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46岁小李子现况曝光,如今他过的怎么样
四十六岁的小李子体重重新回到年轻的时候,让人眼前一亮。永远记得《泰坦尼克号》中那个泡在冰水里的Jack,嘱咐Rise好好生活、要生一堆孩子,好好过完自己剩下的人生,然后沉入海底,当时的杰克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他的离去似乎让这个充满悲剧的爱情故事,依旧充满了希望。《泰坦尼克号》中的Jack令人充满遗憾,Jack的扮演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就是被观众称为的小李子在现实中也令人觉得遗憾。因为他是形象崩塌最严重的男星。
希望年轻的小李子重回视线中。
② 谁有小李子的这套剧照,不要戴帽子的,他好像这个时候留的是寸头
《男孩的生活》
导演:迈克尔·卡顿-琼斯制片人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艾伦·巴金/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语言:英语片长:115 分钟上映:1993-04-09
您要找的这个剧照影乐酷可以看到男孩的生活所有的剧照,高清剧照。可以点影片名字《男孩的生活》就可以看到了。
③ 求一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名字 反抗命运决策的
马特.达蒙,艾米丽.布朗特主演的《命运规划局》吧?没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天生就适合走上政治舞台的大卫·诺里斯(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是一名政坛的明日之星,他在信心满满的参选纽约州参议员期间,意外认识了认识美丽的芭蕾女演员爱丽丝(艾米莉·布朗特 Emily Blunt 饰),两人一见钟情,正当情意正浓时大卫突然被一群穿黑西装、戴黑帽和墨镜的神秘人士绑走。这群自称是隶属于联邦的人生命运调整局的人,告诉大卫他命里该当总统,伊丽丝也会成为世界著名的编舞家,他们的相爱会使两人的前途都成为泡影。规划局想尽一切方式阻止两人再次相遇。知道真相的大卫是会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放弃爱丽丝?还是为了真爱,对抗命运调整局呢?
④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主要是因为剧情设定;剧情中对于爱情的大胆歌颂,同时也有对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惧,电影的表现是让女性和孩子先走,男人像绅士一样从容赴死。
《泰坦尼克号》商业是左膀,爱情是右臂,对于爱情的大胆歌颂,超越了那个年代观众对爱情片尺度所能想象的范围,。影片所表现的爱情,没有贫富差距限制,看重一见钟情,渴望瞬间燃烧;
(4)小李子电影里戴黑帽子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12年4月10日,号称 “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凯特·温丝莱特饰)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坐上了头等舱;另一边,放荡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也在码头的一场赌博中赢得了下等舱的船票。
罗丝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的生活,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救起。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杰克带罗丝参加下等舱的舞会、为她画像,二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面临沉船的命运,罗丝和杰克刚萌芽的爱情也将经历生死的考验。
⑤ 黄春明的作家年表
1935年,生于宜兰罗东“浮仑仔”,排行家中老大,下有4个弟妹。8岁那年,母亲突染霍乱而遽逝
1950年,于罗东中学初中期间,黄春明遇到了文学上的启蒙老师-王贤春,王老师教授国文,亦是他的级任导师,她除了鼓励黄春明多为文练习,亦介绍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沈从文与巴金的小说等书,给黄春明阅读。(1998年,黄春明荣获第2届国家文艺奖文学类,黄春明特别写下《王老师,我得奖了》[5]一文,作为得奖感言,以感谢启蒙恩师王贤春。)黄春明的求学路颇为曲折,他天生反骨、个性冲动、好打报不平,中学时期,先后被罗东中学、头城中学退学,而后曾到台北当过1年的电器行学徒,后来凭著自学考上台北师范学校,又被退学;转学至台南师范学校,再遭退学;最后终于顺利自屏东师范学校毕业。
黄春明做过多种的工作,诸如电器行学徒、小学教师、广播主持人/记者、广告企划、卖过便当、拍过记录片、做过电影及儿童剧的导演/编剧,各式各样的工作经验成为了他小说创作的丰富素材。
1956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清道夫的孩子》于救国团幼狮通讯第63期
1957年,发表《小巴哈》于新生报南部版
1958年,屏东师范毕业,分发到宜兰的广兴国小,当了3年的国小老师
1962年,在宜兰通讯兵学校役期间发表《城仔落车》于联合报副刊,随后还有《北门街》、《玩火》等小说,受联副主编林海音女士大力提携
