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秘鲁地理,文化,景点,酒店等的书
首都 利马
面积 1 285 216平方千米
同北京时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晚5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
国际电话码 51
人口 2 480万
语言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克丘亚语、阿伊马拉语和其他30种方言在印地安人中通用
货币 印第
民族 主要是印第安人、印欧混血种人、白种人
宗教 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国花 葵花
国兽 骆马
国庆日 7月28日
与我国关系 1971年11月2日与我国建交
国家政体
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在秘鲁高原地区建立“印加帝国”。153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秘鲁人民同西班牙殖民军进行了近300年的英勇斗争,1821年7月28日宣告独立。
国会拥有立法、司法和监督职能。
自然概况
位于南美洲的西部,太平洋东岸。面积1 285 21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 254千米。境内多山,山地占全国面积的一半。滨海沙漠区,宽约30—130千米,为狭长的干旱地带,但由于多短小的河流,形成众多的绿洲;中部山区平均海拔约4 000米,山间多高原和盆地;东部亚马孙林区地面平缓,河网漫衍。较大的河流有乌卡亚利河、马拉尼翁河和普图马约河等,都属亚马孙河系。与玻利维亚交界处有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湖面海拔3 812米。
西部滨海沙漠区属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干燥而温和,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不足50毫米;中部山区气温变化较大,年降水量一般不足250毫米;东部亚马孙林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酷热而潮湿,年平均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
地下资源丰富,矿藏种类多。铋、钒等稀有金属及铜、银、铅、锌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此外还有大量的石油、金、铁、煤、水银等矿物。森林占全国面积的57%,天然林面积广大。东部地区多金鸡纳树和可加树。沿海水产丰富,盛产秘鲁沙丁鱼。各小岛堆积有大量的鸟粪。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4个省和1个直辖区。首都利马。
主要城市
序号 主要城市 所在地区
1 利马 利马
2 阿雷基帕 阿雷基帕
3 卡亚俄 卡亚俄
4 特鲁希略 拉利伯塔德
5 奇克拉约 兰巴耶克
6 皮乌拉 皮乌拉
7 库斯科
8 伊基托斯
人口民族
人口2 480万。主要是印第安人(41%)、印欧混血种人(36%)、白种人(19%)。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克丘亚语、阿伊马拉语和其他30种方言在印地安人中通用。
居民多信奉天主教(96%)。
民族节日
节日 日期
新年 1月1日
濯足节 3月23日
耶稣受难日 3月24日
劳动节 5月1日
农民日 6月24日
圣彼得和圣保罗日 6月29日
独立节 7.28-29
利马罗萨圣徒节 8月30日
安加莫斯战役日 10月9日
万圣节 11月1日
圣母怀胎日 12月8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经济文化
采矿和冶炼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其他工业有纺织、制糖、食品加工、造纸、造船等。主要产铜、银、铅、锌、原油等。农牧业增长较快,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米、麦类、甘蔗、棉花、马铃薯和咖啡等。鱼粉和鱼油产量居世界前列。旅游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 全国铁路总长2 000多千米,是南美洲最早修建铁路的国家。公路长7万多千米。有20多个海港和30多个航空港。
出口铜、铅、锌、银、铁砂、石油、鱼油、蔗糖、咖啡和羊毛;主要进口机械设备、原料、半成品及消费品。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日本、西欧国家和拉美国家。近年来向中国的出口有较大增长。
