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皇、 红衣主教区别
1、定义
教皇:原指罗马帝国皇帝兼任的多神教最高祭司,现为天主教国家梵蒂冈城国元首的政治及外交称号。
红衣主教:为枢机主教,是天主教教宗治理普世教会的职务上最得力的助手和顾问。
2、职能
教皇:教皇在神权上,与其他祭司一致。宗教事务上,教皇与主教的提案需要经过主教会议的讨论及投票,最后根据结果由教皇以耶稣首席宗座使徒圣伯多禄(彼得)的继承者名义代表整个教会颁布。
红衣主教:依法享有选举教宗即教皇的权利,以集体或个别的方式协助教宗处理较重要的事项。且有权另立反对派教皇,或以监禁、放逐等形式对教皇架空。
3、穿着服饰
教皇:罗马天主教里唯一穿全白色衣服的主教,每一件白色法衣有大约30个人工缝制的扣子和扣眼,还有通常的罗马教皇专用配件。
红衣主教:枢机的礼服(长衫、披肩、方型帽等)都是“鲜红”色的,因此枢机们也俗称“红衣主教”。表示身为枢机者在有必要时,为信仰作证,“流血”舍生亦在所不辞。
(1)罗马天主教教皇帽子图片扩展阅读:
教皇名称的由来:
1、教皇亦称“教宗”,译自拉丁文pope,源于希腊文,意指“父亲”、“爸爸”,最初本为古代天主教对其神职人员的一般尊称,至今在东派教会中仍有以此称神父者。
2、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地的主教均用此称谓来表示其宗主教之衔,而罗马主教认为此衔仅指西部教会的领袖。
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成为西方教会中的最高首领,加之756年法兰克王丕平“献土”后又在意大利形成“教皇国”世俗政权,“papa"这一称谓遂逐渐为罗马主教所独有,开始构成“教皇”之涵义。
4、到11世纪时,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七世独占“papa"之称,从而正式形成了西方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制度。“papa"一词也就作为“教皇”之专称沿用下来,即今日英语中的“pope”、德语中的“Papst“和法语中的“pape”。
B. 教皇的穿着服饰
教皇是罗马天主教里唯一穿全白色衣服的主教,每一件白色法衣有大约30个人工缝制的扣子和扣眼,还有通常的罗马教皇专用配件,短小的大红色肩衣叫做 Mozzetta,罩在法袍外面,白色的无边帽,也叫无边便帽;还有红色的鞋子。罗马的Fillipo Gammarelli 家族从1798年起就为罗马教皇缝制服装,包括约翰保罗二世。Gammarelli 希望下一位教皇最终站在圣彼得长方形基督教堂的阳台上时身穿一件合适的 Gammarelli 家族缝制的法衣。虽然意大利是对世界时装流行趋势最具影响力的地方之一,但梵蒂冈的服装风格变化很谨慎。Gammarelli 裁缝们一共要准备六套教皇法衣,叁套拖地长的毛料和丝绸法袍。选举教皇时,他们将把这些法衣送到梵蒂冈。新的教皇选举出来之后,他将被领入附近的教堂,通常被称为流泪的房间。新教皇将在那里试穿Gammarelli 制作的法衣,然后走到圣伯多禄的阳台上让全世界瞻仰。
C. 罗马教皇的青铜三重冠冕每一层带表什么
首先,并不一定是青铜的,曾经出现过铜的,但一般都镶金和宝石,代表着教宗(教皇)至高无上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圣统、司法、训导)。 不过基本已退出历史舞台,现任的教皇和前任的已经不再佩戴了
D. 罗马教皇背后的“黑衣教皇”,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罗马教皇背后的“黑衣教皇”,真的是一个很强大的存在,提起罗马教皇可能有的人知道,但有的人可能只是听说过但具体不知道是什么,罗马教皇是天主教的最高领导者,而“黑衣教皇”就是罗马教皇背后最大的支柱,“黑衣教皇”的宗旨就是要无条件服从罗马教皇,并且还要帮助振兴罗马教会同时还要树立教皇的权威,而由黑衣教皇所领导的叫做“耶稣会”,耶稣会遍布世界各地,非常的有实力。
除此之外他们还重视教育,开办了很多学校并且基本上都是免费的,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可以正常接受教育的,这种做法真是让人特别赞赏,但他们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喜欢暗杀,从古至今暗杀次数无数,我觉得不管这个人是对是错,都没有剥夺其他人生命的权力,总之“黑衣教皇”绝对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存在,能有这么多人无条件服从于他,自然不一般。
E. 罗马教皇是什么教
准确的说是罗马天主教教宗,普世教会的牧首,总部在罗马梵蒂冈,往下是我们常见到分布各地的主教和神父修女修士…。
天主教教宗也是耶稣大弟子伯多禄的继承人,因为耶稣基督嘱托在这磐石(伯多禄)上建立教会,所以天主教也是耶稣亲自建立起来的教会,几千年来教会一直传承着不变的信仰和宗教传统,天主教的圣统治对维护信仰的传统起着重要意义。
