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ee立体裁剪牛仔裤的的设计怎么样理念是什么,效果比其他的如何
704是修身剪裁的,704S 704X都是很修身的版型,上身感觉很瘦,属于铅笔裤,可以套靴子。舒适剪裁相对要宽松点,标准剪裁修身点,贴身点,但没有那么紧,有差别的。
Ⅱ 我很想学习服装裁剪,但是各个部位的尺寸不会。请求各位帮帮我,教教我裁剪公式。我将万分感
当地没有裁剪培训班吗?最好去上个基础班,懂一点基础了再自学要容易一些。如果没有裁剪培训班你找缝纫店去问下人家收不收学徒,交学费给人家都行,自己要眼尖心细,多看多学。要想自学裁剪,我个人认为数学的几何要学的好,这样画裁剪图时才不会觉得有困难,而且容易理解,如果一开始学原型裁剪法的话可能会吃力,因为不懂服装和人体很多地方你会弄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建议还是学传统的用公式画裁剪图,找一本类似叫服装剪裁与缝制入门之类的书,一般金盾出版社和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的服装裁剪类的书要好些,等基础熟练了再学原型裁剪法,不要一开始就学原型,你没基础会有许多搞不懂的地方,浪费时间。那种母型法更不要在没基础时去学了。当然你想学裁剪,能把纸样先画出来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做了,所以你要学会用缝纫机了,这个只有你自己多练习了,在家里拆旧衣服再重新缝起来这样来做练习的,当然在拆之前你要仔细看好别人是怎么缝制的,要不拆了以后你忘记是怎样的了就达不到练习的目的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学习缝纫的工艺。等能把旧衣服拆开来再缝起来觉得做的还象模象样了,你就可以大胆点扯点新布自己画图裁剪做了,当然一般都是先学做裤子,简单。如果不会做就参考自己身上的衣服裤子是怎么做的,反正我当初就是这样学的。服装剪子你买12号的,太重太轻都不适合初学者。我个人觉得日本文化部省的那一套原型服装教材很好,内容全面,你有裁剪基础后可以弄一套这个教材,如果用心学的话相信可以学的很好的。你还可以上网查找一下讲服装裁剪的视频或购买光碟,这样可以照着别人的步骤做,就象有老师在旁边教一样。祝你成功!
请在淘宝网中输入:立体裁剪教程,就可以看到了。很便宜的,就1-2元就可以买一个视频教程了。还有你有没有平车?如果有还可以学车缝,也是在网上可以买到车缝教程。
学习剪裁是很复杂的,我是学服装设计的,我也经学了六、七年了,剪裁首先要学会打板,如果你以前没有学习过服装,你可以到书店去买几本打板的书看一下,不一定能看得懂,但是要反复研究,最基本的应该是比例分配法,然后你再学原型,这样你才会明白原型是什么。否则你会看的一头雾水,而且立体裁减也应该懂一些。
如果像简便一点,你看过上海服饰吧?每期总是带有一本学习裁减的小册子,上面有简单的打版方法,你可以去看看
Ⅲ Levis立体剪裁裤线扭曲度不对称吗
正品是这样的!也分是什么系列的~以501的最明显,以为要保留古老的手工裁减的瑕疵,我培训的时候说也算是一处防伪~不知道你的是什么系列的,希望你淘到好东西啊~~
Ⅳ 裤子3D和4D有什么区别
3D和4D是裤子立体裁剪的描述,4D更立体,穿着更舒服。
举个例子:就像是看3d电影和4d电影的区别一样。简而言之,3D就是看到的是立体的图像。4D就是不光能看到立体的图像还能切身感受到,说白了就是身临其境!
Ⅳ 牛仔裤立体裁剪的和普通的有什么区别
立体裁剪 简称立裁.。
立体裁剪:立体,层次,丰满 模拟人体穿着的裁剪方法,可以直接感知成衣的穿着形态、特征等,是公认的人体体型和服装构成关系的裁剪方法。适合人群广,体型匀称,丰满,苗条,高挑者均可.做工比较复杂
简单说 :穿起来`随身.有形 就是不穿 它也有穿起来的型
一般牛仔 就是正反 个一面 两块布拼起
Ⅵ ONLY 08夏装新款立体剪裁休闲中裤08-7市面上多少钱 有没有折扣要是有的话打几折 帮忙 回答一下!!