印加文化的发祥地,古代文化影响深刻。有各类学校。主要报刊是《商报》、《快报》等。秘鲁新闻社和安第斯新闻社是官方通讯社,电台和电视台众多,多为私人经营。
旅游指南
阿雷基帕:南部物资集散中心。原为印加古城,有古教堂和大学。有铁路和公路通外港莫延多和库斯科。有纺织、制革、食品等工业。
库斯科:南部山城,11世纪初为印加帝国首都,多古宫、寺院等古代遗迹。
钦查群岛:位于秘鲁沿海城市皮斯科附近,由3个小岛组成。是南美洲著名的鸟岛,据估计,仅其中一个岛就有600多万只海鸟。每天被岛上群鸟吞吃的鱼虾多达1 000吨。具有高度的经济价值,岛上有大量鸟粪。
纳斯卡巨画:西南部的纳斯卡镇附近谷地中的巨画,由人工“沟”构成。这些“沟”深度0.9米,宽为15厘米至数米,布满整个山谷。其中有些构成大蜥蜴、章鱼、鹰、蜘蛛、蜂鸟等动物以及仙人掌等植物的图案。这些图案一般都有几百平方米大,最大的占地5千平方米,每隔一定距离就重复出现,且同类动植物的式样几无二致。是谁创造出这些地上图画?刻制巨画又为了什么?这些至今还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开的人类文明之谜。
B. 维梅尔的帽子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维梅尔的帽子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
引言
在一幅绘画中,一名荷兰军官倾身向前,正对着一名面带笑容的女 子。在另一幅画中,一名女子站在窗口,掂量着几枚银币。在第三幅画 中,水果从瓷碗中滚出,滑落在一条土耳其地毯上。维梅尔的绘画作品 向来以美丽与神秘征服世人??这些描绘精巧的动人时刻背后隐藏着何 等奇妙的故事?正如卜正民在《维梅尔的帽子》中向我们展示的那样, 尽管这些图画的含义似乎十分私密,但它们实际上为世人打开了通往 一个迅速扩张的世界的大门。
军官戴的时髦帽子是用海狸毛皮制成的,当时的欧洲探险家从土 著美洲人那里用武器换取海狸毛皮。贩卖海狸毛皮的收益则为水手寻 找前往中国的新航线之旅提供了资金支持。在中国,欧洲人用秘鲁银 矿出产的银子,购买了数以千计的瓷器,瓷器成了这段时期荷兰画作中 最亲切的常客。
卜正民追溯了迅速成长的全球贸易网络,正是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让海狸毛皮、土耳其地毯和中国瓷碗同时出现在台夫特(Delft)的客厅 里。一位法国客人曾写道,荷兰码头“货品的半富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维梅尔的帽子》恰恰展示了荷兰码头的库存何等丰富,以及人们摱取 全球财富的迫切贪念如何完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改造,改造世界的彻底 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本书提供的半富内容,让我们对维梅尔的绘 画作品及其所描绘的年代有了全新的理解。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台夫特一景.......................................……
C. 推荐有关秘鲁的书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59060/
D. 奇怪的书有哪些
钢书
在南美洲巴西圣保罗市中心广场上陈列着一部钢书。这部共有1000页的奇书均用不锈钢薄板铸刻而成。书中记载着该市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专供国外旅行者参观阅读。
皮书
在伦敦图书馆里,珍藏着一批2000多年前盛行的羊皮书。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书是《世界末日》,它是用30万张又薄又亮的羊皮制成的。
木书
在朝鲜的一座右塔基层座内发现了一本印在木块上的经书,它的书页就像一块块小黑板,上面涂有一层蜂蜡。字是用尖嘴金属小捧刻写的,最后用绳子把“小黑板”装订成册。
可取暖的书
在伊拉克古城尼尼微的遗址,人们发现了一种8000多年前的古书。这批古书是用泥土烧制成的,每册25厘米~30厘米见方。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寒冷的夜晚,人们可以将它烧热后带上床,一面读书,一面取暖。
用黄金宝石装饰的书
在伦敦图书馆里,珍藏着一本用黄金宝石装饰的书。这本书的封面用铜、金、宝石做成,全书重100余公斤,书中有551个金字。1964年,有个日本人出400万法郎的高价想将它买走,但遭到了拒绝。
帽子书
秘鲁歌德伯泽人所读的书,看上去像一顶顶帽子。这种帽子书是用10多层布围成帽圈,然后每层布上都粘着书页,这样一顶帽子就相当于一本书。这种书的产生是由于当地人认为书是文明的象征,而且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把书当成帽子来表示对知识崇敬。