新教(基督教)是马丁路德神父为了对抗教宗的权威,从中分出来的无数个教派,提倡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读圣经,也可以说新教的每个人都是教宗。
F. 罗马教皇有什么权利
1、除宗教职务外,教皇也是拥有独立主权的梵蒂冈国家元首。该国又被称为“圣座”(Sancta Sedes)。梵蒂冈整个被罗马城包围,在1870年之前,教皇统治的区域一度拓展到整个意大利中部,其领土,即教皇国,被称为“圣伯多禄的遗产”。
2、教皇在其职务上永无谬误论(papal infallibility),是天主教教义之一。即作为至高无上的导师的教皇,在一定条件下就信仰或道德问题进行的教诲不可能谬误的论点,其根据是:教会承担耶稣基督教诲众人的任务,教会既受基督委托,又得圣灵帮助,必能忠于基督的教诲。
1869—1870年的第一次梵蒂冈会议在一片争论声中限定了几种条件,符合这种条件,教皇“自宗座”所发表的意见才不可能谬误。其先决条件就是,在有关信仰及道德方面,教皇发表意见时,其意图是要求得到全体教会的绝对同意。这一教条阻碍了全世界基督教的团结,同时也是罗马天主教神学者的争论焦点。
3、宗徒职务:主耶稣说:「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首领的,要成为服事人的。」路22:26,宗徒们是主耶稣特选的,宗徒职务在宗徒大事录里常提及,十二位宗徒因为茹达斯的背叛而缺少一个,最后大家向天主祈祷选举了一个取代他的宗徒职务,可见宗徒职务存在的重要性。
(6)罗马天主教教皇帽子图片扩展阅读
罗马教皇的产生背景
教皇领导的天主教会是世界上信众很多的宗教教派,从罗马帝国开始以致影响欧洲及世界文明发展至今,又因其驻地在罗马,所以又称罗马教皇。。期间曾经历过1000年从教会外部到教会内部的争议与动荡期。
除了他的宗教职务之外,教皇也是拥有独立主权的梵蒂冈的国家元首。早在公元2世纪主教制产生后,所有主教均被称为教宗。罗马主教因驻在罗马帝国都城,政治、经济势力最大。
5世纪,由于英诺森一世(401~417在位)和利奥一世(440~461在位)的努力,罗马主教逐渐凌驾于其他主教之上。吉莱西厄斯一世(492~496在位)首先宣布教皇在信仰上的权力既独立于皇帝,又独立于教会会议,声称“教会权力”高于“帝国权力”。
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认为教皇是天主指派的全部教会的首脑,将教皇的影响扩大到自己的辖区以外。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矮子丕平为酬谢教皇对其夺取权力的支持,将夺自拜占廷的罗马至拉韦纳一带的土地赠给教皇,是为教皇国之始。
G. 谁有梵蒂冈最详细的资料 要附图片的
国名: 梵蒂冈城国(The Vatican City State,Statodellà Cittàdel Vatican)。 面积:0.44平方公里。 与天安门广场一样大。 国徽:即教皇徽,是梵蒂冈。 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仅54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 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 宗教:信奉天主教。 货币单位:欧元,里拉 国际电话区号:379。 首都:梵蒂冈城(Cittàdel Vaticano)。 国花:白百合 国旗: 呈正方形,由金黄色和银白色两个竖长方形组成。传说金黄和银白两色是耶稣12门徒之一圣彼得的两把钥匙的颜色。右侧的白色旗地中,绘有教皇保罗六世的皇徽。 国徽:即教皇徽,是梵蒂冈城国的标志。为盾徽。盾面为红色,其上有两把交叉着的钥匙和一顶罗马教皇的三重冠冕。红色在历史上曾是天主教教堂的颜色;金黄色和银白色的两把钥匙传说是基督给圣彼得(《圣经》中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象征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权力都交给他;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人间的皇冠结合产生的。罗马教皇自称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皇又是梵蒂冈的首脑,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所以皇冠为三重。 教皇: 约瑟夫·拉青格,2005年4月当选第265任天主教罗马教皇,称为本笃十六世。 自然地理 面积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欧洲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同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三面都有城墙环绕。