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些天庭神仙的趣事
沙僧为什么“晦气色脸”?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常用言简意赅的几个字来概括人物外貌。如描写悟空最常用的字眼是“毛脸雷公嘴”,描写八戒常用“长嘴大耳朵”,都非常生动。唯有描写沙僧,最常用的字眼却是“晦气色脸的和尚”。前文已经说过,沙僧本是凡人修炼成仙,修仙过程可以使凡人脱胎换骨,变化气质,所以凡人成仙后一般都是仙风道骨,气色很好。而且沙僧作为卷帘大将,侍立玉帝身边,代表着天庭的威严形象,仪表堂堂乃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沙僧自述当卷帘大将时描述道:“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整天都这么威风排场,足以使一个人培养出一股官气,你看那些大领导们,哪个不是方面大耳,仪表不凡,骂人都骂得那么帅?吴承恩才思过人,书中绝少闲笔,所以“晦气色脸”四字中大有文章。
我们先从侧面分析这个问题。整个一部《西游记》,从头到尾,唐僧都是各路妖怪争夺的对象。男妖怪们一般都是想吃唐僧肉,女妖怪们却常常想的是和他洞房花烛。第80回,拖塔天王的干女儿白毛老鼠精就曾说:“那唐僧乃童身修行,一点元阳未泄,正欲拿他去配合,成太乙金仙,不知被此猴识破吾法,将他救去了。若是解了绳,放我下来,随手捉将去,却不是我的人儿也?”吃唐僧肉的效果只是长生,破唐僧的身却可以成为太乙金仙,足见神仙的处男之身有多么珍贵。所以沙僧作为天庭里少见的处男,肯定整天生活在众女仙的虎视眈眈之中。
处男之身如此珍贵,所以一般不通过房中术修仙的人都很注重保元阳固真精。如果不小心失掉元阳的话就会功力尽失,气色大变。所以茅十七推断,沙僧之所以由相貌堂堂的卷帘大将变成“晦气色脸”,便是因为丢掉了元阳真精。
据说国外曾举办过一届小小说比赛,要求在尽可能少的字数里将宗教、皇室、性爱、悬念和精辟融为一炉,获奖的小说只有一句:“上帝啊,女王怀孕了,是谁干的?”沙僧的故事也可以如此总结,那就是:“玉皇大帝啊,卷帘大将失贞了,是谁干的?”沙僧秘史 真相大白
到底是谁使沙僧失去了贞操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王母娘娘。沙僧如果是天庭里最后一个处男的话,肯定会引起王母娘娘的无限兴趣,另外王母也要了解玉帝在外偷情的情报,从沙僧这里突破肯定最为直接。沙僧虽然思想纯洁,立场坚定,然而王母娘娘何等法力,哪里是他抗拒得了的?
