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德纲败家子全部台词
台词:https://ke..com/item/败家子/5563922#2
《败家子》是由郭德纲创作,郭德纲、于谦表演的相声。该作品于2013年2月9日在《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
该作品讲述了一个“败家子”回忆自己穷苦的生活和畅谈自己有钱后生活将如何如何奢侈的生活下去的故事。
创作背景
郭德纲与2013年央视春晚的导演哈文第一次见面,哈文就和郭德纲表示:她觉得在这样一个舞台上,用自己的表演给十几亿观众带来欢笑,是一种功德。这一句话打动了郭德纲,并最终决定参加2013年的央视春晚。
郭德纲在2013年央视春晚彩排时准备的剧本原本是《追着幸福跑》,但由于包袱提前泄露等原因,临央视春晚直播上场时,郭德纲和于谦表演的却是《败家子》。临时换本,包袱泄露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而是郭德纲觉得这样一个故事更适合当天的晚会。
不过,临时换本的代价,是郭德纲只有两天的时间来准备新本子,直到直播前,《败家子》才最后定稿。郭德纲承认,这种“赶路”的做法既破坏艺术规律,但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又是符合艺术规律的。
2. 郭德纲的一个相声说的是于谦父亲二十里没穷人是哪个
老爷子穿鸡皮鞋,带海龙的帽子,狐涑大衣。。
3. 郭德纲的把大黄狗当裘皮袄一抱咬了手的相声叫什麽
财迷回家,或者叫醋点灯
4. 郭德刚说相声的时候我记得好像是说 戴帽子 海龙的帽子十七顶十七顶那么戴 海龙的帽子是什么啊 谢谢啊
海龙是一种和水獭齐名的水生动物,海龙就是海獭,通常用做帽子和领子,很贵,现在一张海龙皮大约5W左右
5. 于谦的父亲是谁
郭德纲在节目里不止一次调侃过于谦的父亲,今天在这里正式的辟一下谣:
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王秀平姓孙名叫李秀珍号欧阳青松人送绰号罩百灵,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其父也叫于小谦、于小屁、于得水、于进锅、于香肉丝、于头泡饼、于德纲、郭德纲。要知道于谦的父亲不等于于谦的爸爸也不等于于谦的亲爹。北京人每十个里头就有一个是于谦的父亲,听相声的不论男女老幼都是于谦的父亲。
于谦的父亲出身书香门第,平日手不释卷最爱读《金瓶梅》插图本;也是宦官之后,恭亲王府Gay公公之子,满清最后一个骟人,贵为满洲尿黄旗,和皇上是本家,满名爱新觉罗·筐,京城八大铁帽子王之绿帽子王世袭罔替。排行第八人称北京八爷简称京八。
于大爷美髯长二丈余,功夫世家自幼习武,刀枪剑戟煎炒烹炸样样精通,善用紧背低头弩,江湖称号“北京第一剑人”、“天下第一瓢客”、“双刀李老大”。师从西门吹灯、烩米大师、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王喇嘛、小咖喱黄不辣,排行兔老三;练就寒暑不侵之功,一团上午的精神;精于轻功,诨名草上飞,又一手开锁绝活,一包方便面捅开一小区;手持修垫剜眼刀,威镇南城清华池,刀法肉上雕花融北京济南江州三派,杀人于无形当时下地全无痛感。耍剑无出其右,兵器为大宝剑,绝活人剑合一,亦称剑人;家传独门暗器藏镖,纵使一丝不挂也能从身后摸出一镖,令人防不胜防,因此又得名镖子。江湖人称朝鲜冷面杀手,韩名朴人猛,膝下一子朴一生即谦哥;毕业于保定军校,专业推火烧战车,戎马一生。出差索马里孤陷贼船,勇******从此大富大贵。