市场价格是95元
,没有折扣!
武汉汉正街那片有商店卖的,而且很多
,有时间你去看看吧!希望你卖到称心的裤子!
Ⅶ Levi's的立体裁剪牛仔裤有什么特别之处
立体裁剪 简称立裁.
具体简单说 穿起来`随身.有形 就是不穿 他也有穿起来的型
所谓的立裁
一般牛仔 就是正反 个一面 两块布拼起
立裁就不同了 做工比较复杂
以下给你看两个图片
第一个立体裁剪
http://photo4.hexun.com/p/2006/1220/64320/b_.jpg
普通牛仔
http://www1.tx8.cn/photo/thomask/20072921844293.jpg
Ⅷ 立体剪裁牛仔裤算法
一、裁剪部的工作内容
裁剪部是成衣生产过程中的第一个生产部门。裁剪部的工作是将布料、里料和衬料等原料裁剪成服装所需要的形状,如前片、后片、袖片、领片等。要缝制服装,首先要将各部分的裁片裁好。因此,裁剪是成衣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
各种服装厂裁剪部的工作量可能有所不同,有些裁剪的工作量小,有些裁剪的工作量则非常大,所以裁剪部的工序和专业化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裁剪部主要负责以下四项工作:
1.制作和复制排料图:用一块面料来裁剪衣服时,放在面料上的纸样要互相靠近,尽量减少它们之间的间隙。排料的主要目的在于尽量节省布料。排料就是纸样排列图,绘制排料图就是将排好的纸样勾画在面料或纸张上的工艺操作。排料时需注意以下事项:节省面料,纸样紧密排列在一起,尽可能提高面料的利用率;
注意丝绺方向,纸样的排列方向和工艺要求的方向应一致;
每一床裁剪需要排料图一张。
将本床的排料图纸进行复制,可满足每床裁剪时对同一排料图的需求。
2.拉布或辅料: 把布料一层一层地叠置在裁床上,直到叠完工艺所需的层数为止,这种铺放布料的工序称为拉布或铺布。
铺料工序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铺料长度和层数要正确;
布边要对齐,铺料的方式按工艺要求执行;
布面平整,尽量做到无张力拉布;
注意对疵点面料的剔除;
注意对格对条的工艺要求;
铺料厚度不能超过裁剪设备的最大裁剪高度。
3.裁剪:裁剪工序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根据工艺要求和面料性质,选择裁剪设备和裁刀形状;
裁剪时,要注意衣片的裁剪精度,要固定好面料;
裁片上的定记号要标出,如刀眼位、口袋位等。
4.捆扎: 由于裁片的数量多,为了避免混乱及衣片搭配出错,在裁剪完毕后,应将裁片分类捆扎。
分类捆扎的步骤如下: 将一叠叠的裁片按序排在裁床上,并将裁片分成数量适中的一扎扎;
将每扎裁片的颜色、款式编号、尺码、数量和床次详细写明在工票上;
将工票附于每扎裁片上。工票可表明每扎衣片的情况,还应指出该工序是由哪位员工完成的,以便查找。工标剪下来交付工厂管理部门,还右用于计算工资,有助于控制生产。
4:一扎扎衣片可以捆扎,用储物筐装载搬运。
二、工业纸样
1.纸样的制作
排料的效率和质量常驻纸样的纸质、纸样的储存、对称纸样的准备等因素的影响。
1)纸样的纸质? 纸样在排料时,边缘易受磨损,如果纸质太柔软,难以用铅笔或画粉沿着纸样的边缘将它色画出来。因此,对于一定批量的服装订单,纸样应该采用优质坚韧的厚纸来制作,经多次使用后,其形状、边缘和角位也不易磨损。
2)纸样的储存? 如果纸样储存不当,可能会受到损坏或遗失。损坏了的纸样在排料时不易控制,影响裁片的质量。如果纸样遗失了,造成损失更大,除了时间、物力的浪费外,漏裁的纸样要重新裁剪,补裁的裁片很可能在颜色方面与原来的不相同,产生色差疵点。正规的纸样储存应该是把纸样集合成一套,用挂钩挂在横杆上,储存在柜里,锁放在指定的纸样保管室里。
