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帽子打一成语

帽子打一成语

发布时间:2021-06-28 12:14:14

① 和尚带帽子,(猜一成语)

无法无天wúfǎwútiān
[释义]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近义] 胡作非为 为非作歹
[反义] 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胡作非为”都指肆无忌惮地做坏事;有时可以通用。但“胡作非为”程度略轻一些;只形容肆无忌惮的干坏事。
[例句]
①这伙拦路抢劫杀人的犯罪分子猖狂至极;简直~。
②我听阿英谈起过;朱老虎这个喝人血的禽兽;简直是~。

② 看图猜成语两个帽子一大一小的答案

两个帽子一大一小的答案是官官相护。这是两个乌纱帽子上下叠在一起了,上面的一顶要大很多,下面的就要小一点,帽子就是经典的中国古代的当官用的帽子了。

官官相护

【词语解释】 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近义词】党同伐异、狼狈为奸、官官相卫、结私营党、朋比为奸、诛除异己

【反义词】刚正不阿、赏罚分明

拓展资料

造句

1 这本小说揭露了旧社会官官相护的现象。

2 旧社会官官相护,广大劳动人民有冤无处申。

3 旧社会的统治阶级,大多数都是官官相护,老百姓有冤也无处伸。

4 此案由于牵连甚广,官官相护,嫌犯至今仍然逍遥法外。

5 封建衙门都是官官相护,没有百姓说话的权利。

③ 一个人头上有一顶帽子 并举着双手打一成语

成语为:

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指激于义愤。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正音】发;不能读作“fā”;冲;不能读作“chònɡ”;冠;不能读作“ɡuàn”。

【辨形】冲;不能写作“忡”;冠;不能写作“寇”。

【近义词】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反义词】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

【例句】战士们看到班长牺牲了;一个个~;发誓为班长报仇。

【英译】beinatoweringrage

拓展资料:

【成语故事】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这块壁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壁交换15座城池。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
“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壁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理。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壁出使秦国。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现在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壁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已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壁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④ 人踩帽子打一成语

成王败寇
chéng wáng bài kòu
【解释】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出处】柳亚子《题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董狐。”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

【近义词】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例句】柳亚子《题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董狐。”

⑤ 微信成语猜猜看一个大帽子一个小帽子打一成语

谜底:官官相卫,官官相护。

串通一气
chuàn tōng yī qì
【解释】相互勾结,一个鼻孔出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结构】复句式。

【用法】含贬义。用于坏人。一般作谓语。

【正音】通;不能读作“tònɡ”。

【辨形】串;不能写作“窜”。

【近义词】沆瀣一气、臭味相投

【反义词】互助有爱

【例句】这个物资科长与盗窃团伙内外勾结;~;肥了他自己;可把咱们公司坑苦了。

⑥ 上大帽下小帽打一成语

官官相护
guān guān xiāng hù
【解释】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好也,你两个官官相为我死也!”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主语、分句。

【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官;不能写作“宫”。

【近义词】党同伐异、狼狈为奸、官官相为

【反义词】刚正不阿、赏罚分明

⑦ 看图猜成语两个帽子是什么成语 帽子答案解析

官官相护。【词语解释】 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解析:两顶官帽,上面官帽将下面的官帽包住(相护),故分析得出官官相护。

(7)帽子打一成语扩展阅读

官官相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uān guān xiāng hù,意思是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官僚主义。出自: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

出处与详解

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1、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好也,你两个官官相为我死也!”

2、《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既是太师府中事体,我只道官官相护,就了其事。却如何从新又要这个人来,却不道是生菜铺中没买他处!”

3、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你想,抚台一定发回原官审问,纵然派个委员前来会审,官官相护,他又拿着人家的失单衣服来顶我们。

近义词

党同伐异狼狈为奸、官官相卫、结私营党、朋比为奸、诛除异己

⑧ 一节竹子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打一成语

出类拔萃

⑨ 张xx李xx头上一顶帽子打一成语

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

成语解释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成语出处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成语繁体 张冠李戴
成语简拼 zgld
成语注音 ㄓㄤ ㄍㄨㄢ ㄌㄧˇ ㄉㄞ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冠,不能读作“ɡuàn”。
近 义 词 破绽百出、似是而非
反 义 词 无可非议、毫厘不爽
成语例子 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沈从文《边城》十四)
英语翻译 confuse one thing with another
日语翻译 张(ちょう)の帽子(ぼうし)を李(り)に被(かぶ)せる,ちぐはぐなこと
俄语翻译 валить с больной головы на здоровую <всё перепутать>
其他语言 <德>Zhangs Hut auf Lis Kopf setzen--jn mit jm anderen verwechseln<法>coiffer Pierre chapeau de Jean <confondre deux choses>
成语谜语 乱扣帽子;错把李逵当张顺
歇 后 语 张三的帽子给李四

⑩ 两个黑帽子打一成语

如图

与帽子打一成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短款的衣如何搭配 浏览:522
女装手提袋塑料袋 浏览:638
宝蓝色白条裤子怎么搭配鞋子 浏览:50
古代各阶级帽子 浏览:60
保暖内衣加厚老品牌排行榜 浏览:494
粉帽子牛仔外套好看吗 浏览:131
5岁宝宝总是拉裤子怎么办 浏览:571
他想买一件裙子吗英语怎么说 浏览:279
boy冬装衣服正品一般多少钱 浏览:315
婴儿衣的英语怎么 浏览:889
穿校服的日漫有什么意思 浏览:992
想买外套的图片 浏览:317
2个xl女士是多大尺码裤子 浏览:110
这件裤子很常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792
高帮鞋校服搭配 浏览:8
秋天穿裙子怎么搭学生 浏览:664
红色羊皮衣长霉斑有黑色印怎么办 浏览:451
黑色波点衬衫搭酒红色裙子好看吗 浏览:633
有什么好羊衫男士 浏览:161
牛仔外套配发型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