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最近有一些中小学校开学了,尤其是小学生家长实际上是很担心的,你说小学开学之后,小孩子们活泼,经常性跟同伴们打闹玩耍,接触人是很多的。
咱们知道疫情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人和人之间要有充分的社交距离,能离个一米远、两米远是最好的。
有一个小学很有意思,人家校方号召家长给每个孩子做了一顶特殊的帽子,这个帽子长了两根长长的耳朵。
小朋友们互相交往的时候,由于帽子耳朵很长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就训练了小朋友知道什么叫社交距离,离你的同伴远一点,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时间长了之后,大家觉得翅膀短短的不是太好看,能不能给它变长一点呢?咱们知道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古代也是这样。
随着时代的变化,到了大宋朝慢慢的发展出了一种审美,就是说帽子两边的翅膀,越长越细越挺阔越美。
因此有很多人在做帽子的时候不光拿布巾了,还要用各种竹子、木头来做帽子的两个翅膀,所以才慢慢演化出来了大宋的官帽,这跟赵匡胤还真是没什么关系。
⑵ 琥珀在清代官帽属几品
你问的是顶戴花翎吧?在查阅的资料里,清代冠制并没有琥珀哦~
=====================================
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分二种,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
官帽又可以分为朝冠和吉服冠:
朝冠,顾名思义是上朝时戴的,顶子分为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用所饰的珍珠(东珠)的数目来加区别。亲王冠顶装饰有 10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贝勒冠顶装饰有7颗东珠,贝子的冠顶装饰有6颗东珠,镇国公冠顶装饰有5颗东珠,辅国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顶均装饰有4颗东珠。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3颗,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2颗,一品官冠顶装饰有东珠1颗。一品以下不能镶嵌冬珠,改为其他小宝石。
吉服冠,是穿着吉服时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时官员戴的帽子,所谓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礼服,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
帽子的最高之处装有顶珠,帽之顶珠是区别官级的重要标志:
文一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补服前后绣鹤,惟都御史绣獬豸。朝带镂金衔玉方版四,每具饰红宝石一。馀皆如公。
武一品补服,前后绣麒麟。馀皆如文一品。
文二品朝冠,冬用薰貂,十一月至上元用貂尾,顶镂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顶亦用镂花珊瑚。补服前后绣锦鸡。朝带镂金圆版四,每具饰红宝石一。馀皆如文一品。
武二品补服,前后绣狮。馀皆如文二品。
文三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蓝宝石。吉服冠顶亦用蓝宝石。补服前后绣孔雀,惟副都御史及按察使前后绣獬豸。朝带镂花金圆版。馀皆如文二品。
武三品朝冠,冬用薰貂,补服前后绣豹。馀皆如文三品。惟朝服无貂缘及无端罩。一等侍卫戴孔雀翎。端罩猞猁狲,间以貂皮,月白缎里。馀如武三品。
文四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蓝宝石一,上衔青金石。吉服冠顶亦用青金石。补服前后绣雁,惟道绣獬豸。蟒袍通绣四爪八蟒。朝带银衔镂花金圆版四。馀皆如文三品。
武四品补服,前后绣虎。馀皆如文四品。二等侍卫戴孔雀翎。端罩红豹皮为之,素红缎里。朝服冬、夏均翦绒缘,色用石青,通身云缎,前后方襕行蟒各一,腰帷行蟒四,中有襞积。领、袖俱石青妆缎,馀如武四品。
文五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水晶石。吉服冠顶亦用水晶。补服前后绣白鹇,惟给事中、御史绣獬豸。朝服色用石青,片金缘,通身云缎,前后方襕行蟒各一,中有襞积。领、袖俱用石青妆缎。朝带银衔素金圆版四。馀皆如文四品。
武五品补服,前后绣熊。馀皆如文五品。惟无朝珠。三等侍卫戴孔雀翎。端罩黄狐皮为之,月白缎里。朝服冬、夏俱翦绒缘。馀如武五品,惟得用朝珠。
文六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砗磲。吉服冠顶亦用砗磲。补服前后绣鹭鸶,朝带银衔玳瑁圆版四。馀皆如文五品,惟无朝珠。五品官以下,惟京堂、翰詹、科道得用貂裘、朝珠。六品官以下,惟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国子监所属官,坛庙执事、殿庭侍仪得用朝珠。
武六品补服,前后绣彪。馀皆如文六品。蓝翎侍卫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上衔砗磲,戴蓝翎。端罩、朝服、朝珠均同三等侍卫。馀如武六品。
文七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水晶一,上衔素金。吉服冠顶亦用素金。补服前后绣鸂鶒,朝带素圆版四。蟒袍通绣四爪五蟒。馀皆如文六品。