于父又是京城杨梅大仓的公子,果子李的女婿,夫人是富贵人家歌厅的小姐,亲家贵至蒙古国海军司令、满清皇族爱新觉罗·冤人。家住前门大街皮条胡同老拉家四合院。平生三大爱好:花钱、洗头房、猪大肠(红烧清蒸刺身),爱吃小点心:微波炉打榴莲、爆红薯、童子尿煮鸡蛋,晚上睡觉前要吃两根红糖腌的人参。于父还是中国第一波个体户,早年间做生意欠了一屁股债,想把一屁股卖了,随后去东北卖身,挖出的参个个五斤往上嘎嘣脆,陡然而富,转眼富家翁,八十年代家有24寸黑白大彩电,纯金小铜佛,三开门带火炉大冰箱,只差会洗衣服的鸡。六月三伏头戴海龙帽子,身穿纸尿裤,外罩狐嗉大衣,脚蹬鸡皮鞋去离家四十里外的厕所方便。雇了四个丫鬟取名四大菊花伺候自己喝奶,因爱扒丫鬟衣服被尊称扒衣老爷,曾因喝奶时奶牛坐下而负伤。
6. 郭德纲 老师,有个单口的段子是讲的一个孩子在河里游泳结果捞了个人头,是一个财主家的二奶奶,后来又发现
这段子叫《枪毙任老道》
给你个视频链接吧,全本带字幕的
http://www.deyunbanzhu.com/List.asp?ID=1406
7. 郭德纲哪个相声说于谦三伏天太阳底下穿貂皮大衣
很多段子里面都有这个哏,还有给丁字裤絮上棉花
8. 2013年春节晚会上郭德纲的相声的全部台词!
郭:刚才俩主持人挺好,李咏、朱军,俩姑娘挺漂亮。
于:俩姑娘?什么眼神这是?
郭:今天是个好日子。
于:是。
郭:除夕。
于:恩。
郭:无边春色,海晏河清。
于:哦?
郭:一年一个样,一岁一天重。唯大英雄能伏虎,是真豪杰自降龙。月圆花好,人寿年丰。学生郭德纲向我的衣食父母致敬,给您各位拜年了!
于:好,好词儿啊。
郭:来来来,让于老师说两句。
于:我也可以说?
郭:过年了,说两句吉祥话儿。
于:好好好。我祝愿……
郭:等会。哪个医院?
于:什么叫哪个医院啊?
郭:看这人不识逗吧。
于:不是,这大过节的……
郭:一句话就掉脸儿了。
于:怎么了您?
郭:跟您开玩笑呢!
于:闹着玩呢。
郭:那是,你这个智商余额明显不足啊。
于:啊?
郭:赶紧找地儿充值去吧。
于:我哪儿买卡去呀?
郭:这个场合说话要大气。
于:那应该怎么说啊?
郭:我教给你啊。
于:您说。
郭:诶。希望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均GDG能够达到……
于:你先等会,什么叫GDG呀?
郭:应该是什么呀?
于:那是GDP。
郭:什么意思呀?
于:国内生产总值。
郭:对呀。你说的是GDP。
于:对
郭:我说的是GDG。
于:什么叫GDG呀?
郭:郭德纲全拼。
于:啊?您名字的全拼啊?
郭:我希望 GDG幸福。
于:就是您自己要幸福。
郭:你很幸福了,我也得幸福啊。
于:说的也是。
郭:于老师很幸福。
于:我还真不错。
郭:家里边日子过的很好,工作也很顺利。
于:是。
郭:他常常说哟我现在就是神仙的日子啊。
于:真差不多。
郭:跟家还唱呢。
于:我唱什么?
郭:“要做神仙,快乐无边,合家欢乐,共同过年,烫头、喝酒、抽烟。(唱)”
于:嗨。我把我心情都唱出来了。
郭:熟悉于老师的都知道,谦儿哥有三大爱好。
于:是……
郭:抽烟、喝酒、烫头。
于:这么普及呢这个。
郭:你们太了解他了。
于:哈哈哈。
郭:谦儿哥觉得这个小爱好怡情,是非常幸福的。
于:确实是这样。
郭:什么叫幸福啊?
