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社火用品帽子

社火用品帽子

发布时间:2021-06-06 04:48:48

① 陇县社火衣服售价和帽子

社火跟戏曲有很大的关联,首先服装和脸谱都源于戏,而近代人由于多媒体的发展已经没有多少人去看戏曲,没人看也就没人懂,没人懂社火也就越来越没人会装了! 南街权道生为艺术献身了!接着一个个的艺人都去世那陇县社火还能流传下去吗?值得我们考虑…… 南街晚辈

② 骂社火的活动

骂社火,第一天晚上,先组织好本村的骂社火队,到对方村去骂社火,第二天下午,在本村巷道出社火。近年来,由于阳平镇政府、灵宝市政府邀请,东西常的社火也赴阳平街、灵宝城去耍骂。 骂社火,内容丰富,项目很多。分为挑社火、骂社火、出牌子、拜请、制捏杆、其它共六个部分,现将服饰、道具、音乐、舞蹈等内容夹在其中,结合下文进行介绍。 “挑社火”和进行中的“骂社火”不一样,通常有挑斗、挑骂、挑衅等各种形式,达到耍对方耍社火的目的。从时间来说,正月初二开始,以东常村关帝庙的钟声为准。挑社火中一不骂老实疙瘩庄稼汉,二不骂异姓外来户,三不骂出嫁的大闺女,专挑人物头、村盖子、人尖子骂。
从大小上看,东常村六个骂社火头,约一千一百口人,西常村三个骂社火头,约六百口人。从富裕程度上看,东常没有西常富。西常村土地承包到户,联产联心,不再搞那种“干不干,八分半”了。当东常村群众纷纷要求实行生产责任制时,张支书直摇头,“硬要一窝蜂,不要满天星”。也难怪他的脑筋老,其实他有他的苦衷。土改时张支书在分得的土地上,辛苦劳动致富,批他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忘本”,低标准时,他把土地分到户,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又犯了“右倾错误”……从此认定:“队不能分小,地不能分到户”。两年过去了,西常村慢慢富了,张支书的观点也慢慢动摇了。
西常村富了,胆子就大了,村小人心齐。樊发财“文革”期间,是造反派头头,后又当了革委会副主任。再往后,虽然干部不当了,但仍然是西常村的“社火头”。那年正月初一过后,他集中了一部分群众,拿着鞭子扛着耙,赶着一头牛和一头驴,敲锣打鼓到东常村的庙前。此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拉长声音喊:“东常村十个队,为耍社火开了会,有人往前拉,有人往后退,七嘴八舌不配对。张支书,实在笨,不敢定音开啥会?真真是个窝囊废!”喊完后把牛和驴都套上,扬起鞭子,指桑骂槐地说,“你们大家看看!这牛拉驴不拉,能弄成个球。”
西常挑骂社火三回合后,东常准备回骂社火。东常的“社火头”初十晚上到关帝庙敲古钟,钟声一响,表明今年骂社火就算定局。 东西常骂社火,“骂”是一大特色,骂得“怪”远近闻名。为了骂社火,两村每次都成立“骂社火组”。组内有骂者,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骂的巧妙,令人赞叹;有编者,要求编得押韵,骂着顺口,编得快,写得清。“骂”是一种艺术,东西常骂社火的艺术人才辈出不穷。东常老一辈骂社火的艺术人才有:屈治申(邦犬)、张成喜、张丙赦、张从、张夫子,后来出名的是:王天锁、张宏斌;西常老一辈骂社火的艺术人才有:樊百成、樊现德、樊勤、樊文。后来出名的是:樊伴成、樊发财、樊可智、樊书生。解放前夕,樊现德与屈治申前往阌乡县城,痛骂王琏(县长)、刘二旦(名德渊,勾结土匪,横行城乡)一通。骂后刘让他的手下,掂着枪,到处寻找樊、屈二人。屈治申、樊勤、樊文,1947年阌乡县第一次解放时任村农会干部,解放军东进后,三人都被还乡团杀害,1950年,三人被阌乡县政府追认为烈士。
