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全帽的种类
种类:
各种安全帽按不同材料、外形、作业场所进行分类。
材料分类:
7.1.1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主要分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两大类。主要用来制作安全帽帽壳、帽衬等,制作帽箍所用材料,当加入其他增塑、着色剂等材料时,要注意这些成分有无毒性,不要引起皮肤过敏或发炎。
应用在煤矿瓦斯矿井使用的塑料帽,应加防静电剂。
热固性材料可以和玻璃丝、维纶丝混合压制而成。
7.1.2 橡胶料:像胶料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能用废胶和再生胶。
7.1.3 纸胶料:纸胶料用木浆等原料调制。
7.1.4 植物料:植物料有藤子、柳枝、竹子。
7.1.5 防寒帽用料:防寒帽帽壳可用工程塑料、植物料制成,面料可用棉织品、化纤制品、羊剪绒、长毛绒、皮革、人造革、毛料等。帽衬里可用色织布、绒布、毛料等。
7.1.6 帽衬带用料:棉、化纤。
7.1.7 帽衬和顶带栓绳用料:棉绳、化纤绳或棉、化纤混合绳。
7.1.8 下颏带用料:棉织带或化纤带。
外形分类:
无沿、小沿、卷边、中沿、大沿等。
场所分类:
一般作业和特殊作业。
7.3.1 测试要求:见表1。 注:① Y表示一般作业类别的安全帽。
规格要求:
1. 垂直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25-50mm之间。
2. 水平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5-20mm之间。
3. 佩戴高度: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80-90mm之间。
4. 帽箍尺寸:分下列三个号码
小号:51-56cm
中号:57-60cm
大号:61-64cm
5. 重量:一顶完整的安全帽,重量应尽可能减轻,不应超过400G。
6. 帽沿尺寸:最小10mm,最大35mm。帽沿倾斜度以20°-60°为宜。
7. 通气孔:安全帽两侧可设通气孔。
8. 帽舌:最小10mm,最大55mm。
9. 颜色:安全帽的颜色一般以浅色或醒目的颜色为宜,如白色、浅黄色等。
❷ 2020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是什么
2020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一、 梭织:
1、衬衫:GB/T2660-1999。
2、棉服装:GB/T2662-1999。
3、男西服 大衣:GB/T2664-2001。
4、女西服 大衣:GB/T2666-2001。
5、男、女西裤:GB/T2666-2001。
6、羽绒服装:GB/T14272-2002。
7、丝绸服装:GB/T18312-2000。
8、丝绸围巾:GB/T43014-2001。
9、睡衣套:GB/T81001-1991。
10、连衣裙,裙套:FZ/T81004-2003。
11、牛仔服装;FZ/T81006-1992。
二、针织:
1、棉针织内衣:GB/T8878-2002
2、袜子:FZ/T73001-2004。
3、桑蚕丝针织服装:FZ/T43015-2001。
4、文胸:FZ/T73012-1998。
5、低含毛混纺及纺毛针织品:FZ/T73005-2002。
6、腈纶针织内衣:FZ/T73006-1995。
7、针织运动服:FZ/T73007-2002。
8、针织T恤衫;FZ/T73008-2002。
9、羊绒针织品;FZ/T73009-1997。
10、针织工艺品:FZ/T73010-1998。
11、针织腹带:FZ/T73011-1998。
12、针织泳装:FZ/T73013-1998。
三、安全标识:GB18401-2003。
分A、B、C三类安全指标: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A类: 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根据国家规定,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外衣、床上用品等,必须达到A类标准。
B类: 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标准。这类纺织产品指的是在穿着和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如内衣、衬衣、T恤、裙子、裤子、袜子。
C类: 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❸ 头盔防护等级分类
一
个头盔究竟是好是坏,达到什么条件才是一个合格的摩托车头盔,口说无凭,各个国家,乃至各个不同的组织都有自己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规定了头盔壳体能承受多大的冲击、镜片的视野范围、扣带的拉力等等各方面的数据测试等级。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且权威性的标准有以下7个:
1 中国GB标准
