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珠帘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珠帘

发布时间:2021-11-13 18:21:45

㈠ 古代时期皇帝帽子垂着珠帘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古代时期皇帝帽子垂着珠帘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在历史上你知道古代时期皇帝帽子垂着珠帘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一起来聊聊吧。

冕旒其实是皇帝专属的"帽子",它是由"旒"、"缨"、"冕板"等组合而成,顶端是一块长形冕板,前后垂有多串珠玉,以彩线穿起。其中,我们从影视剧中看到的秦汉时期的皇帝帽子造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相传帽饰起始于黄帝,也并不像如今的帽饰是为保暖或装饰,而是权力和尊贵地位的象征,平民自然不能随意佩戴。到了周朝时期,随着礼教等级秩序的建立,也逐渐形成了整套的服饰制度。尤其是在盛大活动如祭祀以及某些大典场合,上至帝王,下至诸侯、卿大夫等都必须带上冕旒。属于一种礼冠。玉珠帘子挡住视线,是在提醒皇帝什么事情不必看的太清,否则会造成法令严苛。耳朵用玉质的黈纩盖住,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轻信溜须拍马之人,也体现出古代对皇帝的要求。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xì,鞋)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据说冕旒还能够起到以下作用:首先,对言行举止有警醒规范作用。因为,冕旒前后的玉珠很容易晃动并发出声响,无论说话时的动作还是走路甚至坐姿都要端庄稳重,若动作幅度太大走路太急,就会被打脸;如果坐姿不端正,头歪身斜则冕旒就会滑落。如此一来,佩戴者就会逐渐养成抬头挺胸大气威严的气派。

经过以上大概了解你明白了吗。

㈡ 古代帝王头上带的前后都有珠帘的东西叫什么

叫做旒。

那些珠子都是玉质。形制不同的朝代有所变化,不同的场合也有变化。从12串到5串不等,通常是五串,每串上面有九个珠子,象征“九五之尊”。冕旒象征着古代奴隶制或封建制君主的无上权力和顺天应人的政治理念。最初意思是让人记住不该看的不看,不要被眼睛蒙蔽。

皇帝的皇冠叫做“冕旒”。“冕”就是帽子和上面的平板,象征着头顶着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权威。前面和后面的珠穗叫做“旒”。冕旒象征着古代奴隶制或封建制君主的无上权力和顺天应人的政治理念 。

(2)古代皇帝帽子上的珠帘扩展阅读

起源

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㈢ 古代皇帝的皇冠的珠帘代表什么

古代皇帝的皇冠称为冕冠,冕冠前后的珠帘称为冕旒,代表身份。前后系垂旒,象征君王有所见有所不见,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

1、冕冠:

中华官场礼服中搭配冕服的冠式,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于周代,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

2、冕旒:

冕冠的前后两段垂旒,用五彩丝线穿五彩圆珠而成,象征君王有所见有所不见。旒的多少视佩戴者的身份决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为尊贵,是帝王的专用。

(3)古代皇帝帽子上的珠帘扩展阅读: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

1、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2、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鷩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3、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同时也是帝王的象征。

㈣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珠帘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礼节,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代表的是一种地位。
皇帝头上戴的叫冠,冠上面要加冕,所以有“冠冕堂皇”的成语;冕的上面有块长方形的搓板,叫延。延的前后沿都挂着一串串的玉石珠子,叫做旒。天子挂12串,诸侯挂10串。
有珠帘呢的原因是让皇帝兼听公正,做皇帝要有皇帝的样子,所以必须时时正身。那些珠帘就是提醒皇帝要端正身体。同时,前后珍珠帘也是为了让皇帝眼明,对待臣子要宽容。该闭一只眼的时候就闭一只眼,象隔着帘子看人一样,不要总是明察秋毫。冕到耳朵的地方左右各有一块玉,是为了正音,不听奸臣的话语,所以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成语。

㈤ 古代皇帝的冠帽上,为什么要“挂珠帘”

据载,古代皇帝头上戴着的叫冠,这冠上要加冕。冕的上面有块长方形的板,叫廷。廷的前后挂着一串串玉石珠子,学名叫玉旈(liu).

㈥ 皇帝头上的帽子为什么有帘子

它在皇帝的行为中起着规范的作用。

皇帝戴着头饰,走路要稳,否则头饰会左右摇摆,撞到皇帝的脸。然而,当皇帝坐着的时候,他必须坐直,否则“门帘”会贴在皇帝的脸上或者挡住他的视线,从而影响君主的形象。因此,戴“门帘”帽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皇帝的行走和坐姿,使其看起来更加优雅庄重,展现一个国家君主的风采。


(6)古代皇帝帽子上的珠帘扩展阅读:

在古代,皇帝登基的时候一般都叫“加冕”,而皇帝戴的帽子就叫做“冕”,而“冕”的前后的“门帘”叫做“旒”。冕旒是古代礼冠中最为贵重的一种,只有当朝的皇帝、诸侯和卿大夫才可以佩戴。他们在参加大型的祭祀活动或重要场合时都要戴这种帽子。皇帝所戴的冕旒前后各有12根彩色缤纷的绳子,每一根绳子上都系着12颗五彩缤纷的玉珠。

与古代皇帝帽子上的珠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牛奶棉睡衣透气吗 浏览:505
长脸带的帽子好看图片女生 浏览:866
白色外套里面配什么颜色男 浏览:212
老年妇女夏天帽子 浏览:99
儿童帽子钩边法教程图解视频 浏览:560
我的绿色裙子怎么搭配 浏览:340
皮衣搭配什么裤子座男生 浏览:963
包臀修身衣如何搭配图片 浏览:97
学生短款棉衣搭配图片 浏览:452
男士搭配黑色大衣的裤子和鞋 浏览:619
黑白色裙子搭配什么颜色好看 浏览:112
少年保暖内衣什么牌子好 浏览:318
幼儿园制作创意帽子图片 浏览:360
韩国原单修身羽绒服 浏览:787
日本制服怎么穿 浏览:777
黑色马甲裙如何搭配图片 浏览:223
猫猫隔着裤子把我腿咬出血了 浏览:293
大码加胖羽绒服正品女品牌及商品 浏览:916
法国公鸡羽绒服大概多少钱一件 浏览:996
浅绿色外套搭配什么裤子好看吗 浏览: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