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西的简介50字左右
巴西即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1] 总人口2.01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历史上巴西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独立。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国名源于巴西红木。
2. 巴西的风俗习惯
1、社交礼仪
从民族性格来讲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
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际交往中大都活泼好动,幽默风趣,爱开玩笑。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都以拥抱或者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动中,他们才相互握手为礼。除此之外,巴西人还有一些独特的见面礼。其一,握拳礼。其二,贴面礼。其三,沐浴礼。
2、服饰礼仪
在正式场合,巴西人的穿着十分考究。他们不仅讲究穿戴整齐,而且主张在不同的场合里,人们的着装应当有所区别。在重要的政务、商务活动中,巴西人主张一定要穿西装或套裙。
(2)巴西帽子介绍扩展阅读:
地理位置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与南美洲任意一个国家接壤(智利、厄瓜多尔除外)。
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排行第五。
3. 维吾尔族花帽介绍
维吾尔族传统的帽子有三种—皮帽、单帽和花帽, 总称为“巴西克依木”。其中花帽最具民族特色, 其花色式样约二十余种, 各具地区、性别、职业、年龄等特点。如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多喜欢戴以巴旦木杏核图案为主的巴旦木花帽, 为黑底白花; 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男女老幼则喜欢红花绿叶、花大底空小、颜色火红鲜艳的吐鲁番花帽; 知识分子多喜欢戴奇曼花帽, 又称“奇曼塔什干朵帕”, 它以米字为骨架, 花枝叶交错, 花纹以枝杆连结或以线条分隔, 成多个正反三角, 菱形格局, 用冰裂纹或点线绣成底纹与主花相映衬, 色彩多为浅绿色底小红花; 维吾尔族姑娘最爱再尔花帽, 它用金银线盘绣, 所绣花多为立体。戴再尔花帽在阳光下行走, 花帽熠熠闪烁, 给人以华贵之感。做礼拜时戴的帽子称阿克多帕, 即白色帽, 以白色线扎花纹,维吾尔族妇女所蒙面纱或盖头, 多为咖啡色、黑色、灰色和白色。其头巾花色鲜艳,以红、黄、蓝、绿色为主。
最具维吾尔族民族特征的维吾尔族花帽, 式样繁多。因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爱好不同, 花帽的花纹图案式样都各不相同。但不论何种花帽, 其图案纹样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实等自然物象为素材, 加以艺术提炼而成。花帽中最负盛名的是南疆喀什地区盛产的男式巴旦木花帽。
关于巴旦木花帽还有一传说: 公元955 年, 黑汗王朝的苏里唐苏托克·布格拉接受伊斯兰教, 并定其为国教, 定“星月蓝旗”为国旗。公元1176 年, 由中国东北西迁的西辽(契丹) 人灭黑汗王朝, 改制国旗, 禁用“星月蓝旗”。莎车、和田、阿克苏、库车及中亚部分的人民不甘沦亡, 在黑布上绣制形似“半月星辰”的巴旦木花纹, 缝制成代表“星月蓝旗”的巴旦木花帽。这一传说, 既说明维吾尔人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又说明维吾人喜爱巴旦木花帽所孕含的宗教情结。
4. 巴西的文化特色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熔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其他地区的移民。在音乐舞蹈方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现。不管在艺术形式或通俗特色方面,巴西音乐均引起世人注目。
巴西的文化具有浓郁的拉美特色,极具风情,普遍的音乐舞蹈时尚(如:桑巴舞)多来自民间,主要受非裔所影响深远。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乐训练的人演奏。每年二月,嘉年华会时蜂拥而出的新歌曲,有许多题材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或是周遭发生的事情,透过个人演出表现多姿多彩的嘉年华会,正是巴西多重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
由于举国上下对足球的喜爱和及其男女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巴西有“足球王国”之美誉。巴西足球队传统队服为带绿色条纹的黄色上衣,蓝色短裤,白底绿条纹的球袜。新队服为带黄色条纹的深蓝色上衣,白色短裤,深蓝色底黄条纹的球袜。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欧式西餐。因为畜牧业发达,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类所占的比重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产黑豆占有一席之地。