有一年骂社火,东常村的屈某扮的是西常樊某他妈,王某要娶樊某他妈为妇。屈某事先偷藏在樊某家中扮樊母,当拜请队一到,屈某破门而出,哭哭啼啼地说:“我娃还小,丢心不下,我不能改嫁”,说着就随王某拂袖而去。此为挑骂樊某不孝之举。樊某其父死得早,与母相依为命,东常王某把他“母亲”娶走了,樊某感到极大羞辱,第二天晚上翻穿皮袄,回骂东常的王某的短处。文革时期,东常村民想耍骂社火,工作组老尚说社火是“四旧”而阻挡,结果社火出的太晚,西常樊伴成前来说骂:十一出了鸡上架,十三出了快半夜(ya),十五出了太阳落,看社火人没背锅,自立打了小治一棍子,谁叫你半夜出社火芯子。此后东常村找骂樊伴成赌博习性:伴成后场子叫不到,害怕狗旺再点炮,狗旺点炮不保险,害怕炮药烧着脸,二次叫他他不来,躲到暗处在抹牌(赌博)。
骂社火,贯穿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两村的骂者,分别夹杂在拜请队伍内,到对方村念祭文、点主。西常给东常屈、张、王念祭文,祭的是狗、猫、猪;东常给西常樊、苏、贾念祭文,祭的是鳖、蝎、蛇。那年,西常的旱船坏在半路,东常的骂者当晚就骂,“西常淹死3人”;东常骂社火队内,糊有羝羊,西常接着糊一牧童,骂者道:“过了年打罢春,牧童放羊不小心,吃了西常的麦苗根,吃麦根还容可,不该踏毁你祖坟……”。这是骂社火的压点。
骂社火队,项目很多,除了三眼铳、横额、骂者之外,还有羝羊、驮灯、竹马、舞蹈组、歌咏组、旱船……。
羝羊,是东常村艺人张夫子制作的,长短、粗细、形状如同活的大绵羊一样。用竹片扎绑好,外糊白纸,纸上贴些小白毛,很象羊毛,内燃蜡烛(由于蜡烛易灭,后来换用干电池),头是葫芦瓢,用绳系之,用手一拉,二羊羝的咣光一声,甚为有趣。
在驴鞍子两侧,用竹片、白纸糊绑两个倒放的竹篓,内燃蜡烛,即为“驮灯”。数目不限,随骂社火队前行。
竹马,亦是用白纸、竹片扎糊而成。其马置于青年男女(装束如骑士)屁股之下,似人骑在马上,内燃蜡烛,小步跑行;另一丑角,手拿鞭子,吹着口哨,赶着竹马。竹马在鞭策下,变幻队形,穿插跑舞。
舞蹈组,以往由善舞的青年男女组成,统一服饰,或舞“喜庆丰收”,或舞“盼望幸福”……;近年来,老龄人越来越多,加之,离退休干部,他们亦组成一小组,夹在中间,跳健身舞。
两村都有一些爱唱歌之人,各组成一组,唱着流行性歌曲,甚为潇洒。
旱船,用竹片、什布扎绑而成一小舟,上饰假腿,另一人饰为船夫,双手握桨。随着船桨的动作,船妇飘行,颇象在江河中行舟,舞得有趣。
骂社火队,到对方村,每次落场,锣鼓一敲,骂者立即站在高凳上,皮袄一翻穿,表示是兽类,即可随心所欲,无所顾忌耍骂对方。
骂的内容,由怪逐步趋向文明。有的抨击社会黑暗面,有的骂“真人真事”,内容应有尽有。骂贪官,骂污吏,骂他做事不讲理。骂乡绅,骂狗腿,依仗权势把人欺。骂那闺女不正经,年轻寡妇多淫秽。骂那儿子不孝顺,骂那媳妇不贤慧。骂那懒汉不劳动,骂那小偷没脸皮。骂那赌博不正干,地痞流氓坏东西。骂那婆娘多生育,猪娃跟了一大群。坏人坏事全骂遍,接着再骂社火队。那年东常出社火后,西常进行挖苦,“错,错,错错错!东常的社火错处多:内容错,化妆错,古代人穿的矿工靴(高筒胶靴),秦琼怎唱《长板坡》?关公的胡子挂到后脑窝。这些错,都不说,为啥社火出到太阳落?”
