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有许卓娅的教学活动《小老鼠找朋友》的音乐,请提供一个下载地址或者是直接发给我
你好!你找到这个音乐了吗?我也想要,麻烦你也给我发发了,谢谢!我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有歌谱也可以!
⑵ 许卓娅<包饺子>
北方饺子的做法:
馅可根据自己爱好随意调配。例如白菜饺、韭菜饺、三鲜饺、牛肉饺、猪肉饺、鱼肉饺、虾仁饺等。
四人份
原料:肉馅(直接到超市买即可)1000g,面粉1250g,大白菜一颗(约1000g),韭菜100g(亚洲店有售)香菇5个,虾仁100g。(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佐料:油、盐、花椒、五香粉、酱油、醋、姜、葱、味精、香油、料酒(可用红酒)、高汤(可用水)均适量。(因为各地各人口味不同,佐料未给出具体份量)
做法:
1.和面面团宁硬勿软,且要放入面盆中,加盖醒30分钟.
2.拌馅将肉馅放入高汤,逆时针搅拌,使之成糊状。
3.炸油锅里加油烧至九成热,放入花椒,关火,待油温降下,取出花椒,同时将油倒入肉馅。
4.和馅将大白菜切碎,加盐杀出水分,挤出水分,放入肉馅;韭菜切碎,放入肉馅;香菇用水发好切碎,放入肉馅;虾仁切碎,放入肉馅;同时加入盐、味精、香油、葱末、姜末、五香粉,逆时针搅拌直至充分混合。
5.包饺这不用我多说,把面团做成小面饼,放入馅,捏在一起即可。
6.煮饺水烧开后,放入包好的饺子,煮至饺子浮出,加凉水,反复两次便可捞出食用。
※吃时根据自己口味酌情蘸取调料。
以下是包饺子的诀窍。
包饺子省时省力妙法
饺子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一种食品,但是饺子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下面介绍两个小诀窍,可以让你在包饺子时省时省力。
一是和的面要“醒”好,这样才好擀皮、好包,而且不破。
二是调馅时,如全用肉馅,要注意往肉馅里“打”水,水要慢慢加,并边加边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动。馅的瘦肉多,可多放些水;肥肉多要少放水。然后再加入葱花、酱油、姜末、味精等调匀,最后才放盐。如用肉菜馅,蔬菜最好用生的,要用水烫,防止维生素流失。蔬菜剁好后如果有汤,可轻微挤一挤,以防包饺子时渗出。剁好的菜和肉馅放到一起后,不要多搅,搅多了也会出汤。出汤后,可掺些干面,冬天也可拿到室外冷一冷,油脂一凝就稠了。
巧做饺子馅
1.饺子馅的肉与蔬菜比例要恰当,一般以1:1或1:O.5为宜。饺馅里适当加些蔬菜,不但味道好,而且营养更全面。同时蔬菜均属长纤维素,可促进人体肠胃蠕动,防止节日荤食过多,影响消化吸收。
2.据测定,大白菜去汁后维生素会损失90%以上。为了避免维生素的损失,可将菜馅剁好后,先将菜汁挤出来,拌肉馅时再将菜汁掺到肉馅里搅拌。也可将菜馅剁好后,先用食油搅拌,最后再放盐和作料,亦可防止菜汁“杀”出来。
3.肉要剁成或绞成碎馅,将肉加少量水(或菜汁)使劲搅拌。馅的瘦肉多,可多加水,肥肉多少加水,同时,一点一点地加入酱油(有肉汤最好加肉汤),边滴边搅拌,搅拌成糊状后,加菜拌匀即可。这样做的饺馅,吃时汤汁饱满,味鲜可口。
4.在调剂饺馅时,加入少量白糖,吃饺子时,会感到有鲜香海米味
⑶ 怎样设计与组织新歌教学活动许卓娅
(一)由动作开始的设计
该访法的适应范围:歌曲歌词简单且多重复,特别是歌词内容直接描述动作过程或比较富于动作性。但时,有些时候这种方法还会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如动作可以暗示儿童歌曲中比较特别的旋律、节奏或不容易记住的歌词等。
这种方法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动作开始”或“动作在前”。
1、教师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幼儿开始对教师提供的动作性模仿或游戏的时候,教师同时演唱或者播放新歌为幼儿的活动伴唱。如《头发肩膀膝盖脚》,原歌词是:“头发肩膀膝盖脚,膝盖脚,膝盖脚,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提出游戏方式:全体幼儿先把双手轻轻放在脸颊上,教师喊出身体某一部位的名称时,全体幼儿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移到盖部位上去。