1963年,发表《胖姑姑》、《两万年的历史》、《把瓶子升上去》、《请勿与司机谈话》、《丽的结婚消息》、《借个火》于联合报。退伍后,至中国广播公司宜兰台担任记者、编辑,及“街头巷尾”、“鸡鸣早看天”节目的主持人,开风气之先把广播现场带到棚外,现场采访收音
1966年,与中广的同事林美音结婚,婚后迁居台北,进入联通广告公司。加入《文学季刊》。发表《男人与小刀》于《幼狮文艺》、《照镜子》于《台湾文艺》,《跟着脚走》于《文学季刊》
1967年,进正丰广告公司,历任国华广告公司、清华广告公司。发表《没有头的胡蜂》于《文学季刊》第2期,《他妈的,悲哀!》于台湾文艺第15期、《齐桓公的故事》、《神、人、鬼》于《文学季刊》第3期,《溺死一只老猫》于《文学季刊》第4期、《看海的日子》、《相像》于《文学季刊》第5期
1968年,发表《癣》于草原杂志第2期,《儿子的大玩偶》于《文学季刊》第6期,《鱼》于中国时报,《阿屘与警察》于仙人掌杂志
1969年,发表中篇小说《锣》于《文学季刊》第9期。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儿子的大玩偶》仙人掌出版
1971年,发表《甘庚伯的黄昏》于现代文学45期,《两个油漆匠》于文学双月刊第1期
1972年,发表《苹果的滋味》于中国时报。策划中视“贝贝剧场-哈哈乐园”90集,并担任编剧,首次引进日本杖头木偶,创造了深受大小朋友喜爱的戏偶“小瓜呆”
1973年,发表《莎哟娜拉.再见》于中国时报。拍摄中视纪录片“芬芳宝岛”系列,开创纪录片与报道文学的新纪元。小说《鱼》入选国民中学的国文课文。
1974年,发表《下消乐仔》、《小琪的那一顶帽子》于中外文学,《往事只能回味》、《屋顶上的蕃茄树》于中国时报。出版《锣》、《莎哟娜啦,再见》小说集,远景出版
1975年,出版《小寡妇》小说集,远景出版
1976年,出版《乡土组曲》-台湾民谣记事,远流出版,并于中国时报连载
1977年,发表《我爱玛莉》于中国时报
1978~1982年间任职爱迪达公司,统筹商品行销企划
1980年,获吴三连文艺奖
1983年,发表《大饼》于文季文学双月刊第1期。小说《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苹果的滋味》改编为《儿子的大玩偶》三段式电影,中影公司出品,吴念真编剧,分别由侯孝贤、曾壮祥、万仁导演。《看海的日子》改编为同名电影,由黄春明编剧,王童导演。
1984年,小说《莎哟娜拉.再见》、《两个油漆匠》改编成电影,《莎哟娜拉.再见》由黄春明编剧,叶金胜导演;《两个油漆匠》由吴念真编剧,虞戡平导演
1985年,发表《愕然的瞬间》于皇冠杂志。出版【黄春明小说集】:《齐桓公的故事》、《锣》、《莎哟娜啦,再见》皇冠出版
1986年,发表《现此时先生》、《瞎子阿木》、《打苍蝇》于联合报,《从“子曰”到“报纸说”》于皇冠杂志
1987年,发表《放生》、《琉球印象》、《等待一朵花的名字》于联合报
1988年,发表《我爱你》、《小三字经,老三字经》、《战士.干杯!》于中国时报。出版“瞎子阿木-黄春明选集”,葛浩文编,香港九龙文艺风出版
1989年,发表散文《夜市》、《地震》于中国时报。任中国文化大学广告系特聘讲师。出版散文集“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出版 。出版“黄春明电影小说集”皇冠出版
1990年,出版《王善寿与牛进》文学漫画集,皇冠出版。发表散文《一票》、《解严》、《地震》、《恒春一号》于中国时报。发表“毛毛有话”系列于皇冠杂志
1991年,推行本土语言复育,担任宜兰县推行本土语言教学召集人。
1992年,主编语言教材“本土语言篇实验教材-河洛语教学手册、录音带”、“本土语言-河洛语系注音符号简介”宜兰县政府出版
1993年,出版【黄春明童话】,包含《我是猫也》、《短鼻象》、《小驼背》、《爱吃糖的皇帝》、《小麻雀.稻草人》共5本撕画童话,皇冠出版。出版“毛毛有话”,由皇冠出版。为抢救日渐流失的本土文化,在家乡宜兰创立吉祥巷工作室;着手进行“宜兰县通俗博物志图鉴”田野采访记录。担任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兼任艺术教师。编导《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鞋子儿童实验剧团演出,于国立艺术馆
1994年,发表散文《罗东来的文学青年》,童诗《停电》、《我是风》于中国时报,剧本《战士,干杯》于联合文学。创立黄大鱼儿童剧团,推出“周末剧场”说故事给小朋友听;演出《土龙爱吃饼》创团戏;《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全台巡回,由鞋子儿童实验剧团演出;指导《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林老师说故事儿童剧团演出,于台北市图书馆
1995年,发表《SOS,请救救小孩子吧》、《先做一个好读者》、《不感动的不写》、《那一股冲动还在》于中国时报。发表散文《罗东味》于中国时报、《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于仰山会讯、及《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剧本。出版绘本《儿子的大玩偶》格林文化出版,杨翠玉绘图。编导《挂铃当》儿童剧由人和布偶同场表演,北台湾巡回,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编导《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大型儿童歌舞剧,鞋子儿童实验剧团演出,于国家戏剧院
1996年,发表诗作《菅芒花》于中国时报。编写《共享丰收喜悦》-水稻文化活动,北投农会出版。与省立交响乐团合作《小李子不是大骗子-新桃花源记》儿童剧,全台巡回,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承办“宜兰县社区总体营造-理念宣导”,参与宜兰县梅花社区、天送埤社区总体营造的规划,推办“1996茅仔厝研习营”。
