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包公的帽子

包公的帽子

发布时间:2021-06-06 05:46:33

① 包青天梦兎戴帽的电视叫什么名字知道的进

是何家劲版的包青天,似乎是古琴怨那个单元的

《包青天》(1993版)

包拯…金超群
展昭…何家劲
公孙策…范鸿轩

② 包拯下陈州了吗

包公陈州放粮的故事流传很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元代作家无名氏写了一本《陈州粜米》的公案剧。剧本说的是宋仁宗年间,陈州大旱三年,陈州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朝中户部尚书范仲淹召集大臣韩琦、吕夷简、刘衙内等人商议,派两名清廉官员到陈州去放粮救灾。刘衙内力荐自己的女婿杨金吾与儿子小衙内前往,并带着钦赐的紫金锤去整治“刁顽”的百姓。两人到陈州后,把国家调拨的米价抬高一倍,并在米里掺上沙土和秕糠,而且用小斗量米,伤天害理要发国难财。
贫苦百姓张撇古带着儿子小撇古前去买粮。面对这种坑人情形,张愤起抗争,和他们辨论,骂他们都是些偷吃国粮的耗子,咂脓血的苍蝇,不想张被小衙内用紫金锤打死。小撇古跑到东京(开封),向尚为待制的包拯告状。杨金吾二人贪污的事实传到京城,范仲淹等大臣决定派包待制包拯去陈州查办此案。包公在去陈州的路上遇到了妓女王粉莲,包公扮演她的随从,替她牵着驴,混进了陈州城。查清事实后,包待制斩了杨金吾,并让小撇古用紫金锤打死了小衙内亲手为父亲报了仇,然后把小撇古关进牢里。这时,刘衙内从皇帝那儿讨了一份“赦活不赦死”的赦书急忙赶来救儿子,结果包公根据赦书的指示,把活着的小撇古从牢里放出来。包待制查办陈州粜米案,落了这样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
据说包公到陈州办案这一年正好是45岁。包公为了办案方便扮作妓女的跟班,穿着娼家的衣衫,戴着娼家的帽子。老百姓认为这损害了包大人的名誉权,45岁这一年很不吉利,于是豫东乃至整个河南一带,男人到了45岁,说这一年是“骂年”。
戏曲评论家认为《陈州粜米》这出戏是借宋代的事反映元代的整个社会状况,这完全有可能。因为影射现实,借古讽今是历代文人常用的手法。而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这本杂剧是否有历史事实作为依据。
包公放粮的根据
首先,包待制的舞台形象完全和他的历史表现相吻合。老百姓常说的包公就是指的包拯。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北宋天圣年间进士。他做过地方官,如开封府知府等职。并三次调中央监察机关做官,如监察御史、谏院谏官、御史中丞等职。这中间还被封为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待制也即学士,这就是包待制的由来。包公死后谥孝肃,因此又称他为包孝肃。过去做官,大部分人是为了“黄金屋”,为了“颜如玉”,用更直白的话说,“千里去做官,为的吃和穿”。贪赃枉法是旧官场的普遍现象,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而包拯做官,一不怕得罪人,敢告皇亲国戚;二不贪金银,廉洁奉公,直面腐败现象,嫉恶如仇。其实,包拯在北宋历史上的地位并不特别高,他流芳百世的原因是他的人品和作风深受百姓敬仰,这反映了民意。
在宋代的史料里,还没有发现包公陈州放粮的直接证据。间接的证据有包拯上奏仁宗的一封奏疏《请免陈州添折见钱疏》。在这篇奏疏里,他向朝廷反映陈州地方受灾,粮食歉收,农民交不上公粮的情况。
负责财税的转运司规定,以实物税折合成现钱的方式向农民征税,这就是所谓的“折见(现)钱”。宋代的税收制度是以农民占有土地的多少为征税标准,一年夏秋两征,一半收钱,一半收粮食。这次因为陈州受灾,税收改为只收现钱,不收粮食。问题是朝廷规定大小麦每斗折现钱一百文,脚钱(运输费)二十文,仓耗等再加二十文,即每斗麦需要交钱一百四十文。而当时市上小麦每斗实价五十文,这样每斗小麦的“折现钱”就额外增添了九十文。更不讲理的是熬制土盐,如果按照换算,熬制每斤土盐要交税二百八十文。针对这种乱收税的情况,包拯沉痛地提出“乃是于灾伤年分,三倍诛剥贫民也”、“一郡五县数十万口,非常暴敛,小民重困”,请求皇上下旨免去陈州地方额外增添的税收。
从这篇奏疏里还可以看出,包拯当时并不在开封府工作。陈州和开封府是同级,宋代的行政区划分是路、州、县三级,开封属京东路管辖,陈州归京西路管辖。因此,包拯以开封府知府的身份下陈州办案的说法并非史实。包拯只有在中央监察机关工作,才有可能“奉圣旨令京西路转运司相度闻奏”。包拯任天章阁待制不久,就做谏院谏官,这封奏疏大约写于这个时期。这就是元杂剧的史实依据。《淮阳县志》记载一通明代成化年间的《重建包孝肃公庙碑》碑文,碑文记述,旧的包公祠在当时陈州的官仓永积仓内。原因是“陈州公监粜之处,除奸革弊,民受其惠,故其祠立于仓中”。
县志里还记载着一通明万历年间的《四贤祠碑》碑文。四贤指的是做过淮阳太守的汲黯;做过陈州知州的范仲淹;北伐中原,三次收复陈州的岳飞;另外一个就是包拯。这四人都对陈州的百姓有功德。其中说包拯的贡献就是,根据圣旨开仓放粮,救活了陈州数万百姓。这应是《陈州粜米》剧本的创作依据。但以上两则碑文也只能作为间接的证据,因为其内容都是明代人追记的。

