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去过西藏的小伙伴便会发现
在西藏无论男女老少
似乎都会有一顶自己心怡的帽子
它们看起来或随性或隆重
样式繁多,颜色更是花哨艳丽
其实这些帽子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僧帽,一类是民间帽
僧帽的色彩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有红色和黄色两种,戴红色帽子的是宁玛派僧人,戴黄色帽子的则是格鲁派僧人。
与僧帽相比,另外一种民间帽,种类就非常多了,安多、卫藏和康巴地区,都各有特色,涵盖非常丰富。
“次仁金廊”金花帽
次仁金阔,汉语称为金花帽,这个帽子在整个西藏,不管是安多、卫藏还是康巴大家都喜欢戴。
金花帽大概是一个类似水桶加四个帽沿,帽沿两小两大,有些像蒙古族的帽子,也有些像雷锋帽。
这个帽子有各种戴法,可以把四个小帽沿都露出来,也可以折回帽子里面,露出三个帽沿,也可以折进去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帽沿戴。
“娘夏”女式冬帽
“娘夏”是城市妇女喜爱戴的冬帽。“夏”在藏语中是帽子的意思。
娘夏的制作方法与金花帽差不多,只是不用金丝连缀,帽翼较大,帽面全覆锦缎或单斜纹哔叽。两翼嵌水獭皮,轻便大方。
藏族传统习俗、妇女外出不戴头饰不雅,被人耻笑,后来为了简化妇女冠饰礼俗,有人创制这种女式轻便冬帽,并很快流行。
关于这女式轻便冬帽的称谓有个传说,帽子创制人本来起名为“杨夏”(轻便帽),但帽子出世不久,于1933年底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人们为了悼念他,刚出世的轻便冬帽改称为“娘夏”,“娘”是藏文“娘唵”的缩写音,有悼念之意,从此这个称谓流传至今。
“哇夏”狐皮帽
哇夏,狐狸帽,用狐狸的皮毛制作的帽子,这也是牧区牧民最喜爱的帽子之一。
西藏东部昌都地区的人喜带皮帽,藏式皮帽大多用整块狐狸皮毛制成,给人以粗犷豪放之感。藏族人民戴狐皮帽由来已久。
据传,古代藏胞戴狐皮帽与今日的观念截然不同。古代曾有过一条法律,谁在战争中临阵脱逃而被抓获者,令其戴上拖着尾巴的狐皮帽,让他在大庭广众下亮相出丑,并接受同伴们的斥责。无疑,谁戴上狐皮帽,将是一种耻辱。
17世纪左右,藏王废除了这一条法律。然而戴狐皮帽防寒却流传下来了。
如今,狐皮帽依然用整只狐皮加工制作,其头尾、四脚均完整保留,并改进了做帽的工艺技术。
几乎每个藏胞都有一顶心爱的狐皮帽,他们头戴狐皮帽,身骑高头大马,肩背五响叉子枪,腰携金边三龙碗,这是西藏山区藏胞一生不离的四件护身宝。
B. 为什么有种藏族的帽子和美国牛仔的帽子一样
你说的是牛仔帽吧,牛仔帽是外来的,不是藏族传统的帽子,用那帽子其中一个原因是帽沿大,有助遮阳,当然戴起来帅气也很可能是另一原因
C. 在拉萨有没有卖藏族帽子的
在西藏拉萨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购买到藏族的帽子的!特别是一些旅游景点更多这样的商家!你可以去那些地方购买!
D. 白马藏族的帽子为什么不能碰
不是帽子不能碰!而是头不能碰!除了长辈或活佛!帽子不能在脚下!鞋子也不能在头上!这都是藏族的忌讳!