即日常我们口中所说的3C认证,中国摩托车头盔标准要从1989年说起,89年是第一版,98年第二版,2010年第三版,也就是GB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一直沿用至今。国标参考了ECE、JIS、中国台湾CNS标准。国标里明确规定,A类头盔(即全盔和四分之三盔)应不大于1.6KG,B类盔(即半盔)应不大于1.0KG,这点对于很多国外品牌头盔是一道坎。如果严格按照国标来,各方面不会差。
2 DOT
DOT,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美国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的标准,DOT一般分为A、B、C三级,其中C级标准最低,仅达到了美国运输部(DOT)规定的最低性能条件。
DOT标准里,比较特别的是其穿透测试(penetration test),即尖锐物体刺穿头盔的测试,正经认证DOT头盔,一般比较厚实,还有头盔表面突出物不能超过5mm,带耳朵的异形头盔肯定过不了。
DOT标准证书是由美国交通局颁发的,若在市场上抽检到头盔不合格即进行整体召回。
3 ECE
ECE,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都在其范围内,其中适用于摩托车头盔的编号为ECE—R22/05,是欧盟国家的强制性标准。
目前ECE是所有标准里最全面的,也是管控最严格的的标准。整整78页的内容,连标签尺寸都有详细的规定。标准集合了突出物和防摩擦检测;佩戴装置强度检测;视野检测;保护区检测;镜片检测;冲击吸收检测等6大检测项目。
质量管控方面分为批量控制和连续控制,批量控制是指首批生产的3200顶头盔随机抽出全盔60顶或半盔50顶到检测中心进行检验;连续控制是指每生产3200顶就需要对头盔进行抽出5顶头盔进行检验和数据记录。据这个标准测试的设备有很多,大厂才会有。
4 SNELL
SNELL是Snell纪念基金会(Snell Memorial Foundation),它是美国一个致力于头盔安全标准的研究、教育、测试和研发的非营利性组织。
在1956年,William pete Snell的赛车手在一次比赛中头部受到重创而死亡。
为了纪念他,他的亲属、朋友和一些科学家和赛车手等在1957年成立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非营利性质的纪念基金会。
它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至少每五年根据新的研究结果和现有技术更新一次标准,今年是更新标准的大年,国内摩友期待已久,通常也愿意花大价钱求购SNELL认证款头盔。
SNELL认证最大的特点是对不同用途的头盔,都提供了不同的测试标准。通过Snell认证的头盔可以在赛道上佩戴。
5 SG 、JIS 、MFJ
三个放一起是因为都是日本国内标准。SG,即“Safety Goods”的缩写,是由日本消费品安全协会ConsumerProct Safety Association,简称CPSA,制定的自愿性的产品安全保证标志。
JIS,即“Japanese Instrial Standards”,日本工业标准的简称,日本国家级标准中最重要、最权威的标准。由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制定。
大部分知道JIS,一些人知道SG,极少数人知道MFJ。
MFJ,即为“Motorcycle Federation of Japan”,成立于1961年,是日本负责处理摩托赛车的法人单位(类似于国内汽车协会摩托车分会),这个组织除了处理赛事规章、组织开展国内摩托赛事,要参加日本国内的正规的摩托车比赛,必须穿戴有MFJ认证的头盔。
6 SHARP
即为The Safety Helmet Assessment and RatingProgramme,是英国一家隶属于政府的非盈利组织。
SHARP的冲击测试是所有标准中最复杂的,它会用7个头盔进行冲击测试,其中6个头盔会进行6米/秒,7米/秒,8米/秒对头盔的前,左,右,顶,后这5个检测点进行平砧和钝锥砧冲击测试,共测试30次;最后一个头盔会进行左,右两点的斜摩擦冲击测试。
最终得出的冲击结果通过计算公式来判断头盔的星级,5星是最高等级,1星是最低等级。
7 FRHPhe
FRHPhe ,即FIM Racing Homologation ,国际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赛车认证,它为了保证每一位竞赛选手的安全,出台的一套适用于MotoGP赛事的头盔安全标准,这个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难通过的标准,没有之一。
FIM的冲击标准规定冲击速度达到8.2米/秒,且HIC(头型受伤系数)少于2880,Peak.Acc值少于275。
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FIM头盔的认证是通过每一个型号的每一个尺码独立检测的。
我们通过官网可以查询到所有通过认证的头盔。
国内常见的头盔认证标准就是以上7种,每一个标准都能长篇累牍,标准间的差异下篇再述。
戴过的头盔多了,会对这些标准有自己的理解,从而有个排位。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头盔有更深的了解了呢?