1997年,承办宜兰县“让旧地名重见天日”立碑与立传系列活动。协助梅花社区推动“憨猴总动员”系列活动及第2届“1997茅仔厝研习营”。策划第1届罗东嘉年华“萌芽、茁壮、向未来”活动,以太平山伐木史为主题。创作《来去宜兰》撕画、《宜兰有礼系列-金枣有晴、日日有鱼、鸭子呱呱叫》撕画
1998年,发表散文《王老师,我得奖了》及“老人系列”短篇小说《九根手指头的故事》、《死去活来》、《银须上的春天》、《呷鬼的来了》于联合报。出版绘本《儿子的大玩偶》韩文版,格林文化出版,杨翠玉绘图。获第2届“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文艺奖”文学类。于北京举办【黄春明作品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台联及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主持超级电视台的社教节目“生命.告白”。编写《粒粒皆辛苦-台湾旧农业的背影》罗东镇农会出版,策划出版“十个旧地名的故事”,李赖主编,宜兰县政府出版;制作宜兰县《桃花源在那里?》社区总体营造理念宣导录像带
1999年,以《锣》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三十”-小说类。发表小说《最后一只凤鸟》于联合文学、《售票口》于联合报;散文《用脚读地理》、《老人写真集》于联合报,《 陶渊明先生,请坐》于中国时报,《和萧萧一起玩现代诗》于自由时报;诗作《一位在加护病房的老人》、《一个老人的中秋记忆》于自由时报;发表《爱吃糖的皇帝》儿童剧剧本。与省立交响乐团合作《爱吃糖的皇帝》儿童剧,台湾省第7届音乐艺术季系列,演出6场,全台巡回,黄大鱼儿童剧团宜兰分团演出。3度推出《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演出9场,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于国家戏剧院。出版《放生》小说集,联合文学出版。《放生》小说集获联合报【读书人1999年最佳书奖文学类】及【1999年台湾本土十大好书】。小说《儿子的大玩偶》获香港亚洲周刊入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创作《龟山朝日》撕画
2000年,发表《文化生活不等于艺术活动》于民生报、《大便老师》于联合报、《大地上的三炷香》于联合报、世界日报、《写作有时也不那么寂寞》于中国时报;诗作《有两种宜兰人》、《怅然大物》、《相约武昌街》、《一则无聊得要死的故事》、《记得昨日》、《想呻吟》、《我好寂寞》、《清风无罪》、《吃斋念佛的老奶奶》、《那一个小孩站在那里唱歌》、《黑夜》于联合报,《诗人把诗写在大地上》于台湾日报。发表散文《路边拾珍》、《 苏桐 先生.您好》、《菜园》、《学习》、《菅芒花》、《新娘的花冠》于国立台湾交响乐团-乐览杂志。出版【黄春明典藏作品集】:《莎哟娜啦.再见》、《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出版。《放生》小说集获2000年金鼎奖“推荐优良图书”及第23届时报文学奖推荐奖。出版小说集德译本“Huang Chunming.Sayonara - Auf Wiedersehen”由文建会与德国卫礼贤翻译研究中心合作.Arcus Chinatexte。与大爱电视台“希望工程”合作演出说书版《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义演4场,巡回921南投及嘉义灾区,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 。3度推出《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演出3场,于罗东镇展演厅,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指导《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演出2场,于宜兰演艺厅,复兴国中少年剧团演出。承办“新桃花源运动”社区绿化营造示范区乙案,参与宜兰县天送埤社区、三民社区绿美化规划工作。任公共电视台形象大使,巡回台澎各地监狱演讲、三民社区;佛光大学驻校作家
2001年,于中国大陆北京召开“新世纪再读黄春明研讨会”。出版【黄春明文集】三卷本,中国大陆,九州出版、“黄春明小说集”中国大陆,解放军文艺(昆仑)出版。任兰阳戏剧团艺术总监。发表首部歌仔戏剧本《杜子春》。指导《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演出5场,宜兰县内巡演,复兴国中少年剧团演出
2002年,编撰《众神的停车位》,师生联手创作,为任教东华大学外文系创作研究所的教学成果结辑,远流出版。发表小说《众神,听着》、《金丝雀的哀歌变奏曲》,最短篇《灵魂招领》于联合报,《买观音》、《棉花棒.紫药水》于世界日报。发表政治诗《杀风景》。编导《杜子春》歌仔戏,演出12场,于宜兰演艺厅,兰阳戏剧团演出。指导《我不要当国王了》儿童剧,演出11场,于兰阳女中、宜花东正式剧场、宜兰县内国小,由复兴国中少年剧团演出。改编《爱吃糖的皇帝》儿童剧为歌仔戏剧本。获中国文艺协会荣誉文艺奖章
2003年,发表诗作《向日葵》、《凤凰花》、《玉兰花》于联合报。发表散文《我知道你还在家里》。编导《爱吃糖的皇帝》歌仔戏,演出3场,于宜兰演艺厅,兰阳戏剧团演出。编导歌仔戏《新白蛇传I—恩情、爱情》,演出4场,于宜兰演艺厅,兰阳戏剧团演出。编导《挂铃当》儿童剧,演出2场,于宜兰文化局,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指导闽南语版《稻草人与小麻雀》儿童剧,演出7场,复兴国中少年剧团演出。指导台东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演出《挂铃当》儿童剧。发表剧本《外科整型》于中国时报
