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军人这样的帽子能听见指令吗
你想太多了,他们都是炮兵,所以不用耳塞,打仗时不用听,用眼看手势就行,印度人智商虽不高,打仗的事,他们也不会开玩笑的。
② 英雄无敌5里英雄怎样学到终极技能
对于印度阿三被评为最好出终极技能的人选之一,就用她进行了一翻研究,发现人物的技能出现不是绝对固定的,为什么说不是绝对固定呢,大个比方,英雄升第一级的时候,出现的技能不是固定的,但是也就两种组合(目前我发现的),我测试了一下,无论出现哪种都可以出终极技能,只是学习的步骤就不一样了,现在把其中一种情况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拍砖。(我认为这些技能搭配不错),现在把升级时一共4个选择分为左上为1、左下为2、右上为3、右下为4。
以印度阿三升第一级时,1为幸运,2为制宝为例,升级的步骤为,这时技能还没学完,但是终极技能已经学到了(33级学成),剩下的技能无论怎么学了。
以印度阿三升第一级时,1为召唤,2为制宝为例,升级的步骤为,这是技能还没学完,但是终极技能已经学到了(32级学成),剩下的技能建议学到“火之怒”与“雷电大师”,这样一个超级魔法师就诞生了!而且适合远程与进程作战(火之怒、冰刃、箭术、燃烧之疾)。
个人认为学院的印度阿三技能搭配非常不错,只是为了终极技能而被逼学习的“学习术”我不喜欢,如果换成“幸运”“战械”“防御”中的一个就完美了!
说了印度阿三,再来说说印度阿四吧(就是白帽子的老头),由于这个老头一出来有“防御术”(我喜欢),而且英雄的特殊能力是石头人,相信也是个很强的英雄。
以印度阿四升第一级时,1为光明,2为制宝为例,升级的步骤为,终极技能达成。(35级学成)。
英雄FAIZ的学习终极技能的步骤,以升第一级时,1为学习术为例,步骤为,33级学成。
英雄NATHIR学习终极技能的步骤,以升第一级时,1为学习术为例,步骤为313133323231311244314343,32级学成。
该英雄如果第一级升级时,1为召唤的话,很难学习到最终技能。(目前还在研究)
英雄GALIB,以升第一级时,1为学习术为例,步骤为,33级学成。
以升第一级时,1为召唤术为例,步骤为,35级学成。
英雄NUR,由于出生就被他老妈绑定了“魔力恢复”技能,所以他无法学习到最终技能。
英雄NARXES,游戏出生时就绑定了“聪慧”技能,所以他无法学习到最终技能。
③ 印度衣服头饰的由来
印度人的头巾有很多种,最明显的锡克人的头巾是宗教规定,相传,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只能穆斯林包头巾而不允许其他印度包,勇敢自尊的锡克人为了表示抗议,号召所有锡克男人统统包头巾以示威,,,有意思的是,现在的穆斯林已经不包头巾了,而倔强的锡克人反倒把这个行为延续下来了。
印度的RAJASTHAN邦的人因为生活在沙漠中也有普遍的包头巾的习惯,头在大多印度人观念中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地区认为摸小孩头部是不吉利的,,,也许包上头布也一种保护,,,,另外印度人在结婚等喜庆时刻也要包头巾,新郎包白色或红色的,而亲朋好友包粉色的,,,,,在一些节日中也要包,总之包头布是印度很多民族的传统装扮习俗,,日常生活和节日都可以包。
阿拉伯人的包头巾,也是沙漠坏境产物,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阳防晒,冬天御寒保暖。这种头巾是块布,将其放于头上,再套上一个头箍固定之。其色多为白色,也有其他颜色。布料有优劣厚薄之别,随季节和条件而定。
头箍是用驼毛做成的圆状环,多为黑色,偶有白色,粗细轻重不等。年轻人喜欢粗重的头箍,再系根飘带,显得潇洒、英俊。
有些阿拉伯国家,如半岛上的也门和北非的毛里塔尼亚,男人们头上缠一条白色的长头巾,不戴头箍。他们的头巾除起帽子的作用外,还有其它用途:睡觉时做铺盖,礼拜时当垫子,洗脸时做毛巾,买东西时当包袱,刮风时蒙在脸上挡风沙。
阿曼男子只披头巾,不戴头箍,头巾的颜色有等级之分,多为白色或素色,王室人员用红、蓝、黄三色为基调的特制头巾,其他人们禁用。
头巾下再戴一顶小白帽是许多阿拉伯人的习惯。在非正式场合,他们更喜欢只戴小白帽而不包头巾。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部分男子不用头巾,不戴小白帽,只戴一顶红色或黑色土耳其式的高筒毡帽。一些人爱在毡帽下缠一条白布,更显艳丽新颖。
④ 印度陆军军帽形状的来由