3)纸样的准备? 服装裁片很多都是左右对称的,例如左袖和右袖,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通常只预备对称纸样的其中一块,然后在上面写明需要裁剪的数量,如裁2块或4块。但对排料工来说,一片裁片,一个纸样最好,否则会增加排料的难度,容易出错。
2.生产纸样设计和省料
生产纸样是按照初板纸样绘制的。初板纸样用于缝制样衣,模特儿穿上样衣展示给客户。样衣在确认和签订购货合同后,需进一步修改初板纸样,才能制成生产纸样。
根据初板纸样在制作生产纸样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项: 初板纸样根据模特儿的体形制作,生产纸样则应根据销售区域的号型标准设计制作;
样衣主要是由于一位样衣缝纫工缝制的,而大批量生产的服装是在生产车间中流水操作下分工制成的,两者的制作工艺极不相同,生产纸样要考虑大批量生产的工艺;
样衣纸样的结构设计未必是最合理、最省料的,生产纸样设计要顾及在不改动样衣款式外形的基础上节省面料;
设计人员要更改样衣纸样上不太重要部位的分割线,便生产纸样在排列时节省面料。
虽然生产纸样必须修改,但修改时需与设计师、排料工互相沟通,使服装的设计达到工艺和客户的要求。
三、排料工艺与技术
排料也称排版、套料,是指一个产品排料图的设计过程,是在满足设计、制作等要求的前提下,将服装各规格的所有衣片样板在指定的面料幅宽内进行科学的排列,以最小面积或最短长度排出用料定额。目的是使面料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以降低产品成本,同时给铺料、裁剪等工序提供可行的依据。
因为工业排料是针对大批量服装的生产,排料时即要针对成衣外观特点、保证裁片的规格质量,又要节约原料,所以,是成衣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序,技术含量高。排料工艺设计者必须以一定的理论根据为指导,结合实践经验技术,合理排料。
纵观排料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按板排划技术
在任何排料情况下,都必须按样板的大小划样,原因是样板工程部门制作的样板已经经过严格的检查、复核。其中包括缩水率、缝份等各种可能影响规格尺寸的因素都已经考虑周到,是工业划样的主要依据,为此,划样的形状、规格应与样板制作意图相吻合。
2.衣片的对称性排料技术
组成服装的衣片基本上是对称的,如上衣左、右前片、袖片,Hat&Cap Online Store,裤子左、右裤片等。在制作样板时,这些对称衣片通常只绘制出一片样板。排料时,要特别注意将样板正、反各排一次,确保裁出的衣片为一左一右的对称衣片。并注意避免漏排。
3.精密排划技术
衣片与衣片之间要靠近划样,在不影响规格和剪割质量的情况下,有时也可以两片合用一条划线(一般指直线部位),一刀裁开,这样可以省划和省割一条划线,提高排料和剪割布料的效率。
4.套排划样的技术
充分利用样板的外形和面料门幅合理套排划样,达到节约用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服装的衣片样板有大有小,边缘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直、斜、方、圆、凹、凸、长、短等。排料时,首先要做到先排大样,后排小样,这样能充分利用各大样板之间的缝隙,将小样板排入;其次,排料时最好将样板的直边对直边,斜边对斜边,凸缘对凹口,这样样板相互间才能靠紧套排,减少缝隙;其三,若样板不能紧密套排,不可避免地出现缝隙时,可将两片样板的缺口合并,使空隙加大,在空隙中再排入其他小片样板;其四,大小规格的衣片样板搭配排料,可以“取长补短”,有效地提高面料利用率。
5.面料丝绺取向工艺技术
许多面料如梭织面料、针织面料,其经、纬、斜纱向的性能有所不同。通常,沿经向拉伸变形小,而沿纬向拉伸变形大,斜向更大。不同服装款式或服装部位在用料上会根据设计要求和着装舒适要求有直料、横料和斜料之分。因此,在服装样板上,各个衣片一定要注明经纱的方向,使排料人员排料时有明确的技术依据。