于:您说……
郭:幸,吉而免凶;福,富贵寿考。
于:这么解释。
郭:简单的说就是人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就叫幸福。
于:哦。那您得到满足了吗?
郭:我正在通往满足的不归路上。
于:啊?回不来了您这个?
郭:努力呗。
于:啊。
郭:我是个要强的人。
于:看的出来。
郭:其实我这些年什么都干过,我还做过买卖呢!
于:做什么买卖呀?
郭:我最大的一笔生意是做煤炭。
于:这不小了。
郭:恩。河南平顶山,从那弄出煤来,运到山西大同。
于:好家伙,这非赔死不可啊。
郭:到那我就纳闷了,怎么比我还便宜啊?
于:就说是啊。
郭:我才知道这儿也是产地。
于:对。
郭:赶紧从大同弄出煤来,运到平顶山。
于:好么,您就认识这俩产地吧?
郭:那几年穷的都不行了。睡觉连被窝都没有。
于:是呀?
郭:盖一创口贴。
于:啊?这盖哪啊这个?
郭:盖什么也睡不着觉啊。
于:那是失眠了。
郭:瞪着眼看着天花板呐。
于:睡不着。
郭:哎呀,急的我没法儿没法儿的。
于:想主意呀。
郭:睡觉就得数羊啊。
于:这是个办法。
郭:一只羊,哼(呼噜声)。
于:睡啦?好么,您这就叫缺觉,知道么?
郭:我内会都想去趟陕西。
于:上那干嘛去?
郭:扛出俩兵马俑上外边卖了去。
于:嚯。您要倒兵马俑?
郭:对呀。
于:这可不成。
郭:怎么呢?
于:首先来说犯法,再有一个兵马俑人家有数,人每天晚上都点数。
郭:每天晚上还点数?
于:当然了。
郭:这太高科技了这个。
于:这还高科技啊?
郭:对对,半夜人家有值班的。
于:对呀。
郭:半夜手电筒一照,45号……
观众:到!……
于:嚯。
郭:这45号就得十多个你看见了吗?
于:好么,哪恁么些45号啊?
郭:点来点去有俩不打岔的就是事儿啊。
于:那就是没了啊。
郭:对,有道理。哎?你跟你父亲闲着了吧?
于:你要干嘛呀?
观众:闲着了!……
于:是我闲着,是我父亲闲着?(向观众)
郭:不许起哄啊!你们都是有身份证的人。
于:哈哈哈。
郭:要是闲着的话,我给你们爷俩糊上泥跟那站着吧。
于:啊?
郭:我挣了钱接你们来。
于:您要挣不着钱呢?
郭:国家也不吃亏呀。
于:是,那我们俩就死那了。
郭:这是开玩笑。
于:逗着玩呢。
郭:你说私人的买卖可不不好干嘛。
于:是。
郭:要跟我二大爷似的就行了。
于:您二大爷……
郭:你见过我二大爷吗?
于:我还真没加过。
郭:大背头,戴个眼镜,那个在单位里了不起。
于:哦?
郭:董事长,兼总经理,兼财会总监,兼保安队长。
于:怎么还兼保安队长啊?
郭:那是,谁提意见就打谁。
于:真厉害,这得多大的买卖啊?
郭:没有多大,他就是一个科级干部。
于:不大呀?
郭:别看不大,没事儿还老带着单位人出国考察呢。
于:哦,跨国的生意。
郭:他有个名字,说这叫解放思想,开拓眼界。
于:有这么起名的。
郭:呦,大伙坐着大游艇出国。
于:嚯。
郭:游艇啊列位!“让我们荡起双桨(唱)”
于:嗨!这是游艇吗这个?
