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向大家请教,京剧女角头上戴的凤冠上有许多珠子,那种头饰叫什么名字谢谢!
京剧中旦角的头饰行话叫“头面”。珠子是这些头面上的附属装饰品,没专用名称。
京剧中的“头面”是女性人物在头上戴的各式漂亮的装饰品,分为两种:软头面和硬头面。
1、软头面分为:线帘、网子、发垫、发簪、大发、水纱等六种。
2、硬头面分为:点犀头面、水钻头面和银锭头面三种。除银锭头面件数较少外,水钻头面、点翠头面各有五十件左右,其中包括:
泡子、鬓簪、鬓蝠、泡条、串联(三联、四联)、六角、大顶花、边蝠、边凤、偏凤、面花、压鬓、后三条、包头联、竖梁、横梁、后兜、太阳光、凤挑、八宝、福寿字、耳挖子、耳坠、鱼翅等单件。硬头面可以全套使用或半套使用,也可以单件使用。
点翠头面,贵妇、官眷的专利品;水钻头面,一般女性皆可用;银泡头面,贫民妇女或女犯戴用。
(1)戏曲舞台小生巾子帽子扩展阅读:
京剧旦角头面的主要头饰:
1、正凤:用于古装头,直接插在古装正髻上。
2、顶花:用于梳大头,直接插入勒头带里水纱下面。
3、耳挖子:梳大头时耳朵边左右两侧插戴,带的时候左右两边要对称。
4、泡子:大头、古装头旗头均可用,直接插到片子上勒头带下面,有时会配有水钻泡子使用。
5、双泡联:上为五瓣花泡联 下为蝴蝶泡联由十个小蝴蝶或小五瓣花组成,梳大头时顶花以前泡子以后系带。一般都是蝴蝶泡联在前面,五瓣花在后面。
6、四连蝴蝶压条:梳大头女插在顶花两侧使用。
❷ 戏曲许仙帽子叫什么
京剧《白蛇传》,昆曲《金山寺》里面的许仙,头上戴的盔帽叫“鸭尾巾”。
“鸭尾巾”通常是商人、店主的帽子。
用缎面做外料,下圆,上扇形,看似鸭子尾巴,因此得名。
“鸭尾巾”分古铜、宝蓝二色。古铜色为老人用,如京剧《四进士》宋士杰所戴;宝蓝色为青年用,昆剧《金山寺》许仙,戴的就是“鸭尾巾”。
戏剧讲究“宁穿破,不穿错”。这种规矩延续了几百年。
许仙这种人物,绝对不可以戴“小生巾子”,必须戴“鸭尾巾”。
这是由于许仙在剧中是经商开店的人物。
❸ 京剧"生"角头饰资料
我晕 头饰多了 给你说几样吧
翎子
戏曲中武将帽子上所插的雉尾。
翎子,也叫雉尾,俗话就是野鸡尾巴,尺寸很长很长,最长的要到二米左右,一般也要到一米四五、一米六七的样子。两根大野鸡翎子,插在头上,作为头上的装饰品。凡是头上戴雉尾的小生,一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气势很盛的青年角色。
髯口
髯口,戏曲中各式假须的统称。又称“口面”。用牦牛毛或人发制成。从山西明应王殿元代戏曲壁画(见彩图)来看,早期的髯口似用细绳所拴,三绺髯、满髯都较短,紧贴面颊,接近写实。后来改用铜丝作挂钩,趋向夸张、装饰,式样上也逐渐丰富。髯口的改进,同演员注意利用髯口做种种身段动作以刻画人物的情绪、性格有关,并由此而形成“髯口功”。各式髯口的色彩,一般有黑、灰(称为“黪”、“苍”或“花”)、白三种,以区别角色的年龄。少数形貌怪异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红髯、紫髯、蓝髯、黑红二色髯的。个别剧种还有戴红黄蓝白黑五色髯(如粤剧扮金兀术、方腊、东海龙王用的“扎髯”),这种过于怪异的髯口未能流行。髯口的式样很多,其中短髯的式样又比长髯丰富。现在戏曲舞台上常用的髯口式样,主要有以下十多种:
清末以来,又有各种改良髯口,其挂钩较细,紧贴腮边,全都露口,尺寸也较短。这在某些剧种如越剧及某些新编历史戏中用得较多。
大靠
扎靠是一种戏剧的服装,一般是供刀马旦用的,但刀马旦也要具有一定的风范和内涵,动作有很到位才称得上是能穿扎靠的刀马旦.
