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中班老爷爷的帽子作者简介

中班老爷爷的帽子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2022-03-01 19:01:04

❶ 作文:帮忙人爷爷撑伞

《帮爷爷撑伞》 一天,放学了,忽然,天空乌云密布,不久便下起了倾盆大雨。小红和小刚同撑一把伞,雨不停地下着,有的穿上雨披,有的跑走了,有的撑起了伞,还有的在避雨,他们俩有说有笑地离开了学校。突然,前面有一位老爷爷冒着风雨,拄着拐杖,在马路上往前走,他俩立刻跑过去,说:“老爷爷,我们来为你撑伞吧。”老爷爷说:“那太好了!”说完小红就为老爷爷撑伞,小刚抚住老爷爷。 他们走呀走,渐渐地乌云散开来了,雨也停了,太阳好像刚刚睡醒,伸出了身子,正朝我们笑呢。他们把爷爷送到家门口,老爷爷抚摸着小刚和小红的头,“你们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谢谢您的夸奖,我们还会努力的。”他们齐口同声地回答。红领巾在胸口迎风飘荡,他们想:我们为红领巾争添了光彩。

❷ 故事续写 老爷爷的帽子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天气很冷。有一只小鸟真可怜,它在树枝上冷得直发抖。
一位老爷爷走来,看见了小鸟,心想:"这只小鸟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它一定会冻死的。"小鸟对老爷爷说:"风把我们的窝给走了,我们没有家了。"老爷爷说:"别着急,我来帮你们想办法。"老爷爷就用自己的帽子给小鸟做鸟窝,帽子真暖和。
小鸟想到树林里还有许多怕冷的小鸟,就把它们都叫来,一起飞进了老爷爷的帽子。它们非常感谢老爷爷。以后老爷爷也天天来看小鸟,小鸟们每次都唱歌给老爷爷听。
有一天老爷爷没有来,原来他病了。小鸟想:"一定是爷爷把帽子给了我们,自己着凉生病了,我们赶快给老爷爷做顶帽子吧。小鸟们就用自己的羽毛做了一顶帖子送给老爷爷。老爷爷非常感谢小鸟,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❸ 画画的老爷爷作文360字

放寒假了,我到爷爷家去玩。爷爷是个书画迷,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也很喜欢画画,特别喜欢画孙悟空。说起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有七十二变,我也很喜欢。于是,我请求爷爷教我画孙悟空。

爷爷拿来一张很大的画纸,摆在我的面前。我拿出画笔,爷爷在旁边教我怎么画。爷爷说:“画猴哥的时候,它的头和嘴要画稍微大点,身手要画轻巧点,这样才能让它显得更机灵。”我听了爷爷的话,就拿起了手中的画笔,开始画猴哥了。我照爷爷说的去画,先画了它的头,又画了它的身子,画了许多许多,最后还画上了一根神奇的金箍棒,一个可爱又勇敢的孙悟空终于画好了。我看了看,高兴地拿给爷爷,爷爷说:“画的很好,要继续努力。”听了爷爷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

爷爷还教我画了各式各样的孙悟空,我真开心。

❹ 二年级作文老爷爷的帽子

爷爷喜欢帽子,一年四季,他的头上总有一顶帽子,连睡觉都戴着。另外,他还有一只小木箱,里面装的就是他几十年来戴过的所有帽子。
其中有一顶最破旧,样式最土。听爷爷说这是他的第一顶帽子,里面还有故事呢。每次拿起它,爷爷总会端详半天,感慨半天,在我们好奇的追问下,爷爷便讲起了这顶帽子的故事。
五十年前,爷爷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帅小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实在太穷,连吃饭都成问题,供不起他上学。于是,太爷爷决定让爷爷辍学到生产队里挣工分以减轻家里负担。爷爷就是死活不同意,在万般无奈之下,知道爷爷喜欢帽子的太爷爷就把家里惟一一只下蛋的母鸡卖了,买了一条白毛巾,让太奶奶连夜赶制成了一顶帽子。这便是爷爷的第一顶帽子。爷爷看了看帽子,又看了看日渐消瘦的太爷爷太奶奶,再看看贫穷的家,流了一夜的泪,第二天,他便把书本卖了,拿起农具,戴着新帽子下地了。
这顶帽子,爷爷一戴就是二十几年,二十年间,太爷爷太奶奶去世了,爷爷被岁月由小伙子雕饰成中年男子,这顶帽子也从原先的白色变成了黑色,并磨得像纸一般薄,但家还是那样穷。
说到这里,爷爷的手紧紧地攥着帽子,像是把那段日子紧紧地攥在手里,眼眶里也充满了泪水。他抚摸着我的头,声音颤抖着:“你们是不知道,那穷日子没法过啊!看着你们的爸爸、姑姑饿得直哭,我心里急啊!”
我们仿佛也回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一个艰难的父亲为子女能有口饭吃而四处奔波、日夜操劳。
但我们很快拉回了目光,急忙问爷爷:“后来呢?”
爷爷听了,从眼睛里射出一道光芒,说:“后来啊!改革开放了,日子好过喽!”
爷爷话音未落,就从箱子里又拿出一顶帽子,是用布做的,显然比刚才的强多了。对我们说:“这就是改革开放不久后,我给自己买的。”我们都抢着这顶帽子,想体会当时爷爷的快乐心情。
过了一会儿,他又拿起一顶棉帽子,说是十几年前流行的款式,他对我们说:“这是你爸爸刚去上海给我买的。”语气里充满了骄傲,眼眶里的泪水也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只剩下满眼的笑意。
前几天,刚从苏州打工回来的堂哥,兴冲冲地对爷爷说:“爷爷,您看我给您带的礼物。”我们听到后,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他,只见他从身后变魔术似的拿出一顶新帽子。哇塞!还是棒球帽,真帅!
在我们的“啧啧”赞叹声中,爷爷笑得合不拢嘴,把帽子戴上了,直夸哥哥孝顺。
五岁的堂妹不甘示弱,撒娇的爬到爷爷的腿上,冲着爷爷喊道:“爷爷,爷爷,我以后买皇冠给您戴,肯定比哥哥买的好。”爷爷听到这奶声奶气的叫声后,不住地说:“好好好,好好好……”我们都笑了。