(2)教师以随意的顺序喊,有时快有时慢,以使幼儿感到紧张有趣。
(3)教师改用歌词中的顺序喊并逐步加快,让幼儿逐步发现其中重复的规律。
(4)教师改用歌唱的方式发出指令,让幼儿逐步熟悉歌曲的整体形象。
2、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活动,邀请并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现。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对创编好的成套动作进行模仿或练习时,教师同时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幼儿的活动伴唱。如《毕业歌》,原歌词为:第一部分“时间时间像飞鸟,嘀嗒嘀嗒向前跑,今天我们毕业了,明天就要上学校。”第二部分:“忘不了幼儿园的愉快欢笑,忘不了老师们的亲切教导。”第三部分:“老师老师再见了,幼儿园幼儿园再见了,等我戴上红领巾,再向你们来问好。”
(1)教师邀请幼儿创造出两种身体动作分别表现钟表秒针嘀嗒运动的样子和大自鸣钟摆锤敲正点时运动的样子。(前者应该小而短并且比较轻快,后者应该大而长并且比较悠远)
(2)教师演唱歌曲的曲调,第一、三部分唱的轻快,第二部分唱的深情,并邀请幼儿边倾听边根据音乐的性质自选合适的动作与自己的歌声相配。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第一、三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并且是轻快活泼的,第二部分的曲调是不同的并且是深情的。
(4)教师出示挂图,一边带领幼儿做动作一边范唱歌曲。
3、对于有些词、曲难度比较大的歌曲,也可以采用教师直接展示或引导幼儿创编一套伴随歌词朗诵进行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并利用第一次活动,学习伴随动作进行的歌词朗诵;再利用第二次活动,学习演唱歌曲和进行相关的游戏活动。如《都睡着了》: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歌词的意境,然后一边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一边带幼儿做动作和朗诵歌词。
(2)引入游戏。在带领幼儿做动作和朗诵歌词的过程中,假如游戏,如被教师拍到头的幼儿,在念和做“都睡着啦”一句歌词时,自动走到中间的空地上蹲下做睡着状。歌词全部念完被教师拍到头的幼儿当小白猫,学冒绞,所有幼儿都立即上位;作为小白猫的幼儿可以追捉没有能够及时上位的幼儿。(第一次活动)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体验歌词的已经并回忆歌词,并带领幼儿复习动作和歌词。(有配琴教师的班级可用琴声伴随师幼的朗诵)
(4)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练习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注意唱出意境)
(5)引入游戏。教师请一部分幼儿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可以带头饰也可以用动作表示),另一部分扮演“星星仙子”在演唱“都睡着啦”一句时,用动作“施墨法”。当唱到“我们不要把它们吵醒”一句时,下位去轻轻抚摸先已“睡着”的角色,唱到最后一剧事业做睡着状。其他游戏方法如前述。
⑷ 许卓娅:怎样提高歌唱教学的游戏性
而在新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般则更多地使用新颖别致的教具、学具和自身演唱的热情来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1997年,美国教师约翰·马丁·费尔拉班德来中国讲学时。提出应该关注儿童在自然游戏中的歌唱学习方式。这一提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就此,许多幼儿教师开始了各种以提高歌唱教学游戏性为目的的研究。