它地处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墙为国界。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简言之,梵蒂冈城,是梵蒂冈的首都,亦即国家,故曰“城国”。 历史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梵蒂冈原为中世纪教皇国的中心。公元4世纪开始,罗马城主教利用罗马帝国的衰亡,乘机掠夺土地,6世纪时获得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称为“教皇”。 早在公元4世纪,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到了15至16世纪,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彼得堡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 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区域送给教皇(教会史上称为“丕平献土”),后来成为西欧教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意大利境内成立了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直辖领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 1870年8月,罗马爆发了反抗教皇政权的人民起义,意大利国王进驻罗马,意大利完成统一,教皇权力被剥夺,并被迫退居罗马城内西北角梵蒂冈。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皇。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梵蒂冈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政治 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教皇是国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领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于一身。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教皇由红衣主教2/3多数选出,终身任职。红衣主教团是教皇的咨询机构。教皇的选举是梵蒂冈神圣而庄严的事情。由于教皇的任职是终身制,新任教皇的选举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后才慎重举行。新任教皇必须得到2/3以上的选票才能当选。 梵蒂冈的国徽集中说明了教皇在城国的地位。国徽的图案是:两把交叉着的天国钥匙,托着教皇登基时的帽子。这种称作“三重冠”的帽子,有上中下三层,象征着教皇拥有的神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关于“神权”,当时在西方是封建专制的灵魂,和东方的“皇帝”起一样的作用。 在梵蒂冈,一切权力集中于教皇,迷信教皇,把他奉若神明,也要迷信神职人员。教皇自称为“基督在世代表”,教皇任职是终身的,但不能世袭。教皇死后,有红衣主教团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选票选出新教皇。届时,各国红衣主教都奔赴梵蒂冈,聚集在西斯廷小教堂,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进行选举。如264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是1978年10月16日当选的。他原是波兰人,原名卡罗尔·沃依蒂瓦,他是四个半世纪以来第一个非意大利人教皇,登基后不久,他便为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纪30年代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不公正”。 生产生活 梵蒂冈实质上是坐落在意大利境内的“国中之国”,和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这个国家境内没有田野,没有农业,没有工业,没有矿产资源。国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譬如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料、煤气等统统由意大利供给。梵蒂冈建有火车站,通过862米长的铁路联结罗马城内。