❺ 忘记自己名字的老爷爷作文

写作思路:把自己生活中与不知名的老爷爷发生的一个故事写下来。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关心,帮助的人。当我们看到这些人时,我们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很同情他们。X天就有一件事发生在我身上。

一天下午,刚我轮到我们扫地,我高高兴兴地拿着垃圾桶去倒垃圾,到了垃圾堆那里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那个捡垃圾的老爷爷。

他长得骨瘦如柴,长着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得出他的生活很贫困。

我拿垃圾去倒时,他正蹲着在捡纸瓶子……那时,我看到他这样,觉得他好可怜,好可怜,我把垃圾拿过去,亲切地对他说:“这次垃圾倒在要倒在那里?”那时,我很想直接把那些垃圾倒在他带的那个垃圾袋上,可他却回答:“你倒在这地上吧!”

我便倒了下去,他开始捡了,他在捡时,我还故意看了一下,突然我发现他长着一双长满老茧的手。这时,我真的好想好想蹲下来和他一起捡,可是我想到了我要扫地便冲冲离去。走到半路时,我还不忘记回头看他一眼,他依然还在埋头苦脑地捡着垃圾。

有一次,我也刚刚好要去倒垃圾遇到了他。那天的天气很冷很冷,他那时候没有在捡垃圾(因为他那时没垃圾捡了)他蹲坐在一旁,缩着身子,身体在发抖着,手也已经冻僵了……他一看见我拿着垃圾要来倒,就立即拿着袋子跑了过来……

他好可怜,好可怜……我好同情他,我想,他的儿女应该是抛弃了他吧,要不然他怎么会来捡垃圾呢?怎么会连这么冷的天气都来捡垃圾呢?

❻ 描写老爷爷人物的作文400字

那是一个盛夏的晚上,我下楼去散步,碰见了我的原来的好朋友武文斌。我们俩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所以一见面便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毛毛,你能做几个俯卧撑?”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没等我说完,他就趴在地上做了起来,一边做,一边还说:“我能做20多个,你肯定做得比我多。”刚说完不久,他便站了起来说:“一共做了25个,你也去试试吧。”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作。要知道,我在体育方面可是最不行的,因为,我太胖。我趴在地上,做了不到5个,便力不从心地败下阵来,武文斌看了便说:“想不到你才做5个,我以为你多棒呢?!”听到这话,我的脸刷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如果地上有条缝,我真想钻进去,但这是不可能的。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暗暗地想,他能做25个,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绝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练习的少罢了。对,我一定要努力锻炼,超过他。于是,从那天开始,我便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做5个俯卧撑,一天、二天随着天数的增加,渐渐的,渐渐的,我一口气能做30多个。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我已经能做40多个了。

一年很快过去了,还是在一个盛夏的夜晚,同一地点,我再次碰见了武文斌。我便先发制人,提出再比赛俯卧撑。他满不在平地答应了。还是他先做,仍是做了25个。做完后,他得意洋洋地看着我,好像在嘲笑似的对我说,你能做这么多吗?现在该轮到我了,我想起一年前那个夜晚,想起了我刻苦锻炼时所付出的代价,我便不由得为之一振,突然爆发出一种无名的力量,一口气做了50个。我做完后,一看武文斌已经看傻了。过了好长时间,他才缓过劲来,傻呆呆地问我:“你怎么这么棒?”我笑了笑,回答到:“这得感谢你呀。要不是你触动了我的好强心,我怎么会这么刻苦训练呢,怎么能超过你呢?”“噢,我明白了……”他苦笑着说。

