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帽子和鸟窝续写
山坡上有一片青青的草地。一群小男孩儿在草地上翻哪、滚哪,痛痛快快地耍闹着。直到报时鸟叫“不早了,不早了”,他们才想起已经是下午了,于是就一窝蜂地跑下山去。
突然,翔翔一摸脑袋,惊叫起来:“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还好,帽子还在草地上。咦(yí)!那是什么?蹲在帽子里,朝孩子们一探头,又一探头。孩子们嚷(rǎnɡ)起来:“松鼠!一只大松鼠!”
孩子们的叫声太大,把松鼠吓跑了。松鼠跑得太慌张,腰被帽子上的绸(chóu)带缠(chán)住了。它一跑,帽子也被拖走了。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松鼠更慌了,急忙爬上一棵松树,帽子也被带到树上去了。
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nài)何地下山去了。
第二天,翔翔找了几根又细又长的竹竿(ɡān),约了他的小伙伴,走进松树林,要把松树上的帽子挑[tiǎo]下来。他们走到那棵松树下面一看,松鼠不在了。这回,那只大松鼠可没有再把帽子带走,绸带挂在树枝上,帽子像一只篮子似的吊(diào)着。
B. 《帽子和鸟窝》课文是按什么发展顺序写的
《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主要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翔翔和小伙伴们在草地玩耍时,把帽子丢在了草地上,结果帽子被松鼠带到了高高的松树上,后来他们发现鸟儿要在帽子里面搭建鸟窝,就决定把帽子送给鸟儿的事情。
课文故事性强,富于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旨在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保护自然、乐于助人。
《帽子和鸟窝》课文总结延伸: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关心它们,爱护它们。翔翔用自己的帽子为鸟儿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窝,你们要为鸟儿做些什么呢?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指导。【设计意图】牵一发而动全身,由结尾入课,引起课堂讨论,进而深入理解课文的细节,是为“庖丁解牛”之法。
实践作业:
1、办一期手抄报,以保护鸟儿为主题;
2、做一件有益鸟儿的事情。【设计意图】将课文的主题升华,融入生活实践,紧扣时代脉搏,使孩子的故事从简单的故事情节走到广阔的生活当中,使文章不单单成为文章,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