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能给我几个五六十年代的男人名字,要土!
解放前五六十年代的男人名字带有:“富、福、贵、财”较为流行。
解放以前,人们把富贵作为生活的最高标准,所以很多人给孩子起名都带有富、福、贵、财、祥等。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很多人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因此,在那个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年代,“狗剩”、“拴住”之类在当今难以登得厅堂的名字,成为了活命的寄托。
1、1949年后:出生了很多“国庆”。
2、1950年代:“援朝”、“卫国”见证硝烟。
3、1960年代:“跃进”、“胜天”如火如荼。
取名的注意事项
1、注意地域性的特点
中国土地非常辽阔,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特点,而在给小孩取名上面也具有这种特点,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因为其身居靠海的地方,有以海谋生,所以在取名用字多选“海”字,如李海、孙洋、李东海等;
2、注意时代的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在给小孩取名上面体现了时代的变化特点,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人们以建设国家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所以在取名的时候,会出现像建设、国庆、建国、解放等名字;而之后到来上世纪60、70年代,思想大跃进,开启了文化大革命;
所以起名也以援朝、跃进、保国、卫红、红兵、革命等名为主;到来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名字中经常出现宇、巍、伟、波、豪等字;上世纪90年代后至今,又因为网络的兴起,受到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起名开始出现爆款,如浩然、子轩、紫萱等名字。
这位朋友,选择代帽子问题应该根据脸形,五十岁颜色应该稍淡点,如果方便最好代到实体店。如果能帮助到你。希望你采纳
❸ 五六十岁男的夏天戴什么颜色的帽子好看
灰色,黑色,白色,只要不是很张扬的颜色都可以。定要注意和衣服配起来。
❹ 介绍一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通人
那时候的普通人是非常的朴实的,一心为了劳作,为了建设祖国奋斗事业。
❺ 六七十年代的这种帽子叫什么
1965年6月1日,全军取消军衔制,同时装备65式军服,55式军官大檐帽、水兵帽、无檐帽都被取消,全军单军帽只有一种———解放帽,佩戴全红五角星帽徽。从这时起至1974年5月1日,是解放帽的“鼎盛”时期,因为全军官兵不分军种、不论男女,统统都戴解放帽,解放帽因此成为65式军服的重要标志。当时美联社的一条消息称,这一时期中国军队服装的特征是戴解放帽。
❻ 五六十年代穿什么衣服
以蓝灰为主
❼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服饰特点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服饰特点是:着装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着装上强化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着装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这一方面与经济水平的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集体政治意识的反映。民主、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等时代精神在服装上的体现是简朴和实用。
中国五六十年代,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人们追求列宁装,意味着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动美、心灵美为社会所认同。女装流行代表是俭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
列宁装的普及率最高,年龄适应性最广,开始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在中国却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这一男性政治领袖的着装,携带着革命的政治意识,悄悄接近并包裹了女性的身体。
列宁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个革命的进步的城市女性的恰当穿着不是旗袍,列宁装这种沉稳厚重中性化的女装统领了建国初的服装市场。
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列宁装或多或少带有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腰带的作用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现。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列宁装在广大的解放区的女同志中间就十分流行。
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朴素干练、英姿飒爽。
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君、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曾是“列宁装”的模特,劳模的示范,带动了时代的风尚潮流。
直至中国与苏联交恶,列宁装方逐渐退潮,为春秋两用衫和军便服所取代。
❽ 香港人 特别是男性 以前出门时为什么都会戴帽子大概六七十 七八十年代
当时香港由英国统治,然而欧美等国家的 男性,从政客、商人到演 员都要戴帽子。基 一时风尚的起落很难 说清楚原因。帽子在那个 年代被视为身份的象征, 有钱人固然要戴好帽子, 穷人出于体面也得花大价钱在帽子上。比如二〇年代在匪帮社团 里流行的 Fedora 就跟帮派之间的炫富攀比文化有很大关系。而美 国黑人在五六十年代开始争取社会地位的时候也是对帽子极为重 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