2004年,发表诗作《夜幕》、《冷气团》、《臭头香》、《酢酱草》、《白花婆婆针》、《含羞草》于中国时报,《天回天》、《国峻不回家吃饭》于联合报。与日本HITOMIZA人形剧团技术合作,推出大型现代人偶剧《外科整型》,由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宜兰演艺厅演出2场后,受邀至日本饭田市国际偶节演出。 歌仔戏《杜子春》、《爱吃糖的皇帝》、《新白蛇传I—恩情、爱情》,全台演出十余场,由兰阳戏剧团演出。指导《爱吃糖的皇帝》儿童剧,演出5场,于宜兰演艺厅,复兴国中少年剧团演出。编导读剧版《战士干杯》舞台剧,应邀于第2届国际读剧节,演出1场,于台北红楼,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后受邀至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演出。
2005年,发表诗作《战士干杯!》、《一把老剪刀》、《飘飘而落》、《圆与直的对话》于自由时报。发表散文《龙目井》于自由时报。于自由时报,开辟《九弯十八拐》杂文专栏,发表《打一个比方》。创办宜兰人的文学杂志《九弯十八拐》双月刊。编导歌仔戏《新白蛇传II—人情、世情》,演出4场,于宜兰演艺厅,兰阳戏剧团演出。编导读剧版《杜子春》歌仔戏,应邀至歌仔戏读剧节演出,于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兰阳戏剧团演出。编导《小驼背》儿童剧,巡演11场,于宜兰演艺厅、宜兰县内偏远校园、金瓜石社区,并受邀至南投县演艺厅为原住民小朋友演出两场,回程至内政部中区儿童之家义演1场,由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
2006年,获第13届“东元奖”人文类-社会服务;获第7届“噶玛兰奖”。第6度推出《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演出4场,于宜兰演艺厅,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校园巡演版《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于宜兰县内校园巡回演出12场,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并受邀赴花莲东华大学、台南国家文学馆演出。指导《小驼背》儿童剧,演出3场,于兰阳女中,复兴国中少年剧团演出
2007年,担任佛光大学兼任教授,台湾艺术大学驻校作家。《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演出2场,于罗东镇公所展演厅.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并受邀赴台北市私立复兴实验小学演出。指导《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礁溪国小儿童剧团演出,于礁溪国小
2008年,远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参加“重返现代:白先勇、“现代文学”与现代主义国际研讨会”。 参加于中正大学,所举办的“黄春明国际研讨会”,当中有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加拿大、美国的世界各地学者与会,并于研讨会期间,演出《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 佛光大学颁授黄春明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9年,应“龙应台文化基金会”之邀,参与“思沙龙”活动,演讲“清贫,卑微,挣扎著长大──台湾的城乡成长”。《挂铃当》儿童剧,于宜兰、罗东演出。《我不要当国王了》儿童剧,于新竹巡回演出。由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黄春明作品集”,共8册。参与“九弯十八拐”文学杂志的2009悦听文学活动,亲自朗读自己的文学作品。
2010年1月,书画家张光宾、文学家黄春明及版画家廖修平荣获第29届行政院文化奖。6月,黄春明透过罗东圣母医院的联系,拜访了正在住院的资深书迷-官义福,官义福现年56岁,罹患食道癌,30几年前就开始阅读黄春明的作品。在现场黄春明表示,这是对作家最大的鼓励,比得大奖更荣幸,强调“一个人到了生命末期还想见我,是身为作家的光荣!”黄春明说,是官点醒他要继续写文章,准备写新书,感动其他人,新作品写好就会拿到病房,鼓励官勇敢活下去。[6] 8月中,趋势教育基金会于台北市中山堂举办“向大师致敬-黄春明 来一碗拾锦黄春面”活动,活动期间除了邀请黄春明演讲、座谈,还有黄春明的撕画作品展及放映由黄春明小说改编的电影-看海的日子、儿子的大玩偶,并由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我不要当国王了》与《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
2011年5月24日,黄春明因文讯等单位举办“百年小说研讨会”的邀请,前往台南市国立台湾文学馆进行专题演讲〈台语文书写与教育的商榷〉,论点是反对全台语文写作及阅读(不管是汉字或罗马字)。成大台文系副教授蒋为文,以预先准备的标语讽刺黄春明:“台湾作家不用台湾语文,却用中国语创作,可耻!”。黄春明当众脱掉上衣,并朝蒋为文出秽言、比中指,场面一度难以控制。最后在工作人员抢下标语后收场,没有爆发肢体冲突。
⑥ 小李子最爱棒球帽,男生可以选择什么帽子耍帅
用嘻哈帽吧,就是那种平沿的,或者棒球帽!