这个国家没有工农业生产,也没有军队,仅有一支人员寥寥无几的警卫在负责国家的安全工作和保卫教皇的安全及参加宗教仪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梵蒂冈有它自己的一整套机构和部门。教皇的咨询机构是红衣主教团,由红衣主教、副主教和神父共145名组成。梵蒂冈和近16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是世界各国天主教会的领导中心。教皇下设有教廷国务卿并设有10个圣部,每个圣部负责处理一项宗教专门任务。此外还有秘书处、法庭、专门办公室等。 有自己的货币、邮政、电讯、民政机构。在许多国家有大量的土地和投资,又有大量黄金和外汇储备,是一个庞大的国际金融托拉斯。境内有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等宫廷建筑,内有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梵蒂冈博物馆、图书馆与美术馆藏有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珍贵文物和艺术作品。 梵蒂冈的运输系统是一个小型系统,没有机场和高速公路,只有一个直升机场(被使用为首脑官员参观梵蒂冈情况)罗马向梵蒂冈提供第二个机场服务。 经济 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有驰名世界、“价与天齐”收藏丰富的梵蒂冈博物馆,教皇官邸拉特兰宫,绿草如茵的后花园,有自己的货币。1980年财政的公开收入,旅游、邮票收入200亿里拉,占总收入3%;不动产的收入110万里拉,占2%;特别财产的利息收入600亿里拉,占9%;宗教事业银行利上交2700亿里拉,占40%,向教皇赠送的贡款900亿里拉,占13%;教施舍款2250亿里拉,占33%。梵蒂冈的货币与意大利的里拉通用。 梵蒂冈有自己国家的邮政、电讯系统,设有国际信息通讯社和梵蒂冈广播电台。广播电台建成于1957年,它的电台每天24小时以36种语言向全世界各地广播。梵蒂冈有自己的报纸《罗马观察家报》、杂志《教廷文汇》月刊,每年还出版《教廷年鉴》。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讲拉丁语的国家。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有“圣使”、“代理圣使”和“相当宗教代表”。“圣使”相当于大使,“代理圣使”相当于公使,“宗教代表”则仅仅是教皇的宗教代表,在法律上不执行外交职权。梵蒂冈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派有常驻观察员。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罗马派有驻梵蒂冈的使节。通过他们控制驻在国天主教教士的活动,并参加国际政治、经济活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梵蒂冈还是一个大的国际金融托拉斯。它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巨额的投资和大量的房地产,有“国际金融帝国”之称。据西方报刊估计,梵蒂冈在北美和西欧国家的投资历高达几百亿美元,它的黄金和外储备超过100亿美元。美国的摩根财团是梵蒂冈资产的最大代理人。梵蒂冈的财产状况素不公布,银行业务极端保密。它有三个经济组织:一是梵蒂冈银行,又称宗教事务银行,主要负责梵蒂冈的金融事务,直接对教皇负责,并接受红衣主教都督委员监督。该行成立于1942年,净资产约30-40亿美元,与世界上200多家银行有业务往来。二是梵蒂冈城国的教皇委员会,负责经营梵蒂冈电台、铁路、邮政电讯和其他机构。三是罗马教皇资产管理处,下分一般部门和特别部门。一般部门主要掌管在意大利的动产和不动产,净资产近20亿美元。据估计,梵蒂冈在意大利拥有40多万公顷土地。梵蒂冈资本渗透到意大利银行信贷系统,以及电气、化学、冶金、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特别部门具有投资公司的性质,它在北美和欧洲许多国家拥有股票、债券和不动产约有6亿美元。 按他们的商务礼俗,容易为他们爽快的作风所昧而疏于防范,可是,他们是绝对不马虎的。当地人在饮食上,对面食的吃法挺讲究,拜会一定事先预约。宜穿三件式的西装。时间十分宝贵,约会最宜订在一大早或午餐后一两个小时内。对人热情友善,重视礼貌,表现客气。 梵蒂冈的艺术杰作,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广场、圣彼得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和西斯廷小教堂。 外交 梵蒂冈同161个国家和地区有正式外交关系,在联合国设常驻观察员。 与中国关系:梵蒂冈与中国无外交关系。
H. 求罗马历代教皇
历代教皇名称 及年份 生平。
1彼得 64 67十二使徒之首。在罗马遭倒钉十架处死。
2利奴 67 69 保罗的助手。提摩太后书记载过此人。发布命令,妇女在教堂必须蒙头.