E. 白马藏族帽子为什么不能碰
白马藏族俗称白马人,以前叫贝,是古代氐族的后裔,据《史记》记载,贝在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来到陇南、陕南、川西北,找到了难得的真空地带,先后建立了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据说李世民和李白都是贝族的。
白马藏族得名于在帽子上插白羽毛。一般男子在毡帽上插一支白羽毛,显示勇敢刚直,女子则插二至三支,表现纯洁温柔,他们的服装更接近羌族。
F. 藏族帽子有各民族的人戴吗
什么样的帽子叫藏族帽子?我只知道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各式缠头和帽子,在不同地区流行,有以地区划分的帽子样式,没听说以族别划分的帽子样式。
藏族地区流行的帽子样式多样,夏天最常见最普及的是英式毡帽和美式牛仔皮帽,冬天主要是狐皮软帽和兔皮筒帽。这些帽子在西部其他民族中照样流行。
G. 藏族人怎么有礼帽羌族人戴什么帽子
礼帽?你说的是黑毡帽吧?藏族本来就有用毡子和毛皮做帽子的习俗,有各种形状和色彩,大约是晚清时期,英国人高筒礼帽样式从印度传入,首先在拉萨上层社会中流行,黑毡帽是直接用绵羊毛或山羊绒,牦牛绒在模具上碾压成型染色而成的,因其佩戴方便、价格便宜而流行至今。
羌族人一般包帕子,帽子很少见,多是特殊时期特殊场合才戴帽子,有释比(巫师)作法时候戴的金丝猴皮帽(自制),常见的就是雨天外出戴的宽沿草帽(买的),也有带黄军帽(买的),还有的老人带保暖帽(买的),节日戴的狐皮帽(自制)。
羌族人包的头帕,要求九尺长的面料,黑帕子居多,白色一般是女性包的,材料有棉、麻纱、丝,以粗蚕丝织的最好。也有种头帕是先在头上缠成形状,然后用线缝住,通常还要缝上点装饰品,一般是男人图省事才这样做,缝上去的装饰品通常是他本人捕获的猎物毛皮和爪牙,或者是显示财富地位的珠宝(现在缝珠宝的少,因为假珠宝太多,怕嘲笑或者被鉴定),这样懒惰的男人就可以大大缩短打扮的时间。女的一般比较有耐心打扮,头帕上的刺绣更是精心,有些女性专门刺绣一块面料缝在帕子上,帕子一有旧色,就拆下来缝新帕子上。
常见的头帕缠法很多,男女之间更有不同,每个羌寨之间缠法都有区别,头帕和服装一样,是区别不同寨子的标志。很多寨子的服饰就是文化记载,用服饰和刺绣图案记录着本山寨本部族的历史。
H. 请问哪个购物网上有卖藏族的表演用的男式头饰,那种带毛毛的帽子
你说的是次仁甲国吧,淘宝上有
I. 为什么喇嘛的帽子不一样有的是尖帽子。有的是鸡冠帽。
喇嘛的帽子不一样是因为藏区的僧人因僧位高低或教派不同而在戴僧帽上呈现出的多样性。尖帽子是班智达帽,它有一个高高的尖顶。俗称的鸡冠帽是卓孜玛和卓鲁,是藏区独有的僧帽。
班智达帽的尖顶,象征佛法至高无上的中道观,两块延片则代表二义谛。班智达帽最早由阿底峡尊者传人藏区,班智达帽是代表最高学位。各大寺院、各教派的赤巴、堪布、上师可戴这种帽子,有些寺院的活佛也戴此帽,其他僧人则不能戴班智达帽。
卓孜玛和卓鲁是藏区独有的僧帽。蒙族地区的僧人也戴这两类帽子,那是随藏传佛教传入蒙族地区的。卓孜玛和卓鲁形似鸡冠,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卓孜玛的冠穗是拢在一起的,而卓鲁是散的。三大寺中一般僧人戴卓鲁,大小执事僧则戴卓孜玛。扎什伦布寺内密宗僧人和有学位的僧人都戴卓孜玛,其他僧人则一律戴卓鲁。
布达拉宫的僧人和扎什伦布寺孜滚僧人所戴的卓孜玛其顶端略弯一些,而且冠穗也略微散一些。噶玛噶举派平时的宗教活动都戴卓孜玛或卓鲁。在举行重大仪式时必戴夏查帽。夏查帽形状像孔雀开屏。其它教派则与三大寺一样,在戴帽子上也讲僧位高低。
宁玛派各寺中,赤巴、堪布、活佛等戴班智达帽和乌坚班夏帽,其余僧人则戴红色卓孜玛和卓鲁。这一点除格鲁派以外的其它教派都一样。
此外,各教派的大活佛有一些独特僧帽。其中有些是皇帝或国王所赠。比如,噶玛噶举派的活佛噶玛巴所戴的黑帽是第二世噶玛巴担任元帝师时皇帝所赐。噶玛噶举红帽派的红帽也是元帝所赐。宗喀巴大师的弟子降钦曲杰·释迎益西担任明帝国师时,明帝赐给他一顶黑帽。
四世班禅所戴贡夏帽是一顶中央为黄色,四周为红色的帽子,相传这是一位宁玛派活佛所献。当时,四世班禅看到这顶帽子时很高兴地说:“这顶帽子很吉利,象征宗喀巴创立的教派永恒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