游戏实际上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玩。所以.如果幼儿在学习新歌的过程能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做,也就是说参与者做这些事时,感觉很好玩,那么这就是在游戏。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范例:1、从开始处进入的游戏。
我们大部分教师很熟悉的传统的游戏范例,恐怕要数《丢手绢》了。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几乎都在街头巷尾、谷场和家院中,在参与玩《丢手绢》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丢手绢》的歌曲。在大部分儿童都没有机会进人现代的学校读书的年月里.在没有任何教学程序与教学法设计的同伴玩耍活动中,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学会了这首歌曲和这个游戏。又将它们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美国老师来了以后,我们才知道.全世界各民族都有这类似的歌唱游戏,全世界各民族的儿童也都有这类似的自然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这种方法一般是:教师(或任何比其他人先学会的人)边唱歌、边带领大家做简单的游戏动作。歌曲唱完后,某个或某些以某种方式与音乐的结束发生关系的人薷要被罚做一些特别的事情。如:追跑或表演或担任下一任单独游戏者等。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虽然学会唱歌并不会被认为比获得游戏快乐更重要,但学会唱歌是不会有问题的。
新授歌曲活动《懒惰虫》的设计就是借鉴了这种在玩的过程中顺带学习唱新歌的模式。与《丢手绢》稍微不同的是需要个别游戏者比较严格地按照音乐的节奏来点数其他游戏者。待歌曲唱到结束时,唱最后一个虫字时,谁被点到.谁就要创造性地表现一个自己对被人称作懒惰虫的态度。在有的设计中.这种在传统中常被称为点兵点将的游戏.可以贯穿始终。但在有的设计中.初步学会唱以后则还可能变换其他的演唱方式。如创编新歌词:粘粘虫、糊涂虫等。*新授歌曲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的设计.是借鉴了传统亲子游戏中的身体部位指认、触摸和快速反应游戏的样式:(1)教师说哪个身体部位,幼儿就触摸哪个身体部位(没有固定规律)。
(2)教师说哪个身体部位.幼儿就触摸哪个身体部位(按照歌词出现的规律)。
(3)教师唱哪个身体部位,幼儿就触摸哪个身体部位(按照歌词规律)。
(4)教闻唱哪个身体部位。幼儿就触摸哪个身体部位(自由变化速度增加反应趣味和难度)。
在有的设计中,这种传统游戏,可以贯穿始终。但在有的设计中,初步学会唱以后则还可能变换其他的游戏方式。如在指定歌词:脚处,作默唱处理等。*新授歌唱游戏活动《森林中的小矮人》的设计,也是借鉴了这种在玩点兵点将游戏的过程中顺带学习唱新歌的模式。游戏的具体玩法如下:(1}全体幼儿背对教师。跟教师演唱的随歌曲自由做动作。
(2)教师在歌唱期间用大的衣服将其中一位幼儿偷藏起来。
(3)教师在唱最后一句歌词时,按节奏一字一人地点数,最后由被点到的幼儿来猜:被教师藏起来的幼儿是谁。如猜错,教师重新唱最后一句.重新点数猜谜的人。直到被藏起来的幼儿被猜出为止。2、从中间处插入的游戏。*新授歌曲活动《小老鼠打电话》的设计.也是借鉴了这种点兵点将的游戏模式。只不过在这一设计中,游戏是从中间插进来的。具体程序如下:(1)如一般常规歌曲教授程序,从范唱和讲解进入。(2)专门学唱拨电话号码的乐句。用点兵点将的游戏模式.点到谁,谁藏扮演猫。后面大家一起扮演猫来拜访老鼠的情节。最后老师再独唱原来号码搞错了。(3)教师完整演唱并带领幼儿完整表演和游戏,教师只强调幼儿努力唱清楚拨电话号码的乐句。其他乐句任由幼儿自由模唱。(重复次数根据具体情况)*新授敢曲《敲小鼓》的活动设计,用的是一种即兴创造和快速反应的游戏模式。具体程序如下:(1)教师即兴创造各种声音,幼儿嵌仿。
(2)教师范唱敢曲。
(3)教师邀请幼儿模仿歌曲中段两种鼓声处的演唱。
(4)教师引导幼儿即兴创编歌曲中段两种鼓声并练习演唱。