这也就解释了沙僧之所以被贬。官方历史的一惯做法就是掩盖自己的丑事,然而只要你留心寻觅,总是能找到蛛丝马迹的。初恋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一个修行千年的处男,情窦初开,精神世界冰清玉洁,如果有一天,他将自己最宝贵的元阳真精给了一个女人,那么这个女人无疑会成为他刻骨铭心的初恋。然而沙僧的深情用错了地方,王母娘娘绝不是值得他付出的人。所以在蟠桃会上,当沙僧得知王母娘娘开会的目的是为了“合欢”,而他手里捧的玻璃盏就盛满了所谓的“合欢酒”之时,沙僧的心都碎了……绝望的沙僧一把将玻璃盏摔碎在地,愤怒地质问王母娘娘为何玩弄他的感情。沙僧的这番演讲对在座的神仙有多大的震撼力?“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为什么“魂飞丧”?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在王母娘娘看来,被她玩弄过的沙僧早就没什么价值,顶多不过是一堆药渣而已。为了封住沙僧的口,她肯定要惩罚沙僧。而在玉帝那里,看到自己最信任的保镖居然给自己戴上了绿帽子,他的怒火可想而知。而且玉帝更害怕的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愤怒的沙僧很可能会把自己和嫦娥等女仙的关系一股脑全抖出来。于是满怀仇恨和恐惧的玉帝亲自动手,将沙僧重责八百,贬到流沙河这样一个毫无人烟的地方,每过七天就将飞剑来穿沙僧胸胁百余下,提醒他不许泄漏机密。可怜的沙僧,就在这样人不人鬼不鬼过了好几百年,才碰到唐僧一起去取经,最后终于获得了西天的绿卡,摆脱了王母与玉帝的魔掌。
一千多年来,因为担心王母玉帝的打击报复,沙僧始终没有向别人提起此事,而天庭的新闻媒体更是一字不提。所以在《西游记》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晦气色脸的苦力形象,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是如朝花般灿烂的天庭里最后一个处男。“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幸好千年之后神经考古学派的诞生,沙僧的这段情史才终于真相大白,不知沙僧对此是否能感到一丝欣慰呢?沙僧自述修仙经历时曾说:“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当我将这篇文章发在天涯的时候,沙僧你在看吗?
<script></script><script></script>沙僧秘史 网友发言:
金公羽:
我也附和一篇关于老沙的早年文章如何?见:
这老沙在《西游》中名沙悟净,昵称沙和尚,尊称沙僧。本姓查,西域乌斯藏国(疑为今新疆乌孜别克地区)人士,早年出家学道,功成飞升,任灵霄宝殿御林军将领,名号是“卷帘大将军”,所使兵器是一杆禅杖,名曰“趁心降妖杖”。在王母诞辰之宴会上,因好奇心重,加之有酒,失手将如来送给王母的寿礼——“佛光七彩玻璃夜光杯”当场打碎。王母不悦,天帝震怒,判罚革去仙职,下凡重修。这还未了,另加每周生受一百零八下“飞剑穿胸”之刑,十分惨苦,直至观音菩萨寻找取经人,才有望得脱。老沙本就不够精明,又因长时间惨遭“飞剑穿胸”之刑,伤心过重,故而心眼更笨,以致取经路上,出力多而用心少。
当时跌落凡尘处名曰流沙河,故观音菩萨剃度老沙时,指河为姓,叫做“沙悟净”。名作悟净者,表为与悟空悟能等同宗派,实为谐音,曰:苦难本“无尽”,只要皈依佛门,则福法“无尽”矣。有人问,唐僧西行取经的第三名协助人,观音为何找笨人老沙,而不找能人如二郎神者呢?据《三界密本(即西游)》暗示,唐僧一家遇匪,父亲被杀,身怀六甲的母亲被掳入山寨,迫为“压寨”。唐僧出娘胎才半天,只得用一木盆装着,抛入江中,由其自寻生路。唐僧命不该绝,巧得一寺院长老捞救,收入寺中抚养,取名“江流儿”,自幼出家。所以,天意使然,观音寻找取经人时,由于“江流儿”的“流”字,故而路经“流”沙河,而老沙因而得机会脱难。有此际遇,故老沙一路随行取经,为唐僧挑担拉马,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话又说回来,老沙原来的名号由来,可是有一定的来历。老沙初时得道飞升,天帝看他生得一脸忠厚,沉默寡言,最合当随身待卫,以免宫内秘密外泄。所以特由一般初入道的小仙中,超拔他担任内卫大将军,实为专守大殿与内宫之间的侍卫门官,所以有“卷帘”之名号。我们中国的帘字,另还有三种写法:帘,薕,巾+廉,分别指竹草布三种材质的帘,天宫之帘当为“珍珠,玛瑙”作材料,当另有特别的意义。帘通代作内外分隔之界限,以遮蔽眼目,提高隐私度也。在民间,大家闺秀之房,必设珠帘;小民之女室,再穷也需挂个竹草之帘;当然,粗汉大男之居,则大可门户洞天,一如日常之赤膊开怀。在官方,主要是指职位之亲疏机要,源起科举制度。旧时乡试、会试的考官,统称帘官。帘官又分内帘和外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帘官之“帘”,正取于门之帘。原来,贡院内有至公堂,堂后有门,主考、房官、内提调、内监试、内收掌等官员,在堂内保管、批阅试卷,并居住其间。考试前三日,这些官员由至公堂后小门进入,监临随即封此门,并以帘相隔。这帘成为一种界线。帘内的考官称为内帘官;帘外的考官,包括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弥封、受卷、誊卷、对读等官员,称为外帘官。门闭帘隔,内帘、外帘,被分别限定了活动空间,各司其职,帘内帘外不得随意往来,内外公事要隔着门槛交洽。这些是说科举考试的官制,而一般的官制则帘字改称作幕,心腹者称幕僚,虽下官也可亲厚;其他称同僚或大僚,虽同年亦要避讳。天帝亲封老沙任职“卷帘”,守内外之要冲,足见其倚重和信任之高。然一时失手之过,处分却又奇重,真乃伴君如伴虎也。
