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棒球手套和棒球购买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的价位的话,首推绝对是zett,其次hathkeyama也ok
㈡ 硬式棒球和软式棒球有什么区别
区别:两者组成不同、特点不同、适用场景不同。
1、组成不同:硬式棒球是由软木、橡胶或者类似材料为芯,卷以丝线并由两片白色马皮或牛皮紧紧包扎并缝合而成;软式棒球即软式垒球,球、棒都是由泡沫橡胶制成,质地柔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2、特点不同:硬式棒球,俗称“红线球”,球面上的一百零八针的缝线是其最大的特征;球有马皮制和牛皮制两种,可是现在职业棒球、业余棒球均用牛皮制的;它的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化、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
3、适用场景不同:硬式棒球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球,目前各项重要国际赛事与职棒比赛都是使用硬式棒球;软式垒球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动脑筋,强调选手机敏的反应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一项有益于青少年开展的体育项目。
(2)棒球手套怎么看硬式软式扩展阅读:
棒球装备的选择:
1、棒球: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148.8克。圆周围22.9~23.5厘米。
2、球棒: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必须用一根木材制成。
3、护具: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棒球接手除戴护面和穿护胸外,还要穿护腿,佩戴接手头盔、护喉。此外,棒球运动员在击球跑垒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
4、松香粉或镁粉:最好装在小口袋里,共准备3个。一个放在投手板后供投手使用,另两个分放在左、右击球员准备区,供击球员使用。
5、服装: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
6、手套:棒球比赛手套分接手手套、一垒手手套、分指手套、投手手套。
㈢ 怎样区分硬式棒球与软式棒球的球与棒的区别
1、顾名思义,硬球就是硬的球,软球就是软的(废话。。表拍),一般那种红线的白球就是硬球,软球有很多种,橡胶的见得多一些,而硬式球棒就是可以打硬球的球棒,有金属的也有木质的,当然硬式球棒也可以打软球。而软式球棒就只能打软球,软棒打硬球球棒会变型的。。。一般好的球棒上面都会标明是硬式还是软,但是,用肉眼是绝对分不出这两种球棒的。。。。
2、你这个年级算是高中级吧,但也得具体看你的体型,以及你想练到什么程度,是玩玩而已?还是想往专业的方向努力?你有没有教练指导?如果你刚刚接触棒球,那对器具的要求不会太高,应该以了解规则和基本动作练习为主,棒球不像足球和篮球,练几天就可以上场打着玩,棒球如果不熟练掌握基本动作,比赛是打不起来的,而那些基本动作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所以刚开始会比较枯燥,跟你在漫画中看的完全是两回事啦。。。
你一直只问球和棒,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棒球手套,玩棒球手套是必需的,你先买一个合适大小的皮的就行,15岁的话10-11寸应该差不多了。球棒,建议你买金属棒,木棒重心不好把握而且会断,但是球棒不像手套,每人必须有一个,一般业余的一个队里有4-5根棒就够了,没必要人手一根。
3、不推荐初学者,特别是中学生一开始就打硬球,因为比较危险,容易受伤,最好从软球入门,等技术成熟后再改用硬球。
漫画的话,有兴趣可以看看,但漫画大多跟现实中的棒球差太远了,如果是以学习的心态去看的话,建议上网看比赛的视频。
㈣ 日本的野球(也就是棒球)还有分硬式野球和软式野球吗
是的,棒球分为硬式和软式两种:
硬式棒球:
俗称“红线球”,球面上的一百零八针的缝线是其最大的特征。
硬式棒球的球有马皮制和牛皮制两种,可是现在职业棒球、业余棒球均用牛皮制的。硬式棒球是由软木、橡胶或者类似材料为芯,卷以丝线并由两片白色马皮或牛皮紧紧包扎并缝合而成。
硬式棒球的重量不得少于5盎司或者重于5.25盎司(即141.8-148.8克),周长不得少于9英寸或者大于9.25英寸(22.9-23.5厘米)。
硬式棒球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球,目前各项重要国际赛事与职棒比赛都是使用硬式棒球。
软球棒球:
俗称“空心球”,球心中空是它最大的特征。
软式棒球由橡胶制成,分为A,B,C,D四种型号。A号是一般常见的软式中空球,B、C及D号球则是专供少棒使用的软式中空球。
软式棒球目前使用较少,只会出现在少数的少棒及青少棒相关赛事中。