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一件事。

其实,我在其他方面也很好强,正因如此,所以我总能取得胜利。

这就是我,一个好强的人。

我的太姥逝世了,她于1992年9月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8岁。 太姥离开了我们已经有好几年了,在这些日子里,我心里每时每刻都怀念我的太姥。她的音容笑貌,她的所作所为和她对我的滴滴点点的爱,就像烙铁一样,永远烙在我的心上。我的太姥属于那种瘦小、精干的老人,脸上整天挂着笑容,花白的头发梳得整齐,走起路来,像一阵风,连我(都)走不过她,而且(删掉)她最大的快乐就是帮助别人。人物外形的描写还可以细一些。记得那年的暑假,太姥和妈妈带我去动植物公园玩。一下了公交车,便看见地上坐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又哭又舌(闹),嘴里还不住地念叨两句呢!有许多围观着(的)人,但看见这场面,都摇头叹息的离开了。太姥急忙上前,蹲在她跟前,一只手扶着她的肩膀,另一手轻轻地拍她,并拿出手绢为她擦眼泪,像母亲对孩子那样说:“没事了,别哭了,我们起来吧!”然后慢慢地扶起她,坐在我们的座上,(已经下了公交车,坐在哪里?应交待清楚)从我手中拿过鸡腿和一瓶可乐给了她。她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还发出痴笑声。原来她因为所有钱全被小偷偷走了,气疯了。太姥流泪了,她对周围的人说:“请帮忙看她吧,行吗?我去车站找负责人,请求帮助。”立刻有几人过来了说:“没问题,放心吧!”不一会儿,太姥便带着两位乘警疾步而来,他们对乘客说:“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联系她的家人,在此期间,一定会照顾好她的。”然后对太姥敬个礼:“谢谢”。我的眼睛湿润了,觉得太姥是(删掉)在我心中是那么高大、伟岸。太姥(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去了,结束了她八十八年辛劳的生涯。亲爱的太姥,你的走将是我永远的心痛,但我会把这种心痛和怀念化作一种动力,更好的学习、做人,把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发扬下去。

❼ 作文一个老爷爷拉车、小朋友去帮忙

三轮车,一架破旧的三轮车,一架简陋的三轮车,只是摸上去很温暖。
——题记
偶然在电视中与其相见,白发苍苍,衣衫褴褛,老人只能依靠一脚一脚蹬踏三轮车来维持生活。骑着破旧不堪的三轮车,经历尘世岁月沧桑,难言人间时光荏苒。支教,19年,一个青春;蹬车,56年,半世沉沦。
踏着三轮车,辛辛苦苦踏了1公里,却只有对我们而言,不堪入目的5毛钱。
呵,又是一声嘲笑。
怒雷后依旧会天晴,暴雨后依旧有彩虹。含辛茹苦,攒够了35万,这笔钱财,已足够让他安度晚年了。
不料,不料。怎料?
老人将35万元毫无保留的捐助给了300多名学生,自己却分文未取。
当老人要来参观学校,学校争着要派专车接送,老人笑了笑:“何必呢?将省下来的汽油钱给孩子们买书吧。”自己还是靠着双腿,蹬着三轮车,来到了学校,老师将这件事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只听台下哭声一片,老人却一脸宠爱的望着孩子们:“我过的是苦,但我的心灵却是无比的舒畅,看到学生们能被我做的这一点点小事中唤起一份报答之心,我高兴啊!”台下哭声更大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老人看着因努力学习而知识越来越充实的学生,心里很是欣慰。二话不说,又踏起那三轮车,四处奔波。目的仅有一点——为了学生们的知识而奋斗。
93,终年,“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含笑九泉。他这一生,没有享尽荣华富贵;没有看遍世界奇观。奔波了一生,燃烧一个青春;耗尽一个中年,乌有了一个晚年——仅为学生焉能读好书,如此甚好。
只愿老人精神流芳千古。