③ 包公的帽子有什么特殊

带在包公头上,所以特别

④ 包拯应该穿什么官服

包拯(999-1062),相当于国务院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科员 安徽省天长县 39岁

国务院民政部事务司副司长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区长 42岁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事处副处 45岁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国务院财政部部长助理 46岁

开封市(首都)交通局长 48岁

国务院文化部部长助理 建设部副部长 陕西省交通厅厅长49岁

国务院公安部副部长 财政部副部长 河北省交通厅厅长 50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国防部副部长 人大副委员长52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河北省交通厅厅长 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54岁

扬州市市长 合肥市长 55岁

国防部副部长 池州市市长 57岁

监察部部长副部长 国务委员 南京市市长 开封市市长 58岁

人大副委员长 国务院代理副总理 达 60岁

中央办公厅秘书 国务院副总理 61岁

中央办公厅顾问 民政部副部长 国务院副总理 63岁
与共相对应的官职品级
部门
官职 品级 职掌
说明

(三师) 太师、太傅、太保 正一品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 正一品

三师、三公本为亲王使相宰相之加官。惟徽宗时,蔡京为太师时,掌宰相实权。

(宰相) (宋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从一品 总理全国政事 以宋初为例,其他时代变化很多。(以下同)
参知政事 正二品 副相
枢密院 枢密使
(知院事) 从一品
正二品 专司“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戌赏罚之事”
副使
(同知院事) 正二品
门下省 侍中 佐天子,审中外出纳之事。
门下侍郎 佐侍中
中书省 中书令 佐天子,宣奉天子命令
侍郎 佐令
尚书令 奉天子命而施政
尚书省 左、右仆射 佐令
左、右丞相 佐令
三司使 三司使 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
副使
翰 林
学士院
翰林学士 正三品 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
翰林侍读学士 正三品
翰林侍讲学士 正七品
崇政殿说书 从七品
谏院 知谏院 掌规谏朝政缺失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尚书
(各一人) 从二品 同唐之制 宋之六部、组织上属于尚书省。
侍郎
(各一、二人) 从三品
郎中 正六品
员外郎 从六品
御史台 御史大夫 从二品 专掌监察、执法 1.“大夫”为加官,不除人。“中丞”为实际上之台长。
2.宋仍于御史台设三院。

御史中丞 从三品 台长
侍御史
(台院) 从六品
殿中侍御史
(殿院) 正七品
监察御史
(察院) 从七品
(九卿)
(九寺) 卿
(各一人) 正四品
(或从四品) 宋之九卿: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
少卿
(各一至二人) 从五品
(或正六品)
国子监 祭酒 从四品 掌教育行政
司业 正六品
国子博士 正八品
国子监丞 正八品
路 转运司:转运使、副使、判官 掌一路财赋、又兼管监察官司吏之事 南宋谓“漕司”
提刑司:提点刑狱公事 掌司法和刑狱 南宋谓“宪司”
提举常平司: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掌常平仓及贷放钱谷等事务 南宋谓“仓司”
提举学事司 掌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 徽宗设,不久废。以上各官谓之“监司”。
经略安抚司
经略安抚使 掌军事及民政 南宋谓“帅司”
府 知府事
(各一人)
(府尹) 开封尹
正三品 掌府之事 宋于首都、陪都及特要之地称“府”
(少尹) 开封少尹从六品
(判官)
(推官) 开封府均从六品
州 (判某州事)
(刺史) 从五品 掌州之治 宋不设“太守”,“刺史”乃虚衔。
判某州事
(权知某州军州事)
知州
(简称) 兼指挥军事
军监县 知某军事 戌兵驻县官,兼管军事 宋代之县,分为:
赤县:在京城内
畿县:京城外
望县:四千户以上
紧县:三千户以上
上县:二千户以上
中县:千户以上
中下县:不中千户
下县:五百户以下

知某监事
知县(县令) 赤县:正七品
畿县:正八品
其它:从八品 掌县之治
县丞
(小邑不置) 赤县:正八品
畿县:从八品
其它:从八品
主簿
(小邑不置者以尉兼) 赤县:从八品
畿县:正九品
其它:从九品
尉 赤县:从八品
畿县:正九品
其它:从九品 掌阅习弓手,戢奸禁暴,凡县不置主簿则尉兼之

