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京剧的帽子戏

京剧的帽子戏

发布时间:2021-08-12 15:40:30

⑴ 唱京剧的演员 头上戴的是什么

京剧演员头上戴的是盔头(帽子),由于制作质料的不同,戴帽子人的身分、地位、行当、年龄不一样,所以帽子的样式与名称也就不一样了。

帽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乌纱幅,简称为纱帽。纱帽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这种纱帽的正式名称叫襆头(音伏头),俗称为纱帽。纱帽的帽身背后下端,左右对称平插一对帽翅,像左右平伸的两支脚,叫纱帽翅。纱帽翅的正式名称叫作“展”,俗称帽翅。

纱帽翅有好几种,一种叫相纱。最典型的是包公(包拯)戴的帽子,一般是宰相戴的帽子,所以叫相纱。两旁的翅子有一尺多长,一寸来宽,翅的尾巴略为向上翅起,实际就是两根黑漆的平板。

(1)京剧的帽子戏扩展阅读

京剧是国粹之一,其服饰也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众多中华戏剧表演艺术中,京剧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也是在对外戏剧交流与介绍工作中最能表现中华传统艺术精华的戏剧品种。京剧服饰分为大衣、二衣、三衣和云肩四大类。

大衣是京剧服装内部分工的行当之一,它的存在是为演员创造角色服务。从技术职能来 讲是管、拌、扎、勒,所谓的服装的管理保养,在演出中负责演员的服侍的装扮、特殊人物的扎勒,大衣在管理上有很强技能操作以及服饰的名称识别和塑造不同人物着装类型。

⑵ 我想在青岛购买一定京剧中刀马旦帽子就是戏中穆桂英什么的那种。请问大约多少钱 在哪里能够买得到

青岛即墨小商品批发城B-**号(忘了几号了…),专卖戏剧服装,价钱在35~100之间。

⑶ 京剧演员们带的“帽子”是有什么材料做的

主要是盔、帽、冠、巾四种。如帅盔、霸王盔、夫子盔、蝴蝶盔,纱帽、毡帽、罗帽、风帽,凤冠、如意冠、九龙冠,扎巾、软夫子巾、文生巾、高方巾、员外巾。此外还有演员头上所戴的网子、水纱、雉尾翎、狐尾、甩发、髻发、耳毛、发髻和各式各色的髯口,如黑、黪、白、红、紫色的满、三绺、扎、八字髯、一字髯等。
冠,为帝王所戴的平天冠,九龙冠,后妃所戴的凤冠,皇子或少年中显赫人物所戴的紫金冠;帽,有软硬之分,也有贫贱之别。有帝王所戴的皇帽,也有穷苦人所戴的毡帽。有官僚所戴的纱帽(亦有忠纱、奸纱、圆纱、相纱之分),也有鞑帽、侯帽、僧帽、皂隶帽、罗帽。罗帽为家院(佣人)和武戏中的武士所戴,又有软罗帽和带绒球的硬罗帽之分,太监所戴的称太监帽,李逵和武丑中朱光祖等所戴的称蛐蛐帽。

盔,有元帅所戴的帅盔,及赵云所戴的夫子盔,马超所戴的倒缨盔,项羽所戴的霸王盔,高宠所戴的扎巾盔,典韦所戴的虎头盔,孙悟空所戴的钻天盔,扈三娘所戴的蝴蝶盔,中军专用的中军盔,山大王所戴的草王盔等。

巾,多为便帽,如陈伯愚所戴的员外巾,赵高所戴的相巾,梁山伯和祝英台所戴的文生巾,诸葛亮所戴的道巾和陈宫所戴的高方巾,以及许仙专用的许仙巾,林冲所戴的将巾,唯有关羽所戴的夫子巾,黄忠、窦尔敦、史文恭所打的扎巾可在官场中使用。

除以上四种外,还有观音菩萨所戴的观音兜,诸葛亮(借风)所戴的九龙箍,鲁智深所戴的月牙箍,岳云所戴的叫垛子头,乔玄所戴的相貂,杨继业所戴的金大蹬,铫期所戴的金貂,杨洪所戴的沙锅浅,丑婆所戴的彩旦箍,虞姬所戴的渔婆罩等,也属冠帽盔巾四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此外,在冠帽盔巾之中还可以随人物和剧情的需要加配一些配件,如异族人可加雉翎狐尾,有的可加飘带,绸条,面牌,茨菰叶,铲头等。
早年间,多为各戏班自制,所用这些盔头都是设计制作者和演员为突出人物及表演而进行的创作,多以硬纸板为胎,外罩漆,再以掐丝、点翠等技法装饰。
说到盔头的制作,不得不提一下张连城老先生。
张连城(1919--1989)北京南苑人,他十四岁进北京“锦华号”盔头铺,跟随和蓬春(1875--1956)老先生做学徒。和老先生去世后,张连城先后去沈阳、天津、上海等地学习盔头制作技艺。他的作品融南北为一体,集诸家之大成,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北京盔头制作业的领军人物。他不仅为当时的名角制作一些常用的盔头,还为梅兰芳、金少山、马连良、谭富英、李少春等名角创编的新戏角色做过新型盔头。

