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银镯子怎么辨别年代
1.首先我们判别时间段,也就是是否称之为“老”(物件),一般以1945年,也就是建国前后为基准;
2.判断年代,如特殊标志比较好断别,例:1945年后,最常出现在银饰中的图案,五角星,麦穗,和平鸽,字有:保卫祖国,先进少年,和平等等。
1945年后,我们以时间段民国初期至民国晚为例:文明女界,自由,三民主义等等
清代,如福建盛行高浮雕为典型代表等
其实判别就是看它的花纹及落款(字样),师傅的工艺及刀法,看的久了自然知道一个大概的时间段。
我以前刚玩儿的时候最喜欢问我哦妈的也是这个问题:你到底怎么判断它是不是老货啊?
经典回答:你看多了不就知道了?
orz………………
【欢迎大家指错补充~~~无聊ing~~~】
B. 这是老辈传下来的帽子上的银饰,请问值钱吗
提问中讲到的银饰应为银帽花。
金银帽花通常在女式帽上较为常见,男式帽的帽花常见材质的是翡翠、珊瑚和玛瑙。
帽花实际上也代表一定的等级,黄金、翡翠、珊瑚帽花通常为官宦人家和富贵人家佩戴;银帽花、玛瑙帽花在普通家庭较为常见。
男士帽花在建国后已经基本上没人佩戴,但女式帽花直至上世纪末还有老人在佩戴。
银帽花最常见的是民国时期制作。市场价格不高,这种人家使用的帽花交易价格一般只在100元左右,交易价值不大。还是留存着作为对老辈的念想为好。
C. 请辨别老银镯子的年代~
1、看磨损度:
佩带过的老银饰品是一定有磨损的,磨损的程度或轻或重,而仿制品则无磨损是最重要的鉴别依据,仿制品可以仿出黑锈,但仿不了磨损度。
2、看黑锈:
老银饰表面的黑锈又被称作"包浆"时间长了银会变黑,用牙膏可洗刷掉,而仿制的黑锈极易脱落,还会沾在手上.这个不作为重要依据,因为不少老银饰品收来时是经洗白过或别人长期佩戴过的,这样的就没有黑锈,但还是有磨损度。
3、看纹样:
各个时代以及不同地区的银饰纹样是有所不同的,这需要一定的经验来辨别。
4、看款识:
一般来说出自旧时正规银楼的银饰打有银楼字号,但不全是这样;另还有相当数量的个体艺人,他们挑着工具走村串户,为各族群众加工制作各式各样的银饰品,这些银饰品没有款识,工艺还是相当不错,甚至有些银饰比正规银楼的还要精致。
5、用火烧:
火烧白银会变黑红,仿制的白铜或铝合金则不会.镀银制品时间长会露出"本色"。
D. 家里有个老的小孩帽子,镶了很多银的,这种帽子有收藏价值吗值钱吗
老的小孩帽子,镶了很多银的,这种帽子真品有收藏价值;真品值钱的;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E. 老银的介绍
首先,“老银”不是什么“银”。很多人误以为“老银”就像“泰银”、“苗银”、“藏银”一样的是一种银的分类,或是以为“老银”就是“民间工艺银饰”、“少数民族银饰”、“仿旧银饰”。其实“老银”不是这样定义的! “老银”笼统的来说就是很“以前”的人使用过或是戴过而留下来的古董银制品。
F. 老银怎么辨别好坏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辨别
1、听声音
老银手镯是比较柔软的,如果撞击在硬物上,会发出疲软的声音,而其它的金属声音比较清脆。
2、对比硬度
老银的硬度比较低,纯度越高的银饰越容易掰折,可以用针划一下,如果表面留下痕迹,那么基本可以判断为银,如果针头打滑表面没有痕迹,那么就要小心一下真假了。
3、看标志
真的老银都会有S999、S990、S925等标志,用来表示老银的含量,S925表示银的含量为百分之92点5,通常用来做时尚饰品的银子就是S925,S990主要用来做手镯、小孩子的童锁等。
相关区别
925银:是指含银92.5%的银,在国际标准上被公认为纯银标准。100%的银较软,制作时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俗称“变色”