(5)教师完整演唱并带领幼儿完整演唱和做动作,教师只强调幼儿努力唱清楚歌曲中段两种鼓声处的乐句,其他乐句任由幼儿自由模唱。(6)教师邀请幼儿用自己的代用品模仿教师敲鼓的方式.为自己演唱的歌曲伴奏。(教师应特别提醒幼儿注意伴奏的声音要和谐,不能压倒歌唱的声音)3、在结束处插人的游戏。
许多幼儿同教师已经比较熟悉的传统音乐游戏,真正被看作游戏的部分都是在歌曲结束处插入的。如《秋天》这个游戏,在结束处玩扫落叶、烧枯叶的游戏;《堆雪人》则在结束处玩冰雪融化的游戏;《袋鼠妈妈》、《熊和小孩》、《兔子和狼》、《找小猫》、《网小鱼》等,都几乎清一色地在歌曲唱完后安排了大家已经比较熟悉的追与逃或寻找与躲藏的游戏情节。下面这些范例可能带给大家一些新思路:*《锄草歌》,在最后安排了苗好和苗死两种结局。要求幼儿仔细倾听教师或其他指定人员的朗诵和演唱。然后再做造型反应。-《蝈蝈蛐蛐》.在最后安排了点兵点将的游戏,或谁动就罚谁游戏。被大公鸡啄到的幼儿需要对要不要当爱吹牛的人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表态。*《都睡着了》,在学会唱歌后进行分角色表演游戏。没有被要求担任特殊角色的幼儿担任小朋友。特殊角色的表现.不要把别人吵醒,自己也幸福安睡的情景。*《五只小猴子》.在话动快结束时.离开座位表演.教师要即时给幼儿贴上摔出的大包最后还可以拨电话喊救护车。。。。。*《三只老虎》.最后可以假装妈妈打屁股,假装哭.假装说打得不疼,假装调皮地大笑。。。。。4、贯穿始终的游戏。
有些歌曲本身唱的就是一种游戏过程。如《猜谜歌》《猜拳歌》《老鹰捉小鸡》等。对这种类型的歌曲,教师有可能设计在整个新授的过程中始终维持一种游戏氛圈。例如《猜谜歌》:(1)猜简单的、比较容易得出惟一答案的谜语。同时.感受歌曲结束处需要唱出的部分。(2)猜谜底稍开放的谜语。同时,反复练习如何将不同歌词填入结束处需要唱出的部分。(3)幼儿轮流独立创编新的谜面。并尝试用歌曲规定的方式朗诵出来;其他幼儿猜出谜底并尝试用歌曲规定的方式演唱出来。中间允许中断思考和讨论。(4)教师鼓励并帮助幼儿尽可能连贯地进行谜语问答·
由此可见,提高歌唱教学的游戏性本身就需要有创造性。教师可能首先需要破除不必要的束缚。即唱歌就是以学会歌唱和提高声乐技巧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就是以倾听、模仿、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活动。打开眼界,看看自然状态下的儿童是怎样学习唱歌的?想想自然状态下你自己是怎样学习唱歌的?唱歌是为了快乐,试试把自己曾经享受过的各种游戏快乐的因素添加到你的歌曲教学设计中来。当然,歌曲本身的游戏因素也是应当努力选择和挖掘的。cuckoo编辑
⑸ 急求《我和音乐做游戏》B1主编许卓娅,的CD音乐
心然姐有很多个呀,都是她翻唱的
仙3的主题曲《御剑江湖》
醉眼望断仙灵红尘远 逍遥六界御剑仙
浮沉江湖宿愿 弹指间 数千年
风雪飘摇我的长剑 苍茫万里河山巅
笑傲天下任我游遍 心无牵
直到 那一天 轮回在承诺之前
为了你忧伤的脸 我坠入人间
自从那一天 你和我初见
从此隔世后的剑 刻划不朽永恒的爱恋
万重楼外别样风景天 长河镜湖起心涟
洪荒渺渺数千年 神与人 不再见
跪倒在古老的神殿 乞求着万里情缘
恨只恨月总难圆 人无眠
难忘 那一年 忘却在相逢之前
从此白头逝流年 追寻你的天
我十年 一剑 誓补 情天
就让千年的时间 见证传说幻化为诗篇
仙2的主题曲《水龙吟》
至爱乱世游走
思绪满腹难收
挥剑情丝延绵
斩不去心愁
红线紧牵衣袖
比翼天地任游
梦蝶化作飞鸟
只愿伴君左右
余霞成绮空就
心醉爱亦难留
江湖结伴同行
莫忘莫回头
刀剑从不离手
结局遥望空楼
不曾候得佳音
只见冷月如钩
仙1的主题曲《蝶恋》
想要对你说
不要离开我
风风雨雨都一起走过
孤单的时候
谁来陪伴我
还记得你许下的承诺
天上多少云飘过
地上多少故事成传说
天广阔
地广阔
天地痴心谁能明白我
风中多少花飘落
雨中多少往事成蹉跎
风婆娑
雨滂沱
风雨中你却离开我
想要对你说
不要离开我
风风雨雨都一起走过
孤单的时候
谁来陪伴我
还记得你许下的承诺
天上多上云飘过
地上多少故事成传说
天广阔
地广阔
天地痴心谁能明白我
风中多少花飘落
雨中多少往事成蹉跎
风婆娑
雨滂沱
风雨中你却离开我
风婆娑
雨滂沱
风雨中你却离开我
⑹ 我想找一些适合幼儿园大班孩子的音乐游戏的音乐及教案,(急)谢谢!
在视频网站上搜律动游戏就可以了哦!希望能帮到你!