老沙在《西游》中,十足一只大笨鸟,沉默寡言到令人几乎疑心他的城府极深,有如“大奸似忠”之嫌。人的七情六欲本来多寡一样,因一时之控此纵彼,所以有敏呐智愚之分。上世敏则后世呐,前生愚而下生智,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老沙学道聪颖,所以得道;成仙后克意寡言,以致跳级升职;又因为克意,所以酒中便特别放纵,致令失手,终于获罪。接着,老沙又老老实实地助唐僧西行成功,终于得成“八宝金身罗汉菩萨”正果。所以,我国神话多是以劝人向善为主,恐吓禁恶为辅。我想,当今为人,情不可无,亦不应多;欲不应禁,亦不能纵。另外,老沙的两位师兄是猴猪变化之身,一个猴腮雷公嘴,一个猪脸大耳朵,那自不容说了。而老沙本为人类之身,其容貌奇特,书说是“晦气色”脸,似属非洲黑人或中东阿拉伯人,何也。我以为老沙本为“乌斯藏国”人士,升仙再下凡,流落在东土地界之流沙河为妖所致,或者说是西部少数民族人物使然。数千年后,北宋年间,中华大地贪官横行,民不聊生,老沙以“八宝金身罗汉”之身下凡,化作一“粗黑胖大”,持一杆重八十四斤的禅杖,号为“天孤星花(此处请特别留心,花与沙字同音,是为施耐庵之伏笔)和尚”,姓鲁名达,教名智深的好汉,狠狠地助了梁山宋江一把。老鲁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与任职“卷帘”和取经人时之所作所为,大相径庭。甫亮相,则“三拳打死镇关西”;在五台山,喝酒吃狗肉,醉打山门;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压服众混混;在野猪林,百步飞杖,义救护豹子头林冲;后来又与武松等义聚二龙山,三山聚义时与水泊梁山众好汉合并,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贰』 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夫妻还是母子
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夫妻。
玉皇大帝,原本是道教神谱里面的晚辈,地位有限,排名大约在第十几位。后来又成为“四御”(三清尊神下属的四名总管)之一,身份提高了一些。
但民间对这种繁复的神谱觉得不好理解,说老半天也说不清楚,而且难记,就按照人间的政治结构把它给简化了。玉皇大帝就成了天上的皇帝,至高无上,统辖万神。
既然有了皇帝,就得有娘娘,女神仙里面西王母资格最老,身份最尊,自然就是西王母就成为了王母娘娘。
同时《搜神记》中描写:玉皇大帝与西王母是夫妻,生有七个女儿,最小的女儿七仙女私自下凡嫁于董永,玉帝与王母用暴力逼她回宫。这也表明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夫妻关系。
(2)王母给玉皇大帝带绿帽子扩展阅读
王母娘娘形象的演变
一些史书对西王母的记载,不同时期也各有不同的形象。《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就是说西王母外形像人,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样的牙齿,善于高声吼叫,满头乱发,戴着头饰,是掌管自然灾害及各种刑罚的神灵。
《穆天子传》里,西王母言行却又是一位温文尔雅的部落首领,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书中描写周穆王乘坐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周游到西王母国,西王母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周穆王向西王母赠送了各色绸缎400匹。
西王母十分感谢周穆王情谊,便邀请他参观了自己的宫殿和后花园,并在瑶池宴请周穆王,主宾唱和《白云谣》、《黄竹歌》以互颂友谊。临别时,周穆王恋恋不舍,约定三年后再相见,但是周穆王却再也没有会见过西王母。
在《汉武内传》中记载,西王母听说汉武帝渴望长生不老,四处求医,于是带了七枚寿桃,乘五彩祥云降于汉武帝宫中,西王母给汉武帝吃了四枚寿桃,自己吃了三枚。武帝收起吃剩的桃核想留作种子,西王母告诉他,这种仙桃每三千年才结果一次,武帝听罢感到无望,便打消了播种的念头。
以上可见,西王母的传说形象从当初的似人非人,似兽非兽,半人半兽,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人们将她逐渐人格化、女性化、温和化,使她的形象集真、善、美于一身。