划样时经纬向必须准确,划样前首先要辨清样板规定的经、纬、斜方向,样板的纱线取向关系到产品的结构以及表面的造型,为此,无论划样的方法如何,经、纬、斜向是不可任意改变的。
6.面料外观效应原则
这里指的外观效应,是面料制成服装后,穿着时的视觉美观要求。排料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影响视觉美观。
1)毛绒面料? 这类面料一般沿经纱方向毛绒的排列具有方向性,即所谓的“倒顺毛”。当从不同角度观看这类面料时,其色泽和光亮程度不同,而且不同方向触摸的手感也不一样。排料时要注意前后衣片、袖子、门襟、口袋、领子等部位毛绒方向的一致性,否则会产生色光差异,影响视觉美观。
在有倒顺毛面料上设计划样工艺时,首先要弄清楚倒顺毛的方向、绒毛的长度和倒顺向的程度以及客户单位有何具体要求,然后才能确定划样的方向。例如,灯芯绒面料的绒毛很短,为了使产品毛色和顺,常采取倒毛做(逆向毛)。有些面料的绒毛较长,如兔毛呢和人造皮毛一类的面料,如果也将绒毛朝上倒做,那么绒毛空隙里容易积累灰尘,而且因为毛向不顺,也会影响外形美观。所以对绒毛较长的面料,应采取顺毛顺做。
2)倒顺花图案面料的排料工艺? ?服装面料表面的花型图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不规则的,没有方向的花型图案,排料时和素色面料基本相同。另一类属规则、有方向性的花型图案,如倒顺花、阴阳格、团花等图案,排料时应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花型图案中人物、动物、花草静物的倒顺关系,应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二是按设计要求安排花型在样板中的位置,如花型是否需偏向样板中的一方或居中作其他变化处理,排料时均应配合实施,以达到设计的意图。
3)对条、对格面料的排料工艺?? 选用条格面料做服装,目的是为了外形美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排料划样时,服装衔接的部位必须按要求做到对条、对格。如果任意乱划,不考虑条格对称、吻合,就会有损于服装外形的美观。高档服装的对条对格都有严格的要求。
排料时常用对条对格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排料时把排料纸置于格条布上,透出布料的格花,将要对条、对格的部位条格划准,称为铺布排料法,针对这种排料方法,在铺料时一定要采取对格铺料的方法,大批量生产的服装,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排料;另一种排料方法,是将对条、对格的其中一片划准,而将另一片采取放大循环格的方法,开刀剪割裁片后,再进行对称对格重剪一次,称为叠格重剪法,这种方法精确度虽高,但比较费工费时,一般用在高档服装的排料上。
7.排料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取得排料时的准确资料,如生产制造单、成品样板、衣片样板、面料门幅、裁剪方案等;
2)排料图总宽度应比下布边进25px,比上布边进1.5~50px为宜,以防止排出的排料图比面料宽,同时还可避免由于布边太厚而造成裁出的衣片不准确;
3)排料开始和结尾,各纸样排划要平齐,排料图两头要划上与布边垂直的布头线和结尾线,以确保排料图四正;
4)排料后应复查排料图是否按样板要求划准配齐,每片衣片是否都注明规格、经纱纱向、剪口及钉眼等工艺标记;