⑦ 为什么神厨小福贵中小李子挨板子的时候要被摘掉帽子
很好理解,为了验明正身方便肯定会摘掉帽子,戴帽子本身就有一定遮挡作用,有可能打错人的。
⑧ the revenant是什么意思
1、《The Revenant 还魂者》。
2、
1、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其实我是想过专门开篇介绍下这位出生于墨西哥,名字略显拗口的导演。出道时的几部作品:《爱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就已然让本人如数家珍,把小成本+多线式叙事结构玩得炉火纯青,完全不输昆汀和盖.里奇;之后的《美错》抛开多线叙事后开启的魔幻现实主义又让我惊艳一把;接着就是在去年奥斯卡上勇夺四金的《鸟人》。令我在心底暗暗叫好的是,这是一位不愿墨守成规,不断创新的导演,不断的尝试陌生的影片类型,挑战自己的极限,并力求做到完美;正如这一部《还魂者》。
2、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至于当红炸子鸡小李子就不多浪费篇幅介绍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小李这次为了演绎Glass这位传奇人物,也真是蛮拼的,这是拿生命在表演啊。。罗列下几个关键词:“全片仅15句台词”、“生吃野牛肉”、“光腚钻马肚子里取暖”、“被母熊爆菊两次”(什么鬼…..。)
“在被亚利桑德罗看中之前,这个剧本已经在好莱坞“漂”了好几年。我重新读了剧本,又和亚利桑德罗再次碰了面,然后决定投入到这件事里面”——小李子
3、汤老湿(Tom hardy)
极具雄性荷尔蒙的型男和大叔。喜爱的角色太多,《黑鹰坠落》里面文艺痞的美国大兵,《勇士》里的搏击手,《盗梦空间》里的伪装者,《蝙蝠侠》里的大反派贝恩…造型百变,且很敬业。这次的角色是小李子推荐他来演的,本来他另有档期,剧本读到一半以后决定出演。
4.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Emmanuel Lubezki)
同样出生于墨西哥,近两年好莱坞红的发紫的一线摄影师。别的不说,凭借《地心引力》、《鸟人》连续夺得两届小金人,这次如果蝉联的话岂不是上演帽子戏法?在本片中得以展现的大自然壮丽自然景观,各种瑰丽光线和天气的奇妙转换,以及标志性的长镜头运用,全部出自他手。
5、配乐:坂本龙一
日本音乐人,曾凭借电影《末代皇帝》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
接着,来扒一扒剧组为了完成此片,付出的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幕后故事:
* 本片原计划拍摄80天,但实际历时九个月。由于拍摄周期太长,冰雪融化,拍摄地点从加拿大、阿拉斯加辗转到阿根廷最南端,甚至去了南极!有时候浪费一天时间,只为了寻找那最合适的一缕光线。
* 本片小李子的人物原型名为Hugh Glass,是美国历史上一位真实的拓荒者,也是一位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在被灰熊袭击之后,他被同伴们抛弃在荒野,但奇迹般地逃生。
⑨ 《泰坦尼克号》上映20周年 除了杰克和肉丝其他人现在怎样了
还记得2012年,3d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重映时那股热潮吗?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重映仍然轻轻松松地卷走了10亿人民币票房。
今年是电影上映的20周年,美国媒体和院线从12月初起就搞了各种纪念活动,又是在美国amc院线的杜比影厅进行重映啦,又是主创聚首啦,异常热闹。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还与他的团队将特别制作了一部纪录片纪念,使用新的水下镜头来重新审视沉船。
这部电影虽然是电影史上的奇迹,帮助小李子和凯特温斯莱特走上了好莱坞的巅峰,但其他配角并没有大红起来,这20年来仍然默默无闻,他们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billy zane饰演rose的未婚夫cal hockley
这位中年光头油腻大叔看起来有些眼熟,是《泰坦尼克号》哪个路人甲吗?知道真相的你可能眼泪会掉下来——他就是肉丝那个多金帅气又小心眼的未婚夫!
exo me?肉丝的未婚夫虽然不招人待见,但颜值还是跟小李子不相上下的啊,毕竟当年也是这种款!
第一次看电影时特别讨厌未婚夫,认为他奸诈阴险,老给主角光环的小李子使绊子~~
后来多重温几遍以后,才发现未婚夫其实也挺无辜,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肉丝,谁知道半路来个程咬金,就算沉船被救以后他还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肉丝的下落。
所以当我们发现那个英俊倜傥的未婚夫长成了这样,心里是拒绝的。
未婚夫这个演员billy zane这几年沉寂了很多,除了去年仍参与《名模大间谍2》、《战略阴谋:神鬼狙击手》外,他更多的精力已经转往幕后担任监制,剃了个大光头的他如今造型走雅痞风,你能接受吗?