❽ 求!急!《老人的黑帽子》的主要内容

老人的黑帽子
我得了肝炎,而且越治越重,住进了医院。
晚上,秋风起了。病房里一片凄凉。
我裹紧被子,蒙上头,终于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半夜,门忽然响了,灯忽然亮了。
我一惊,坐了起来。
原来是又送进一个病人。
这是一位很老的病人,人很瘦,头发白白的,脸色并不太难看,肚子很鼓。我知道,这是腹水。又是一个晚期病人。看样子,他是肝昏迷以后,经过抢救,送到病房来的。
老人并不太讨厌,他一夜也没有叫一声。但是,我却再也没有睡着。
天还没亮,老人忽然轻轻地叫起来:“一床的同志,您醒了吗?”
我“嗯”了一声。
“我怕搅了您的觉,早想叫您。”原来,老头儿也一宿没睡。
我没有说话。
老人继续说:“同志,我求您个事儿行吗?谢谢您了。我知道您也是病人,真不想麻烦您。可这事,求您千万帮个忙,我没儿没女,恐怕也活不了几天了,就这一件心事……”
哎,老头儿也怪可怜的,我就帮助他吧:“您说吧。”
“我就求您七点以前下趟楼,拿上我的黑帽子。在临街的那个小桥那头,您会看见一个穿灰褂子、蓝裤子的小男孩,您就冲他说声:‘戴黑帽子的老爷爷问你早上好。’他也会对您说声:‘早上好。’然后,他说:‘再见。’您也说声‘再见’,您的事就算办完了。噢,还没完。您告诉他,那个戴黑帽子的老爷爷,生了点小病,就住在您的病房里,以后,他不能到桥上来了。您听清楚了吗?”
我活了四十年,还从没见过这样的老头儿,也没办过,连听也没听说过办这样的事!
我问:“没别的事啦?”
“没了。”
“那孩子是您的孙子吗?”
“我没儿没女,哪来的孙子?”
“那他是谁?您办这事有什么用?”
“您别问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我以后慢慢告诉您。您就快去吧。”
我慢慢地穿着衣服。说实在的,我对办这件事毫无兴趣,有的只是好奇。
老头儿呢,不时地看着表,然后焦急地看看我。我知道这是在催我,又不好开口。
我穿好衣服要走了,老头说:“别忘了拿我的帽子。”
我拿起老头儿的帽子,仔细看着,这是一顶极普通的呢子帽,没有什么新鲜之处。
我下了楼,穿过马路,来到小桥那儿已经七点多了。我顺着小桥向桥的另一头看去的时候,却真的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很瘦,灰上衣,蓝裤子,一脸焦急不安的神色。
没想到,他还在等着。
我举着黑帽子向他走去。
看到了黑帽子,小孩急步朝我走来。
我说:“戴黑帽子的老爷爷问你早上好,小朋友。”
“你好!”小孩的脸上充满了欢乐和愉快,刚才的焦急和忧愁一扫而光。
可孩子并没有按老人说的那样,说声再见然后走开。他问我:“老爷爷呢?”
我说:“他生了病,和我住在一起,我们的病房在四楼,窗户临着这条马路。他说,以后,他不能每天到这儿来,早晨的时候,你只要看到四楼晃动的这顶黑帽子,那就是他在向你问好了。”
“我要去看他!”
“老爷爷说,你别去,他很快就会出院的。”
“那好,再见啦,叔叔,我要上学啦。替我问老爷爷身体好!”
“再见!”
孩子走了。我糊涂了。难道那老头儿半夜起来,那孩子等了半天,就是这句“早上好!再见!”真是不可思议!
不过,那孩子走了以后,我的心情似乎也好了些,我为自己还没有完全成为废物,还能给别人干点什么,而感到安慰。那孩子,不就是因为我的到来,变得欢乐起来吗?
可是,为什么老人的一句问好,就能扫去那男孩的一脸愁云呢?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一声“早上好”,既不解渴,又不解饿,怎么就使这个病危的老人如此难忘,又使那个孩子如此感到满足呢?
我一定要弄清楚。
我走回病房,老人早迫不及待地等着了。
他问:“你见到了吗?”
“见到了。”
“他说什么?”
“早上好,再见。”
“没啦?”
“还问你好,他问你身体好。”
“好啊,好啊,谢谢您啦,太谢谢您啦。”老人的声音微微发颤,我才注意到,老人已经满脸是泪了。我不明白,我到底给他带来了什么,竟使他如此激动。
“老人家,您能给我讲讲您和这孩子的事吗?”
“行啊。说起来,这是五年以前的事啦。”
五年前,老人退休了,厂里也没要求他留下来“补差”。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袭击着这位老人。没儿没女的孤独使老人感到异常痛苦,他渴望着和谁说句话,渴望着能帮助别人干点什么,但是别人都忙得很,没有谁陪他说话,想帮别人又往往力不从心。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工人蹬着三轮车上桥十分艰难。就想从后面帮着推一下。可没想到车太重了,在快到坡顶的时候,车子突然向后滑下来。幸亏旁边有几个人,用力顶住才使老人没被压到车轱辘底下。
蹬车人下车一看,脸都吓白了,嗔怪地说:“您都什么岁数了,以后这类事少干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也省得给别人找麻烦。”