素银:行业上把没有外镀白金(即白铑,行业上称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素银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氧化。市面上出售的925银有很大比例的产品为了降底成本,都是素银。镀金后可延缓银在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
泰银:泰国特产,标准也是925的银含量。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种“古”“旧”的“古银”效果。比起925银外镀白金的银饰,由于大众基础不够广泛,相对925银来讲,价格要较底一些。
G. 老银首饰的真假该如何鉴别
(1)查硬度
银首饰成色越高质地越柔软,表面越洁白光润。以60克左右的银镯子为例,如用手一拉就开,没有弹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点弹力,成色约在80%-90%;如弹力较大,成色则在70%以下。
(2)看茬口
把银饰品剪开或折开,看其茬口的颜色。如饰品柔软,茬口粗而柔,稍带微红,成色约在95%左右;如用手弯折较硬,茬口白而带灰,或略有微红,成色约在90%左右;如硬度较大,茬口淡红色、黄白或带灰色,成色约在80%左右;如弯折坚硬,茬口呈微红、微黄、土黄等色,成色约在70%左右;如茬口红中带黑,或黄中带黑,成色在60%一下。
如果有用请采纳,谢谢!
H. 老银帽正狮子有什么寓意
狮为百兽之王,在民间传说能辟邪的,尤其是再小孩子的服饰上非常多见的。所以就使用在小孩子的服饰里非常普遍。
I. 如何鉴别老银器
观制作工艺辨时代特征
旧银器一般可分为银器物和银饰物两大类。我国的银器制作最早出现在商朝,到了西周,银器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的银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比以前有了明显变化。
唐代人对银的崇拜与追求可以说达到了狂热程度。此时的银器不但数量可观,制作工艺也达到最高峰。
宋时银器从宫廷走向民间;元代时间较短,存世的银器也不多。明清两代,中国银器的制作技术不仅在质量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工艺上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技法,这个时期所制作的银器,精致、端庄、典雅,其器型也更加多姿多彩。比如首饰挂件、实用器皿等,因而深受皇室贵胄、庶民百姓的喜爱,被视为富贵的象征。仅儿童胸前银牌、银锁上就有“喜上梅梢”、“童子抱莲”、“天官赐福”、“状元及第”、“五子登科”、“连中三元”、“金玉满堂”、“双龙戏珠”、“丹凤朝阳”、“长命百岁”等诸多图样,无不象征着吉祥,寄托着祝福。
鉴别老银器,款识需注意
银器与其他工艺品一样,同样存在鉴定真假的问题。银器尽管所用材质纯度不一,但必须是用含银80%左右的材质制成。而确定真伪的最佳方法是款识。一般来讲,宋以后的银器上开始有款,银器上的款多为“纹银”、“足纹”、“足银”等字样。凡是带有此款的均为纯银器。其次,银器上还常有银楼、银匠等名款,然而有些非银器上也打有“足纹”、“足银”字样,但字体极不规范,这是制假者造的假款,往往打在铜镀银器上。另外,要正确区分纯银器与镀银、包银器,这可从银器重量、外观上加以鉴别。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用新工艺制造出许多“白花花”的金属或涂料,以此制成的器皿在外观上极像银器,但多是一些合金或化学制品。
业内人士分析说,随着近年来人们怀旧及崇古心态的萌发,同时也随着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理性回归,各地拍卖公司也开始积极推出旧银器拍卖,致使旧银器价格出现了上涨趋势。
目前,一只清早期小银盒,在国外拍场上可以拍到1000多美元,但在国内的古玩市场上,四五百元人民币就可购到。由此可见,现在吸纳旧银器正是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