原来西常骂不过东常,后来,东常的村民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骂社火,觉得人家最后落底,非占便宜不可,若一参加,西常就会揭老底,骂八辈。 耍骂社火期间,两村都组织有“出牌子组”。先把本村的文人墨客集中起来,抄列“辞海”、“辞源”、“康熙字典” 上的词条,然后创编、书写。牌子要求用那个字开始,必须用那个字结尾,首尾贯通,曰:“一线穿”。书写必须工笔正楷,不然就会给对方留下骂的把柄。“出牌子组”把牌子书写后,送往各家,各家根据牌子的内容再去捏竿。要求内容与形式统一。往往会形成现代牌子配的古代戏。那年东常首牌是“一化天开”,尾牌是“以一贯之”。第二天,西常以“万字开头”,“以万贯通”,首尾压住了东常。中间有:万斤粮户、万元富户、万只鸡户、万紫千红、万众一心、万马奔腾……。
出牌子,妙在配合默契,败在风马牛不相及。如出“一字头”牌子,给白蛇面前挂上“一意孤行”,就错怪了白蛇,如果换上“一生贞节”,那就恰如其分。东常南巷的软梢竿,非常驰名。竿上的孩子,脚踩一根红头绳,很悬乎。其竿的牌子是“一线之路”,配合得天衣无缝。
在毛泽东时代,讲究党的一元化领导。那年东常以“党”字开头,首牌是“党的领导”。西常人一看觉得此牌就通天了,不敢再压点了,再压就要犯政治性错误。当晚,西常的智囊人员讨论了半夜无结果。后来,樊现德从“共运史”中找到了门路,第二天西常首牌出的是“工人运动”。东常人不服气,说党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党应该大于工人运动。此后西常村骂社火人受托至东常庙前去答辩: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工人起义,28日成立了巴黎公社。在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党的组织,所以工人运动“先”于党的领导。1992年正月十七日,东西常社火都被邀请至灵宝城。虽然不在本村出竿,但都很注意牌子的压点。西常村考虑,想让观众知道他们是西常的社火,因此就以“西”字一线穿,首牌出的是:“西常社火”,尾牌是“西天取经”。而东常人想的多,想的大,考虑到国威、村威,因此以“东”字一线穿,首牌是“东方巨龙”,尾牌是“东风化雨”。东常人有气魄,压住了西常的点。一般东常村大,人才多,牌子往往比西常出的好。 拜请队,即拜请观众看社火的队伍。它包括:
1、探马。选三匹最好的骡子(本村缺少可到他村选借),再选善于骑牲口的骑士,装束讲究,以传“圣旨、书签、令箭”为旨。自古以来,耍骂社火就有探马踏死人不偿命之说,所以探马到来,人群蓦地闪开。1992年,两村在灵宝城耍社火,一声马叫,人群中迅速躲开了一条空道。
2、三眼铳:土炮的一种,长约30厘米,直径约12厘米,有三个眼,用生铁铸成。若装上火药,用棍棒碓实,有炮眼与外相通,火一点,发出巨大的轰响。有驱魔、开路、维持秩序的作用。
3、开场锣:两位年纪较大的人,手提两面大锣,走几步打一下,表示:“闲人闪开,我队来啦!”。
4、横额:一块长条红布,上写:“XX村社火队”,上端绑在两根竹竿上,由两人撑搭前进。
5、驮辎:第一头驴鞍子上捆个酱菜蒌,篓上捆一枪或一炮,插一黄旗,上写“令”字;第二头驴驮一大刀;第三头驴上驮一包炸药。说明运输武器、物资,有军事行动。
6、标驮:由绸缎被面和刚结婚的新媳妇用品,捆绑在牲口鞍子两侧,上骑一个青年男女,头戴眼镜,服饰时髦。夸富的一种形式。