老人难过极了,他感到谁也不能理解他,他干事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表扬,只希望别人说一句“这老头还有用”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没有谁知道这句话有多么重要。
后来,老人打了张游公园的月票,每天成了公园的第一批游客。他到公园或学太极二十四式,或看看别人家的百灵鸟,消磨时光。
这小桥是老人到公园去的必经之路。
一天,老人走到桥上,忽然刮来一阵风,老人一捂头,可是没捂住,他的黑帽子被风刮跑了。这东西在桥栏杆上蹦了一下,掉到桥下去了。好在桥下没有水,老人顺着干河坡,走到桥下。
这里脏得要命,碎纸、烂砖头、破皮鞋、果核混在一块,甚至还有几摊粪便,臭气熏人。
老人捂着鼻子走到自己帽子的旁边,一猫腰,捡了起来。他刚要走,觉得前面黑乎乎的,像有什么东西。他回头细看了一下,可把他吓坏了。
原来,这里躺着一个人。
这是一个十来岁的男孩,穿着灰上衣,蓝裤子,蜷在那儿。
是不是谁扔在这的尸首?老人听了听,男孩传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这是谁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回家?是父母不在了?还是后母虐待?或者赌气从家里跑出来的?……
老人想问问,劝孩子回去,别着凉。可是想起推三轮车的事,他又闭了嘴。
我还有什么用哟!他没了父母,我又能怎么样?后母虐待,我管得了吗?说不定是家里撵出来的呢?我送回去不是找骂挨?
唉!少管闲事吧。
老人摇摇头,走开了。没走几步,又刮过一阵风,老人一哆嗦。不由回过了头,他忍不住喊了一声:“喂!起来吧,小心冻着!”
那孩子一惊,一滚便爬了起来,他惊恐地四下看看,发现了眼前的老人。
老人见孩子的一双大眼睛无神地看着他。他觉得孩子怪可怜的,想开口问一声:“孩子,怎么不回家?”
可没等他开口,那孩子飞一般向桥的另一头跑去。
第二天,老人因为有点咳嗽,晚起了一点,当他照例向公园走去的时候,在桥头上忽然看见几个孩子正扭成一团。
四个高些的男孩围着一个矮些的男孩打着。一边打,一边嚷嚷着:
没有爹,没有娘,
打他比打谁都强。
打起他来没人劝,
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
那孩子拼命的挣脱着,四个孩子中一个把那孩子拖住,另三个胡乱地打着。老人细一看,被打的孩子正是他在桥下看到的那个。
老人愤怒了。
他一跺脚说:“我看你们谁再敢动他一下!我就是他的爷爷!”
那四个孩子吃惊地一齐朝老人看去,又彼此看了一下,“哄”地一声跑散了。
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过去,左手搂着孩子的肩,右手抚着那孩子的头发,说:“孩子,打疼了吧?”
那孩子不说话,只是用两只大眼睛感激地看着老人。
老人继续说:“他们干吗老欺负你?你的爸爸妈妈呢?”
老人正想问下去,一看,那孩子的眼泪已无声地流到了腮上。
老人不知如何是好,忙说:“噢,是我不好,我这个老糊涂不该问个没完没了的。”
孩子止住了泪,甚至隐约笑了一下。
老人继续说:“你每天都是一个人上学吗?”
孩子点点头。
老人说:“那我求你一件事,你能答应吗?”
“求我?”孩子奇怪地看着老人。
“对。”老人严肃地说:“求你让我每天陪你上学好吗?”
孩子疑惑地看着老人:“这该我求您才对呀?”
“你求我啦?那就是说,你同意了!”老人兴奋地看着孩子。
孩子点点头:“我愿意天天看见您,看到您我觉得心里踏实。可这不耽误您时间吗?”
“不,不,孩子,你让我陪你上学,我高兴极了!”
老人一把将孩子搂在怀里,两行老泪止也止不住。
孩子感到老人在抽泣,抽出身来说:“老爷爷,您哭了?您怎么啦?”
“我高兴,看来我还不老。孩子,我还不老,是吗?”
孩子点点头。
老人又一次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
还不大懂事的孩子,他不知道自己究竟给老人带来了什么,使老人如此高兴。他还不知道一个善良的人不仅需要别人的爱,更需要爱别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才会真正体会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此以后,每天清晨人们都能看到这一老一少、一高一矮的两个人互相扶着从桥上走过。阳光,把他们镀上金色的轮廓,把他们的身影从桥的这一头拉到桥的另一头。
孩子的脸上开始有了光彩,孩子的嘴角开始有了笑容,送给了老人无限的安慰,可是老人身体渐渐地不行了,他终于爬不上那个桥了。
后来,他只是每天早早地站在桥头上,等着那个孩子。
等孩子来了,他们彼此说一声:“早上好!”然后道一声“再见”,孩子便要上桥了。
老人每次都是摘下头上的黑帽子,晃动着一直把孩子送到看不见为止。
渐渐地两个人觉得谁也离不开谁了,这声“早上好,再见”使他们心里得到了无限的满足。这里面有友爱,有信任,有寄托,有祝愿,有人世间最纯洁、最美丽的感情。他们谁也不能离开这声问候,就像空气,就像阳光。