戴上头盔骑行,做一名尊贵的骑士!
❹ 衣服安全类别a类b类c类
A类为婴幼儿服装,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
根据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服装提出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中,第四章产品分类,第一节有明确规定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对应类型为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文胸、腹带、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夏天)裙子、(夏天)裤子、袜子、床单。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毛衣、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
第五章第二节规定,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窗帘等悬挂类装饰产品不考核耐汗渍色牢度。
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A类、B类或C类)。产品按件标注一种类别。
❺ 安全帽的检验类别有哪几种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3873-1977《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的物理性能要求、技术性能要求及其检验规则、管理、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上通常使用的安全帽,而所补充的其他特殊性能,则仅适用于相应的特殊场所。
2 引用标准
GB 1410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
GB 2812 安全帽试验方法
3 术语
3.1 安全帽
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后箍等组成。
3.1.1 帽壳
安全帽的帽壳包括帽舌、帽沿、顶筋、透气孔、插座、栓衬带孔及下颏带挂座等。
a. 帽舌:帽壳前部伸出的部分;
b. 帽沿:帽壳除帽舌外周围伸出的部分;
c. 顶筋:用来增强帽壳顶部强度的部分;
d. 透气孔:帽壳上开的气孔;
e. 插座:帽壳与帽衬及附件连接的插入结构;
f. 连接孔:连接帽衬和帽壳的开孔。
3.1.2 帽衬: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包括帽箍顶带、护带、托带、吸汗带、衬垫及栓绳等。
a. 帽箍:绕头围部分起固定作用的带圈;
b. 托带:与头顶部直接接触的带子;
c. 护带:托带上面另加的一层不接触头顶的带子,起缓冲作用;
d. 栓绳(带):连接托带和护带、帽衬和帽壳的绳(带);
e. 吸汗带:包裹在帽箍外面的带状吸汗材料;
f. 衬垫:帽箍和帽壳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垫;
g. 后箍:在帽箍后部加有可调节的箍;
h. 帽衬接头:连接帽衬和帽壳的接头。
3.1.3 下颏带:系在颏上的带子。
3.1.4 锁紧卡:调节下颏带长短的卡具。
3.1.5 插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插合联接的方式。
3.1.6 栓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栓绳联接的方式。
3.1.7 铆接:帽壳和帽衬采用铆钉铆合的方式。
3.2 水平间距:安全帽在佩戴时,帽箍与帽壳周围空间任何水平点间的距离。
3.3 垂直距离:安全帽在佩戴时,头顶与帽壳内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包括顶筋空间)。
3.4 佩戴高度:安全帽佩戴时,帽箍底边至头顶部的垂直距离。
3.5 头模:试验安全帽时,使用的人头模型(见附录A)。
4 结构形式要求
4.1 帽壳顶部应加强。可以制成光顶或有筋结构。帽壳制成无沿,有沿或卷边。
4.2 塑料帽衬应制成有后箍的结构,能自由调节帽箍大小。
4.3 无后箍帽衬的下颏带制成“Y”型,有后箍的,允许制成单根。
4.4 接触头前额部的帽箍,要透气、吸汗。
4.5 帽箍周围的衬垫,可以制成条形,或块状,并留有空间使空气流通。
5 尺寸要求
5.1 帽壳内部
a. 长:195--250mm;
b. 宽:170--220mm;
c. 高:120--150mm。
5.2 帽舌:10--70mm。
5.3 帽沿:0--70mm,向下倾斜度0°--60°。
5.4 透气孔隙:帽壳上的打孔,总面积不少于400mm2。特殊用途不受此限。
5.5 帽箍:
分下列三个号
1号:610--660mm;
2号:570--600mm;
3号:510--560mm。
帽箍,可以分开单做,也可以通用。
5.6 垂直间距
a. 塑料衬:25--50mm;
b. 棉织或化纤带:30--50mm。
5.7 佩戴高度:80--90mm。
5.8 水平间距:5--20mm。
5.9 帽壳内周围突出物高度不超过6mm,突出物周围应有软垫。
6 颜色