拉美大国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简称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金砖国家之一、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里约集团创始国之一,南方共同市场、20国集团成员国,不结盟运动观察员,有“足球王国”的美誉。
巴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国土总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有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总人口2.01亿。
历史上巴西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独立。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
5. 巴西耐克帽子
我知道的有三款。分别是鸭舌帽短檐的
还有事机车帽。
上面有个是代巴西足球队徽的。
还有就是巴西的黄绿配色,没有队徽
100至150~具体的忘记了。
不过我是在专卖看的,不是TAOBAO上或者网络上的~
6. 巴西有哪些传统习俗
巴西联邦共和国简称“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北界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 伦比亚,西邻秘鲁、玻璃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巴西”之名,源于当地的一种著名“红木”的名称。1500年4月22日, 葡萄牙人两个德雷?阿尔瓦雷?卡 布拉尔航海抵达南美时,发现了这块无名大陆,便竖起一块刻有葡萄牙王室徽章的十字架,并为其取名“圣 士字架地”,同时寅布归葡萄牙所有。他们在这里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一种纹路细密、坚固耐用、色彩鲜 艳,既可作家俱,又可制染料,与东方红木类似的树木,人们把它取名为“巴西”。在葡萄牙语中,为“红 木”之意。因此,“巴西”一词便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地”这一名字,以后沿用下来竟成了国名。1969 年 10 月 30 日宣布为“巴西联邦共和国”。巴西全国面积851.1965万平方公里。人口 1.413 亿,主要由绝大多数的巴西人和极少数的印 第安人及外来移民等组成。巴西有24个州,3 个地区和 1 个联邦区。首都巴西利亚。货 币为“新克鲁扎多”。官方语言是葡萄言语。 巴西的社交习俗: 巴西的社交习俗: 巴西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巴西友人很质朴,性格爽快善谈吐; 心地善良又耿直,幽默风趣不粗鲁; 坦率、豪放喜热闹生来能歌又善舞; 足球运动嗜成癖,人人酷爱又关注; 待人友好又诚挚,热情礼貌世人瞩。
巴西人在生活日常礼仪细节:
巴西的男人一般都喜欢开玩笑,还习惯拍拍打打地同他人谈话。他们认为这样更能显出相互间的亲近和友好。
在巴西,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酷爱足球运动。恐怕不知道政府官员是谁的人到处可见,若不知道本国足球名星是谁的人极难找到。
他们在接受别人送礼时,总习惯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礼品包,然后致以谢意。如果他们到什么地方买了礼品,首先要把原来包装的纸剪掉一点。因为他们认为包装纸是管运气的, 不要把别人的好运气带走。
巴西印第安人区流行着一种奇特的礼节。客人来访第一件事就是请他们洗澡,客人洗的时间越长,就越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如果主人有急事要谈,主人则赔客人同浴,边洗边谈。
他们欢迎来自文明社会的客人仪式很奇特。首先同一个巫师向客人脸上吹气,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驱散文明人带来的疾病;接着是部落的男人泪流满面的发表演说,他们认为眼泪是对和平使者的欢迎;最后女人用唾液和树叶调制颜料,把客人的脸颊涂成红色或黑色,以表达他们的友好情意。
巴西赤道森林里的印第安人有不把自己的名字告诉陌生人的特有习俗。他们认为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会给自己带来损害。
巴西人很重视亲笔签名。无论写信、便条等,都要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以示尊重和礼貌。
他们特别喜爱孩子。交谈中尤为喜欢别人夸耀他们的孩子。
他们也极珍爱兰花,并将兰花尊为国花。他们认为兰供给是民族一切可贵品德的象征,视大而美的花形象征高瞻远瞩,坚实的花瓣象征坚毅刚强,富于变化的花色 象征知难而进和百折不挠。
他们偏爱“蝴蝶”。认为蝴蝶有美丽的形象,是一种吉祥之物。
巴西的纳坚斯第地区女子惯以带帽子表达情感。他们把帽子带的偏右,表示已婚;偏左表示未婚;帽子顶在前额,则表示遇到了不幸之事而心情沮丧。
巴西西北的车尼斯族,有“女姓至上”之俗。在那里,男子必须对妻子绝对服从,不得有违抗之意。
巴西的礼节礼仪: 巴西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最常用的礼节是微笑和施握手礼。在相见时,往往以拳礼相互表示问安 和致敬(行此礼要先握紧拳头,然后向上空伸出姆指)。
巴西人在与亲朋好友、熟人或情人之间相见时,大多都习惯施拥抱礼或亲吻礼。妇女之间最常用吻礼(在施礼时要脸贴脸用嘴发出接吻的吻声,以此来舒发她们的亲热之情,但她们虽吻而嘴却不接触脸)。
语言礼仪: 语言礼仪: 记住,葡萄牙语是巴西的通用语言。
称谓与问候: 巴西人不以表露感情为羞,在马路上也会相互拥抱。男人与女人见面和分手时一般总是握手为礼。妇女们相遇时,交换亲吻的方式是脸颊相贴,空吻一下。
与一小群人告别时,必须与在场的人一一握手。