『叁』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不是夫妻
玉皇大帝与西王母并非夫妻关系,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昆仑仙岛。而所有男仙之首为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东王公,其掌管蓬莱仙岛。而玉皇而群仙之首,众神之主。西王母的出现比玉皇要早,所以其不是夫妻。
住在瑶池,所以又叫瑶池娘娘。她在瑶池中开蟠桃胜会,宴请各路神仙,不料被齐天大圣孙悟空搅乱了蟠桃胜会。她种的蟠桃最为神奇,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寿。她是天宫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
西王母 - 历史记载
西王母
根据古书《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好像是说:西王母的外形“像人”,长着一条像豹子那样的尾巴,一口老虎那样的牙齿,很会用高频率的声音吼叫。满头乱发,还戴着一顶方形帽子。是上天派来负责传布病毒和各种灾难的神)。可见外形很恐怖,而且是位散发灾疫的煞神!他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替他叼来食物和日用品。
但是在《穆天子传》里,西王母的言行却又像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统治者。当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驾驭的八骏周游天下,西巡到了昆仑山区,他拿出白圭玄壁等玉器去拜见西王母。第二天,穆王在瑶池宴请西王母,两人都清唱了一些诗句相互祝福。
《汉武帝内传》谓其为容貌绝世的女神,并赐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定为王母娘娘的诞辰,并于此日盛会,俗称蟠桃盛会。
晋朝葛洪的《枕中书》中记载:棍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
西王母 - 神话的演化
西王母的神话故事历经了两次演化。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又称昆仑山)的石洞中,是一个人面兽身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青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二个阶段。此时,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神话传说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并且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山海经》中,她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怪物。在《穆天子传》中,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人。在《汉武帝故事》中,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她上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写。
『肆』 王母娘娘是玉帝的娘还是玉帝的妻子
不是母子也是夫妻
道教称天界最高主宰之神为玉皇大帝,犹如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和人间、地府之事。亦称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
西王母亦称王母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可以说玉帝是王母的上司,母子关系夫妻关系都是戏说中的
『伍』 玉皇大帝跟王母是什么关系妻子母女
1、以下五种推断:
一:夫妻关系。这是最合乎一般的推断,七仙女是他们的女儿。
二:同事关系。王母娘娘尊称是“西王母”,是昆仑仙境的统治者,她是所有女性仙人的首领;玉皇大帝是男性仙人的首领,他们是同事关系,就像一个公司里的两个部门经理一样。
三:兄妹关系。前段时间有一个电视剧叫《奔月》,那里把王母娘娘和玉帝安排为兄妹,玉帝的妻子是天后。
四:母子关系。王母娘娘,顾名思义,由此推断王母娘娘乃玉帝的老母也。
五:没有关系。西王母是盘古后代的神,与女娲和九天玄女齐名,而玉帝是道教里的神,应该是两个不同种族不同门类的神仙。
2、在《史记》中,太史公谓织女为天孙,天帝有了后代,自然应该有配偶,但在这之前和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天帝的配偶是谁是不为人知的。
有人或者说,玉帝的老婆是王母娘娘,这还有疑问吗?是的,正是在这一点上没有权威
文献可以证实。王母的概念在远古就有了,在战国至汉初写成的《山海经》中,“西王