一般以浅色或醒目的颜色为宜。如白色、浅黄色等。
7 重量
a. 小沿、卷边安全帽不超过430g(不包括附件);
b. 大沿安全帽不超过460g(不包括附件);
c. 防寒帽不超过690g(不包括附件)。
8 分类
各种安全帽按不同材料、外形、作业场所进行分类。
8.1 材料分类:
8.1.1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主要分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两大类。主要用来制作安全帽帽壳、帽衬等,制作帽箍所用材料,当加入其他增塑、着色剂等材料时,要注意这些成分有无毒性,不要引起皮肤过敏或发炎。
应用在煤矿瓦斯矿井使用的塑料帽,应加防静电剂。
热固性材料可以和玻璃丝、维纶丝混合压制而成。
8.1.2 橡胶料:橡胶料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能用废胶和再生胶。
8.1.3 纸胶料:纸胶料用木浆等原料调制。
8.1.4 植物料:植物料有藤子、柳枝、竹子。
8.1.5 防寒帽用料:防寒帽帽壳可用工程塑料、植物料制成,面料可用棉织品、化纤制品、羊剪绒、长毛绒、皮革、人造革、毛料等。帽衬里可用色织布、绒布、毛料等。
8.1.6 帽衬带用料:棉、化纤。
8.1.7 帽衬和顶带栓绳用料:棉绳、化纤绳或棉、化纤混合绳。
8.1.8 下颏带用料:棉织带或化纤带。
8.2 外形分类:无沿、小沿、卷边、中沿、大沿等。
8.3 作业场所分类:一般作业和特殊作业。
8.3.1 测试要求:见表1。
表1
注:① Y表示一般作业类别的安全帽。
② T表示特殊作业类别的安全帽。
③ 试验要求及方法详见GB 2812。
9 安全帽技术性能要求
9.1 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9.1.1 冲击吸收性能
以GB 2812第3章和第4章中规定的方法,经低温、高温、淋水预处理后做冲击试验。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500kgf)。
9.1.2 耐穿刺性能
以GB 2812第3章和第5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 电接触显示装置不显示, 即钢锥不接触头模表面。
9.2 特殊技术性能要求
9.2.1 电绝缘性能
以GB 2812第6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泄漏电流不超过1.2mA。
9.2.2 阻燃性能
以GB 2812第7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续燃时间不超过5s。
9.2.3 侧向刚性
以GB 2812第8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最大变形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
9.2.4 抗静电性能
以GB 2812第9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实际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不大于1×1 09Ω。
10 检验规则
10.1 生产安全帽的工厂须经国家指定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销售。
10.2 安全帽出厂按批量2000--20000顶抽验,一批不足2000顶仍以一批计算。
10.3 工厂按分类号进行抽验时,有一顶不合格,加倍抽验,若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10.4 工厂申请测试时,只按实际达到的性能出分类号测试证明。
10.5 国家检验部门抽验工厂产品时,应有省、市检验部门或工厂代表参加。产品质量降低时,国家检验部门应指导工厂提高产品质量,对不按标准生产、产品质量下降的工厂有权提出批评、警告、通报。严重的可建议发证部门吊销其生产许可证。
11 采购、监督和管理
11.1 安全帽的采购:企业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购入的产品经验收后,方准使用。
11.2 安全帽不应贮存在:酸、碱、高温、日晒、潮湿等处所,更不可和硬物放在一起。
11.3 安全帽的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计算。
植物枝条编织帽不超过两年。
塑料帽、纸胶帽不超过两年半。
玻璃钢(维纶钢)橡胶帽不超过三年半。
11.4 企业安技部门根据第11.3条规定对到期的安全帽,要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验一次,抽验不合格则该批安全帽即报废。
11.5 省、 市劳动局主管部门对到期的安全帽要监督并督促企业安全技术部门检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12 标志和包装
12.1 每顶安全帽应有以下四顶永久性标志:
a. 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
b. 制造年、月;
c. 生产合格证和验证;
d. 生产许可证编号。
12.2 安全帽出厂装箱,应将每顶帽用纸或塑料薄膜做衬垫包好再放入纸箱内。装入箱中的安全帽必须是成品。