郭:我也没坐过我也不懂,反正大游艇挺大。
于:是。
郭:出国在海上海碰上海盗了。
于:那危险呀。
郭:加勒比海盗。拿着枪,“站住!”。游艇就停下吧。
于:那是啊。
郭:二大爷得问,干嘛呀?
于:对呀。
郭:要钱!
于:哦?
郭:都害怕呀。我二大爷没事儿,“不要紧的,要多少钱呐?”
于:是。
郭:“我要50万!”“给你100万,给我开一个200万的发票。”
于:嗬,好家伙!这都什么主意这是!
郭:海盗都哭了。
于:是呀?
郭:还是你们挣钱狠呐。
于:对,他都没辙了。
郭:跟他比咱比不了。
于:那是。
郭:但是我是有自己的愿望的。
于:您的愿望是?
郭:很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成功。
于:哦?
郭:我能够挣好多的钱。
于:有钱。
郭:我就玩儿了命的花钱!
于:花钱能怎么花呀?
郭:我吃呀。
于:就吃?
郭:我吃早点呀。
于:以前就没吃过早点!
郭:我油饼油条、烧饼、麻花、炸糕、鸡蛋灌饼。鸡蛋灌饼我搁仨鸡蛋,有问的我就说我洗钱呢!
于:没听说过!有拿鸡蛋灌饼洗钱的吗?
郭:吃点好的。红烧牛肉。
于:这行。
郭:香菇炖鸡。
于:不错呀。
郭:葱烧排骨
于:挺好。
郭:你说,我泡哪包?
于:方便面啊。
郭:老话说得好,与人方便,不如与人方便面。
于:没听说过。
郭:哎,吃糖三角,插一吸管嘬糖。
于:嚯。多甜呐。
郭:甜怕什么呀?有钱买矿泉水呀。
于:喝水。
郭:现在谁还上院里喝水去呀?
于:净喝水管子了。
郭:我也尝尝矿泉水什么味儿的。吨吨吨吨吨,噗,兑水啦!
于:废话!那就是水嘛。
郭:吃好的,鸡鸭鱼肉、海鲜、糕点、炸酱,全搁一个锅里边。
于:哎呦。
郭:顿开了飞个鸡蛋我这么一闻呐。
于:真香啊。
郭:连锅都得扔了。
于:那是不是味儿。
郭:吃不算事儿,关键穿得讲究。
于:哎,衣服。
郭:海龙的帽子,水獭的大衣,狼皮的裤子,狗皮的背心,獭兔的口罩,再来个貂皮的大围脖。
于:您这什么月份?
郭:六月三伏。
于:啊?这么穿不热吗?
郭:热怕什么,有钱呐,8个人举着电扇跟着我,好几车兵随着,俩大夫扶着我,后边跟着担架,一帮护士举着强心针跟那等着我。
于:这不撑得吗这是?
郭:有钱!
于:您别说了。我听出来啦,就您这么一说,您典型的就是一个败家子儿!
郭:败家子儿怎么了?我愿意!光吃光喝光买点衣服就了不起啦?
于:还打算怎么的?
郭:我还买表呢!
于:手表?
郭:多新鲜呐?
于:手表怎么了?
郭:我不光敢买,我还敢戴呢!
于:嚯。
郭:我不光敢戴,我还敢露呢!
于:啊。
郭:不光露出来,我还不用捂着呢!不光不捂着,我还乐呢!
于:行,您别净晃悠您内脑袋了。
郭:大金表20来斤。
于:这是金表这是水表呀?
郭:这个胳膊戴12块。
于:带一排。
郭:世界名表。
于:嚯。
郭:哎,12块排匀了,为了这12块表,我西装这半拉半袖的。
于:好么。这都得单做啊。
郭:哎。买手机。
于:手机?
郭:买最好的手机。买俩。
于:俩?
郭:这屋一个,那屋放一个。
于:怎么打呀?
郭:自个给自个打。拨通了“喂?”放下往内屋跑,抓起来“喂,你好,你是谁?”再回来“我是郭德纲。”跑回去“我也是郭德纲!”