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对这样一个怪物,天帝是不会有兴趣的。在《竹书纪
年》和《穆天子传》中,西王母是人间的国王,不是神仙。《竹书纪年》曰:“舜九
年,西王母来朝。”“穆王十七年,王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
宾于昭宫。”《穆天子传》卷三曰:“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
见西王母。……西王母再拜受之。”两汉之际,西王母已统一为人格神。西汉司马相如
《大人赋》曰:“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皓然白首。”把西王母看成为白发老妪。
东汉后期,道教在中国诞生,天帝和西王母都成为了道教所崇拜的神仙。道士们一代一
代撰写了许多典籍,但直到现代,在所有的道教的典籍中,都没有这两位天神是夫妻关
系的记载。
天帝是被道士正式捧为玉皇大帝的,全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
上帝”,简单一点的叫“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
西王母则被崇奉为“西元九灵上真仙母”,后来又加上了更复杂的“白玉龟台九灵太真
金母元君”封号。西王母在道教经典中有一个对偶神叫“东木公”,西王母和东木公的
关系比较密切,但只是互为镜像,不是配偶关系,而西王母和玉皇大帝则没有任何关
系。
董永和织女的夫妻关系虽然没有流传起来,但却有文字支持,从干宝的《搜神记》到
《清平山堂话本》,董永和织女的婚姻都是由玉皇大帝支配的,织女的母亲一方从来没
有出过头。织女同牵牛的婚姻过程没有古籍记载,当然也同西王母无关。因为古人认识
银河及牛郎织女星在先,信奉西王母在后,从逻辑上说也不会让西王母造出一条银河出
来。只在晋代有人说,织女同牵牛每年七月七日见一面,谁定的这规矩没有说,但肯定
不是西王母,因为西王母不是玉皇大帝的皇后,而且两者的身份地位也不一样,一在天
上,一在地上。
在宋太宗圣喻编制的《太平广记》中,还看不到西王母同玉皇大帝有关系,所以把西王
母强行嫁给玉皇大帝的应该是南宋以后的剧作家和小说家,宋元明时期,许多文学家皆
以西王母蟠桃会为题材,写入小说、戏曲中,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二称:
“宋官本杂剧,即有《宴瑶池爨》。金元院本有《王母祝寿》一本,《蟠桃会》一本,
《瑶池会》一本。元钟嗣成、明朱有炖俱有《蟠桃会》杂剧,情节皆类似。”如朱有炖
《群仙庆寿蟠桃会》,“内容谓瑶池蟠桃结实,西王母召东华、南极、八仙,以及人间
香山九老,洛下耆英等,开蟠桃大会。”小说中涉笔西王母事的也很多,吴承恩的《西
游记》所写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故事,就是对上述剧本的进一步演绎,而且把西王母的
户口从西方昆仑山迁到了天上,并给玉皇大帝作了皇后。
3、道教称天界最高主宰之神为玉皇大帝,犹如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和人间、地府之事。亦称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
据《玉皇本行集》记载:光明妙乐国王子舍弃王位,在晋明香严山中学道修真,辅国救民,渡化众生,历亿万劫,终为玉帝。
有说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的简称。道教所供奉最高的神。)
西王母亦称王母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近日,我国一些学者研究认为,王母娘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据实地考察发现,距今3000至5000多年前,存在过一个牧业国度——西王母国,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相夹的广阔地带,青海湖环湖草原、柴达木盆地是其最为富庶的中心区域。西王母古国当时的“国都”在今青海天峻县一带。
王母娘娘原是部落女首领
曾和周穆王、汉武帝相会,“蟠桃会”的神话传说流传最广
据甘肃省文联主席程士荣介绍,西王母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王母娘娘的记载有很多,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游泾川时曾在诗中写道:“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西王母和周穆王的会见,据专家研究认为,这是西部民族和东部中原民族和睦相处的写照。《汉武帝故事》中也有关于西王母的描述:“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她将三千年才结一次的仙桃赠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表现了她爱的深沉痴心。
