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来源不同颜色也不同。当年北方军阀用灰色,中央军为黄绿色。
八路军有的军装从阎锡山那里领,有些军装从中央军那里领,就有不同颜色。
⑵ 抗战中八路军帽徽样式
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国民革命军陆军帽徽,即“青天白日”帽徽。皖南事变后,确实有新四军官兵出于义愤不戴国民党帽徽,但是八路军、新四军领导机关并没有明令取消帽徽。
抗日战争结束后,八路军、新四军也没有立刻取消帽徽。
全面内战开始。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相继取消,并不再戴帽徽。
(本文以及图片,摘自《网络》相关词条。)
⑶ 解放军帽子跟八路军帽子有什么区别
四军"军服1937年7月7日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服装样式与国民党军队服装相同,左臂佩戴“八路军”、“新四军”布臂章。干部与战士的衣服样式在口袋上稍有区别。周恩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穿过的布军衣些塞:11945年至1947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服装样式与抗日战争时期相同,只是不佩戴“八路军”、“新四军”臂章,服装材料有粗布也有细布,颜色以土黄色为主,中原军区部队仍着灰色军服。1949年我军服装颜色确定为草绿色,材料为棉平布,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布胸章,帽子改为解放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o汪尚得红军第一次发放的军服八路军与新四军军服的区别在臂章斟三、5O式军服1950年1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实行新的军服样式,简称5O式军服。5O式军服是我军最早的全军统一的军服。陆海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全军干部、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军干部夏服有两个上挖袋,裤子为西式裤,设有后枪袋。海空军干部夏服有四个挖袋。海军干部设有上白下蓝和全蓝服两种。陆军战士夏服上衣为套头式,半开口,紧袖口,两个上挖袋。扎线腰带。为便于着穿、训练和作战,19525O式男军服年改为前开襟,散袖口,戴解放帽:海军战士夏服为上白下蓝和全蓝水兵服,用料均为棉平布。空军战士的夏服与空军干部夏眼基本相同。女军人夏眼有连衣裙和列宁服两种。帽子、服装颜色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相同。1950年8月,中央军委批准陆军团以上干部和海空军营以上干部、空军伞兵、海军舰艇部队及海校学员着呢服。四、55式军衔服装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1955年1O月1日起实施军衔服装,简称55式军衔服装。55式军衔服装分tLJ]I~和常服两类,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穿着,用料为纯毛华达呢,礼服领边、袖头、裤中缝按不同衔级配有不同饰物,改善了校以上军官的军容仪表。55式常服是供军人平时着穿的服装,分夏常服和冬常服两种。55式服装,军官佩带肩章、领章,校以下军官配武装带,士兵佩带领章和腰带。官兵均佩带“八一”五角星圆形帽徽。元帅礼服●’嚼-海军舰艇尉官礼服海军女尉官礼服陆军将军礼服I空军女尉官夏常服空军尉官常服海军将官夏常服海军女尉官夏常服档案。■-。军官夏礼服样式—一■一一—一—■—一l—一!昌—●;intolUl尉官软肩章士官硬肩章士兵软肩章五、85式军服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军服改革方案,并于1985年装备部队,定名为85式军服85式军服仍然沿用55式军服样式。仅解放帽改为大檐帽,佩带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和军种肩领章:干部、战士增发了制式衬衣:团以上干部夏眼为凡尔丁毛料,冬服为马裤呢毛料,大衣为大衣呢毛料;且军以上干部为纯毛料,师团干部为毛涤混纺,营以下干部和战斗服装用料为涤锦棉三元混纺布料但它仍是单一的军服体系只有常服,没有礼服和作训服干部长袖制式衬衣干部短袖制式衬衣六、“新一代”军服1997年7月1日,驻港部队官兵穿着的新一代军服,形成了陆军以棕绿色为主色调、海军以白色和藏青色为主色调,空军以蔚蓝色为主色调的三军军服颜色系列。新一代军服还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共包括礼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绒衣、大衣、作训服、体能训练服及其配套的军鞋(靴)和服饰9个部分。责任编辑/xp衍明陆军男军官礼服陆军女军官礼服海军男军官礼服海军女军官礼服空军男军官礼服空军女军官礼服陆军、空军男作训服陆军、空军女作训服■堂窭型:!、■卑.一,●-_一-一一一一
⑷ 历史上八路军的军装是什么颜色的
八路军总部、3个主力师部队的军服颜色有灰、绿、黄、蓝等多种。
八路军总部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军服为灰色。
陕甘宁边区部队的军服分灰、蓝两种。晋察冀军区部队1938年的夏服为草绿色,冬服为灰色,以后统一为土黄色。
抗战前期,120师的军服为灰色,1940年后,由于在敌占区买不到硫化青染料,但能从槐树籽等植物中提取出黄色染料,从那时起军服改为黄色。
山东军区1943年夏服为绿色,冬服为土黄色。新四军为灰色。
军服用料以粗布(土布)为主,其次为细布(洋布),此外尚有呢、毛、皮等做军服材料。1943年后,陕甘宁边区部队军服用料较前统一,单衣为“半洋布”,衬衣为“纯洋布”,冬衣为“纯土布”。晋察冀军区部队的军服多用细布材料,样式、颜色也较好。
冀中根据地由于开展“打狗”运动,部队曾以狗皮材料制作冬服。
八路军总部与120师的冬服,除用粗、细布作面料外,1944年还曾以皮革为材料制发皮短衣。