每个级别的官职不同,官服也不同:
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绯袍。这种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废除,只在帽顶及补服上分别品级。清代官服原则上都是蓝色,只在庆典时可用绛色;外褂在平时都是红青色,素服时:改用黑色。

隋统一全国,一方面推行汉族已经形成的的服饰制度,另一方面也难以摆脱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隋炀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帝王将相各服其服。下令不准百姓服黄色衣裳,从此黄色也了皇帝专用的服色。唐代衣冠服饰承上启下,博采众长,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当时丝织业的发达,审美观念的独特,所以当时官服质地款式更加讲究,幞头形制富于变化,品色衣形成制度,胡服颇为流行,女服色彩艳丽。五代十国享祚日浅,服饰大体沿用唐代制度,但在首服上也略作变化。

宋代服装
宋朝建隆二年颁布了新的服饰制度。宋朝的官服仍分为祭服、朝服和常服三种。祭服维持唐朝的式样,但各种的等级略有降低。宋初朝服的式样仍与唐朝相同,仅将进贤冠的梁数做了改变,由二梁开始,直至五梁。元丰二年,宋神宗废除了隋唐以来依照官员品级确定冠绶的规定改由官员职位决定服饰,共分为七等冠绶。 从宋朝开始,官员穿朝服,必戴方心圆领。宋朝的常服继承了唐朝的衣式,靠颜色区别品级。宋朝官服中变化最大的是幞头。唐朝的软幞头在宋朝变成了硬胎硬脚的一种帽子,有了固定的形状。胎架用铁丝和竹篾制成,外面罩漆纱。官员最常戴的是直脚幞头。至于低级吏员和皂隶,服装较为简单,衣裾较短,衣袖较窄,戴的多是交脚幞头。

宋朝历史以平民化为主要趋势,服装也质朴平实,反映时代倾向。

宋代女子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装继承唐装,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 、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这样一对应就出来了。

⑤ 包公的帽子有何特殊

在合肥包公祠正殿右边的粉墙上,镶嵌一块青石壁,上刻头戴乌纱帽的包公像.所不同的是,包公的帽翅比一般乌纱帽的帽翅要长.然而,人们未必知道这长长帽翅的由来.

⑥ 新包青天金超群马汉帽子上是什么字

是啊,这个应该给张图供参考

⑦ 唱京剧的演员 头上戴的是什么

京剧演员头上戴的是盔头(帽子),由于制作质料的不同,戴帽子人的身分、地位、行当、年龄不一样,所以帽子的样式与名称也就不一样了。

帽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乌纱幅,简称为纱帽。纱帽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这种纱帽的正式名称叫襆头(音伏头),俗称为纱帽。纱帽的帽身背后下端,左右对称平插一对帽翅,像左右平伸的两支脚,叫纱帽翅。纱帽翅的正式名称叫作“展”,俗称帽翅。

纱帽翅有好几种,一种叫相纱。最典型的是包公(包拯)戴的帽子,一般是宰相戴的帽子,所以叫相纱。两旁的翅子有一尺多长,一寸来宽,翅的尾巴略为向上翅起,实际就是两根黑漆的平板。

(7)包公的帽子扩展阅读

京剧是国粹之一,其服饰也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众多中华戏剧表演艺术中,京剧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也是在对外戏剧交流与介绍工作中最能表现中华传统艺术精华的戏剧品种。京剧服饰分为大衣、二衣、三衣和云肩四大类。

大衣是京剧服装内部分工的行当之一,它的存在是为演员创造角色服务。从技术职能来 讲是管、拌、扎、勒,所谓的服装的管理保养,在演出中负责演员的服侍的装扮、特殊人物的扎勒,大衣在管理上有很强技能操作以及服饰的名称识别和塑造不同人物着装类型。

⑧ 急急急!!!包青天的帽子的左右两边不是有两片东西吗那是什么

古钱样子的吊坠,每个版本都不一样,如果是古钱的话就是93版的

⑨ 包青天电视剧王朝马汉帽子两边是什么字

王朝马汉不是动物。是站在开封府包丞(包公)左右两旁的护卫将士,一共有四名将士,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两人一边,

与包公的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使牛仔裤颜色变浅 浏览:150
墨蓝衬衫配什么领带 浏览:241
简单的气球帽子的制作方法 浏览:524
儿童格子衬衫裙 浏览:669
地摊中老年棉衣批发义乌 浏览:424
情侣写真女旗袍 浏览:856
高个子穿风衣男 浏览:957
怎么清除羽绒服上的烟味 浏览:316
意大利买羽绒服便宜吗 浏览:165
卫衣如何搭配羽绒服 浏览:65
见家长戴帽子好吗 浏览:150
羽绒服刮个口子怎么治 浏览:741
大家的羽绒服一般怎么洗 浏览:205
想卖韩国女装怎么在网上进货 浏览:141
羽绒服185和180相差多少 浏览:156
交警制服大衣 浏览:89
学校的校服都偏大吗 浏览:231
宽松衬衫搭牛仔裤好看吗 浏览:12
棕色冬装短裙配什么外套 浏览:825
棉服外套如何一天干 浏览: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