今年早些时候,billy zane、小李子、凯特受邀前往法国,参与一场对抗气候暖化的公益晚会,未婚夫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三人的世纪合影,小李子还给他点了赞。
victor garber饰演游轮总设计师thomas andrews
这位是泰坦尼克号的工程师,放弃逃生机会,与自己亲手设计的游轮一起沉没,他在危难关头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绅士风度令观众动容。
演员victor garber除了这部影片,还曾出演过《双面女间谍》和《金牌律师》等电视剧,并多次获得艾美奖提名,还在《逃离德黑兰》中饰演收留了几位人质的加拿大驻伊朗大使。
suzy饰演rose的孙女lizzy calvert
这位是肉丝的孙女,是她开启了这部电影的故事倒叙。这位演员后来嫁给了《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kathy bates饰演游轮上的热心阿姨、慈善家molly brown
胖阿姨演的是游轮上的热心大姐margaret brown,在杰克应邀前往鸿门宴之前,好心地借了一件像样的外套给杰克。后来沉船的时候,也是她极力劝说人们上救生艇(开始时乘客并不愿意上救生艇,因为他们不知道船就要沉了,外面又很冷)。
这个角色是真实人物,事件发生后被人们称为“永不沉没的毛利布朗”。
演员kathy bates一直活跃在荧幕上,最近的作品是美剧《美国恐怖故事》
frances fisher饰演rose的老妈ruth dewitt bukater
肉丝那个嫌贫爱富的老妈是很让人讨厌的角色,要不是她棒打鸳鸯硬要拆散肉丝和杰克,他俩可能会过得更开心。
老妈这个演员真人比电影上的形象年轻多了,作品也很多。
1997年《泰坦尼克号》在伦敦首映的时候,她坐在查尔斯王子的旁边观看,当时哭得不行还跟王子借纸巾。
david warner饰演未婚夫的保镖spicer lovejoy
这位老爷爷当年演的是未婚夫的保镖,污蔑杰克偷了海洋之心的就是他,沉船时乔装成女人,带着大沿帽子挤上救生艇,最后被大家发现赶下了船。这位演员后来还在《星球大战5》和《星球大战6》中露过脸。
danny nucci饰演杰克的好基友fabrizio
老帅哥演的是杰克的朋友fabrizio,出场时陪着杰克一起跟别人赌博,杰克赢了船票之后还热情地和他告别。这名演员名叫danny nucci,是奥地利混血,在这部片之后陆续演了一些不知名的电影。
bill paxton饰演寻宝人brock lovett
这位演的是积极搜寻“海洋之心”项链的寻宝人,他坚定地认为“海洋之心”一定藏在沉船的某个地方。
在这部电影之前,他就和卡梅隆有过多次合作。卡梅隆1984年的电影《终结者》和1986年的《异形》以及1994年的《真实的谎言》,可以说是和卡梅隆合作次数非常多的影人了。在这之后的hbo电视剧《大爱》(big love)为他赢得了三次金球奖提名,《血仇》(hatfields & mccoys)为他赢得了艾美奖的提名。
2017年2月,这位演员死于心脏手术并发症,享年61岁。
bernard hill饰演 edward j. smith
船长这个角色也十分令人敬佩,他拒绝同伴帮助自己离开船只,并且将自己关在驾驶舱中。当海水开始进入驾驶舱,并且在水压下使得窗户破裂时,船长也同时命丧于此。他后来较有名的作品是《指环王》的塞奥顿国王。
jonathan hyde饰演游轮总经理伊斯梅
游轮总经理在沉船时不顾大量的妇女和儿童仍旧被困于船上,率先逃生,这个角色后来虽然活下来了,但被美国和英国舆论猛烈抨击,甚至当时美国一个小镇名字叫为“伊斯梅”,镇民都决定把小区更改为其它的名称,任何名称都可以,都没有这个名字(伊斯梅)如此的羞耻”丑闻之下他极少在公众前露相,但依然对于海洋事务存有兴趣。
这个演员在戏剧圈比较知名,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成员。
看完这么多,最后来一张我们小李子的盛世美颜来压个轴~
⑩ 资深戏精卓别林为什么一直戴着那顶帽子
说起“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 )你会想到什么?
罗思坦说过,“黑白照片,相对于彩色照片,具有一种需要观看者自己诠释的抽象品质。色彩增加照片的画意性质,有时却会妨碍摄影者想传达的纯粹而真实的信息。”
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钟表的指针缓缓指向清晨六点,影片开始。
一群羊争先恐后的涌入,与工人们鱼贯而入的场景剪辑在一起。
巨大的隐喻产生了:工人们就好比是这些毫无生气的牲畜,被人摆弄,被人操控,像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的到处瞎撞,但是细心的你请看一下图片,在工厂里的工人全都带帽子。
但是全剧中没有一个人和卓别林戴一样的帽子,这也是卓别林非常聪明的拍摄手法,就是让自己的特点与众不同,才能让人记住。而这一顶礼帽的来头可不小,确切的名称应该叫做“ tHE Bowler Hat ”,在美国,人们也叫它“ the Derby Hat ”。它也是大萧条时期最为经典的服饰配件。
