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天戴帽子只能选择清凉款的,造型感不是很好,主要还是在防晒~而秋天这么适合帽子的季节,不凹造型怎么对得起自己呢!对于凹造型来说,帽子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神器,就连在时装周上大牌街拍从来都不缺少它的身影。
那么这个适合秋天凹造型的时尚单品,今年你要选择那几款呢?!
01
巴拿马帽
大家对于这款帽型应该不陌生吧?如其名,这款帽诞生于厄瓜多尔,是当地的巴拿马草编织而成,价钱的部分是依据编织的细密程度而有很大幅度的差价。
但泛指的巴拿马帽也不局限于这一种帽型,它可以是绅士帽、爵士帽等等,不过今天编辑窄意严选出的帽型正是接近绅士帽的,特色在于它的帽冠在正中间是凹进去的,而前端两侧也有压痕,方便你把帽子拿或戴上的时候有地方可以抓,大多的设计会在帽檐衔接处设计一条宽的缎带,而这款帽型也是许多明星穿搭高手爱用的配件!
02
平顶硬草帽
平顶硬草帽源于19世纪的法国塞纳河畔,那时崇尚划船活动的人们会穿上一身类似海军船员的服装,头上正式这顶平顶、平沿并以彩色丝带装饰的圆帽,所以这款帽子也有另外一个名字:船夫帽。
而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巴拿马帽是用树叶纤维制作,平顶硬草帽都是由稻草编织而成,所以才会如此硬挺,不仅是帽冠的位置,帽檐也是平直无曲折。在搭配上,相较圆顶草帽,平顶硬草帽会给人较为阳刚的气息,无论是搭配正装还是半正装都是很不错的加分配件。若想做玩味穿搭,那么也可以混搭休闲LOOK和平顶硬草帽相衬,让反差感碰撞出新的穿搭火花!
03
报童帽
最近又回归流行的报童帽,应该可以发现各大品牌、日系韩系都开始出现的单品,除了该怎么做搭配以外,不同的发型与帽子材质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造型。
如,短发×报童帽:短发姑娘的是很适合戴报童帽的发型,整体显现格外利落感,无论是耳上的短发或是接近下巴的短发都很适合,只要稍微夹个内弯或是直发、卷发都就可以轻松出门!
中长发×报童帽:中长发的姑娘们别急着剪短,前阵子流行的锁骨发持续好感度up up,除了头发放下之外,可以尝试编发造型让整体显得更活泼可爱,或是稍微的内弯卷起戴上报童帽,不仅快速方便而且还很时髦。
② 历史上最早的时间是哪一年
截止2018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岁次庚申,猴年。
公元前841年,如果仅仅以年份而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年份记载。从此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完全信史时代。而在这一年之前,在前面写了好几千年,明确写出年份的也有一千多年,但那些年代,都是大致年份,并不是有文字确切记录的年份。只有到了公元前841年,我们才敢于充满信心地将哪一年的事归于哪一年。
公元前841年,又是中国历史的端口年份, 此时在位的周厉王刚愎自用,行事暴虐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国语·周语上》有载:“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最终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厉王逃出王宫“出奔于彘”,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
(2)摘帽子最早是哪年扩展阅读:
更早的历史记载
司马迁说,自黄帝时代以来都有确切的纪年。可是不同的资料说法也有所不同,真实的历史纪年没法确定,于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司马迁没有把它们记录下来。随着历史的演进,那些有着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的珍贵史料渐渐湮没失传了,流传下来最早的年表就只有史记的十二诸侯年表了,因此我们取公元前841年作为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共和行政指西周时期国人暴动后,周厉王出奔,由召穆公、周定公共同主持政事的政权,一说为共伯和执政。从公元前841年到公元前828年,共持续十四年。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即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和结束。
③ *STTCL什么时候摘帽子具体日期是多少非常感谢
至少2009年,曾经一度都面临退市危险了
④ 外国人什么时候摘帽子
礼仪,见女士或客人的时候
⑤ 杨丽萍10年都没摘帽子,本以为只是装饰,摘下帽子后是怎么样的
有人说艺术家真的介于天才和疯子之间。为了艺术,他们可以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因为对艺术的执着和奉献而成为艺术家。例如,杨丽萍一生致力于舞蹈,除了努力减肥以外,她没有任何孩子。她对舞蹈的热爱和执着让人汗颜。
⑥ 死了人摘帽子什么意思
行脱帽礼,表示对死者的敬重。
这个礼节来源于冷兵器时代,当时,作战都要戴头盔,头盔多用铁制,十分笨重.战士到了安全地带,首先是把头盔摘下,以减轻沉重的负担.这样脱帽就意味着没有敌意,如到友人家,为表示友好,也以脱盔示意.这种习惯流传下来,就是今天的脱帽礼.
时至今日,行脱帽礼已经在美国很罕见了,部分的原因是社交礼仪已不那么严格,另有部分原因即人们也不怎么戴帽子了。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男人对女人脱帽行礼还是司空见惯的,不论在室内还是搭电梯,男人们都要脱帽。(在1949年,已知最早的电梯礼仪准则里这么说:不计其数的女人抱怨男人们在人群中行礼时总打到她们的头,因此男人们不要脱帽了。)但是在18世纪,人们认为室内戴帽是不礼貌的。男人给女士们打招呼时应该脱帽,接着应该再戴回去。这么做的原因太简单了。首先,在大多数的历史中,帽子是所在阶层的标记,也是社会地位的可见标志。戴帽的传统可溯源至古罗马时期。那时,头上的盖饰是社会或政治优越感的标志。其次,要是把帽子抓在手上,拔剑就不方便了。
正如头上改上什么标志着某种优越感,则不加盖饰就标志着某种服从了。从中世纪早期以来,脱帽——不论这帽子是布做的还是金属的——都表示服从。这种风俗的原始意义在以下的一些表达中就有所反映,如with hat in hand,意为“对……膜拜,言听计从,尽极承欢”;I take my hat off to him. 意为“我对他表达仰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