7. 巴西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巴西人的穿着十分考究。不仅讲究穿戴整齐,而且主张在不同的场合 里,人们的着装应当有所区别。在重要的政务、商务活动中,巴西人主张一定要穿西装或套 群。在一般的公共场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衬衫、长西裤,女士则最好穿高领带袖的长裙。
绝大部分巴西人居住在东北、东南和南部各州及大西洋沿岸地区。通用葡萄牙语,吸收了不少印第安语和非洲语词汇,形成为巴西葡萄牙语。多信奉天主教。教会、教堂和修道院甚多,对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极大。多数节日都起源于天主教的宗教节日。
(7)巴西帽子介绍扩展阅读
巴西国旗
巴西国旗是由绿色作为背景,加上黄色的菱形,而在菱形上再有一个蓝色的圆形,圆形上有27颗以南十字星座为中心的白星,中央的一句葡萄牙语格言Ordem e Progresso,解作“秩序与进步”。巴西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0∶7。
绿色代表覆盖巴西国土的茂密丛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产资源。天球仪(蓝色)的下半部代表制定国旗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天空颜色。天球仪中画有以南十字星为中心的二十七颗星,则代表首都与二十六个州。
8. 巴西介绍
背景
在被葡萄牙统治了3 个世纪之后,巴西在1822年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至今为止,巴西已成为最大和人口最稠密的南美洲国家, 已经克服了超过半个世纪的以追求工业和农业以及内部的发展为目的的国家政府的军事干涉。通过开发广阔的自然资源和大的劳动力市场,如今巴西已成为南美洲的主要经济大国和地区领导人。非常不相等的收入分配仍然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国旗描述
绿色长方形中央为黄色菱形,菱形中央是咖啡色圆形。圆形为天球仪,白色绶带上书以葡萄牙文“秩序与进步”。天球仪上有白色五色星,象征国家的26个行政区。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森林,黄色象征矿藏和资源。
巴西国徽
巴西国歌
巴西国歌名为《巴西国歌》。1822年9月7日,巴西国王佩德罗一世在圣保罗附近伊匹兰加小河岸上以“不独立毋宁死”的口号,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而独立。史称这一口号为“伊匹兰加呼声”。但佩德罗一世登上王位后实行独裁统治,激起了人民起义,1831年4月7日被迫宣布退位,把王位让给五岁的儿子佩德罗二世。原巴西国歌是歌唱4月7日的胜利的;1922年独立100周年时,巴西国歌改为歌颂宣布独立“伊匹兰加呼声”:“在伊匹兰加平静的河岸上,响起了英雄民族的呼声;自由的太阳照耀着我们,在祖国上空大放光明。”
http://www.wle.org/train/havata/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9
9. 巴西国家介绍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国土的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
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
1985年1月,反对党在总统间接选举中获胜,结束军人执政。1989年,首次以全民直接选举方式举行大选。2002年10月,以劳工党为首的左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卢拉赢得大选,成为巴历史上首位直选左翼总统。2006年10月,卢拉赢得连任。
2010年10月,迪尔玛·罗塞芙作为劳工党候选人赢得大选,成为巴西历史上首位女总统,2014年10月赢得连任。2016年5月12日,罗塞芙总统因弹劾案暂时离职,副总统特梅尔出任代总统并组建临时政府。
2016年8月31日,罗塞芙总统遭国会弹劾,特梅尔正式接任总统。2018年10月,巴西举行总统大选,社会自由党候选人博索纳罗当选新任总统,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就职。
(9)巴西帽子介绍扩展阅读
巴西的对外关系:
巴西奉行国家独立、民族自决、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解决争端的外交政策,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加强联合国作用,积极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全力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巴西同192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美洲国家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美国家联盟、南方共同市场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七十七国集团等多边机制成员国,不结盟运动观察员。
巴西认为东亚和东南亚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重视发展同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和东盟国家的政治和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