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做官的帽子图片
❷ 古代男子结婚的新郎帽子上为什么插一根翎子
不是被称作“新郎官”吗?当时普通百姓结婚是件大事,插翎代表这一天他是“官”,这是民间婚礼的一种增加喜庆的做法
❸ 古代新郎新娘的帽子的图片
http://image..com/i?z=3&cl=2&ct=201326592&sn=&lm=-1&cm=1&sc=0&bu=&rn=21&tn=image&word=%B7%EF%B9%DA%CF%BC%E0%FA&pn=20
❹ 古时候结婚,女的带的帽子叫凤冠.男的头上带的叫什么啊
好象有种叫法叫 ”栩毓”,没有楼上的这种高论了,我是看小说的时候看到的.
❺ 古代新郎帽子羽毛,这是为什么
代表男性高过女性,权威的像证
❻ 宋朝帽子图片
宋朝官员的帽子叫长翅帽,据说是赵匡胤发明的,为了不让官员上朝时同身边的人说话
❼ 古代管家的帽子图片
官帽,是中国、朝鲜、东宁、越南、琉球古代的一种帽子,属乌纱帽的一种,最开始是由展脚幞头演变而成。宋元时代,“乌纱帽”一名泛指以乌纱制成的帽子,即乌帽,尚未成为官帽的专称,而明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则屡见不鲜,更变成专指官帽,并演变成了官员职位的代名词。[1]得官者,戴乌纱,失官者,被称之谓“丢乌纱帽”。[2]其内型用铁丝编织而成,成为硬壳,后部高而隆起,内衬黑纱,外涂缯纱(缯是一种丝织品),涂黑漆,外型多为圆头,前有一折,并饰以玉胜(以示明洁)。
明代官帽外形与唐代初期的幞头,小有近似之处,官乌纱帽由幞头帽子外施纱涂漆,翅有平翅、朝天翅、圆翅等。是用铁铜丝编成帽的框,然后再用乌纱覆外。圆顶,分上下二阶,左右各插一个帽翅。官帽的别称乌纱帽常被人喻为官位的代称。乌纱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为常服。朝廷官吏,不分文武品位高低,一律准可通服。戴乌纱帽的常服,多与补服相配。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明政府定制:凡官员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作为官服。在团领衫外束腰带,亦作为公服使用。[3]同时又规定,凡是年老退休的官员,以及侍奉父母辞闲之官,允许继续戴乌纱帽,而因事罢官者,则服饰与百姓一样,不允许再戴乌纱帽。[4]明初乌纱帽尚未高耸,而至中叶,则风气大变。如正德时兵部尚书王敞,“纱帽作高顶,靴作高底,舆用高杠,人呼为‘三高先生’。
明朝以前官帽
❽ 中国古代官的帽子 唐朝的多讲一些,最好有图片,重量,大小...... 好的有200悬赏 急!
别的朝代的真不清楚,唐代的可以说一下名称。至于图片,网络一下名称就能出来了。
1. 武弁,即笼冠。天子加金附蝉、下巾帻;侍中、中书令加貂蝉。诸武官府卫领军九品以上戴用。
2. 弁服,以鹿皮制成,天子12琪(琪即白玉珠),玉簪导;皇太子9琪,犀簪导。文官九品公事所服,通用乌纱制成,一品9琪、二品8琪、二品7琪、四品6琪、五品5琪及犀簪导,六品以下去琪,至玄宗时废而不用。
3. 翼善冠是唐太宗制作的一种冠式,形似幞头。以转角相交于上,开元十七年便废而下用。
4. 远游冠,3梁,金附蝉9首,犀簪导,其余同通天冠。皇太子、亲王戴用。宗室封王者用时去附蝉。天子杂服有时也戴,为5梁。
5. 进贤冠,为文官的冠式,戴时加于黑介帧上。三品以上3梁,五品以上2梁,九品以上1粱。
6. 法冠,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的冠式,又名獬豸冠。其冠制与进贤冠大致相同,上加两颗真珠,作一角或二角形。
这是我从《中国古代服饰》作者王明泽,看到的,里边还有其他朝代的介绍,不过都是文字描述。网上可以下到。
《中国古代服饰史》周锡保,这本也不错。
《中国服饰史教程》孙世圃,这本里边有小图,不过也不是都有。
❾ 古代大臣帽子是什么样的(图片)
每个朝代都不同
❿ 求一张,金贤重穿红色的传统的新郎礼服,还戴了个黑帽子的图片
是不是太阳拥抱月亮的剧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