7、花锣鼓:由小锣鼓彩装而成。花楼上部坐一胖娃娃,花楼四角突出,角端系一根钢丝,外缠花绸缎布料,钢丝尖端绑一绣球,抬走一步,钢丝绣球闪一下。一般两人抬打(前抬后打),勾锣和拍铍的6—8人。服饰时髦,鼓点单调,老是: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勾锣和拍铍的也和上述鼓点一样,轮流打拍。
8、大锣鼓:大鼓一架(中大型皆可),锣3—6面,铍3—4对,一般由8—10人组成。服饰不太讲究,但须统一,倒包毛由都须倒包毛巾。原来打本地的埋人鼓,后来两村总指挥都下禁令,说耍骂社火是喜庆,不准打埋人鼓。近些年来,都学打阳平川的大秧歌鼓。
9、秧歌组:一般由中小学生或青年妇女组成,人数可多可少。服饰新颖、统一。组员在大鼓鼓点的指挥下,行进间扭一般性秧歌。若至对方主要场地,组员表演复杂的节目:或按00形变队跳扭,或按X形变队跳扭,或突出好组员表演。既有秧歌的步伐,又有舞蹈的姿韵。
10、高跷:有大(1.5米)、中(1米)、小(0.8米)三号。其制作:先把胳膊粗的木棍刨光,把上端40厘米劈扁,然后凿安一横撑,绑一长带。踩高跷时,人踏在横撑上,用长带缠绑牢实即可。其服饰,根据戏剧的角色不同而异。如果是八个人,准备踩演两出戏,四个人一出,这四个人各按戏剧中的角色着装脸谱。踩跳分为一般性和表演性两种。一般性踩跳,只按鼓点踩跳前行即可,表演性踩跳,如同在演一出戏一样,人物已经进入角色,按角色表演、踩跳、舞蹈。
11、乐队:把本村能吹拉的人员组成一个小乐队,人数不限,服装也不要求统一。行进间,吹唢呐、笙,拉胡琴,或定时唱蒲剧、眉户、秦腔、洛阳曲子,吹现代歌曲,都充分体现着音乐艺术,真乃是:“唢呐笙管吹破天,豫剧曲子唱红地”。
12、后陲:由一主骂者,化装成丑角,骑在牛背上,由“啕气”(“柜中缘”里的三花脸)牵拉。牛背上的丑角,时而表演杂技艺术,玩帽子、耍小棒、转毛巾。同时备有染红的萝卜,见了对方村里的妇女,投扔过去,吓得那些妇女乱躲乱跑,以讽刺不正经的女人。
当天下午,当探马到对方村跑两次后,第三次带上由以上组成部分组成的拜请队,至对方村先予演一圈,意在通知对方村民:回去我们就要“出社火”。 即制杆与捏杆两套程序。
制杆,就是让铁匠打制杆芯子。铁匠根据艺人所绘的图样,或者根据艺人详细释说,把铁烧红、煅打而成。一个杆基本分三部分,(1)固定部分,即把杆固定在方桌、车厢内的部分,固定时可上螺丝,或用其它固定办法;(2)外露部分,即露在外面,表现一种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象,如蛇,就得打的象蛇(出社火时再染上蛇的颜色);(3)捆绑部分,它贴近孩子腹部,须有孩子脚蹬或膝跪的地方,其高度必须过胸。如果打的太短,杆在半路会前倾后仰左斜右倒,甚至发生坏杆现象。
自从耍骂社火以来,东西常历年都陆续添置杆芯子。有的丢失,有的被破坏,现各村仅存200座杆芯子。有的芯子已经过时了。以后再耍骂社火,根据时代的发展,必须添置新的杆芯子。
捏杆,就是装扮杆,其程序分为涂谱、捆绑、穿衣三部分。
根据戏目、扮演的角色,按舞台上涂脸谱的要求涂谱,如扮演包拯,就涂大花脸脸谱,如扮演苍娃,就涂丑角脸谱,如扮演赵连就涂徐生的脸谱,如扮演青蛇就涂小旦的脸谱……
捆绑杆,异常关键。孩子脚蹬、膝跪在芯子的某一处,从脚至胸都要捆绑好,松紧要适度。松了会出现前倾后仰左斜右倒现象,半路坏杆。紧了,孩子受不了,行至半路,会大哭大叫,要求松绑。