有一天,老人在桥头等到十一点了,还不见孩子来,老人焦急起来。生病了?被车撞了?被人打了?把我忘了?……无数的猜想在老人的脑子里翻腾。
老人不时用黑帽檐挡住刺眼的阳光向桥顶上望着。
孩子忽然从桥顶上跑下来,像一只鸟儿。他一边跑,一边高喊着:“老爷爷,早上好!”
周围的人都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们。老人说:“孩子,你怎么才来,都什么时候了,还说早上好?让人笑话。”
“因为今天我还没问候过您呢!老爷爷您看,我入队啦!就是因为开少先队发展会,我上学早了点儿,没等您,您怪我吗?”
“不怪,不怪,爷爷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快让爷爷好好看看。”说着老人捧起鲜红的领巾,细细地看着,一边看,一边说:“你长大啦,好好往前奔吧!”
孩子默默地点着头。
“人老了,就怕别人说自己没用了,自打有了这孩子,我觉得活着也有劲儿了。因为这孩子他离不开我,我还有用……”老人说着,用手掸着帽子上的灰。
我在想,老人并不富有,也不好看,他做的事情是如此的简单,可他为什么那么强烈地吸引着孩子的心,让人总在想着他呢?
是因为他用自己的真诚,使孩子感到了这个世界还有温暖,还有希望。
老人还在兴奋地说着他的经历,好像在数着他的家珍。
看着老人深陷的眼、堆满皱纹的脸,我感到惭愧。
老人看了看我,说:“唉,我真怕我哪天没了,见不到那孩子了。那孩子站在桥那边儿,没人理他,他会多难过!想到这我又觉得死不踏实……”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我知道,这时候只有那孩子的身影才能安慰这位老人的心。
天黑了,我想着老人的这段经历,久久不能入睡。大概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有精神的支柱,靠着这根支柱,人可以耐饥,抗寒,可以忍受一切痛苦。这支柱,就像黎明前的那一小点的亮光,为了这个亮光,人可以战胜整整一个寒夜。
多么宝贵的曙光!
老人整宿都在摆弄着他的帽子。一会放在床头柜上,一会放在枕边上,一会放在胸口上。我看得出,老人的心在翻腾,这是对希望的盼望。
天终于亮了。老人老早就守在窗前,他伸着脖子向外望着,花白胡子垂在他的胸前。他右手举着帽子,眼睛眯着,带出慈祥和盼望,真像是一尊雕塑。
忽然,老人用力地挥起帽子,兴奋得叫起来:“你看,他在那儿!他在那儿向我招手呢!”老人的脸上放出了光彩。
我向下望去,远远的桥头上,有一个小小的人影,那中间的一点红,是他的红领巾。他太远了,我看起来都很费劲,老人却能够凭他的感情准确地判断出他寻找的目标。
老人用力地挥了三下黑帽子。
底下的红点也闪动了三下。
这是感情的交流。从老人的表情,我看出了他得到了无限的幸福和安慰,这种幸福是金钱所买不到的。因为他埋在自己的心里,寄托在别人身上。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这以后,老人每天都如此,都在清晨挥动自己的黑帽子,向那孩子问候,那孩子也每天都准时地出现在桥头上,向老人晃着红领巾。
但是,从今天起,老人将不会再晃动他的黑帽子了,他也不会再看到那孩子的身影和红领巾了。
老人死了。
到临死,他还抱着那顶黑帽子。以致医务人员很费劲地才从他的手里面把帽子抽出来。
老人被蒙上了白布,医务人员在换床单和清理老人的遗物。
一个护士拿起这顶黑帽子问一位大夫:“这里还有他的一个帽子,怎么办?”
“一起送去烧了吧!”
我猛地站起身,说:“大夫,这帽子请您留下,珍贵的东西,不应该在世界上消失了。”
我又是一宿没睡,不为自己的病,不为自己的孤独。而是为了一种神圣的责任。
天还不亮,我就趴在窗口。
我等啊,等啊,终于盼来了那小小的人影,我用力地挥动着那顶珍贵的黑帽子。
在远远的桥那边,我看到那红领巾的舞动。就像一面旗,一团火。
我心里无限激动。今天,我才感到做人的尊严,做人的神圣,做人的意义,做人的价值。
我的眼睛模糊了……
注:本文选自《小溪流的歌》(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曾经发问:“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这篇小说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你在小说中找到答案了吗?对这答案满意吗?不妨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中,在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同时,注意揣摩小说的议论部分。例如,“一个善良的人不仅需要别人的爱,更需要爱别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才会真正体会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价值。”试为这段议论补充一个实例。