于:这不废话吗!
郭:“哎呀,真巧真巧,常联系呦!”
于:还常什么联系呀!
郭:俩!
于:自己给自己打。
郭:那是。买电冰箱。
于:电冰箱?
郭:三开门的电冰箱。上边冷冻,中间冷藏,地下内门掏炉灰。
于:好么,改火炉子了这是。
郭:买洗衣机,买俩!
于:这也俩?
郭:这个洗。
于:内个呢?
郭:陪着转。
于:好么,这还陪绑呢。
郭:买电视,买40台电视。
于:干嘛用啊。
郭:一个频道调1个台,腾出一面墙来全码好了,坐在屋里跟坐在电器城似的。
于:你上电器城不好么。
郭:除夕晚上全调成中央1。
于:为什么呀?
郭:今天晚上有郭德纲!
于:嘿。
郭:买汽车!
于:还有汽车。
郭:13开门的汽车。
于:嚯。
郭:里边坐15个司机。
于:您坐哪啊?
郭:我在后边跟着跑。
于:您得有个好身体。
郭:那错不了。我还吃补品呢。
于:还有补品?
郭:鹿茸。
于:哎呦。
郭:整架的鹿茸。骑在鹿身上抱着鹿脑袋啃。
于:好家伙。非吃窜血不可。
郭:有一个歌就夸我骑鹿这个。
于:怎么唱?
郭:“我骑上,小毛驴(唱)”。内是阿凡达
于:阿凡提!什么都不懂。
郭:哎,吃啊。冬虫夏草,磨成了粉熬粥喝。
于:不就咸菜了吧。
郭:得就啊。
于:还就咸菜。
郭:人参切成条晾干了,抓点五香面,端起碗来,枯叉枯叉来两碗。
于:好么,这是吃饭的动静吗。再上火!
郭:上火不要紧的,买药啊。来瓶益母草膏一打就好。
于:嘿,真有主意。
郭:那当然。
于:您呐,别说了。我得说说您。
郭:啊
于:有这么句老话,叫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您这么过日子不成,不像个过日子的样!
郭:我跟谁过日子?我光棍一个人我跟谁过日子?
于:啊?
郭:哎,对了。我哪能光棍呢?我得娶个媳妇啊。
于:这刚想起来这。
郭:哎,对对对。我得娶个媳妇。
于:对对。
郭:你说我娶谁媳妇?
于:什么叫娶谁媳妇啊?你得找一没结婚的娶啊。
郭:对呀,找一没结婚的。一问问出来了,于老师有一妹妹。
于:我妹妹?
郭:异父异母的亲妹妹!
于:那跟我没什么关系了。
郭:住在南极洲。
于:恁么远?
郭:是一个公主。
于:嚯。
郭:阿依土鳖公主!
于:好家伙。恁么冷的地方还出土鳖?
郭:公主看上我了。
于:是呀?
郭:说要嫁给我。
于:好。
郭:这叫下嫁,知道什么叫下嫁吗?
于:您说……
郭:就是不让卖了。
于:嗨,两个意思。
郭:公主打南极洲出来,打一黑车找我来了。
于:您等会。公主还坐黑车?
郭:便宜呀。
于:图便宜。
郭:公主到门口内会啊,我正好跟门口这正耍剑呢。
于:您耍贱都耍到门口去了。
郭:我应该跟哪耍?
于:什么叫跟哪耍啊?练剑。
郭:我正练着耍贱呢。
于:非贱不可了这位。
郭:公主下了飞机,四目相对我很感动。
于:是啊?
郭:谢谢公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前生造定事,莫错过姻缘。
于:真能拽。
郭:公主也很感动啊。
于:她说……
郭:“内个车钱还没给呐!(倒口)”
于:什么味儿啊这?
郭:黑车还敢要钱?给有关部门打电话抓他。
于:真损!