杆捆绑好后,艺人这里捏捏,那里捏捏,检查绑的松紧、匀称,“捏杆”由此得名。杆捏的好坏,将充分体现艺要手艺的高低。若杆捏不好,衣服穿后定会出现很多不协调的地方。
穿衣,根据角色而定。原来,古代人穿着现代衣,或者穿衣不符合身份,会被骂者抓住把柄,后来,每座杆都非常小心,穿衣尽量符合角色要求。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缠足,三寸金莲,使得杆上的小女也穿着一双小绣鞋。现在逐渐趋向大足大鞋。
以前西常有“穿心杆”而东常没有,自从西常的女子嫁到东常,东常才知道穿心杆的制作窍道。因此,两村不约而同地规定:“传男不传女”,捏杆时不准女子在跟前。
杆的种类繁多,式样齐全,各有名杆。东常村寨子的“二人过梁秋”,南城子的“竹杆秋”,北城子的“船杆”,南巷的“软梢杆”,都颇有名气。西常村的“穿心杆”、“四人杆”、“四人过梁秋”,名声斐然。一根木棍从孩子腹部穿过,前后两人抬着前进。其实是一根铁棍,中间是个大卡子,卡住孩子腰部,铁棍一缠,衣服一穿,好象真的从孩子心部穿过。
当拜请队赶赴对方村拜请时,本村捏杆就开始了。在一个空院子或空园子内,四周围篷,不让外人偷看。两个或四人抬着,其他跟在一旁,准备更换。旁边还有两人,手持一长竹竿,上端安一半月形的扶手,有的直接撑住杆上孩子的腋部,以防万一。上杆一般让4—7岁的孩子上,太大了,抬着重也不好看,太小了,不懂事容易哭叫。从杆的数量上看,东常村大人多,数量占优势,但西常也不甘心落后,一是以短小精悍来制胜,二是到外村借人抬杆。从前,杆都固定在方桌上,现有有不少杆固定在拖拉机的车厢内,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人的负担。 出社火的时间,一般在当天下午3-5时。太早了,准备不好,太晚了,社火耍不完。
白天的社火表演由拜请队、出杆队以及其他表演节目、后陲子等组成。
出社火的路线,东常从庙前开始,往西通过套巷至大场处,表演、炫耀一围,再返回庙前;西常从供销社门市部处开始,往北拐向北套巷,在西北空地表演、炫耀一圈,再返回去。
当拜请队返回到捏杆场所附近时,捏杆处鞭炮齐鸣,驱逐魔怪以保吉祥。由总指挥站在路口处,有计划地把捏好的杆夹在总队中间,按指定路线进行。
东西常骂社火浓缩远古文明精华,对研究华夏文明史起源和不同时期人文习俗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东西常骂社火对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村风文明,社会风气好转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东西常骂社火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东西常骂社火已经走出村子,被多处邀请到外地表演,平均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0万元以上,拉动了农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
东西常耍骂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耍骂社火这一民间综合艺术将会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完善,定会绽放出更加灿烂夺目的花朵。