凤冠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定义,想起来然后描述一下形状就可以了
❹ 越剧里小生 的帽子的介绍
访妻 路遇大姐得音信 九里桑园访兰英 行过三里桃花渡 走过六里杏花村 七宝凉亭来穿过 九里桑园面前呈 但只见一座桑园多茂盛 眼看人家十数份 那一边竹篱茅舍围得深 莫非就是杨家门 待我上前把门推 呀 为什么青天白日门关紧 耳听内边无声响 不见娘子枉费心 窝旁还有纸窗在 我隔窗向内看分明 啊呀 窗口高来看不见 哦 有了 垫块石头就看得清 文秀举目向内望 只见一间小草房 小小春台朝上摆 破木交椅分两旁 三支清香炉中插 荤素菜肴桌上放 第一碗 白鲞红灯天堂肉 第二碗 油煎鱼儿扑鼻香 第三碗 香芹蘑菇炖豆腐 第四碗 白菜香干炒千张 第五碗 酱烧核桃浓又浓 第六碗 酱油花椒醉花生 白饭一碗酒一杯 桌上筷子有一双 啊呀 看起来 果然为我做三周年 感谢你娘子情谊长
❺ 戏曲老生头上帕子
戏曲老生头上戴的帽子,多种多样,有的戴顶‘方巾子’就是类似算命的或道士戴的那种;有的戴‘员外巾’、有的戴纱帽、还有的做官的武将带‘盔头’。
你说的就是在头上‘发揪’处系块绸布,(你叫帕子)这身份基本就是乡村邻里的叔叔大爷辈份的人、没有功命之人的打扮。
有功名的、有文化的秀才以上的人都会戴‘巾子’、‘纱帽’、‘相纱’、盔头一类的帽子。戏曲舞台上的帽子,代表了戏中人物的身份。什么身份的人相应的戴什么帽子以区分每个人的身份。
希望能够帮到你。
❻ 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龟头告白衣服靴子等根据意思写词语
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靴子、等根据意思写词语
戏曲演员演传统戏的服装都是提前预定,定制,制作的成套的传统服装。
演什么人物穿什么服装,绝对要准确。戏班里有句老话儿“宁穿破,不穿错”的行内律条。必须要符合人物身份地位去穿。
后台有“大衣箱”称呼的服装师傅,就是专门负责服装工作。蟒(黄色蟒皇帝穿、白蟒、黑蟒、红蟒、朝官大臣穿)靠(出征的武将穿)道袍等等等等。
后台“二衣箱”就是负责演员穿戴盔头、王帽(皇帝)、帅盔元帅、中军盔、大额子、小额子、小生纱帽、小生巾子、罗帽、皂隶的毡帽等等等等。
靴子、朝方、夫子履、各种旦角穿的带穗子的彩鞋、武生的薄底等等等等。
❼ 偶然看到了这几张图挺好看的,想问一下这三张图里面的人物是分别京剧哪个角色,是小生还是什么的
图一说的是戏曲文小生。有两边的“小生巾子”(帽)穗,证明这是一个文化人。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梁山伯;
霸王项羽
(图片摘自《网络图片》)
❽ 昆曲牡丹亭小生帽子叫什么
昆曲中未做官或未及冠的风流书生,头戴方巾、必正巾,故为巾生。昆剧男角中,巾生是算得重要的了。其看家戏有“风花雪月”及“琴棋书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