5)在排料图一端要标明制单号、款号、尺码、件数、面料利用率、排料图长度、宽度等有关数据,方便核查。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纺织及服装工业上,CAD排版技术也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服装的生产中。运用CAD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排料过程中的生产力及灵活性。但是只有掌握好排料的基础知识及遵循好一定的排料技术原则,才能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更好地体现出排料的重要作用。
四、拉布的方法与技术
拉布是指铺料,根据裁剪分配方案所规定的拉布层数和拉布长度,将面料一层层铺放在裁床上。拉布要求两端布头垂直,布边与布边对齐,面料要铺平。
拉布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般拉布法和对折拉布法。
1.一般拉布法
1)布面对布底(毛羽方向一致)? 如图5-1所示,又称单程同向铺料。
图5-1? 布面对布底(毛羽方向一致)
2)布面对布面(毛羽方向一致)? 如图5-2所示,又称单程双面铺料。
图5-2? 布面对布面(毛羽方向一致)
3)布面对布面(毛羽方向不一致)? 如图5-3所示,又称双程双面铺料。
图5-3? 布面对布面(毛羽方向不一致)
4)布面对布底(毛羽方向不一致)? 如图5-4所示,又称双程单面铺料。
图5-4? 布面对布底(毛羽方向不一致)
拉布时可用手工、半机械或全自动铺布机。拉一层的基本过程如下:
①从布匹卷装上拉出所需长度的面料;
②将面料末端与裁床上的排板末端记号叠对整齐;
③用压铁或其他工具固定面料末端的位置;
④拉直面料,将其一边的布边与整叠面料的布边对齐,并防止面料起皱或过度拉紧;
⑤将这段面料剪离布匹,又称断料;
⑥剪出面料的另一端要与裁床上的排板开端记号叠对整齐,并用压铁固定其位置。
不断重复上述的工序,直至铺到工艺所需的层数为止。
第一种拉布方式适用于毛羽顺向的面料。第二种拉布方式适用于如灯芯绒布等有方向性的起绒面料,这类面料的磨擦第数使它们需要布面对布面地铺放。第三种拉布方式适用于一些没有任何方向限制的面料。第四种拉布方式适用于一些因磨擦系数而不可布面对布面铺放的无方向性的面料。
2.对折拉布法
此铺料方法是把面料沿着中央部位的经向纹理折叠,如图5-5所示。面料中央对折通常是在面料整理厂进行,有时也可以由制衣厂的裁床部完成。格子和宽条子面料一般采用这种方法拉布。
图5-5? 对折拉布法
3.拉布的设备 1)裁床
裁床一般由几个部分构成,包括可叠合的台面、斜撑框架和钢制可调高低的台脚。裁床结构可配置拉布机,台面保持平滑,以便拉布和裁剪,如图5-6所示。
图5-6? 裁床
各拉布机、带刀裁剪机等设备配置成裁剪流水线的裁床装有压缩空气装置,它能让多层叠置的面料轻快地浮起和移动,与自动裁剪机(如CAM)配置的裁床装有吹真空装鬃毛台面,可以使面料层“刚化”吸附在台面上,便于精确裁剪。
2)拉布机
按拉布机的运动方式可分为两类:固定安装式和移动式。固定安装的拉布机,如图5-7所示。这类拉布机结构简单,适合小型制衣厂使用。移动的拉布机按其
图5-7? 拉布机
自动程度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手动拉布机;另一咱是半自动和自动拉布机。
手动拉布机和自动拉布机:
①支架? 用于安放面料卷装。
②轨道? 装于裁床两边,支架的滑轮在它上面可以移动。
③横杆? 支撑面料的卷装。
④辅助装置? 引导面料从卷装中抽出。
⑤夹具? 固定面料末端于适当位置。
自动移动拉布机的结构复杂,电脑控制的拉布机可自动完成上述四种拉布形式,每层面料铺得整齐,可做到完全无张力铺料。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下面一些装置:
①行走装置:使卷装支架在裁床上自动移走的驱动装置。移走速度无须调节,根据拉布过程中的张力大小能自动改变行走速度,包括无须调速装置、面料张力传感器等。