❾ 我记忆中的卖书的老爷爷五百字作文

记忆深处的爷爷
我的爷爷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是他看上去很年轻,因为他从来都不发脾气,偶尔喝点酒养生,不吸烟,很注重保养。爷爷在家里总是闲不住,每天都会主动找一些事来做,比如喂猪,做饭菜,抱孙子,调解邻里矛盾,他就像一个勤务班人员,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一辈子不辞辛劳。

爷爷名字叫吴廷龙,身体不高不矮,身材偏肥,头发花白,面孔有些清瘦,满脸皱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个与众不同的鼻子,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他看起来既严肃,又显得很慈祥,身体硬朗,和蔼可亲。

爷爷家中有兄弟姐妹五人,他年纪最小,兄弟姐妹们都喜欢叫他老五。

爷爷是一名军人,为人做事通情达理。他那笔直坚挺的腰杆、标准到位的军礼、铿锵有力的步伐,做事情总是带着一身正气,办事情很精炼,说做就做,从来不拖拉放弃。在我心里,他是我的偶像,更是我们家族的榜样。

我从小就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卧室里,放着他年轻时在部队获得的各类奖章,并藏有一把已经生锈的钢刀,听母亲说,那时他参军时部队奖励他的,房中还藏有一个小盒子,不是很重,里面放有田地证明之类的旧纸张,密密麻麻的宋体字,可惜那时候不识字,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爷爷总是喜欢说他年轻时的部队生活,跟随部队到过哪些地方,哪里有什么风俗,做些什么事情,那些都是爷爷难忘而抹不掉的回忆。

除了讲述当兵的生活,他唠叨最多的就是几个叔们的趣事了,常跟我讲满叔小时候读书有多努力,早上在山上舞刀割草,中午在坡上勤恳挖地,每天顶着骄阳,滴着汗水;砍菜、讨猪食、犁田等数不清的活路,晚上到了家,便努力的看书。

每当我贪玩的时候,爷爷瞪着大眼睛对我说:“学习每天都要坚持,“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不学习以后你能干什么呀,像我这样天天干活吗,你满叔小时候电灯都没出现呢,都是用煤油灯看书的,多辛苦啊,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听了爷爷的话,我坐了下来,拿着书本又认真的看了起来。

我也时常问爷爷,我爸和小叔读书厉害吗?爷爷窃窃私语的说,小叔在初中的时候,读书特别厉害,有一年考得了全班第三名,就是贪玩,最后读不成书了。由于这家境不好,你父亲读到初中就读不起书了,那时候没钱啊,只能供满叔去读。每当说道这里,爷爷就闭上眼睛,若有所思,尽管他自己也清楚如烟往事不可追,但还是在心理留下了遗憾....

爷爷写得一手好字。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他都是提笔就来。有一次周末,我和爷爷一起练习书法。刚写完一张我就没耐心了,因为我写的字总是不好看,爷爷发现了说练字不能急躁,如果以前打仗的时候遇到点困难就退缩,现在就不会有你们的幸福生活啦。”听了爷爷的话,我又一次静下心来,仔细的观摩爷爷的挥手动作。爷爷的脸上立刻由“阴”转“晴”了,脸上的乌云都散去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付出总会得到回报。”就这样,爷爷每周都会陪我一起练字。偶尔我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中渐渐长大,在生活学习中教会了我很多道理 。

爷爷做事不仅精炼,而且会讲解很多大道理,记得当年读高中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去读了,爷爷就会坐在我身边,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吃的东西进了肚子,很快就没有了,但是多读书,里面的知识永远会留在你的头脑里”。万物皆为下品,唯有读书高,多读书,就算读的不好,只要努力了,就不会留下遗憾,将来也就不会后悔了。

那年夏天,祖母过世了,父亲也回到家中,正值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广西到家中,看到了爷爷,不禁潸然泪下,爷爷安慰我说:花开也有花落,世间万物都有始有终,属于自然规律,我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也要回归自然,所以不要太伤心。爷爷的话总是蕴藏着大道理,给我启发很大,激励着我们一家人茁壮成长,他就像一座灯塔,把我们家这一叶方舟引向光明的前途。

我两岁的时候,父亲一直在外面务工,母亲则每天去坡上干活,每天很晚才归来。从此我就经常爷爷住在一块了,我和哥哥跟着爷爷挤在一张床上,爷爷总是安排我睡最里面,他在中间,哥哥就睡在外面,记得上小学那年,家里新建了5平方的木房,里面摆着两张床,我和爷爷睡在一起。这么多年来,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我在外面的犯的错,吃的苦,都是他们帮我吃掉了,我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无论什么事,我都要问我奶奶或爷爷,从来就不必要考虑,连说话都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因为不需要,他们是我最亲的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包容我,我也常常这样想,那时候哥哥常欺负我,爷爷教育他说,你是家里的老大,要学会照顾弟弟,帮助爷爷,知道吗。那时候我常跟在爷爷后面,他去哪,我去哪。那时的我很小,觉得这个“小老头”很好,经常给我买好吃的,逗我笑,送我零花钱,把我抱起来,放在腿上摇一摇,有时候也举得很高很高,我笑的情不自禁。