被神话了的王母娘娘,按理说,不该有什么男女情欲,但是人们既把她神化,又要将她世俗化,把她与玉帝联系在一块,还让他们生了七个女儿,名为“七仙女”,其中最小的女儿私自下凡嫁给了穷庄稼汉董永。《嫦娥奔月》也是流传甚广描写王母娘娘的故事之一;《西游记》中第七回描写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的“蟠桃会”,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
泾川回山王母宫是一处专门的、完整的关于西王母的圣地
一直致力于西王母文化研究工作的泾川县政协副主席刘映祺认为,西王母古部族存在的时代,从最早的神话传说来看,大致在“五帝”时代。然而,五帝时代因为是传说时代,各部族的疆界不明,无据可资。
据《海内西经》记载,昆仑山是西王母所居。昆仑山脉位于今新疆、西藏、青海境内。然而中原民族知世有昆仑,实是战国之后的西部地理概念,说西王母居昆仑,不及旁论,仅一理便可明了是后人所指的地方。因为西王母是汉民族广泛崇敬的先人�而今昆仑山下是少数民族地域�少数民族中并不见对西王母有特别崇拜心理。这说明西王母并非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先人,亦说明古西王母部族很早就融入了中原民族,今已不独存在,否则西王母传说就不会存在于汉文化中,而是应存在于今昆仑山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中。
昆仑有西王母是中国西部地域扩大之后,西王母作为中国西方的神灵,按其居西的方位,在中国西部万山之最的昆仑山应有其庙堂。此情即如西王母在中国东部的泰山亦有庙堂一理,是西王母文化传播的结果,按照上言所确定的中国西部界线,以及前文对西王母古部族的归属,作为古戎族的祖先来研究,西王母古部族的生息地只能在泾、渭、洛三河中上游地域,其祖庙也应在这一地域。
从泾川回山王母宫遗存的建筑内容资料来看,不似其他地方一庙、一池这样简单的遗存,而是一处专门的、完整的关于西王母的圣地。
泾川回山王母宫无论从所处的古西部地理位置、遗存及多种古籍的记载、当地民俗信仰都与西王母息息相关,确认为是古西王母部族生息之地的祖庙所在。由于战国时期后,泾川回山周围的广大地域已成为中国内地,再言是西部外域,已与当时历史不符,且失去了神灵的无限神秘感,加之西王母古部族早已不存在,所以,战国之后的文人在整理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时记在了昆仑山,实为西王母文化西移的结果。
天峻县西南一口深十几米的山洞,是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国女首领的居所
将西王母、瑶池、玉山等问题放在西周时代来考察,就会有新的发现。西周时期,周朝西方边疆没有越过陇山(今六盘山、关山),《左传·昭公九年》的一段记载很能说明问题:“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史记·周本记》记载:“明年,伐密须。”又“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一年,共王灭密。”密须是今灵台县境内的一个由戎族人建立的小邦国,后被周人征服。这几个例子说明西周西疆在今扶风至灵台一线,周穆王西征不会距离此地太远。
《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古迹考记:“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脉自昆仑来,上有王母宫,下临泾水,一名宫山。周穆王、汉武帝尝至此。”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回中山名闻天下�与回中古道有着密切关系,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山。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回中宫是秦汉帝王的行宫,汉代回中宫在今泾川县回中山。
由于回中宫位于回中道上,秦汉封建统治者对此十分关注。多次巡幸至此。由此看来,西王母与周穆王、汉武帝约会的故事并非纯属虚构,而是在一定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推断演绎出来的。
有关西王母与回中山更早的文献资料记载我们已经很难觅到,可以肯定,最晚到了唐代,人们便认定泾川县回中山是西王母故地。唐代后期,泾川回中山已经有了专门祭祀西王母的殿堂,也有了“王母宫”这个名称。
古国虽已消失在历史的漫漫尘烟里,然而仍为后人留下了它曾经存在的蛛丝马迹。天峻县西南20公里处,一座独立的小山西侧有一口深十几米的山洞。据学者考证,这是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国女首领的居所,已命名为西王母石室。石室内有千姿百态的岩画和过往僧道题写的经文、绘画。石室对面曾建有西王母寺,已经坍塌为平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土了有“长乐未央”“常乐万亿”铭文的汉瓦当等珍贵文物,说明西王母寺遗址当属汉代,从而证明早在汉代人们已公认此石室与西王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资料链接:西王母神话的演化