②拉布方式控制装置:拉布机可以预先设定前述四种拉布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开机后自动完成拉布方式。包括支架转台、断料裁切机等。
③自动记数装置:记录显示布层的数量和铺料的长度,并按设定的铺料长度和层数进行控制。
④定位装置:将各层布料的布边叠对整齐的对准装置,还有对条对格的功能。
⑤卷装装卸装置:自动装卸布料。
⑥气垫式铺料台:铺料台面上分布了许多压缩空气小孔,铺好的面料层可在小孔喷出的压缩空气气垫上轻快地移动到裁床上,形成拉布裁剪流水线。
五、裁剪技术
是根据排板上的纸样样形状,用裁剪机械沿纸样形状把整床布料剪下来,成为制衣要求的裁片。
1.裁剪设备
图5-8? 直刀式裁剪机
1)直刀式裁剪机? 直刀式裁剪机用来裁剪布料,用手工操作,裁剪刀垂直
地作往复运动切割布料。适用于裁剪多层的布料,也能切割弯位和角位。直刀式
裁剪机是裁剪车间最常用的裁剪工具。如图5-8所示。
此裁剪机的优点:
①生产效率高,多层面料一次裁剪;
②适应性强,用于各种布料,能满足一般精度的裁片要求;
③容易操作,方便携带。
此裁剪机的缺点:
①面料固定不理想,裁片精度不高;
②尤其是小片裁剪,裁刀有一定宽度,裁剪曲率大的弧线有困难;
③结构上头重脚轻,身子细,刀鞘支柱容易变形,影响裁剪精度。
为了改善直刀式裁剪机的操作,悬臂式裁剪机适合在产量大的服装厂应用,如图5-9所示。悬臂系统担负整部直刀式裁剪机的重量。直刀式裁剪机的底座可以设计得很薄,裁剪刀的宽度窄,刀片垂直度好,删节率大的裁片也可适应,提高了裁片精度,且操作人员振作时省力。
图5-9? 悬臂式裁剪机
2)圆刀式裁剪机? 也是一种手提裁剪机,配备圆形的裁剪刀,如图5-10所
示。当裁剪机剪进布料时,裁剪刀以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般用作沿直线裁剪衣料,但在少层面料时可裁剪一些急转的弯位。常用于一般制衣厂的样衣间,样衣间内使用圆刀式裁剪机,主要是代替剪刀,在我国圆刀式裁剪机很少应用。
圆刀式裁剪机的特点:裁剪宽度随铺料层的增加而增加,各层面料裁剪割点有时间差,在单层或少层面料时,能像剪刀一样进行切割;多层时,裁刀宽度增加,裁剪直线十分理想,弯位、角位不理想,布料断口整齐美观。它也像直刀式裁剪机一样,操作灵活方便,但布料固定不理想,裁片精度不高。
3)带刀式裁剪机? 带刀式裁剪机的裁剪刀成带状,裁剪时,带状的裁剪刀沿逆时方向转动。操作工手扒面料层,使刀刃沿纸样划线痕裁割。由于刀刃非常
图5-10? 圆刀式裁剪机
窄,带刀垂直度好,所以能够精确地裁出优质的裁片,尤其是有弧线的小片衣片,如图5-11所示。
图5-11? 带刀式裁剪机
带刀式裁剪机的价格较高,体积大而笨重,且要固定装在裁剪车间的某个位置,占地多,所以较适合大、中型的服装厂。带刀式裁剪机不能直接裁剪铺在裁床上的整广东省布料,故将这种裁剪过程称为二次裁剪。
4)刀模? 刀模是冲压裁剪中使用的模具,刀模放在面料层上,靠冲压机的压力将裁片冲压、成形,裁片十分精确,常用于细小的裁片,如衣领、衣代、袋盖、袋唇等衣片。刀模用金属制造,有锋利的成形刃口。图5-12所示的是一些刀模。刀模制造复杂,价格高,刃口的刃磨也有难度,经常用于款式稳定,指大的生产场合。
5)钻孔机? 钻孔机是一种铺助的裁剪工具,在标示衣袋、衣褶等位置时均要用到,是服装厂普遍采用的定位工具,如图5-13所示。
6)发热切痕器? 发热切痕器是一种裁剪时辅助的定位记号装置,用以在天然纤维和针织面料的衣片边上做一些记号。这些记号用来显示缝份大小和衣褶的
图5-12? 刀模
图5-13? 钻孔机
位置等。布痕器上装置了一块很薄的刀片,刀片加热至适当的温度时,就可以在衣片边上烧切出笔直的切口。如图5-14所示。
图5-14? 发热切痕器
7)电脑裁剪机? 电脑裁剪机是电脑放码和绘制排板系统下的裁剪设备,该系统又称CAM系统,即计算机辅助制造加工系统。裁剪刀部件的移动直接由电脑控制。电脑发出信号给裁剪部件,裁剪刀部件就按照电脑存储器所记载的排板资料裁出所需要的服装裁片。
Ⅸ 谁能告诉我剪裁衣服的基本方法呀最好能用图画出来。谢谢了!