郭:一说抓他,黑车司机下来扭头就跑啊。
于:那是啊。
郭:一边儿跑一边儿海涵呢。
于:喊什么呀?
郭:“我还会回来的!”
于:好么,黑车司机改灰太狼了。
郭:把这车给我留下。
于:干嘛用呀?
郭:绑在我内车上,改17开门。
于:好家伙,加好几节。
郭:徕着公主“来吧,看看咱们的新房吧。”
于:哦,参观。
郭:四层楼。
于:真好。
郭:地下三层。
于:那就是平房啊内个!
郭:哎呀。来进来看看。俩佣人端着地球仪跟着。
于:干嘛呀?
郭:怕迷路。
于:至于不至于?
郭:“来,这是咱们待客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
于:好。
郭:来来来,看看看看,多讲究,墙上挂的是名人字画。
于:是。
郭: 唐伯虎的美人儿,米元章的山水儿,刘石庵的扇面儿,郑板桥的福娃。
于:没听说过!
郭:五张一套。
于:那是郑板桥的吗?
郭:你再看看这边儿。这边是乾隆皇帝亲手写的一副对联。
于:写的是……
郭: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
郭:再上这屋瞧瞧来吧。
于:这屋呢……
郭:这屋是咱们的洗澡的屋子。
于:哦,浴室。
郭:两个池子一大一小。小池子洗脚,没水。
于:没水怎么洗脚?
郭:干洗。
于:楞搓。
郭:大池子洗澡里边是乳白色的液体。
于:什么呀?
郭:公主纳闷了,“这是鱼汤么?(倒口)”
于:饿疯了这位。
郭:她以为鱼汤了,拿个勺一尝,不是呀。我说你给我,我尝尝。哎,牛奶!
于:嗬。
郭:牛奶浴。你再尝尝。她一勺我一勺,她一勺我一勺,我们俩尝了半池子。
于:好家伙。
郭:给公主捯饬好了。大金链子40斤,金手镯50斤,金脚链120斤。
于:公主拷起来了这是。这不逮起来了吗?
郭:一切以花钱为目的。
于:就为花钱而花钱?
郭:对了!
于:您不能这样。我告诉您啊,醒醒吧别做梦了,这样不行。有这么句老话,叫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么好的日子让你这么过准过败了不可。
郭:我,我还能过败了?
于:当然了!
郭:你这叫欺负人。我结婚我愿意糟践,我愿意铺张,那是我的事儿啊。
于:您自己?
郭:那当然,我摆他一百桌。
于:一百桌?
郭:请客请一百桌。
于:结婚?
郭:我觉得就不错了。
于:啊。
郭:旁边儿饭馆有人摆二百桌。
于:嚯。
郭:把我气疯了,我不服啊。
于:那是。
郭:我得过去看看去。
于:瞧瞧去。
郭:凭什么他摆二百桌?
于:恩。
郭:到那一看,当时我就服了。
于:怎么呢?
郭:人家是公款。
于:哦?不是自己的钱。
郭:单位年会。这单位30人,摆二百桌。
于:公家的钱也不能这么糟啊。
郭:服务员正收拾东西呢,我一瞧啊,这垃圾都是好吃的呀。
于:都有什么吃的呀?
郭:爆肚儿炒肉溜鱼片,醋溜腰子炸排骨,松花变蛋白菱藕,海蛰拌肚儿滋味足,四个凉四个热这八碟菜,山珍海味也盖世无啊(唱)。
于:好家伙,多浪费!
郭:我不跟他比。
于:不比啦?
郭:把我这一百桌弄好了就得啦。
于:一百桌。
郭:浩浩荡荡一百桌。
于:请多少人呐?
郭:就来一个人。
于:怎么就一个人呐?
郭:我没有朋友,我也没有亲戚。
于:您不是有个二大爷吗?
郭:处理了。
于:怎么处理了?