3阿内克利特 79 90 早期罗马教会弱小,教会历史不全。教皇事迹无法考证。
4克雷芒一世 90 99 释奴,由保罗任命为罗马主教。有多种著作流传。
5埃瓦里斯特 99 107 祖籍伯利恒。希犹混血儿。强调神职人员为教会代表。
6亚历山大一世 107 116罗马总督皈依
7西斯克特一世 116 125不详。
8特勒斯福鲁 125 136 早期教皇,严格来说是罗马主教,多半殉道,也默默无名。
9希吉奴 136 140 原为雅典哲学家。自此基督教神学壮大,奠定和各派角逐胜利的基础。
10庇护一世140 155 在位期间教会神学哲学化。以新约代替旧约权威。异端诺斯替派兴盛。
11阿尼赛155 166 反驳诺斯替派瓦伦廷,马西昂和孟塔努派纠纷。遭皇帝马可奥勒留处死。
12索泰尔166 175 亦遭处死。
13爱留德175 189 同上。
14维克托 189 199 以复活节日期为由开除小亚细亚教徒教籍。首次实用教皇特权。保罗彼得建罗马教会论。
判嗣子论为异端。(教会神学以道成肉身说击败各派异教。)
15 蔡斐林199 217 希坡律图的论敌。
16 加里斯多一世 217 222 反对撒伯里乌派的神格唯一论。并圣父受难论。主张奴隶和贵族通婚。
让出教者归教。星期六为斋戒日。
希坡律图 217 235 首位对立教皇。反三一论。严谨派教徒拥其为罗马主教。
17乌尔班一世 田野庄稼的保护者。德奥国家尊为葡萄业的保护者。
18庞提安 230 235 和希坡律图同遭罗马皇帝流放至撒丁岛,一同被杀害。
19安泰 235 236 在位一月。死后第一个埋进加里斯多一世地下教皇墓室者。
20法比昂236 250 首次划分罗马教区为七教会。任命七位副手。
21科内昂251 253 十四个月后当选为教皇。革除诺瓦替安派教籍。
诺瓦替安 251 258 主张不接受叛教者回归。
22卢修斯一世 253 254 反诺瓦替安派。 殉教。
23司蒂芬一世 254 257 反希普里安主张。严格教规。承认异端派洗礼有效。
和非洲小亚西 亚教会关系破裂。以教皇权威论对待西班牙教会。
24西斯克特二世 257 258 调节前任和非洲教会异端洗礼问题。拉斐尔名画西斯廷的
圣母为纪念其殉道所作。
25狄奥尼西 259 268 整顿罗马教会。控亚历山大主教。262年罗马会议绝罚圣子从属圣父说。
264后三次安提阿会议,绝罚嗣子论。撒摩沙塔德保罗的学说。
26斐理克斯一世 269 274 普罗提诺新帕拉图学说流行。
27欧提安其 275 283
28凯尤 283 296 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的亲戚。同时期圣德尼死于法国。
29马色林努 296 304 被控有叛教行为。后世追封为圣人。
30 玛赛一世 308 309 亚美尼亚奉基督教为国教。第一个基督教国家。
I. 罗马教皇为什么戴小白帽,和伊斯兰教某些民族戴
也许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有同源部分
J. 罗马教皇兜售的是什么
在西方,教皇 就是 给 皇帝 加冕的
而 主教,比 教皇 小一个级别, 主教 是给 国王 加冕的。
教皇,就一个,在罗马
主教,N个,欧洲的各个国家都有 一个主教。
在古代的 欧洲(尤其是西欧)。 宗教个 政治 是分不开的
就像,国王 是 村长 ,主教 是 村委书记
皇帝 是 县长 ,教皇 是县委书记。
最初 整个欧洲 都属于 罗马,那时候的 老大, 叫皇帝
后来,罗马 分裂了,西罗马 被灭,东罗马,改名拜占庭!
一下子出来许多小国家,那些小国家的 老大 ,称 国王。 没有人 敢叫 皇帝。
历史上,在罗马灭亡之后, 敢在欧洲 称帝 的 人 很少。
拿破仑 就是一个。 他打败有好几个国家的组成的 反法同盟后 , 由罗马教皇 为其加冕称帝。
并且 改 法兰西王国,为 法兰西帝国。
看国家的名字,你就能知道,王国的 老大 叫 国王,帝国的老大 叫皇帝。
另外主教,一个国家设有一个。 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英国在当时有点特别, 英格兰 苏格兰 爱尔兰 威尔士 各有一个主教。 而当时,这4个 国家,当时 也各自有各自的 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