西王母的神话故事历经了两次演化。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又称昆仑山)的石洞中,是一个人面兽身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青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二个阶段。此时,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神话传说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并且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山海经》中,她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怪物。在《穆天子传》中,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人。在《汉武帝故事》中,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她上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写
『陆』 王母娘娘与玉皇大帝什么关系
在正统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与西王母并非夫妻关系,但在一些民间故事,小说中说两人是夫妻关系。
西王母,又称西姥、王母、金母和金母元君(特别强调, 在正统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与西王母并非夫妻关系,西王母比玉帝出现得早)。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所有女仙之首、掌管昆仑仙岛。(俗称王母娘娘)。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的主宰 ,又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玉皇大天尊”、“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天公”、“老天爷”。
玉皇大帝即昊天上帝,无始以来,劫数久远,圣人应号,亦复无边。上帝本自然,垂象立号教化众生而有所祷也。
玉皇大帝常住妙有无迹真境中,地位崇高,永处太玄至真上天之上.已证八身: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迹身、应身、分身、化身,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认为是道的本体。
犹如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赞玉帝之尊,权大化,得元始天尊秘授赤字玉文而开天执符,主承太上无极大道之法旨而含真御历,金阙四御辅助,北极四圣佐护,神霄九宸大帝拱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统领万圣。玉皇大帝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极大,祭祀玉皇的仪式往往超越了三清的规格,玉皇即昊天上帝。
至于佛家始祖如来佛之根源,乃老子一气化三清所自出, 三清指三山,故出三圣人,是以中天终南山出老子,西方熊耳山出如来(即释迦牟尼佛),东方太行山出孔子也!
『柒』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什么关系呢
说到玉皇大帝自然就要提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母娘娘,在神话传说里他们两个人地位都是一样的,就像人间的皇帝和皇后,天上既然有天帝自然就要有天后,所以一般都普遍认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关系。那么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什么关系呢。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非常精彩,整个体系也非常庞大,同时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他们各有神通也各自掌管一个地方。比如王母娘娘这个地位非常高的女神仙,他起初就是掌管灾难疫病的,居住在昆仑山的。她也是玉皇大帝的老婆,和玉帝一起掌管天庭秩序,可谓是位高权重。那么王母娘娘的来历是怎么样的呢?