③ 社火-脸谱大师的传奇_在哪里可以看到

不是 使用强力胶和刀斧粘合后做成帽子什么的带在头上!

④ 霍记社火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霍记社火商标总申请量5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0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霍记社火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⑤ 陕西社火脸谱

不是 使用强力胶和刀斧粘合后做成帽子什么的带在头上!

⑥ 社火春官词怎么

在社火中有一个特殊“演员”,就是春官。春官是社火中的核心,有了这个人物,社火的气氛就显得异常热闹。春官头戴礼帽,身穿长袍,随着鼓点声,手执纸扇,边舞边说。他起着代言人的作用,以自己创作的诗,祝福百姓安居乐业。
“春官”的名称源远流长,是从古代朝廷官方而来,但其内涵到现在发生了质的变化。
春官诗是出自春官口头的创作,具有一种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感染力。它的表现手法,主要由春官在万人场合,用即短时间抒发出诗的全部内容,并说给群众听。其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惹人逗笑取乐,采用赞美、歌颂既押韵又顺口,这样达到最佳效果。春官说诗全靠他的脑子是否敏捷,有无文才,口齿是否伶俐,有的一口气能说七八首也不重复一句,这就要求说诗者平时要多积累素材,才能触景生情,出口成诗。
春官诗作为民间一种口头文学,它具有大众性,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五大特点。它善于把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运用夸张、想象力和描述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春官诗的内容包罗万象,大多为祝福、吉利、高兴、和谐、歌颂、赞美之类。
春官诗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春官源于古代,“春官劝农”词起到传播农业知识的作用,春官说:“正月立春百草生,太阳照得暖融融;一场春风一场雨,百草露面万复苏。”“二月里来又惊蛰,春风春雨天地新,人欢马叫忙春耕,万众一心把地耕。”说出了春不等人的紧迫感。春官诗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化着,也真实地记录了不同年代的不同事。如全国解放后,土改时期都有不同的春官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说:“三中全会刮春风,亿万人民喜在心,党的政策回来了,我说新诗有精神。”说到改革开放时,春官情不自禁,脑子很快闪出:“改革开放显神通,亿万人民喜在心,全国上下抓经济,穷苦帽子被抛弃。”短短几句诗语,表现了人民的心声。
为了活跃气氛,春官还有意编一些既逗人发笑,又滑稽幽默的诗,或讽刺,或鞭策,达到教育的目的。如说计划生育:“小两口不计划,扑里扑腾乱生娃,吃喝拉撒多麻烦,日子过得紧扎扎。”简单易懂又受教育。说观感则:“抬起头来用目观,古城平凉换新颜,热闹赛过北京城,山花烂漫春意浓。”说过日子:“短安排长计划,省吃俭用不糟踏。颗粒粮食仔细管,天天碗中有肉片。”

⑦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是买社火用品的吗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这边有买社火的用品的,在国际商贸城三区这边。比如社火用的面具。

与社火用品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表批发皮带 浏览:24
无锡市校服招标 浏览:919
衣前后片怎么分片织法 浏览:730
香菇焖肉帽子怎么做 浏览:166
蕾丝长袖上衣配什么裙子 浏览:852
中老年男八角帽帽子编织 浏览:121
怎么洗白裤子不容易黄 浏览:87
我要学编织帽子的织法 浏览:97
幼儿卡纸手工帽子步骤图片大全 浏览:42
蓝色金丝绒裤子搭配图片 浏览:783
大码外套 浏览:442
男套头外套 浏览:536
男士卫衣海关编码是多少钱 浏览:568
女短款加大羽绒服 浏览:563
keno的衣 浏览:41
t恤简笔画怎么画 浏览:589
老年人穿牛仔外套 浏览:209
把裤子扎进靴子里 浏览:648
睡衣朋友里面的男嘉宾 浏览:310
清朝帽子上的珠子颜色 浏览: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