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古代帽子
中国古代的帽,主要有冠、冕、弁、巾帻、幞头、盔等品种。
Ⅱ 古代将军,士兵的帽子上都带一捆毛还是什么,那是为了美观
关于盔缨在古代战争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五种:
1、标明了古代战将的高阶军衔等级和身份,只有高阶军官才有资格在头盔上装饰华丽醒目的漂亮盔缨;
2、古代军官率军作战冲锋敌阵时,后面的部队可以看清主官攻击敌人的方向,以利快速跟随作战;
3、在战场上混战厮杀时,方便让远处的人识别敌我,避免误伤自己人;
4、盔缨起了风向标作用,这如同现代海军水手军帽的飘带,感受天气风向,方便利用风势火攻、利用风向控制射箭精度或以利背风处攻击迎风难以睁眼的敌人;
5、盔缨起了把手作用:头盔外形相对圆润光滑,单手难以抓提,一遇战事突发,战将一手抓取冷兵器,一手难以抓取头盔肯定措手不及,故盔顶上的盔缨能方便单手快速抓提按戴头上速战,避免了耽误战机。
盔缨的历史:
春秋时代楚庄王平定了斗越椒叛乱,在渐台设宴庆功,命爱姬许姬敬酒。风吹灯灭,裨将唐狡酒后调戏许姬;被许姬随手摘去胄上盔缨,密告楚庄王。楚庄王急命众将,一律摘去盔缨,然后点灯。唐狡感激楚庄王周全,心存报答。
晋国伐楚,唐狡请为前锋,被襄老斥责不用。楚庄王阵前不慎落马被晋将先蔑追袭,危急之中,唐狡奋勇拼死来救,杀退晋兵,得胜受封。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盔缨典故记录。
至于盔缨材料,早期盔缨用的着是漂亮野鸡尾羽,往后也有用的是牛马尾毛、染色的丝麻纤维等。汉唐才正式出现丝缨,元明以后才出现了影视作品那种常见的矛枪头状尖刺、底部披着红色丝缨,或者盔顶上有竖管,以利插入盔缨。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在《牡丹亭•牝贼》记载:“选高蹄战马青骢,闪盔缨斜簇玉钗红。”证明了明代当时的盔缨正是红色丝缨。
Ⅲ 古代军人打仗时头上戴的叫什么身上穿的叫什么
古代军人打仗时头上戴的我国称作胄(zhòu)、首铠(kǎi)、兜鍪(móu)或头鍪,身上穿的叫铠甲,但不同时期不同材质及不同部位称谓也不尽相同。
历史沿革
铠甲的原身原为铁甲,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各代铁铠甲往往因材因体而制,形制繁多。汉代称铁甲为玄甲,以别于金甲、铜甲。汉代军队已普遍装备铁甲。据测定,当时铁甲片由块炼铁锻成甲片后,再退火脱炭,具有韧性。穿用者躯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铁甲围护,铃形如半袖短衣。唐代的铠甲形制多样,据《唐六典》记载有十三种:即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予甲、马甲,主要供步骑兵使用。宋代以后,虽然火器出现,但铠甲仍然是重要的防护装备。宋代镜甲有钢铁锁子甲、黑漆濒水山泉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清朝前期装备的铠甲承袭明代工艺传统。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铁甲防护能力和外规装饰都有进步。故宫博物院存清高宗弘历御用铠甲,由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八部分组成。甲衣内衬钢片,明哈片、哦疆边、饯袍上密缀铜星,一般武士的铠甲,制成坎肩、马蹄袖袍型式。战袍外绣花,密缀钢星。清末操练新军,改着西式军装,铁铠甲废止。
西周铠甲
Ⅳ 古代武将戴的帽子叫什么
武将的帽子?你说的是上朝时候带的还是打仗时候带的。
上朝的话,叫做朝(chao二声)冠,也有的叫花翎。
打仗的话,就是头盔了。有些人的头盔比较特别,是有名字的,比如吕布的是束发金冠,大众的就是头盔。
Ⅳ 为什么清朝士兵戴那样的帽子,打仗方便吗
因为那样的帽子是满族人的传统装束,貌似就折射出了他们的风俗习惯,必须要带。
Ⅵ 古代作战时戴的帽子叫
头盔.中国古代称为胄、首铠、兜鍪或头鍪。
Ⅶ 古代士兵的帽子和将军帽子的区别
士兵的帽子是普通的铁盔,将军的帽子是精铁盔,这差别是很大的。古代没有炼钢技术,精铁就是最好的材料。因为兵器最多也不过是精铁制造罢了。所以将军的帽子能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另外还有一点,将军的帽子在后颈处有防护装置,以免被敌斩首。而士兵帽子则只是光秃秃一个盖子。
Ⅷ 古代文官帽子和武官帽子有什么区别
两旁插着方翅的,是生角扮演的忠正文官象征,如《群英会》中的鲁肃;如果在帽子两旁插着尖翅,一般为净角扮演的奸邪者,如《四进士》中的顾读;而在帽子两旁插着圆翅的,那是由丑角扮演的文官的标志。
清初顺治入关,由于收留了许多明代降臣,而且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但等到清室统治巩固,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变为红缨帽即顶戴花翎。但人们仍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位的代称了。时至今日,仍将罢官现象称为“丢了乌纱帽”。
Ⅸ 古代将军头盔上为什么有个“尖”,它有什么用
虽然古代在我们印象当中,无论是武力还是生产力都颇为落后,可是古人拥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智慧。比如说那些出战迎敌的将领身上所穿的盔甲和头盔,就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大大的降低了将领的受伤几率。可是有一点也令我们颇为奇怪,为何所有古代将领的头盔上面,都会有一个像枪尖一样的东西呢?这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盔甲的历史吧。
第五、可以当炊具支架,起固定作用。古代行军打仗,如果遇到极端的情况,或者火头军没有跟上来,在暂时无炊具可用的情况下,战士们可以拿纯金属材质的兜鍪当做锅来作饭,而盔尖则刚好可以刺入地下暂时当成支架来支撑地面。
Ⅹ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除了保命,还有什么用处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可以用来保命,比如当头部遇到危险的时候,尖刺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头部,另外,他还可以用来分辨敌我,还可以用作炊具做饭,可以用来辨别士气,特别是可以用来套在长枪上做武器。
另外,可以通过这个尖刺的状态来判断士兵的士气。如果士气低沉,士兵们就会低着头,甚至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还有人说头上的尖刺可以用来分辨敌我,因为在战场上大家穿的都是盔甲,戴着头盔,很难分辨出是敌是友,那么头上的尖刺就可以用来当作标志。在战场上,环境还是非常危险的,避免在混乱当中错伤了自己的人。所以说士兵头上的尖刺并不是像大家说的当避雷针,主要还是考虑在作战时候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