⑸ 八路军军装的颜色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在服装样式上基本上与国民革命军其它部队相同,服装颜色为草黄色。当年北方军阀用灰色,中央军为黄绿色。八路军有的军装从阎锡山那里领,有些军装从中央军那里领,就有不同颜色。后来自己解决的更是不统一,一般每个解放区什么方便用什么。灰,黄都有,还有用花布的(大概鬼子不封锁花布) 1937年11月,聂荣臻在指挥部队向敌后挺进的路途中,为解决军服染布着色失败的问题,建议要到群众中寻求办法。很快在阜平县南街大槐树下找到几位染布的妇女。她们听说是子弟兵要解决军服染色问题,以便换新装的事情,主动献出了祖传秘方:将春季收获的槐花碾碎,和染料拌在一起调匀,这样染出的布色调鲜艳,永不褪色。她们还详细地传授了具体操作技术。经过一番努力,染制黄绿色的军服布料终于成功,部队换上了新装。 1940年春,聂荣臻率南下支队开赴黎城参加反顽斗争,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对南下支队身穿黄绿军装赞不绝口。随后一二九师派专人去晋察冀部队学习染布技术,使黄绿色军装在兄弟部队推广,并一直延续多年。 同年,在国民党政府连续掀起三次反共高潮之后,中共中央号召全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曾生产了很多灰色军服。根据来源不同颜色也不同。
⑹ 以前打仗的时候..八路军什么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正经的是绿色 黄的什么的 是洗的吧 电视剧上的乱演 没准
老红军纪念管 里面的反正是绿的 都是保存了60多年的
⑺ 八路军军服什么颜色新四军衣服颜色是否也一样
颜色不一定,灰的,黄的,绿的都有,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换发国民革命军服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由于形势的急剧变化,国民党对两党合作抗日的态度转向积极。中共中央应国民党邀请,派周恩来、朱德和中革军委副总参谋长叶剑英等,飞赴南京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国防会议,并就红军改编等问题继续同国民党谈判。8月15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了“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的决心,并下达总动员令。于是,两党最终就红军改编问题达成了协议。
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将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中革军委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同时任命了各师的领导干部。当日,朱德、彭德怀等高级将领发表通电,宣布就职,宣告部队已改编完毕。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简称“集总”。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但此后仍沿称八路军的番号,其指挥机关仍简称总部。
1938年初,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集中到皖南与皖东,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新四军全军共辖四个支队。
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
改换军服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八路军佩戴“八路”二字的长方形臂章,新四军佩戴“新四军”或“N4A”的臂章。臂章的标准尺寸为8.5厘米×6.5厘米,白底蓝字。军服主要品种有军帽、军衣、军裤、军大衣、标志符号等。军帽为直筒圆顶加围式,分单帽和棉帽。直筒式帽墙,平面圆帽顶,带弧形帽檐和帽围,帽围两端靠两粒小纽扣结合在一起,冬季帽围可以放下,起到护脖、护耳的作用。军上衣为立翻领、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贴袋,分夏服和冬服。不分大小号码,长度一律“二尺五”。军裤,干部为西式裤,士兵为改良中式裤。军大衣为翻领、双排扣、两个暗袋(军官大衣有袋盖,士兵大衣无袋盖)、后开衩(军官大衣长开衩,士兵大衣短开衩)。军服颜色,八路军多为土黄色,新四军多为灰色。当时一名八路军正规部队的士兵的装具应包括八路军军帽、军衣、鞋、绑腿、子弹带、手榴弹包、腰带和棉被,一般都是两双鞋。附属的装备还有干粮袋、碗袋。
⑻ 八路军的帽子为什么有两个扣子,红军的帽子上是红星
基本信息:
早期八路军、新四军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且1937年更换帽徽(原红军纯红五星布制帽徽)时,由于戴上了昔日“敌人”的象征,两支军队均发生过士兵抵制甚至因此逃离部队的事件。帽徽是按照国共合作协议,由南京(重庆)方面提供的。1940年,由于发生了皖南事变,引起新四军全军极大愤怒,新四军残部和重建后的新四军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
与之不同,八路军由于1940年后兵员大幅扩充,远远超过3个师的协议规模,加上国共合作时好时坏,无法获得国统区工业部门才能提供的青天白日珐琅帽徽,越来越多的官兵军帽上没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仅有两粒仿德国山地帽式纽扣,这并非“以扣代徽”,也非政治原因所致。事实上,1940年后的八路军军人是否佩戴帽徽相当自由,无任何规定或推荐,亦不纳入班兵风纪考评,有的军人将青天白日帽徽一直戴到国共破裂的1948年。
(8)抗战时期八路军帽子颜色扩展阅读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隶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改为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但由于八路军的称号已经在各级部队中广泛传播,且八路军内部对此叫法已成习惯,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仍沿用八路军番号,人民群众亦习惯称这支部队为八路军,在非正式场合,八路军这个称号一直沿用。因此八路军的称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战争后期。
⑼ 八路军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灰色。当时条件有限,军装和军帽都是灰色的。在刚刚改编的时候,都有军徽,在皖南事变后,基本上都没有军徽了。
和军装一样,都是灰色的。
⑽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帽子上为什么会有青天白日帽徽
因为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属于国民政府的战斗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