12.3 箱上应注有产品名称、数量、重量、体积和其他注意事项等标记。
12.4 每箱安全帽均要附说明书。
❻ 安全帽标准的标记要求
3.1 每顶安全帽上都应有以下三项永久性标记:
a.制造厂名称及商标、型号;
b.制造年、月;
c.许可证编号。
3.2 具有其他性能的安全帽应按下述规定在帽子上做出标记:
a.符合2.2.1耐低温性能的安全帽,做出低温温度标记,如“-20℃”、“-30℃”字样;
b.符合2.2.2耐燃烧性能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R”标记;
c.符合2.2.3电绝缘性能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D”的标记;
d.符合2.2.4侧向刚性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CG”标记。
❼ 衣服吊牌上的安全技术类别B类,什么意思,这是如何定位的
1、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2、A类是指婴幼儿用品,即年龄在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B类指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文胸、腹带、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夏天)裙子、(夏天)裤子、袜子、床单;
C类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
拓展资料: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的相关参数规定,要求衣服中的甲醛含量、PH值(酸碱度)、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共计五项必须达标,根据纺织产品与人体接触的程度和婴幼儿的特殊情况,将纺织产品划分为: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异味的判定采用嗅觉评判的方法,评判人员应是经过一定训练和考核的专业人员。样品开封后,立即进行该项目的检测。试验应在洁净的无异常气味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者须戴手套,双手拿起试样靠近鼻腔,仔细嗅闻试样所带有的气味,如检测出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气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判为"有异味",并记录异味类别。否则判为"无异味"。应有3人独立评判,并以2人一致的结果为样品检测结果。
❽ 安全帽等级怎么区分
安全帽产品按用途分有一般作业类(Y类)安全帽和特殊作业类(T类)安全帽两大类,其中T类中又分成五类:
1、T1类适用于有火源的作业场所。
2、T2类适用于井下、隧道、地下工程、采伐等作业场所。
3、T3类适用于易燃易爆作业场所。
4、T4(绝缘)类适用于带电作业场所。
5、T5(低温)类适用于低温作业场所。
每种安全帽都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选用要根据所使用的行业和作业环境选购相应的产品,消费者可以根据根据所使用的行业和作业环境选用适宜的品种。
例如,建筑行业一般就选用Y类安全帽;在电力行业,因接触电网和电器设备,应选用T4(绝缘)类安全帽;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作业,应选择T3类安全帽。安全帽颜色的选择随意性比较大,一般以浅色或醒目的颜色为宜,如白色、浅黄色等。
(8)帽子的安全类别标准扩展阅读
安全帽的使用规范
1、佩戴前,应检查安全帽各配件有无破损、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插口是否牢靠、绳带是否系紧等,若帽衬与帽壳之间的距离不在25~50mm之间,应用顶绳凋节到规定的范围。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2、根据使用者头的大小,将帽箍长度调节到适宜位置,高空作业人员佩戴的安全帽,要有额下带和后颈箍并应拴牢,以防帽子滑落与脱掉。
3、安全帽在使用时受到较大冲击后,无论是否发现帽壳有明显的断裂纹或变形,都应停止使用,更换受损的安全帽。
4、安全帽不应储仔在有酸碱、高温(50℃以上)、阳光、潮湿等处,避免重物挤压或尖物碰刺。
5、帽壳与帽衬可用冷水、温水(低于50℃)洗涤,不可放在暖气片上烘烤,以防帽壳变形。
❾ 安全帽颜色等级划分
工地安全帽有红色黄色,不同的颜色是区分等级的吗?
工地安全帽颜色级别从低到高依次是黄色、蓝色、红色、白色。其中黄色是普通工人,蓝色是技术人员,红色是中低层管理人员,而白色级别最高,他们是负责工地计划实施和工程质量的项目管理者。
戴白色安全帽的人是负责工地计划实施和工程质量的项目管理者,他们很少出现在工地上,一旦出现,必然是前呼后拥有各种技术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作陪,级别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