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知县帽子图片

知县帽子图片

发布时间:2021-07-03 16:42:58

⑴ 清朝官员帽子图片

图像我没有,自有人会传上来,但是我知道的是,从顶珠和花翎可以看出来品级。
一品二品的顶珠是红色的,就是所谓的红顶子,比如胡雪岩被叫做红顶商人,就是他的官职是二品(虽然是虚衔);三品开始往下,顶珠就是蓝色的了,就是所谓的蓝顶子。常朝的时候总有个词“顶翎辉煌”,就是形容上朝的官员的官帽子的。官职太小的,就无所谓红蓝了,反正红蓝两色都不能用。
至于花翎(通常是孔雀翎),一般文官二品以上带花翎,二品以下没有,特殊的赏带花翎除外。至于花翎是几眼,根本就没有定制,是赏带的
具体的顶珠情况: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这两个是红色),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这两个是蓝色),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

⑵ 古代做官的帽子图片

⑶ 古代员外帽图片

这是“寿”字 在古代,很多织物和瓷器上都有这个“寿”字,是一种美术异体字,作用是保佑祈福 可以参见一些书法作品“百寿图”,里面有

⑷ 中国古代官的帽子 唐朝的多讲一些,最好有图片,重量,大小...... 好的有200悬赏 急!

别的朝代的真不清楚,唐代的可以说一下名称。至于图片,网络一下名称就能出来了。
1. 武弁,即笼冠。天子加金附蝉、下巾帻;侍中、中书令加貂蝉。诸武官府卫领军九品以上戴用。
2. 弁服,以鹿皮制成,天子12琪(琪即白玉珠),玉簪导;皇太子9琪,犀簪导。文官九品公事所服,通用乌纱制成,一品9琪、二品8琪、二品7琪、四品6琪、五品5琪及犀簪导,六品以下去琪,至玄宗时废而不用。
3. 翼善冠是唐太宗制作的一种冠式,形似幞头。以转角相交于上,开元十七年便废而下用。
4. 远游冠,3梁,金附蝉9首,犀簪导,其余同通天冠。皇太子、亲王戴用。宗室封王者用时去附蝉。天子杂服有时也戴,为5梁。
5. 进贤冠,为文官的冠式,戴时加于黑介帧上。三品以上3梁,五品以上2梁,九品以上1粱。
6. 法冠,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的冠式,又名獬豸冠。其冠制与进贤冠大致相同,上加两颗真珠,作一角或二角形。
这是我从《中国古代服饰》作者王明泽,看到的,里边还有其他朝代的介绍,不过都是文字描述。网上可以下到。
《中国古代服饰史》周锡保,这本也不错。
《中国服饰史教程》孙世圃,这本里边有小图,不过也不是都有。

⑸ 秦王的帽子是什么样的,图片

皇子的帽子自然跟普通人戴的不一样,它也不叫做“帽子”,他有个特定的名称叫做“冕”,珠帘叫做“藻”“旒”。

⑹ 一只狗头带县令帽子图成语

衣冠禽兽
yī guān qín shòu
【解释】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作贬义。用于形容行为卑劣的人。一般作主语、宾语。

【正音】冠;不能读作“ɡuàn”。

【近义词】无耻之徒、社鼠城狐、牛鬼蛇神

【反义词】正人君子

【辨析】~和“沐猴而冠”都有“貌如人;实似兽”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偏在内心;指人的心肠凶狠、歹毒;“沐猴而冠”偏重在行为;指人行为卑劣。②“沐猴而冠”可比喻像禽兽一样的人;~不能。

【例句】他满口仁义道德;却虐待他年过八旬的老娘;真是个~。

⑺ 各个朝代的官帽

1、秦朝的官帽高度较低,但很讲究簪的花纹,显示了身份地位。

(7)知县帽子图片扩展阅读:

帽子是古代“头衣”的一种,并且是最古老的一种“头衣”,官帽是官吏的制帽,与“便帽”相对。各朝代的官帽形象均有所不同,但均是一个官僚体制的外化。

东晋官帽

东晋成帝咸和九年时,成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黑纱制成的帽子,叫“乌纱帽”。 后来,南朝宋明帝时,有一位叫刘休仁的,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扎边的帽子,亦称做“乌纱帽”。当时,帽子的形状也不固定,有的卷成荷叶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还伸出两个黑纱“耳朵”。

唐代官帽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这说明唐朝时候,乌纱帽仍然是作为“常服”的帽子。

明代官帽

乌纱帽成为官员专用的帽子并作为官员的代称,则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规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成为只有当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问津了。乌纱帽的产生时间有几种说法,有人说是唐朝,有人说是宋朝。

乌纱帽起初是用藤编织,以草茎为里,纱为表,再涂上漆。后来官员用乌纱帽时,由于纱经过涂漆后坚固而又轻便,于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纱帽上“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只帽翅,这两只帽翅从宋太祖时开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站班时互相交头接耳。如果交头接耳,两只帽翅相触,很可能会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发现。

清代官帽

到了清朝,乌纱帽虽然不再用,可是“乌纱帽”仍成了人们口头上称呼官员的代名词了。

清朝官帽又可以分为朝冠和吉服冠:朝冠,顾名思义是上朝时戴的,顶子分为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用所饰的珍珠(东珠)的数目来加区别。

亲王冠顶装饰有10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贝勒冠顶装饰有7颗东珠,贝子的冠顶装饰有6颗东珠,镇国公冠顶装饰有5颗东珠,辅国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顶均装饰有4颗东珠。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3颗,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2颗,一品官冠顶装饰有东珠1颗。一品以下不能镶嵌东珠,改为其他小宝石。

参考资料:网络-古代官帽

⑻ 七品知县带什么帽子

状元帽乌纱县官帽知县帽凤冠霞帔男士帽县官帽狄仁杰乌纱帽

⑼ 龙骨 瓷古代县当县令的帽子上

龙骨在船、汽艇或是小舟的是最重要的承重结构。它位于船的底部。在龙骨的上面有横过的船肋加固。船首和船尾,龙骨绕过艏柱。龙骨通常是船壳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龙骨的铺设是造船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除了承重外,龙骨还有流体动力学上的作用。它扩大了船的侧面面积,提高了船在水中的并联阻抗,防止了侧风转向。这对逆风航行尤为重要。在帆船,龙骨会受到中部或是骨架边的斜撑的支持。龙骨还对船的重量稳定有重要作用,减少了船的倾斜或是反向转动。另外,龙骨也是人类脊椎骨的代称。在有龙骨的帆船中,它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用来防止帐船横向漂移,另一个就是把保持帆船的稳定,起到压舱物的作用。帆船龙骨的样子看起来跟中插板比较像,而且有一个它的第一个作用跟活动船板也是一样的。它和活动船板最大的不同是它一般是用很重的材料制做的,从而起到了稳定船身的作用。大多数帐船龙骨是固定的,如果是活动的话,一般也是用绞盘来收放的。

与知县帽子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针织外套袖子搭配衣服 浏览:250
pierrecardin羽绒服多少钱 浏览:907
怎么自己在家给皮带打眼 浏览:50
高筒袜穿什么裤子 浏览:200
巅峰男士内裤 浏览:350
男士西服领风衣搭配 浏览:905
普拉达官网男装外套 浏览:672
如何自制甄嬛的帽子 浏览:13
怎么避免羽绒服领子沾上粉 浏览:832
轻熟女服装搭配冬装 浏览:205
女装加绒牛仔裤批发 浏览:78
橙色鞋适合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601
高领衣男童 浏览:200
欧美大牌男装阿里巴巴批发 浏览:559
男白色衣搭什么外套 浏览:113
小女孩套头衣编织最新款 浏览:306
灰色裤裙配什么外套 浏览:842
泳衣搭配丝巾好看 浏览:509
黑长外套配什么衣服 浏览:504
裤子的穿着体验 浏览: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