长大了,我知道那个“小老头”是我的爷爷。爷爷经常带着我去赶集。有时候爷爷在乡里帮着满叔守店铺,卖东西,许久没看到他,每当放学回家都很不适应,记得一次放暑假,就和表弟说,去永从走不走,两人意见吻合,都没跟家里说说,就直接偷偷的跑到乡里去了,回到爷爷的身边。父母找了半天都找不到,急得像热锅中的蚂蚁,四处请人帮找,最后知道我们在乡里,气的发飙,但又无可奈何。

我们家一直传承着勤劳朴实的家风。从我记事起,每天天刚亮,爷爷就已经下地干活了。春天来的时候,他就组织乡亲搭建牛棚,为大家提供一个憩息之所。有空就到田间犁田,在耕地上种植蔬菜,在荒地上种植橘子、桃子、柿子、葡萄等。印象最深的就是橘子园了,每到秋天的时候,黄晶晶的满地一大片,当地干活的乡亲每到“八王”这个地方,总要来品尝一下爷爷种植的水果。

那时,我总是不知道爷爷什么时候起床的,反正等到我到地里给他送饭的时候,田地已经犁了一大片了。当时我还小,以为犁田地很容易,一会儿就可以犁好多地,很好玩,就试一试,难度很大,我一直学不会。后来听爷爷说犁田地有许多讲究:草多的地方要把草除掉,除草是犁田地的主要目的;有大草难犁田的还要用力将它拔掉,以免它和麦苗争水争肥;犁田要讲究方法,手脚灵活,双臂张开,三点一线,舒张有序,才能犁田得快;脚步也不能乱。原来犁田地也有还么多讲究呢!

到了秋天,该收割稻谷了。我们一家人集体去收割稻谷,爷爷割得又快又好,我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割了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割不好,割得又慢,手壁上留下稻谷叶割伤的痕迹。割了稻谷之后,还要用一把稻谷砸在木框里,直到把谷粒全部收回,最后让太阳曝晒,等到太阳晒干了,再放进房间里,爷爷每次干活都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很高兴。爷爷告诉我,自己累不要紧,你们有吃有住,过着幸福,我就满意了。我当时虽不懂爷爷的话是啥意思,看到爷爷笑了,我也跟着笑了。长大后才明白爷爷的用心良苦。

爷爷的力气很大,经常去离学校100米的地方开山造地,每当放学回家,就会看到爷爷一个人在哪里挖,听爷爷说,几个叔们都成家立业了,肯定是要分家的,趁早把这个小坡推了,以后建房子就方便多了;这里能建两栋房子,爷爷笑着对我说,他虽然满脸大汗,但精神抖擞,有时候挖了一整天,腰酸背痛的,第二天依然看见他挖掘的背影,数月下来,小坡也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野;推山虽然很累,但每次和爷爷挖掘时,他脸上总带着的一丝丝微笑。

爷爷经常去乡里赶集,除了去卖东西,就是去交粮税,肩上总是挑着一百来斤的担子,清晨早早的出发,十五里地,来回都要翻过大山, 6个小时的路程,那时候不通路,十分辛苦。

往事回眸,已数不清有几多寒暑,爷爷虽不曾给我血夜,却对我千叮万嘱,不曾让我回报多少,他总是用最无声、最温暖的臂膀,给我撑出一片高飞的天空。他是一个平凡的而伟大的人,总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施以一片甘露,浇开幸福之花,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那份不平凡的爱。

谢谢你,廷龙爷爷,是你给我们留住了不一样的美丽,不一样的爱,不一样的温情。(作者 吴化臻)

与中班老爷爷的帽子作者简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家徐文昌同款裤子 浏览:714
张爱玲描写旗袍 浏览:928
糖葫芦弄到衣上怎么弄掉 浏览:29
为什么衣服容易长霉内衣内裤 浏览:222
男绿色裤子的搭配什么外套好看 浏览:965
白色旗袍配什么鞋子 浏览:28
高档针织衫女衬衫图片 浏览:689
校服莎尘暴 浏览:315
救生员穿什么裤子 浏览:512
矮领衣穿在最外面的搭配方法 浏览:376
你们穿长的卫衣底下穿裤子吗 浏览:753
绿色衣外面配什么外套百度图片 浏览:906
里面蓝色衬衫怎么搭配图片 浏览:136
织衣是中国发明的吗 浏览:826
关于旗袍的争论 浏览:686
高端衣链品牌 浏览:454
中老年男裤十大品牌 浏览:777
最流行的衣批发 浏览:434
蓝白条衬衫适合 浏览:99
白鸭绒羽绒服成本多少 浏览: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