郭:打海上回来就处理了。
于:好家伙。
郭:不管怎么说,来一个人也是我的朋友,端着杯到跟前,“兄弟,他们都说我是败家子儿,不乐意跟我玩儿,你来了是瞧得起我,我有的是钱,你说吧,你说打算怎么着我全答应你,我愿意满足你的要求。”
于:行。
郭:我一说他乐了,“你也别说别的了,把内出租车还我吧。”
于:黑车司机呀!
9. 郭德纲的十三香 词
小小的纸方又方,东汉蔡伦造纸张,
尧舜和禹开帝业,三皇治世立祖疆,
皇帝驾前龙书案,圣旨一到定安邦,
纸儿虽小用处大,各行各业用纸张。
南方用它包绸缎,北方用它包裹糖,
百货商店来包货,医生用它开处方,
记者用它写稿件,作家用它写文章。
改革开放政策好,党的号召写上方。
纸儿落到我的手,大材小用来包十三香。
花椒好,花椒香,花椒的味道特别长,
熬鱼炖肉少不了,煎炒烹炸属它强,
凡是做菜它调味,没有花椒味不香,
要问花椒产何地,河南开封是家乡。
广大料、八角尖,产在广西八角山。
八角山上多样宝,唯有大料味道鲜。
要问大料有何用,炖鱼炖肉它最鲜。
红肉肘子,做坛肉,没有大料味不鲜。
干姜老,老干姜,干姜越老越味长。
人要老了经验广,姜要老了味越长。
拌鲜菜,煮鲜汤,放点干姜味更香,
干姜还能治大病,浑身发冷喝姜汤,
要问干姜产何地,山东莱芜是家乡。
陈皮好,好陈皮,它是江南的蜜柑橘,
吃了橘子肉,扒了橘子皮,洗净风干成了陈皮。
宽胸开胃能治病,健胃消食最出奇。
肉桂好,肉桂香,肉桂炖肉最相当。
炖肉放点肉桂面,肉皮发红亮又光,
尝一口滋味它可口,香而不腻味喷香,
肉桂它是产何地,广西桂林是家乡。
茴香好,茴香香,大小茴香分两桩,
大茴香生来八个角;小茴香生来像麦芒。
茴香味道它最好,茴香馅饺子最鲜靓,
家里要做豆腐菜,放点茴香最相当。
要问茴香产何地,全国各地产茴香。
香白芷,白芷香,解腥去膻最相当。
羊眼泡,牛口条,羊心羊肺羊肚汤,
搁上一点香白芷,它的味道特别香。
止痛祛风治大病,一味多用是特长,
要问白芷产何地,山西陕西是家乡。
草寇好,人人夸,能熏鸡来又烤鸭,
北京的烤鸭用草寇,德州的扒鸡它当家,
做汤顺气味道好,人人吃了人人夸,
你说草寇长何地,广东广西安了家。
山奈好,山奈香,山奈炖鱼最适当。
骨酥刺软味更美,喝口鱼汤更鲜靓,
家常调味少不了,少了山奈不相当,
要说山奈出何地,云南高山美名扬。
木香好,好木香,木香顺气属它强。
木须肉,木须汤,汤肉离不开广木香。
木香不但香味好,调和百味有特长,
木香产在两广地,飘洋过海到他乡,
味道传到世界各地,名扬四海知名芳。
十大调料调了个好,十大调料配了个全,
要想味道它更美,还有三宝往里添,
三种宝,不寻常,沙仁、肉蔻、小丁香。
打包小唱
(一)
包起来,裹起来,为做买卖我走出来。
古人也有几个为,听我慢慢说出来。
一吴香为密建主西宫落了泪;二吕布为貂蝉一命哀哉;
李三娘为刘高磨房受过苦,张四姐为文瑞投下天台;
赵五娘为任杰长街去卖发,六京娘为匡胤千里送京灯;
七织女为牛郎不离天河畔,八昭君为刘王黑河把命坑;
九梨花为丁山唐营送过枕;十姜女为喜良哭倒长城。
(二)
包了一包又一包,三国不和把兵交。
曹操他把中原占,西蜀刘备把兵招。
东吴的孙权占地利,三国鼎立就动了枪刀。
诸葛亮他把东风借,赤壁大战把战船烧,
曹孟德大败途径华容道,捉曹放曹就是这一遭。
赵子龙长坂坡救幼主,张翼德喝断了当阳桥,