武七品补服,前后绣犀牛。馀皆如文七品。
文八品朝冠,镂花阴文,金顶无饰。吉服冠同。补服前后绣鹌鹑。朝服色用石青云缎,无蟒。领、袖冬、夏皆青倭缎,中有襞积。朝带银衔明羊角圆版四。馀皆如文七品。
武八品补服如武七品。馀皆如文八品。
文九品朝冠,镂花阳文,金顶。吉服冠同。补服前后绣练雀。朝带银衔乌角圆版四。馀皆如文八品。
武九品补服,前后绣海马。馀皆如文九品。
未入流冠服制如文九品。
⑶ 清朝官员的帽子上面为什么都会有一个珠子呢
清朝官员帽子上的珠子可不能小瞧了,这可是官场地位高低的象征。红宝石珠子代表一品官员,珊瑚珠子代表 二品,蓝宝石三品,青金石四品,水晶五品,砗磲六品,素金七品,阴文镂花金八品,阳文镂花金九品。顶无珠者,即无品级。这都是清朝的礼仪。
所以清朝官员的帽子的装饰并不简单,它体现了清朝礼仪制度,体现封建皇权等级制度。清朝官员的帽子,是由皇帝赏赐才行。在清朝的时候,人们常说,你可要保住你的乌纱帽哦,皇帝也会常常用乌纱帽威胁他的臣子。因此如果有幸能看到清朝官员的乌纱帽,你就可以分辨谁是老大了,哈哈。
⑷ 古代官员头上戴的帽子上顶的石头是啥做的有什么讲究
官员帽顶镶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东珠),但珍珠数量有严格区别,即官衔愈高,珍珠数量愈多,但最多不超过9颗,具体规定:亲王朝冠饰东珠9颗,邵五朝冠饰东珠8颗,贝勒朝冠饰东珠7颗,贝子朝冠饰东珠6颗,镇国公朝冠饰东珠5颗,辅国公朝冠饰东珠4颗,候朝冠饰东珠3颗,伯朝冠饰东珠2颗,子朝冠饰东珠1颗,其余非高官厚禄的没有资格使用东珠。
官员戴的官帽又称大帽,共有两种:一为冬季所戴,称“暖帽”;一位夏季所戴,名“凉帽”。根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后来北洋舰队则较为特殊,一年四季均为暖帽)。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质,也有缎质、呢质、布质,视气候而变,暖帽中间装饰有用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俗称“红缨”。帽纬之上装有顶珠,按品级而异,无品则无顶。凉帽为圆锥形,用藤、竹、篾席、麦秸等编成,外裹绫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湖色及黄色。凉帽顶上也装有红缨、顶珠,制同暖帽。另,凡戴官帽,都需在顶珠之下,装一支两寸长的翎管,用来安插翎枝。
⑸ 古代官员帽子顶上有个小珠,价格让人望尘莫及,究竟多贵
首先古代官员帽子上有一个小珠子,这个官员是指的清朝官员。价格如果按照红色宝石的价格来换算的话,鸽血红宝石1克拉相当于1万块钱左右。
除了官帽上的珠子,官帽的整体制作材料没有特别昂贵。但是官帽也是一个象征,这些官员等级越高,佩戴的官帽也就级别越高,也就是说官帽上的珠子也就相应价格更高。
⑹ 清朝官员的帽子上总戴着一颗珠子,这颗珠子究竟有何来头
清朝官员的帽子上总戴着一颗珠子,这颗珠子是代表了官员的品级,官职越高的官员就可以拥有更珍贵的珠子。所以说清朝官员上面的帽子并不是可以随便戴的,因为它是非常讲究的,并且有严格的官职的限制。从官员的帽子上面的珠子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官员的品级。
在清朝官员的帽子上面其实有一根翎管,它是专门用来固定这个珠子的。但是在固定珠子的时候还需要使用一种动物的羽毛,如果是品级更高的官员就有资格使用花翎,这也是一般的官员不可以使用的。毕竟在古代的时候能够佩戴花翎的官员肯定是君王赏赐的,有功勋的人才有资格佩戴。
所以说古代的时候官员帽子上面的任何装饰都是不能随便佩戴的。如果佩戴错误的话,或者自己使用其他的宝石的话,被君王发现了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很可能小命不保,因此官员们不敢随便自己更换材质。
⑺ 清代官员帽子上面的宝石是分等级的,每个等级用的是什么宝石
清朝官员的等级可以通过帽子的点缀品来区分,品级越高的官员,佩戴的帽子的点缀品就越高级!
首先,是一品官员,古代的一品官员非常少,即使立下了战功!也不过是二品官员!古代的一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级干部。所以一品官员佩戴的东西也非常贵,是非常名贵的红宝石。不过,大多数佩戴的红宝石的颜色就是玫瑰红,蔷薇红,大红和暗红。佩戴血红、鸽血红为宝石的帽子的几乎不存在!在京城,只有太师太保,太傅殿阁大学士才有资格。从一品官员佩戴的宝石就要差一点,不过,也只有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等可以佩戴,当然,除非有非常大的官濑或者年纪非常大,否则一般人也到不了这个官职!在外省做官的只有总督才有这个资格,他们都是从一品的封疆大史,在地方上呼风唤雨,位列第一。
五品官员佩戴水晶及单眼蓝翎。
六品官员佩戴砗磲及单眼蓝翎。
七品官员佩戴素金及无眼蓝翎。
八瓶官员佩戴阴纹缕花金及无眼蓝翎。
九品官员佩戴阳纹缕花金及无眼蓝翎。
无官品者佩戴无眼蓝翎。
⑻ 清代官员帽子上的那个“顶珠”,究竟是什么
顶戴花翎,帽子最高处的“顶珠”,是清代官员身份的象征。
1.八品、九品——镂金
清代八品、九品官员都用镂花金顶。不同的是,八品用阴纹镂花金,而九品为阳纹镂花金。
2.七品——素金
七品官员,使用的也是金顶。不同的是,七品顶珠为素金。
3.六品——砗磲
4.五品——水晶
五品官员顶珠为水晶。水晶是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硅结晶,属贵重矿石。
5.四品——青金石
四品官员的顶珠为青金石,在中国古代称为“缪琳”、“金精”、“青黛”等。
6.三品——蓝宝石
三品官员使用的是蓝宝石,相比一品官员的红宝石,蓝宝石的产量和种类要多一些。
7.二品——珊瑚
8.一品——红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