要说到 BOWLER HAT ,还要从维多利亚时期19世纪中期的英国开始,当时礼帽在伦敦慢慢的流行起来,当时的一位贵族 Edward Coke 希望有一顶礼帽可以很扎实,用来他在户外活动或者狩猎的情况下,对头部有一定的保护。当时他就找到了如今伦敦最著名也是最古老的帽子店 LOCK&CO 为它制作这样一顶帽子。帽冠由椭圆形的硬质材料制成(说它是一顶好看的头盔不过分吧),帽檐的四周边缘处向上卷曲,在交界处会配有丝带。
之后经过Edward Coke的反复测试,他自己也非常认可这顶帽子。后来更多的人们发现BOWLER HAT不仅拥有良好的实用性,它的风格样式也非常受到人们的喜欢,并迅速的普及到了更广的人群中,这一变化使得它也贯穿了英国的整个阶级制度,因为当时的英国只有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才会佩戴帽子。自20世纪初以来,英国的铁路工人就一直穿戴它,以保护他们在工作头部不受影响。
如今 BOWLER HAT 仍然是 LOCK&CO 店里做畅销的款式之一,购买它的人也仍然是心底始终珍藏和怀念那一个时代的人。那可能是最好的摩登时代,也是最好的默片时代。
Lockhatters Town Coke 约3,000人民币
提起帽子你是不就能想起 hat
最多再想起个 cap
每个帽子也都是有自己的名字的
费多拉帽是绅士们眼中帽子界的首选。无论是在老电影里看到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带着一顶由软毛毡做的绅士帽还是在老照片中看到贵族绅士们头戴做工讲究的费多拉帽,费多拉帽的地位和魅力一直都经久不衰,绵延不绝。
Michael Jackson
因为帽子材料的呢叫做 Fedora ,所以以它作为原料制成的帽子也就叫做费多拉帽。记忆中往往会和美国老派绅士、芝加哥黑帮以及私人侦探的形象联系到一起。
裘德洛
最初的 Fedora 是由女帽演变而来,到1970年代,是老爷爷的标配。到了好莱坞黄金时代时, Fedora 几乎是所有经典电影男主的标配。 Michael Jackson 、 Jude Law 、 Johnny Depp 都是费多拉帽的信徒。新生代的 James Bay 更是以此为鲜明的个人标志,从不摘下。
德普
典型的 Fedora 帽子高11-12公分,有大约3-4公分的帽檐,顶部还有一个被“捏”过的标志性水滴形凹陷造型。 Fedora 的样式有很多变化,主要看这三个地方:锥度、帽檐及绑带。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锥度、帽檐的绅士帽来配合我们的脸型。长脸宜选宽边帽;圆脸及方脸适合窄边。
因为整体风格偏美式,在搭配上除了适合与西装一起搭配外,偏美式休闲也可以 hold 住。在单品的搭配上,与风衣和毛呢大衣搭配,气场瞬间暴增,两米八气场不再是传说。
Trilby 是 Fedora 的近亲,又被成为爵士帽,是 Fedora 帽的英国变种款,顶部与费多拉帽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在于边缘比其窄,佩戴时后沿常常翻起,相比起严肃的费多拉帽更多了一些俏皮与活泼。 Trilby 的窄帽檐更适合浅浅的戴在头上,有一种非常随意和阳光的感觉。短脸的、头较小的人更适合佩戴。
007
Trilby 来源于19世纪末的文艺作品。当时,腐国讽刺画报《 PUNCH 》的撰稿人乔治?杜?莫里耶的小说《 Trilby 》被改编成戏剧,讲述一个叫做 Svengali 的音乐家用催眠把一位无名的绘画模特,变成著名歌手的故事当时,这部戏里主角所戴的 Trilby 。不出意外地迅速流传开。甚至蔓延到了赛马场,直至1920年代末, Trilby 成为了赛马服的标配。
在费多拉帽的变种源流中,除了“软化版”的 Trilby ,还有“硬汉”版的 Homburg ,中文花名――汉堡帽。在外形上区别于费多拉帽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向上飞的帽檐,看上去飞扬跋扈,霸气外露。
其帽顶呈凹形,帽缘上翻,是一种硬质毡帽,源于19世纪的德国民族服装,传统帽款往往会在边沿包有缎带,并在一侧插上几片小羽毛。在20世纪初期由英王爱德华七世传入英国,瞬间征服英国的上流社会。成为当时银行家、政客等男士的标配。
到了1930-1940年代,这种高大上的毡帽成了黑帮们的标准着装――帽子不插羽毛,边缘不包缎带,选择性地压出翻起部分。详情参见《教父》中的 look 。
Al Pacino
尤其是二代教父的扮演者 Al Pacino ,他那张头顶 Homburg 的回眸照,成为无数影迷的房中必挂避邪圣品,每日瞻仰。由于他的这一形象过于深入人心, Homburg 甚至还荣获一江湖诨号 lord's hat 。
毫无疑问,这是传统英国绅士的经典首选,因为大多数的材质都以花呢为主,宇宙常识,花呢是英国人民的最爱。
它的历史在男帽里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了,它的起源能一直上溯到14世纪,后来便成了上流社会男士在乡野度假搭配羊毛西装的必备。它的骨子里就充满了变化多端的气质,既可以兼顾帅气与优雅,亦能同时体现复古与时尚。
《浴血黑帮》鸭舌帽
最传统的 flat cap 通常由千鸟格和麻花灰呢料制成的鸭舌帽,虽然经典但很容易显得老旧、过时且厚重。不妨选择素色、纯棉质地的轻薄款式,戴起来更加自然。