关云长过五关也曾斩过六员将,斩了文丑和蔡阳,
古城相会来叙旧,弟兄二人情谊长,
三国的故事我说一段,再来说说十三香。
随口小唱
(在包十三香包时边唱边卖)
(一)
这个十三香,真正香,话说杨家保宋王。
金沙滩双王来赴会,杨家个个是忠良:
大郎替了龙王死;二郎替了八贤王;
三郎马踏如泥死得惨;四郎八郎失落在番邦;
杨五郎看破红尘事;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七郎回朝搬兵马,行走路过在番邦,
潘洪老贼生诡计,一心要害杨七郎,
用酒把他诳下马,芭蕉树下乱箭崩,
整整射了一百单三箭,七十二根透胸腔。
令公盼兵兵不到,李陵碑前丧残生。
只剩下,一人一马一杆枪,
镇守边关杨六郎,逃回朝中告御状,
八贤寇准来帮忙,夜扮阴曹把潘仁美审,
杨家的冤仇才得了报偿。
(二)
全香佐料调了一个好,全香佐料配了一个全,
全凭着各位师傅把名传。
往西传到山西省;往南传到云南和四川;
往北传,往北传到山海关。
过了关,就是前后所、绥中县,锦西锦州紧相连,
沟帮子、大虎山、北镇、新民、沈阳站。
奉天城,沈阳站,故宫北陵和东陵;
还有南湖小河沿,名胜古迹到处有,
三天两天说不尽,三天两天说不完。
往南走,往南穿,
过了苏家屯,就是灯塔县,辽阳一过到鞍山,
过了海城本是营口地,金县、盖县、瓦房店,
哩哩啦啦到大连,大连东南有蛇岛,
星海公园老虎滩,顺着海边往东走,往东穿,
东沟、丹东、凤城县、抚顺、铁岭到开源,
昌图一过出了辽宁省,吉林省内走一番,
四平、长春、吉林市、图们、延吉转到辉南。
海龙本是梅河口,双阳、德惠到辽源。
往北走,往北穿,
公主岭、白城市、齐齐哈尔到北安,
黑龙江省举目看,大庆油田在眼前,
石油滚滚似江水,不分昼夜流进关,
石油工人干劲大,敢教日月换新天。
扎兰屯、诺和市,黑河一过差点到苏联。
急急忙忙往回转,急急忙忙往回穿,
庄河、新金返回大连,
坐上轮船飘过海,下了轮船到了崂山,
特产干姜价不贵,打成包裹就返回唐山。
相关知识简介:
十三香起源:
提起十三香,喜欢烹调美食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但要说起别有风味的十三香叫卖小唱,如今已没有多少人记得了。
唐山滦南县的十三香小唱融合了评剧、皮影和乐亭大鼓的曲调元素,唱词多由叫卖者即景生成,随口哼唱。原本单调乏味的小本生意,便在这种独特的叫卖方式中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其中,那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唱腔,幽默随意的唱词,正是脱胎于滦南县的十三香叫卖小唱。
这本是一种土得掉渣的民间艺术,唱腔靠口口相传,唱词即景生成。随着十三香生产进入工业化、品牌化时代,这种衍生于街头摊点的独特民间艺术便渐行渐远了。
年过六旬、撤摊已近20年的李凤林老人,对其叫卖生涯中的所有唱词进行了重新整理,并将精彩部分编辑成册。他说,这毕竟是他多年来的“艺术结晶”。
其实,这本原汁原味的民间唱词,不只是李凤林老人的个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