庆历 年间( 1041年 — 1048年 ),东布洲(海门岛)又与陆地连成一片。狼山亦已渐与陆地相连,今南通的大部分土地均已成陆。隶属淮南东路。 嘉佑 五年( 1060年 ),教育家、理学先声、郡人 胡瑗 逝世。 宋徽宗 政和 年间( 1111年 — 1118年 ),“知州郭凝塞北门,改壮健营为玄武庙”。 宣和 元年( 1119年 ),郡人 王俊乂 以太学上舍擢第一(状元)。 政和 七年( 1117年 ),通州一度升为静海郡,不久复名通州,隶属扬州。 宋度宗 咸淳 五年( 1269年 ),两淮制置使 李庭芝 凿河40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 南宋 末,通州一度治于 金、元 之手,饱受蹂躏,特别是第二次蒙古人入城,屠杀酷烈。 宋恭帝 德佑 二年( 1276年 ),元军东下, 文天祥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与其客杜浒、金应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路过南通,写下'''“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度鬼门关。若将九折回车看,倦鸟何年可得还。(《发海陵》)”'''的千古名句。 元初仍设通州,隶属扬州路。 元世祖 至元 十五年( 1278年 ),升为通州路,设总管府,隶属江北淮东道廉访司,并设万户府,镇守其地。 至元 二十一年( 1284年 ),复为通州,属扬州路,隶江北淮东道廉访司。 元顺帝 至正 十三年( 1353年 )五月, 大丰 盐丁 张士诚 起兵,占领泰州、通州。 至正 二十七年( 1367年 )七月, 朱元璋 派 徐达 攻克通州。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设守御千户所,废静海县,通州直管静海本土,领海门、崇明两县,属扬州府。 洪武九年(1376年)划崇明县归苏州府,通州仅领海门一县。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倭始犯通州。 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七月,河北刘宸、齐彦明率qi yi军浮江东下,舟泊狼山港。总督都御使陆完派兵与义军战于狼山,齐彦明战死,刘宸落水而亡。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通州除州城外,分6乡6场。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倭围通州,为参将解明道率众击退。扬州千户洪岱、文昌龄,泰州千户王烈率兵支援通州抗倭,殉难。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三月,倭犯通州,狼山巡检尹鼐御敌殉难,淮扬兵备副使张景贤率兵败倭于州城南,歼20余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三次犯通州,先后为知州喻南、淮扬兵备副使马慎率众击退。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倭由掘港入寇,掠白蒲镇。马慎督所部围倭于陈家庄。二日,倭奔。郡人曹顶追击,至单家店(平潮镇),因天雨路滑,战马失蹄,殉难。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月,倭窜犯通州,狼山副总兵邓城御贼失败。倭进至白蒲,取道如皋谋取扬州。淮扬兵备副使刘景韶、游击邱升率兵三战三捷,倭回窜通州,被剿灭。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知州王之城以军山、剑山之石,代砖筑新城,南以望江楼为门,北连旧城,使成唇齿之势,新旧两城似葫芦,故又有葫芦城之称。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兵部尚书、蓟辽督师、郡人顾养谦逝世。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隶属江南省扬州府。是年闰六月十五日(8月6日),星陨如寸。次日,州民苏如彻、明万里等杀知州李乔以抗拒清廷推行剃发令。七月,清兵临境,苏、明被害。 顺治三年(1646年),州治置副将(从二品)镇守。 顺治十年(年)七月,州民复发难,以白布缠头为号,遭知州钱国琦、守备韩可桂镇压。 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副将为镇守狼山总兵官(正二品)镇守。 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年),属江苏省扬州府。 康熙十一年(1672年),因江岸坍没,海门废县为乡,并入通州。康熙以后,新城年久失修,逐渐荒废,但新城之外护城河犹存其形。 康熙十五年(1676年),说书艺人祖师爷、郡人柳敬亭逝世。 康熙十九年(1680年),文学家、戏曲家、郡人李渔逝世。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为直隶州,为别于直隶顺天府的通州,故称南通州,属江苏布政使司,下辖如皋、泰兴二县。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年),“扬州八怪”之一、郡人李方膺逝世。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隶江宁布政使司。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郡人胡长龄中一甲一名状元。 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内阁学士、兵部尚书、郡人戴联奎逝世。 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郡人盛广大等响应太平军,于军山谋取义旗,事泄,遭官兵镇压。 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灶民开垦荡地,与盐商发生冲突。总兵邓龙彪派兵缉捕灶民,遭到反抗,官兵大败后谎报“灶民造反,将乘虚攻城”,两江总督李鸿章派兵剿捕,灶民死难者2000余人。 清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年),郡人张謇中一甲一名状元。 清恭宗宣统元年(1909年),设定3市区、10镇区、8乡区。 宣统二年(1910年),市区、镇区改为市,乡区改为乡。
9. “江海之都”是指什么地方有着什么历史
南通依山临江通海,是我国天然避风不冻的良港,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水秀美、经济
发达的江海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