比针眼还小的书
日本印刷公司利用最新电子技术,出版了一本叫《花语》的书,重量只有0.0076克,而全书有100多页,与平常人的指甲厚度相等。另外,日本还出版了一本能从针眼中穿过的书。当然,这些书都是用肉眼无法阅读的。
木头图书馆
西德卡塞尔市的动植物博物馆里,有个“木头图书馆”,它总共收藏了546本书。这些书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乍一看像普通的大网络全书,实际上是由不同的灌木制作的。书背是树皮,上面钉有一块金色的标签,用拉丁文和德文注明了这种灌木的名称。这些书是18世纪德国艺术大师席尔德巴赫制作的。
没有书的书店
在刚果东北部亚米开齐人居住的地方,有一种店铺叫做“掌书店”,这种书店没有一本书。书店主人只雇佣了几名在当地被公认为有“才学”的人。想买书的人,只需说明要哪些内容的“书”,就会有了解这方面书的人走过来拉起你的手,用一种紫蓝色的草汁在你手上写下你所需要的内容,这就算你买到了这本书,最长的“书”可以从两个手掌一直写到臂的正面。这种“书”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如果不需要了,就到“书店”去,用一种褪色剂将原“书”抹去,再换新“书”。
会讲话的书
有人发明了一种会讲话的书,它是一个圆形的装置,大小就像一张唱片,在书的装订线底部装了一个视听器。这个视听器上有一只红外线灯,这只灯能放射出一道细小的光线,任何反射都能投影到带有电池的照片上来。
“读”这种书也很容易,你只要将视听器从左到右地移动就可以了。一条条黑色和白色的密码会随着视听器的移动交叉出现,这时在视听器里产生一种活跃的跳动,一只小型的扩音器来就会发出千奇百怪的声音,它把单词、句型和复杂的语言都通过扩音器告诉读者。
能流动的图书馆
波斯首相阿布鲁·加西姆·伊斯梅尔(938年~995年)是波斯著名的政治家、军人。他对图书的嗜爱堪称天下第一。据说他藏书竟达11.7万册。
1000年前,图书的数量、种类都很少,在那样的时代里,收集近12万册的图书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伊斯梅尔为此花费的时间和钱财就可想而知了。
伊斯梅尔首相因职务在身,经常到各地巡视,每到一个地方,让随从们把他的藏书按字母顺序排好,放在骆驼背上,同他一起旅行。这就是所谓的流动图书馆。据说每次要用400头骆驼才能驮得动他这个流动图书馆。
在旅行途中,首相一旦说他想看某某书,或者说他想看有关某方面的书时,看管这些骆驼的人就立即可以从骆驼背上找出这些书交给首相。
E. 秘鲁歌德伯泽人的书为什么看起来像帽子
秘鲁歌德伯泽人所读的书,看上去像一顶顶帽子。这种帽子书是用10多层布围成帽圈,然后每层布上都粘着书页,这样一顶帽子就相当于一本书。这种书的产生是由于当地人认为书是文明的象征,而且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把书当成帽子来表示对知识崇敬。
F. 请问这种帽子叫什么帽子!
英文叫Peru,因为是秘鲁人首先做的,中文叫护耳帽。
淘宝的格儿精品帽屋里就有这种。分手工的和机织的。
G. 巴西圣保罗市钢书有哪些奇特之处
在南美洲巴西圣保罗市中心广场上陈列着一部钢书。这部共有1000页的奇书均用不锈钢薄板铸刻而成。书中记载着该市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专供国外旅行者参观阅读。
在伦敦图书馆里,珍藏着一批2000多年前盛行的羊皮书。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书是《世界末日》,它是用30万张又薄又亮的羊皮制成的。
在朝鲜的一座右塔基层座内发现了一本印在木块上的经书,它的书页就像一块块小黑板,上面涂有一层蜂蜡。字是用尖嘴金属小捧刻写的,最后用绳子把“小黑板”装订成册。
在伊拉克古城尼尼微的遗址,人们发现了一种8000多年前的古书。这批古书是用泥土烧制成的,每册25厘米至30厘米见方。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寒冷的夜晚,人们可以将它烧热后带上床,一面读书,一面取暖。
在伦敦图书馆里,珍藏着一本用黄金宝石装饰的书。这本书的封面用铜、金、宝石做成,全书重100余千克,书中有551个金字。1964年,有个日本人出400万法郎的高价想将它买走,但遭到了拒绝。
秘鲁歌德伯泽人所读的书,看上去像一顶顶帽子。这种帽子书是用10多层布围成帽圈,然后每层布上都粘着书页,这样一顶帽子就相当于一本书。这种书的产生是由于当地人认为书是文明的象征,而且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把书当成帽子来表示对知识崇敬。
日本印刷公司利用最新电子技术,出版了一本叫《花语》的书,重量只有0.0076克,而全书有100多页,与平常人的指甲厚度相等。另外,日本还出版了一本能从针眼中穿过的书。当然,这些书都是用肉眼无法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