各种服装裁剪当中 具体的量衣方法,大家可以仔细记忆一下,以方便以裁剪衣服知识中用到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服装裁剪教程
一、 立体裁剪的概念
立体裁剪是区别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服装立体裁剪在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cauge)”,在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dyapiag)”,在日本则称之为“立体裁断”。它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段。
二、 立体裁剪的渊源
立体裁剪这一造型手段是随着服装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服装史对服装造型的分类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装史的发展过程,而立体裁剪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哥特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立,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这种造型从此成为西方女装的主体造型,因此,欧洲历史上的哥特时期,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随后,在服装的定制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因为定制服装要求合体度高,所以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是必然的,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高级时装制作。随着成衣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一种标准尺寸的人体模型来代替人体完成摸某个服装号型的立体裁剪。
三、 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
立体裁剪技术广泛地运用服装生产、橱窗展示和服装教学中。
1 用于服装生产的立体裁剪
服装生产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产量化的成衣生产和单件的度身定制形式,因此,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也常常也因生产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的技术方式一种为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利用平面结构制图获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体裁剪进行试样、修正;另一种为直接在标准人台上获得款式造型和纸样。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要求技术操作的严谨性。
2 用于服装展示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除用于生产同时也较多地运用于服装展示设计,如橱窗展示、面料陈列设计、大型的展销会的会场布置,其夸张、个性化的造型在灯光、道具和配饰的衬托下,将款式与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体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3 用于服装教学的立体裁剪
在服装教学中,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学习与运用外,应更加注重造型能力和材料的运用能力的潜能的开发,通过设计、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逐步掌握立体裁剪的思维方式和手工操作的各种技能,从而熟练地将创作构想完美地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实践,从造型到材料的选择都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建立造型、材料和缝制间的相互联系,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价。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比较
1 平面结构的优势
(1)平面结构是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因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2)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教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
(3)由于平面结构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定型产品而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方式,如西装、笳克、衬衫以及职业装等。
(4)平面结构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例如,1/4B+5,5即为松量,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
第一章 衣身的立体裁剪
一、 原型的立体裁剪
(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立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操作步骤如下:
1、将确定好前中心线、胸围线和基准线布料覆于人台上与人台上的同名线条符合,在前中心和B.P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上。
2、将胸围线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点下面,形成腰省量并用大头针固定腰省,同时确定侧缝线的位置并固定。
3、将胸围线以上的余量推向肩部,在领口处需打剪口,以消除领口处的牵扯力,根据领围、肩部、袖窿的基础线在布料上作出点影线。
4、后片的操作方法与前片相同。
(二)原型宽放量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
1、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宽处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头针临时固定。
2、放置法:在立体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侧缝处加放松量。
3、衣身的修正:由于立体裁剪的技术难度角度较大,裁剪部位较难保证精确,因此,对于左右对称服装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则根据右衣身进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置于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线以及侧缝、肩缝等;
(3)检查相关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据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将左右衣身用手针连接起来并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关部位如口袋、纽扣均按实样裁剪并置于相应的部位,以检查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否完善。
二、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
