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戴帽子的孩子歌词
戴帽子的孩子
歌词
一座被恶龙占领的村子
有一天来了个懵懂孩子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
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样子
人们说他是神明的勇士
降临来拯救受苦的村子
他会消灭恶龙残暴统治
为世间带来幸福的恩赐
我在一旁独自踱着步子
仰望他被人簇拥的样子
神明选择了他作为棋子
却没有一丝解释的意思
不安藏在内心
不安藏在内心
不安藏在内心
不安藏在内心
孩子在这里平静的度日
恶龙仍旧会袭击这村子
人们担惊受怕过着日子
心里开始埋怨起那孩子
孩子仍戴着华美的帽子
钻石镶嵌在镀金的檐子
人们打量他无辜的样子
心底咒骂又咬紧了牙齿
我在一旁独自踱着步子
冷冷看着人们聚集在此
元老们重新召开了会议
下了全票都通过的决定
愤怒的村民拿起了武器
冲向了孩子居住的宅邸
孩子却仿佛从来未降临
破旧的帽子埋在废墟里
人们说神明收回了恩赐
孩子弃了村子失了影子
人们说希望永不会消失
于是我戴上了那顶帽子
❷ 请教各位广东朋友一个问题,整天混日子和帽子 怎么讲
Muddling and hat All day
什么是混帽子??
❸ 有n个人,每人一顶帽子,然后把帽子放在一起,随便给每个人一顶,问所有人都没拿到自己帽子的概率是多少
即n阶错排数D[n]=n!(1/0!-1/1!+1/2!+...+(-1)^(n)/n!);
推导方法:
1递推推到:将给定的帽子x放到某个位置。
那么D[n]=该位置的帽子放到x和不放到x的数量,由于给定的帽子共有n-1种交换法。
D[n]=(n-1)*(D[n-2]+D[n-1])。
运用了解方程的计算方法。
(3)顶着帽子混着日子扩展阅读: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例子:a+b=13 符合等式,有未知数。这个是等式,也是方程。
1+1=2 ,100×100=10000。这两个式子符合等式,但没有未知数,所以都不是方程。
在定义中,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可以有其他的,比如上面举的1+1=2,100×100=10000,都是等式,显然等式的范围大一点。
❹ N个人将帽子混在一起,蒙上眼,然后每人任取一顶,求至少有一人拿对自己帽子的概率。
先求一下一共有多少总拿法:n!
然后看一下在家都没拿对自己帽子的种数:(n-1)*(n-1)
最后1-((n-1)*(n-1)/n!)
❺ 一场聚会上,n个人各有一顶帽子,大家把帽子混在一起,每人随机抽取一顶,问每个人拿的都不是自己的帽子
首先考虑n各帽子不在自己的位置:
即n阶错排数D[n]=n!(1/0!-1/1!+1/2!+...+(-1)^(n)/n!);
推导方法:
1递推推到:将给定的帽子x放到某个位置
那么D[n] = 该位置的帽子放到x和不放到x的数量,由于给定的帽子共有n-1种交换法
D[n]=(n-1)*(D[n-2]+D[n-1])
2直接推倒:利用容斥原理
对A1 到 An 个人 没占到自己位置的方案数 等于全排列数 - (Ai)站在自己位置上的(剩下n - 1 个全排列) + (Ai,Aj)两个人占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全排列) ……
即为 D[n] = n!- C(n,1)*(n-1)! + C(n,2)*(n-2)! - C(n,3)*(n-3)! + .......(-1)^n*C(n,n)*(0)!
上式结果化简为D[n]=n!(1/0!-1/1!+1/2!+...+(-1)^(n)/n!);
所以概率为P[n] = D[n]/n!=(1/0!-1/1!+1/2!+...+(-1)^(n)/n!);
式子内部我们发现是e^(-1)的泰勒展开
所以n->∞ 时P[n]=e^(-1)
楼下都在瞎扯,望采纳
❻ 一个人头上有一顶帽子 并举着双手打一成语
成语为:
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指激于义愤。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正音】发;不能读作“fā”;冲;不能读作“chònɡ”;冠;不能读作“ɡuàn”。
【辨形】冲;不能写作“忡”;冠;不能写作“寇”。
【近义词】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反义词】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
【例句】战士们看到班长牺牲了;一个个~;发誓为班长报仇。
【英译】beinatoweringrage
拓展资料:
【成语故事】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这块壁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壁交换15座城池。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
“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壁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理。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壁出使秦国。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现在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壁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已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壁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❼ 请教各位广东朋友一个问题,整天混日子和帽子 怎么讲小弟没有分数了
是翻译成粤语吗
❽ 帽子上面的日子两个横非要提上去吗
嗯新华字典上是这样的但是也不用太刻意靠近最上面一横
❾ 有n个人,每人一顶帽子,然后把帽子放在一起,随便给每个人一顶,问所有人都没拿到自己帽子的概率是多少
这是一个错位排列问题
错位排列的公式是:M(n)=n!(1/2!-1/3!+…..+(-1)^n/n!)
具体证明方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