张月兰,1943年生于北京。她高中毕业后到“北京盔头戏具生产合作社”工作,在其父张连城指导下学艺,后调到技术科室任技术员,除研制新型盔头外,还参与百种盔头效果图绘制工作,为戏曲盔头制作留下珍贵的资料。后来,她研制京剧脸谱的小盔头,其中有:大额子、夫子盔、王帽、贼盔、倒缨盔,文阳、大罗帽、扎巾等,她把盔头做成半立体式,使此项技术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成为便于携带的旅游品,把盔头制作技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北京戏曲盔头制作借鉴吸收了我国传统绘画、雕塑、书法、刺绣等艺术,使作品色彩艳丽、鲜明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随着戏曲的缓慢发展,盔头道具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由于它的做工复杂,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较高,常常入不敷出。因此,保护这项面临濒危状态的技艺,迫在眉睫。

⑷ 戏曲许仙帽子叫什么

京剧《白蛇传》,昆曲《金山寺》里面的许仙,头上戴的盔帽叫“鸭尾巾”。
“鸭尾巾”通常是商人、店主的帽子。
用缎面做外料,下圆,上扇形,看似鸭子尾巴,因此得名。
“鸭尾巾”分古铜、宝蓝二色。古铜色为老人用,如京剧《四进士》宋士杰所戴;宝蓝色为青年用,昆剧《金山寺》许仙,戴的就是“鸭尾巾”。
戏剧讲究“宁穿破,不穿错”。这种规矩延续了几百年。
许仙这种人物,绝对不可以戴“小生巾子”,必须戴“鸭尾巾”。
这是由于许仙在剧中是经商开店的人物。

⑸ 什么是帽子戏

一场比赛进3个球

⑹ 京剧三岔口中演员帽子上的毛绒球是什么

帽上有绒球的,表示这个人身上有功夫.一般是武丑和短打武生.

⑺ 什么是帽子戏发

一人独中三球

就像阿根廷的伊瓜因

⑻ 京剧花旦头上戴的是什么

头面即戏曲旦角头上各种化妆饰物的总称,说白了就是旦角演员头上戴的妆和首饰。头面分软、硬两种。软头面分为:线帘、网子、发垫、发簪、大发、水纱等六种。

硬头面分为:点犀头面、水钻头面、银锭头面三种。除银锭头面件数较少外,水钻头面、点翠头面各有五十件左右,

其中包括:泡子、鬓簪、鬓蝠、泡条、串联(三联、四联)、六角、大顶花、边蝠、边凤、偏凤、面花、压鬓、后三条、包头联、竖梁、横梁、后兜、太阳光、凤挑、八宝、福寿字、耳挖子、耳坠、鱼翅等单件。硬头面可以全套使用或半套使用,也可以单件使用。

(8)京剧的帽子戏扩展阅读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与京剧的帽子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淘宝金冠女装推荐 浏览:129
男士给女士送睡衣什么意思 浏览:381
你们的裤子是什么颜色英语 浏览:675
灰色无袖长款衣怎样搭配图片 浏览:636
l码马甲多大 浏览:235
穿条纹衬衫的男孩书 浏览:566
巴宝莉千鸟格风衣 浏览:181
女风衣外套黑色 浏览:304
深蓝色的工作服配什么裤子 浏览:38
本以为baby穿旗袍很美 浏览:880
卡其色上衣可以搭配灰色裤子吗 浏览:529
夏季中老年女装如何搭配 浏览:758
酒红色裤子搭配蓝色 浏览:102
红色袄子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738
哪个品牌的女装加盟好 浏览:744
马萨世家男士羽绒服 浏览:145
海军围巾领衬衫品牌及商品 浏览:588
形容旗袍女人的优雅 浏览:846
用巾自制睡衣 浏览:70
如何手洗高档羊绒围巾 浏览: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