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族头饰为什么是风花雪月
为了突出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
1、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
2、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
3、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表现了苍山顶上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
4、发辫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
(1)大理白族风花雪月帽子扩展阅读:
不同身份、不同地区的白族妇女的头饰也有所不同:
1、大理一带未婚女子梳独辫且盘在花头帕外面,再缠上花丝带等,左侧垂着一束白绦穗;婚后发辫改为挽髻,盘在头顶,外包扎染或蜡染的蓝布帕,缠素色布条。
2、凤羽、邓川、洱源的姑娘喜戴“凤凰帕”;有的地方则头包花毛巾或只将辫子盘头上,再缠一束红头绳;有的地方头饰为“一块瓦”。
3、有的地方头上用多块头布相叠覆盖,最外面的一块布上绣白族人民喜欢的图案。再外缠多种颜色的头绳,格外美观。妇女们都喜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
4、城镇居民多穿汉族服装,青年人爱着时装。
2. 为何白族女孩的头饰有风花雪月之称
大理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四景唱绝天下。 在白族,最美丽的姑娘被称做“金花姑娘“。白族姑娘天生丽质,穿上色彩鲜明和谐的民族服装,戴上五彩斑斓飘逸的头饰,尤其显得漂亮。白族姑娘的服装和头饰均以白色为主,衬以鲜艳的花边,极富民族特色。 白族姑娘头饰的左侧有一束长长的白绒线,垂挂在胸前,人一走动,就前后左右摆动,使姑娘们显得格外俊逸。若有微风拂来,白绒线就被轻轻撩起,尽显姑娘们的青春风采。天生爱美的白族姑娘生活中离不开花,她们用五彩的丝线,把山茶花、杜鹃花绣在自己的头饰上,花随人走,人伴花行,艳丽的鲜花把姑娘们红扑扑的脸蛋衬托得更加俏丽。 白族姑娘头饰的顶端是一弯毛茸茸的白绒线,白得耀眼,可与苍山顶上的皑皑白雪相媲美。整个头饰的形状呈月牙形,特别是那一弯五彩的花边,与倒映在洱海的一弯新月交相辉映。
3. 白族姑娘的艳丽头饰可以用一个成语来代表"风花雪月",风花雪月分别指头饰的哪些部分
“风花雪月”是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穗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洁白的帽顶是苍山的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的月。
4. 大理四绝中的“风花雪月”分别指什么
下关风(大理火车站出站的地方就叫下关,一年四季平均风速四级左右)
上关花(大理有个镇叫上关镇,盛产扎染工艺品,宛若鲜花)
苍山雪(苍山十九峰终年积雪,终年不化)
洱海月(月明星稀的晚上,月的倒影会在海面浮现)
这就是大理的风花雪月
大理白族姑娘头上的包头也是由这四部分组成,最上面白色的短绒毛就是:苍山雪;帽子侧面垂下的白色长穗是:下关风;帽子中下部分的花饰代表:上关花;整个包头的形状弯弯的像月牙一样代表:洱海月.
5. 风花雪月是大理的哪四景
风花雪月是大理的“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下关风”。
下关风:下关是大理地名的一个山口,这是苍洱之间主要的风源,风期之长、风力之强为世所罕见。据说,一年之中大风日数在35天以上,平均风速为每秒4.2米,最大风速达10级。下关风的成因是其特殊的地势形成的。
上关花:上关(地名)是一片开阔的草原,鲜花铺地,姹紫嫣红,人称“上关花”;大理气候温和湿润,很适宜花木生长。于是, 爱花养花也成了白族人民的一种生活习俗。
苍山雪:四季不容的苍山雪,苍山有19个山峰,海拔均在3500米以上,其中七座山峰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4122米。山顶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人称“苍山雪”。这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
洱海月:洱海风光秀美,每到月夜,水色如天,月光似水,人称“洱海月”。
(5)大理白族风花雪月帽子扩展阅读:
大理白族少数民族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民族,从白族女子服饰中帽子上就能把“风花雪月”表现得的淋漓尽致。帽子弯月牙形状,代表洱海月;帽子上的白色绒毛代表苍山雪;
白色绒毛下边艳丽的花朵则代表上关花;帽子边上垂下来的璎珞则代表下关风,这“四绝”,正是对宁静悠远的大理的精神和特色的最好写照。
6. 中国哪个少数名族少女的帽子,被称为“风花雪月”
白族
白族是以白为美,白族少女戴的帽子被称为“风花雪月”,风是指大理下关的风,花是指上关的花,雪是指苍山的雪,月是指洱海的月。
7. 大理白族妇女喜欢戴帽子是什么原因
这是少数民族的习俗,也是他们的一个风格。
他们都是这样传下来的习惯,是改变不了的,也是他们的特色。
8. 白族女孩子的帽子有哪些学问
白族是以白为美,白族少女戴的帽子被称为“风花雪月”,风是指大理下关的风,花是指上关的花,雪是指苍山的雪,月是指洱海的月。
白色的帽檐代表雪,冒须代表风,帽子上的花绣代表花,帽子的弯沿代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