⑺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一、关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类型 2012年12月,在四川成都召开了第八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呼应,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在这次研讨会上,针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类型,南师大许卓娅教授提出了新的看法,那就是:在倡导教学游戏化的背景下,把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划分为歌唱、律动及奏乐三种类型更为恰当(传统上分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和音乐游戏五类)。 对这样的分类方法,我是非常赞同的。一方面,因为音乐活动是一种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离不开欣赏、感知、体验、表现、创造等过程,也是就说,所有的音乐活动都应该蕴含音乐欣赏的体验,如歌唱、韵律、打击乐活动,前期都离不开对音乐的欣赏。另一方面,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幼儿的学习应该是游戏化的,反过来说,好的游戏本身就是学习活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游戏活动。所以,把幼儿园音乐活动划分为歌唱、律动及奏乐三种类型,并非不要或不重视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而是更加强调对音乐的感知和音乐教学的游戏化。 二、关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 说到音乐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很多老师都觉得难以把握,主要是对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目标的“度”较难把握,如何兼顾目标的全面性也较难处理。对此,许卓娅教师就“设置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学活动目标”这一问题,做了详细而生动的阐述。许教授认为,教学目标设置的第一重要原则是:使音乐活动真正能够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媒介。这个观点,其实也提示我们,任何领域的教学活动,其最终落脚点都是促进个体(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了落实这个目标,音乐教学活动应力争突出幼儿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要求:(1)获得音乐知识、技能与发展学习品质;(2)获得学习技能、策略与发展学习品质;(3)发展情感以及积极的个性、社会性品质。这样的目标内容,应该是非常全面的。至于具体怎么表述每一块的目标,许教授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对教师提出和撰写音乐活动目标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一是目标要具体明确,体现审美要求。如:在第一块“获得音乐知识、技能与发展学习品质”目标内容上,教师首先要审视音乐作品蕴含的音乐、舞蹈技能;思考、体验这些知识、技能在该作品中的审美含义;还须慎重推敲,在何种程度上操作才能使这些知识技能对本班幼儿产生有真实意义的挑战。就拿中班歌曲《小熊过桥》来说吧,在面对歌曲中的休止符,很多老师只会提出“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的目标要求,这样的处理过于简单、笼统。而审视一下休止符在两段歌曲中的不同审美意义,我们就能发现,第一段的休止符表现的是小熊紧张、害怕的心理,第二段的休止符则表现了妈妈鼓励小熊不要害怕的坚定语气。所以,我们不妨把第一条目标改为“进一步理解和表现休止在歌曲中的含义,尝试用较弱力度的停顿和较强力度的停顿分别表现小熊害怕及妈妈鼓励时的不同语气和心情。”这样的目标,细致而有操作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能关注到幼儿演唱歌曲时的审美表现,而不会仅仅停留于让幼儿“学会演唱”这一很浅的层面。 二是目标要指向于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小班的音乐活动“数豆豆”,其第二条目标就是“通过观察游戏玩法,分辨并逐步掌握游戏的规则和变化”。这条目标中,蕴含的学习能力是“会观察、会发现”,能够“分辨变化”并掌握规则,而“观察、发现、分辨”的背后是要求幼儿能够专注于活动,专注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对活动有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都是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关于教学过程中游戏手段的运用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不好玩的教学活动变得好玩一些”,而“游戏化”的关键在于“化”,即在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将一些“游戏形式”转变为能够让幼儿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的“游戏状态”,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爱美之心
⑻ 许卓娅大班斗牛音乐教案
幼儿园课程评价/学前教育新视野丛书作者: 虞永平 张辉娟 钱雨…
学前教育管理学张燕编著
学前教育概论蔡迎旗 著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作者: 刘晶波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修订版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作者: 陶保平
学前教育新视野丛书-学前教育与历史生态观作者: 许卓娅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者: 张燕 邢利娅
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朱家雄 主编
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朱家雄 主编
学前教育新论编辑、剪辑: 陈帼眉赵寄石
学前教育论稿赵寄石 著
学前教育课程模式作者: 简楚瑛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者: 杨世诚
现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编辑、剪辑: 刘电芝
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作者: 薛烨 朱家雄 等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
学前教育辅助丛书--想想比比华谊
学前教育辅助丛书--会数123华谊
学前教育课程论作者: 石筠弢 著
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杨晓萍 著
加法起步(学前教育读本)作者: 方平 苏杨
英文起步——学前教育读本于淑哲,张洋 编写
学前教育装备指南叶雁虹,陈庆主编
Number: Preschool Flash Cards(数字:学前教…
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庞丽娟 主编
学前教育读本-科学(提高篇)作者: 雷艺林
舞蹈基础/复旦卓越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复旦…作者: 陈康荣
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2002年版)-学前教育专…顾荣芳
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全国…刘焱
实寄封的评价与分级张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