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裤子尺码多大
是这样计算的:
衣服尺码对照表--鲁宾汉尺码对照表
1、上装尺码为:
01码表示代码为:“XXS” 02码表示代码为:“XS”
03码表示代码为:“S” 04码表示代码为:“M”
05码表示代码为:“L” 06码表示代码为:“XL”
07码表示代码为:“XXL”
2、茄克装尺码为:
70表示代码为:“48”(M)
71表示代码为:“50”(L)
72表示代码为:“52”(XL)
73表示代码为:“54”(XXL)
3、裤装尺码为:
26代表腰围为:“1.9尺” 27代表腰围为:“2.0尺”
28代表腰围为:“2.1尺” 29代表腰围为:“2.2尺”
30代表腰围为:“2.3尺” 31代表腰围为:“2.4尺”
32代表腰围为:“2.5尺” 33代表腰围为:“2.6尺”
34代表腰围为:“2.7尺” 36代表腰围为:“2.8尺”
38代表腰围为:“2.9尺” 40代表腰围为:“3.0尺”
42代表腰围为:“3.1尺” 44代表腰围为:“3.2尺”
50代表腰围为:“3.4尺” 52代表腰围为:“3.5尺”
54代表腰围为:“3.6尺”
4、西服装尺码为:
80表示代码为:“145” 81表示代码为:“150”
82表示代码为:“155” 83表示代码为:“160”
84表示代码为:“165” 85表示代码为:“170”
86表示代码为:“175” 87表示代码为:“180”
88表示代码为:“185”
5、衬衣装尺码为:
60表示代码为:“38” 61表示代码为:“39”
62表示代码为:“40” 63表示代码为:“41”
64表示代码为:“42” 65表示代码为:“43”
66表示代码为:“44” 67表示代码为:“45”
68表示代码为:“46”
怎样识别服装的“号”和“型”
全国服装的统一号型所说的“号”,是指人身高的厘米数,它影响到的部位是衣长、袖长、裤长;所说的“型”,指的是人的体围厘米数,它影响的部位是腰围、臀围。一个人只能使用同一个“号”,而不能使用同一个“型”,因为上衣和裤子的“型”必须分开使用。例如你身高170厘米,基本胸围为88厘米,基本腰围为73厘米,那么就适合穿170-88号的上衣,170-73型的裤子。
怎样识别国家统一服装号型
Ⅱ L码的裤子尺寸为多少
男装L码的裤子尺寸为180/86A,腰围为85.5。
女装L码的裤子尺寸为170/76A,腰围为75.8.
拓展资料:
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种标注不规范。不管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必须按我国的服装型号标准GB/T1335标注型号,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代码标注。
在国家标准GB/T1335中,女装上衣S号(小号)的号型是155/80A;M号(中号)为160/84A;L号(大号)为165/88A。"号"是指服装的长短,"型"是指服装的肥瘦。如165/88A,斜线前后的数字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胸围或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Y型指胸大腰细的体型,A型表示一般体型,B型表示微胖体型,C型表示胖体型,区别体型的方法是看胸围减去腰围的数值而定。
四种:Y型、A型、B型、C型。
Y型(22-17):瘦型、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22-21厘米(男子),
24-19厘米(女子)
A型(16-12):标准型、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6-12厘米(男子),
18-14厘米(女子)。
B型(11-7):微胖型、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1-7厘米(男子),
13-9厘米(女子)。
C型(6-2): 胖型、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6-2厘米9(男子),
8-4厘米9(女子)。
女上装:36 38 40 42 44
S M L XL XXL
9 11 13 15 17
女下装:24 25 26 27 28
S M L XL XXL
男上装:15 15 16 16 17 17
38 39 40 41 42 43
M L XL XXL
145 150 155 160
男下装: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8 、40
女的 S=155=小号,M=160=中号,L=165大号,XL=170=加大(以此类推)男的 S=165=小号,M=170=中号, L=175=大号,XL=180=加大号,XXL=185=加加大
Ⅲ 裤子尺码l是多大
L是一个大码,它是英语large的缩写。
男士L码长裤适合身高范围:170-175厘米,腰围83厘米,臀围107厘米。
女士L码人群:身高范围:161-164厘米,适合腰围70厘米,臀围93厘米。
(3)裤子l的尺寸扩展阅读:
裤装尺码为:
26代表腰围为:“1.9尺” 27代表腰围为:“2.0尺”。