这顶帽子的特点还在于,歪着戴,还可以使人看上去略显俏皮,有股浓浓的雅痞的风味。 flat cap 比较适合长脸的人戴,扁平而有略宽的帽檐会弥补脸太长的问题。
在搭配上, flap cap 的英伦气质太浓郁。因此,搭配英式老派花呢布料的套西是绝配。
平顶帽,英文名字:猪肉馅饼。认真脸地讲,得名于此真的是因为形状像猪肉馅饼。
猪肉馅饼本饼
虽然名字有些可爱,但是平平的帽顶以及像行星光环一样围绕一圈的帽檐,却有种浓浓的英国绅士的味道。这帽子据说起源于美帝的南北战争时期,那时是美军军帽。这顶帽子也往往和爵士、蓝调文化有关系,当年,爵士歌王 Lester Young 的一首萨克斯名曲就叫做“ Goodbye Pork Pie Hat ”。
Lester Young "Goodbye Pork Pie Hat"
到了1960年代,牙买加掀起一股 rude boy 风潮,其中不可缺少的装扮就是这种帽子。当时,牙买加的 ska 歌手(即特别以 rock steady 成为最流行的音乐形式) Laurel Aitken 就有首歌叫做《 Give Me Back My Pork Pie Hat 》。而没多久, rude boy 风居然漂洋过海,开始影响大不列颠 MOD 一代,包括 rude boy 最爱的猪肉馅饼帽。不过,牙买加和英式的 porkpie 比美式的帽檐还要更短。
大家所熟知这种帽子,其实不是源自男人,而是一位少女,电影《情人》的女主角 Jane March 。那种自觉高贵又落魄迷茫的傲娇拧巴劲儿,首先通过她的裙子和帽子表达出来。
电影《情人》
Porkpie 更适合有棱角的长脸或方脸佩戴,圆润帽冠会给你的脸型带来一丝柔和。
在被最近吸粉无数的鬼卞老师圈粉之余,鬼卞还成功为渔夫帽带货。刻板印象中渔夫帽会给人一种朴素、日系、仙男的气质。但是经由鬼卞的亲身示范,我们还看到了渔夫帽随性、慵懒,甚至还有酷炫的气质。
鬼卞
渔夫帽的起源并不是为它代言的霓虹,而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跟随着 Hip-Hop 文化加上当时许多流行的明星和 Rapper 的佩戴而顺势走红。
LL Cool J
在国际时装周上渔夫帽也同样受欢迎, Burberry Prorsum 2015 S/S 就将渔夫帽稍早改良,加宽了帽檐,并且选用高饱和度的马卡龙蓝配色。似乎在告诉人们渔夫帽也可以很时尚。
Backstage Burberry Prorsum Menswear
搭配方面,渔夫帽和正装的混搭所碰撞出的火花也相当耐人寻味。除此之外,与渔夫帽和“仙男”棉麻布料可以完美融合,和工装也可以很好搭配。可以说是非常百搭的一款帽子了。
现在的文艺女青年出门旅行拍照必备道具,它较硬的边角更适合女性柔和的脸型以及长发。驾驭好一顶 Boater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留给大家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盖茨比里两位主角就曾这样戴过。短脸以及方脸呢不太适合带这顶帽子,如果硬要带呢可以选择抬起帽檐或者斜着戴,使整体看起来不要那么的方以及短。
小李子
托比.马奎尔
在浅色系的西装和休闲度假风的搭配中, Boater 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尤其是海滩假日风,夏威夷衬衫,短裤,墨镜再加上一顶 Boater ,完整的度假风 look 轻松凹出。
作为有内涵,有质感的媒体,我们绝对不仅仅只局限在科普帽型这么简单,总结完帽型,我们接下来看看帽子的其他知识。
高级帽子内衬用丝绸会比较多,并且多是手工缝制到帽子里,而中低档的内衬则是胶水粘到里面或是缝纫机机械缝制,其固定度和耐久度与手工缝制都相差甚远。
内衬
帽子的汗带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然而它却是佩戴时最重要的部分,是和你皮肤直接接触,所以材质好坏是能直接感受到的。
中低档其汗带不但吸汗差,容易闷,而且材质很硬,弹性差,箍在头上很不舒服。高档的帽子,汗带就好很多,不仅接触皮肤时,触感舒服,弹性适中,久戴不会头痛,而且经年累月地戴还不会松弛。
帽型
帽子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不断沉淀下来的,因此,帽型变化的细微之处并不是随便哪家厂都可以处理的,是需要几十年乃至百年以上的经验积累,才知道如何解决和避免帽子制作时的问题,使得这些经典帽型日趋完美。
完美的鸭舌帽型
很多人在选择帽子上,很容易犯选个大概的轮廓这样的错误。帽型并不是指整个的轮廓,还包括帽舌的形状,拼接的方式,缝制的方式等等。很多软型的帽子,诸如鸭舌帽,一定要把它放在桌子上,看它在静置的状态下,是否就没型了,优质的帽子即使是在静置的状态也是保持着完美的廓形,并不是上头之后才撑出好看的轮廓。
保养
不同的帽子,有不同的保养方法。
Flat Cap 无需担心随意堆放而失去原型,因为帽型在出厂时已经定型了。
Fedora 之类的帽子,为避免变形,在长期不用摆放时最好是有专门的帽夹( Hat Jact )盒子,纸盒或皮盒都可以,高档的帽子店都有这类盒子。
Hat Jact
日常用时注意防尘,清洁的时候用专门的帽刷轻轻刷,挂烫机也是清洁帽子的利器,顽固的污渍可以使用橡皮或者砂纸。一定避免用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