一般初学者都选择打软式棒球,因为软式棒球比较小,重量也较轻,不容易受伤,熟悉软式之后再打硬式棒球比较安全。
虽然软式棒球使用并不多,但是在日本它却是一项极为风行的体育休闲活动。大部份在日本玩业余棒球的人都是打软式,主要是因为日本地方不够,多数只会建设比硬式棒球场小的软式棒球场,甚至在体育用品店里,卖软式棒球手套的比硬式还要多。
㈤ 棒球怎么看看不懂
这个简单,要给分哦。打字超累超多规则。
要准备棒球手套(8个),棒球棒(随便),垒包垫(4个)还要最少16个人,将垒包垫摆成正方形,然后让四个人带上手套,分别站在四个垒包垫上,然后再让一个人拿着手套在从第一个垒包数到第三个,第三个的斜方上一个投手(投球手)再在外场站三个人,这8个人为一对,另外八个在第一个垒上用棒子打球,打击的一方如果跑完一圈就得一分。
在这其中是有规则的。投手扔球分好球与坏球,好球喂在肩下跨上,如果不打击就视为没击中,3次没集中出局(专业的人士会做出握拳的动作)坏球不要去打击,如果你的手的挥舞动作大了一点,都是为打击,也算作3次出局的一次。全垒打是打到正场外,而出界是吧球打到左右两边外面,如果出界的球没落地之前被后面那个蹲着的本垒守接到了,就直接出局,坏球扔了6次保送一垒,球打到身上保送一垒。高飞球如果没落地就接到就是接杀,直接出局。
在打出球后,其他队员会把球传给一垒队员,在一类的人要踩着垒包接球在打击手没到前,打击手算出局。如果提前到达了踩到垒包就不算出局(一垒可以冲出去一小段其他的不行)其他的累也是一样的,游击手如果接到球,用手套去接触打击手算触杀出局。最后跑完一圈得一分。三个人出局了攻守转换。
这里有两种算法,一种是按时间,时间到了结束,一种是按局数,到指定局数结束。
我是一个打棒球的,打了那么多子一定要给最好哦!! 追问场地大概是怎么样的?
回答打败就是这样呈扇形,但你可以自己设置大小,中间那个正方形的边长起码要10米。
㈥ 新买的棒球手套,有些硬,有什么方法可以软化一下
如果是真皮,不要用任何溶剂等方式,会破坏球套寿命.
硬没关系,只要练习接球几次,再保养几次,自然会变的软些,但不会太软的.
球套使用时一定会接触到泥土,保养就很重要,先将泥土灰尘擦拭掉,尽量不要水洗.
(若太脏,可用水快冲,但要立刻擦乾,并以吹风机低温烘乾.)
定期保养用购时所附专用保养油,若无,建议用马油(马油分子细,易渗入皮革.)
其实马油擦几次,皮革自然会软些,球套最好还是不要太软,以让其起保护手部作用.
㈦ 如何让棒球手套变硬些
在桶里或者盆里倒满开水 然后把手套全部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 三五天左右阴干后就会变硬了 然后抹油保养下即可
这是我从一个日本网站上看到的方法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让手套变软(浸泡时需要不断揉压手套) 这点自己做过尝试 确实有效
㈧ 我想买棒球棒,请高手来指点一下
球棒不要太长,有躯干那么长就很够啦(最好再短一点),而且球棒有金属制和木质的,木质较贵,但打起球来很有重量感。选棒时要敲一敲球棒,如果发出悦耳的声音则是好棒。
㈨ 棒球手套尺寸大小是多少
要知道美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群闲得蛋疼的人,所以这种问题肯定有人想过,如题图MLB的高层很可能也看到过这张照片,因此虽然照片上只是玩笑,在50年代时,他们仍然在官方规则中对于棒球手套的尺寸作了详细的规定。不过,由于手套的尺寸在职业球员中自然属于常识,即使有违反也只是略微超出规定尺寸,而精确地对每位球员使用的手套进行测量会浪费大量人力与时间,所以在其后的40多年间,这一规则从未得到实际使用。直到80年代末,以Luis Polonia为首,MLB的外野手间掀起了一股加大手套的风潮,以便在外野守备时有更大优势。有一位与Polonia共事过的棒球经理在接收采访时回答过:「Polonia的手套实在太大,都能拿来当购物篮用了。他能往里扔三打鸡蛋,一磅火腿,里面还能剩下不少空间。」当时的球员卡很能说明问题:可能正是因为Hatcher的巨型手套,使联盟注意到了手套尺寸对比赛造成的影响,从1990年5月1日起,MLB开始严格执行这项规则,此后的几年间,球员的手套必须经过测量确保符合规定才能用于正式比赛。但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检查渐渐松懈,对于棒球手套的尺寸这几条规则的执行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目前就算手套尺寸略微超出规定,只要没有80年代末那么明显的问题,一般不会影响使用。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以使用分指手套。其大小自四指顶端经掌心至手套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12英寸),手套的幅度以食指内侧下端缝线部分经由各指下端至小指外沿应在19.7厘米(7¾英寸)以内。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㈩ 棒球手套硬好吗
硬式手套用的比较久啦
不过比较难上手 刚开始不好接球 建议新手买一个软式的
一定水平之后再买硬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