28代表腰围为:“2.1尺” 29代表腰围为:“2.2尺”。
30代表腰围为:“2.3尺” 31代表腰围为:“2.4尺”。
Ⅳ 裤子尺寸L XL XXL XXXL 用数字表示是多少尺呀
(男)(尺码) M L XL XXL XXXL(身高)165 170 175 180 185(腰围)30 31 32 33 34
(女)(尺码) M L XL XXL XXXL(身高)160 165 170 175 180(腰围)28 29 30 31 32
裤装尺码对照表:
26代表腰围为:“1.9尺”
27代表腰围为:“2.0尺”
28代表腰围为:“2.1尺”
29代表腰围为:“2.2尺”
30代表腰围为:“2.3尺”
31代表腰围为:“2.4尺”
32代表腰围为:“2.5尺”
33代表腰围为:“2.6尺”
34代表腰围为:“2.7尺”
36代表腰围为:“2.8尺”
38代表腰围为:“2.9尺”
40代表腰围为:“3.0尺”
42代表腰围为:“3.1尺”
44代表腰围为:“3.2尺”
50代表腰围为:“3.4尺”
52代表腰围为:“3.5尺”
54代表腰围为:“3.6尺”
Ⅳ 尺寸M、尺寸L、尺寸XL分别是裤子的几码腰、几码裤头
穿腰围29的裤子, 应该选M码的裤子。
裤子尺码对照表:
S 28(2尺1=70CM)
M 29(2尺2=74CM)
L 30(2尺3=78CM)
XL 31(2尺4=82CM)
XXL32(2尺5=83CM)
XXXL 33(2尺6=87CM)
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
第一种标注不规范。不管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必须按中国的服装型号标准GB/T1335标注型号,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代码标注。
服装的规格尺寸、服装加工成品规格测量部位和方法:
服装的规格尺寸是在人体基本尺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款式,加上合适的宽松量。服装的规格尺寸一旦确定以后,它就是服装制造的依据。
在有些客户的规格尺寸表上,在标志出规格尺寸外,还会标出主要的躯体尺寸。如果需要,可以根据躯体尺寸,判断规格尺寸的正确与否。
但是,服装的规格尺寸和实际的制造尺寸总是有差异的,所以在客户的尺寸表上,给出了允差 TOL(Tolerance)。服装的实际制造尺寸只要在规定的允差内,其尺寸就是可以接受的。
在服装的品质管理中,确保服装的制造尺寸符合规格尺寸是很重要的。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穿着,影响服装的合体性。
服装成品规格测量部位和方法:
1、领大:领子平摊横量,立领量上口,其他领量下口。
2、衣长:由前左侧肩缝最高点垂直量至底边。
3、胸围:扣好纽扣,前后身摊平,沿袖窿底缝横量。
4、袖长:由左袖最高点量至袖口边中间。
5、连肩袖长:由后领窝中点量至袖口中间。
6、总肩宽:由肩袖缝交叉处横量。
7、 袖口:袖口平摊衡量。
Ⅵ M码和L码的裤子腰围分别是多少厘米
M码是70cm,27英寸。L码是74cm,28英寸。
腰围尺寸裤子尺码对照:29码=2.2尺腰=73.5CM,30码=2.3尺腰=77CM,31码=2.4尺腰=80CM,32码=2.5尺腰=83.5CM,33码=2.6尺腰=87CM,34码=2.7尺腰=90CM,36码=2.8尺腰,38码=2.9尺腰,40码=3.0尺腰。
其中S表示小号,M表示中号,L表示大号,XL表示加大号,还有XXL表示特大号,Y表示胸围与腰围相差16厘米,YA表示相差14厘米,A表明相差12厘米,AB表明相差10厘米,B表明相差8厘米,BE表明相差4厘米,E表明相差无几。
(6)裤子l的尺寸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净腰围: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裤子腰围:两边腰围接缝处围量一周。购买时裤子尺寸建议比净体腰围放大1.5cm-2cm。
2、臀围:净臀围是沿臀部最丰满最突出处平衡围量一周。裤子臀围是由腰口往下,裤子最宽处横向围量一周。购买时裤子尺寸建议比净体腰围放大1.5cm-2cm。
3、裤长:净裤长是由腰围最凹处到皮鞋鞋帮和鞋底交接处,裤子裤长由腰口往下到裤子最底边的距离。
Ⅶ 裤子M、L代表多大尺寸
衣服才用xs.s.m.l.xl.xxl...
分别代表加小.小号.中号.大号.加大.加肥...
裤子通常是w代表腰围,l代表裤长
Ⅷ l码是多大尺寸裤子
L是大码,是英文Large的缩写。
男士L码的裤子适合身高范围:170-175cm,适合腰围83cm、臀围107cm的身材。
女士L码适合人群:身高范围:161-164cm,适合腰围70cm、臀围93cm的身材。
女士裤子尺码换算表:
在国家标准GB/T1335中,女装上衣S号(小号)的号型是155/80A;M号(中号)为160/84A;L号(大号)为165/88A。“号”是指服装的长短,“型”是指服装的肥瘦。如165/88A,斜线前后的数字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胸围或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