在原型的立体裁剪中我们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现出两中基本状态:宽松式与合体式。宽松式表现为面料与人体是一种离体状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而合体式则是面料与人体的符合,呈现出贴体状态,这种贴体状态的产生关键就在于省的运用。
1、省的概念与意义
省是服装制作中对余量部分的一种处理形式,省的产生源自于将二维的布料置于三维的人体上,由于人体的凹凸起伏、围度的落差比、宽松度的大小以及适体程度的到低,决定了面料在人体的许多部位呈现出松散状态,将这些松散量以一种集约式的形式处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
2、 省的转移及其运用
省的转移是省道技术运用的拓展,使适体装的设计走向多样化,立体裁剪中省道转移的原理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凸点射线的原理,即以凸点为中心进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围绕胸高点的设计可以引发出无数条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领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围绕着突点部位即胸高点对余缺处部位进行的处理形式——省的表现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结合设计进行省道转移。
3、几种省形的立体裁剪操作
(1)腰省——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将全部余量转至胸点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这是将全部余量分成两部分分别转移推移到设计的位置,这与平面结构中所讲的省的分解与转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现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于以上省形的对称特点,它表现为不对称,同时还表现为子母省的特点,这类的省还包括Y形、T形等。
4、立体裁剪中省与分割
分割是继省的之后的又一种裁剪技巧,当两个省都指向胸高点时,我们可以将这两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这就是平面结构中所讲的连省成缝的结构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体服装在结构设计上又增加了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使服装设计语言更加丰富。
(1)纵向分割——将肩省与胸腰省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纵向分割线,如经典的公主线。除此之外,领口省与腰省、袖窿省与腰省等都是纵向分割。
(2)横向分割——主要体现为一种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线,如将袖窿省与前中心省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将肩胛省转移至袖窿处,连接两省形成后片的水平分割。
(3) 斜向分割——界于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割,如将右衣身的肩省与左衣身的侧缝省连接,形成贯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线。
(4)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在服装结分割设计中其成型后的线形主要表现为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两种基本形式,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体。直线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现形式,而曲线分割是对分割设计的丰富,但应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艺难度也就越大。
(5)操作要求——无论是哪种方法哪种形式,它们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确定分割部位,并用表示线标识出来,然后按照立体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分片完成。
三、立体裁剪中的抽褶艺术
抽褶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它使服装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尤其是在少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褶分为规律褶和自由褶两种基本形式。
1、规律褶——主要体现为褶与褶之间表现为一种规律性,如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规律褶表现的是一种成熟与端庄,活泼之中不失稳重的风格。
2、自由褶——与规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现了一种随意性,在褶的大小、间隔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随意的感觉,体现了活泼大方、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服装风格。
3、操作要求——由于立体裁剪不同与平面裁剪能够很精确地计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应留有充分的余量,再根据需要来设定褶量的大小,并用笔做上记号。
第二章 袖的立体裁剪
一、 手臂结构与袖的构成原理
手臂与身体部分仅由关节联系在一起,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从功能设计的角度出发,袖子结构一般都与衣身分开。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手臂向前弯曲的状态,因此不难理解合体袖向前弯曲的结构,以及前袖窿挖度大于后袖窿。在袖子的立体裁剪中较多采用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方法。
二、 一片袖的立体裁剪
1 无省一片袖的立体裁剪
(1)先完成衣身的立体裁剪,量出袖窿弧线长,定出袖长和袖宽,取适量的布料一块,标出袖中线、袖山顶点和袖长后,在14厘米的袖山高处画出水平辅助线,根据袖窿弧线的长度来确定袖山线。按平面裁剪的方法画出袖山弧线,并连接袖底线。
(2)将袖片与衣身复合,注意褶皱的均匀。
(3)标出记号后,从人台上取下袖片,重新修正袖山弧线。
2 泡泡袖的立体裁剪
泡泡袖有称公主袖,泡泡袖的肩宽应窄于一般的服装,其目的在于体现袖型的饱满和坚挺。操作步骤如下:
(1)取无省一片袖的板型对折,覆盖在布料上在袖中线处放足褶量,剪出泡袖基础袖样。
(2)将基础袖样覆盖在肩臂处,使袖中线与肩线对齐,并逐一作出褶形,注意褶量的均匀,检查造型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后,用笔做上记号。
(3)从人台上取下袖片,展平并重新修正轮廓线。
3 喇叭袖的立体裁剪
喇叭袖的立体裁剪方法与泡泡袖相同,只不过放量在袖口处。
三、 两片袖的立体裁剪
两片袖结构是由大小两块袖片组成,是一种合体式的袖结构。两片袖的立体裁剪一般是以手臂为基础,先完成大小袖片的基本形,再用平面裁剪的方法标出袖山弧线,最后在人台上确定二片袖的造型。操作步骤为:
(1)分别两块布样在手臂上量出长度与宽度分别加放一定的松量并标出中心线。
(2)将手臂前中心线朝上,平放在台面上,从布边至袖山顶3厘米处作一记号,覆盖在手臂上,同时将布样在中心线处放松度3厘米左右,顺手臂向下逐一固定,余量向两侧推移至袖缝处,并作出记号。
(3)小袖片操作步骤与大袖片相同。
(4)基本型完成后分别取下,置于平台上,依据平面裁剪的方法画出袖山弧线,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剪去多余的布料。
(5)用手针将大小袖片缝合并与衣身复合,重新修正,最后确定袖片板型。
四、 连身袖的立体裁剪
连身袖的立体裁剪方法同上述方法基本一致,不同的在于由于衣身与袖子是连在一起的,故而,在制作时需考虑手臂的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