王母娘娘是民间的一种俗称,她本来叫做西王母,也称王母,金母或者金母元君。西王母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山海经》这部著作中,“西”当然是指方位,因为他住在西昆仑,所以在取了这个“西”字。“王母”指的是神仙名字,《山海经》有这样的记载:“西王母人身虎齿,豹尾蓬头云云,乃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非西王母之形。”,“西王母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结气成形,厥姓侯氏,位配西方”。这就是西王母最早的来历。
当然在《汉武帝内转》中有对王母娘娘具体打扮的细节描写,描述她有一次上殿的时候,说她穿着黄金丝织的外套,形象鲜明端庄大方。腰间佩带了一把宝剑,头上扎的是太华髻,戴着一个太真晨婴帽子,脚上穿的一双凤凰纹饰的鞋子,一眼看上去她也就三十岁的年纪,打扮精美,貌美如花。
《山海经》也有对西王母住所的描述,其中称王母娘娘是女神仙之宗,住在昆仑山之间,这里城池占地千里之广,玉楼有十二座,左边连接着瑶池,右边是翠山环绕。在《博物志》中也记述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园,说她的瑶池边种有桃树,三千年才开花,再三千年才结果,三界之内成仙的女子都归属西王母管辖。
由此可见,作为神话体系中的一员,王母娘娘的来历自然离不开各大神话典籍,当然王母娘娘这个称谓也离不开人们的口口相传。
『捌』 给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怎么写开堂口的文书
道教里面的很多神仙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比如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就是有历史原型的。这个两位本来不是夫妻,因为一男一女都是地位最大的,后来在西游记就给整成一对了。
玉皇大帝:
有一说法玉皇大帝是一个叫做张友人的白捡的。姜子牙封神是本想把最后一把交椅给自己做的,别人问玉皇大帝还空着呢,他就说“有人坐,有人坐。”后面跟班张友人就乘虚而入了。结果就姜子牙自己一个人没有被封。本来三清身边有两伺候的童子,一个叫玉皇、一个叫玉帝,后来就一起叫成玉皇大帝了。这样看玉皇大帝还是三清跟班。玉皇大帝算是总统管神仙,三清算是精神领袖好了。玉皇大帝兴起是宋以后的事情,还是宋朝皇帝封的。天子封爹嘛。
王母娘娘:
《山海经》曾对西王母做出过这样的描述:“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这是早期的王母形象。这个是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形象。后来在《穆天子》传里给整成女性了。书里些的大概就是,这个穆天子受部落首领的招待,后来两人眉来眼去互有了好感。
『玖』 王母是玉帝的老婆还是老妈
王母娘娘最早的名字应该是“西王母”,其所对应的男神应该是“东王公”,即春秋战国时期传说的“东皇太一”。(参见《楚辞集注》) 这位西王母的绯闻比较多。比如她和周穆王的婚外情。比如她送给后羿却被嫦娥偷吃的长生药。这个西王母的豪宅位于昆仑山上,有蟠桃园等大量物业。这与后来的王母娘娘由重合之处。但是如果说她就是玉皇大帝的老婆,未免给这个神界主宰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 中国的神话传说来源太广,所以中国的神谱显得极其混乱。让人搞不清初到底谁是谁。想弄清楚王母娘娘到底和玉皇大帝什么关系几乎没有可能。所以,按照最普通的阴阳平衡想法,女性最高神似乎不应高于男性最高神,他们应该是地位平等,因此应该是夫妻。
『拾』 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真的是夫妻吗
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确实是夫妻关系。在很多神话剧中都有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这两个角色,而且他们都是出双入对,成双成对的,也经常在一起,每次出现都是两个角色同时一起出现的,毫无疑问是夫妻关系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本来就是一对,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的权利,同时也有分工。大帝掌管着天庭所有的大臣们,所有的神仙,王母娘娘则大多管的都是天庭中的仙子,仙女等等。他们有合作也有分工,是非常和谐和互相帮助的夫妻关系。
我觉得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地位应该都是平等的,他们不像凡间的皇帝和皇后,有高低尊卑之分。他们共同管理着,两个人都是平等的。以上纯属个人见解,若有不对,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