印度军队中有些部队是以部族或者说是各个民族单独成军的,因为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所以有着不同的军帽。像图片上包头的是锡克族士兵,因为信锡克教的缘故,所以必须包头,因此锡克男人参军后继续保留原有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参军也不用戴制式军帽,只要在包头巾上别上军徽就行,那个纸扇帽子应该是阅兵才戴的,装饰品而已,
⑤ 印度男人的头饰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在印度的某些街巷行走,你会感觉回到了几百年前。来来往往的行人,街头的摆设装置,几乎看不到一丝现代化的痕迹。别的不说,就说印度人头上戴的,身上披的,那就是一绝。其实,保持自己传统服饰的国家,也不在少数,比如阿拉伯国家,但能像印度这样全面保持浓厚传统的国家,实在是凤毛麟角。印度人就是这样顽强而自信地坚持着自己在服饰上的悠久传统和审美习惯,并且自豪地向外部世界展示着。
其实,印度男人的帽子和裙子,都是一块简单的布,但他们能魔术般地缠裹在头上和腰上,发展出多种样式出来。
印度男人的服饰最普遍的叫“托蒂”,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有的下长到脚部。农村男人会用一块布围住腰,一端搭在肩上,天冷时可以再加一件披肩。
印度男人的头巾长达几米,从头巾的不同包法上可以看出他的宗教和地域。如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的头巾就有明显的不同。印度教徒缠头巾比较灵活,不愿意缠也可以随时摘下来。而锡克教徒缠头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你看到一个不缠头锡克男人的机会,基本上和彩票中大奖的机会持平。
重点是【锡克人的一生,是从来不剃毛发的,所以成年的锡克男人,人人都是一头披肩发。但这头披肩发你是见不着的,如果要他们摘下头巾,那是对锡克人的侮辱和挑衅。】
⑥ 印度人头上戴的打叉的像帽子一样的东东是什么
是一种裹在头上的头巾,是一条长布。印度人习惯缠头代替帽子。
⑦ 印度人的习俗
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称"沙丽"。沙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是印度妇女的普通装束。沙丽是一块一米多宽、五六米长的布料。穿着时,妇女们自腰部缠起,绕过胸前,一端搭在肩上,用一枚别针别住。随着历史的发展,沙丽也发生了不少变革。在传统的基础上,妇女们上身配上了名为"杰姆普尔"的紧身胸衣,下身配以叫做"贝蒂戈尔"的衬裙,穿戴起来,沙丽显得更方便实用。印度妇女还喜欢在沙丽上缀上各种图案,如花卉、几何图形等,还少不了一道花边。五颜六色的布料加上独特的图案、花边,沙丽显得更加瑰丽多彩、鲜艳醒目。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语言、风俗、信仰和生活习惯不同,沙丽的式样也很繁多,不拘一格。渔家女喜欢将沙丽的衣片折叠在两腿之间,塞在腰后,便于水上生活;农村妇女由于参加农活,多穿短沙丽。孟加拉地区的妇女常用沙丽的折边遮掩头部,因当地的礼仪限制妇女不得在男人面前抛头露面。西南部地区的妇女穿的沙丽则是一头张开呈扇形,穿起来显得神采飘逸。沙丽的布料则因穿戴者的贫富而不同,穷人穿的沙丽大都是用棉布或粗麻布制作,贵妇人则穿用丝绸或薄纱制作的沙丽,还缀上金丝银线织成的图案装饰。
每逢节日,印度妇女都会穿起自己最喜爱的沙丽逛街串门,走亲访友。
印度妇女还有一种衣服比较普遍,上衣比较宽松,长至膝部,称"古尔蒂",下身穿紧身裤,名叫"瑟尔瓦",再加一条纱巾围在脖子上,长长地向后飘。
印度妇女的首饰种类繁多,有耳环、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发饰、额饰、鼻饰、胸饰、脚链、脚镯等,从头到脚都有装饰品。
印度男人的服饰最普遍的叫"托蒂",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有的下长到脚部。农村的男人则普遍穿"哈达",即一块布围住腰,一端搭在肩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男人除"托蒂"外,上身加一件肥大的衬衣,名为"古尔达"。天冷时再加一件披肩。在特别重要场合,老人会穿上"古尔达",下身围"托蒂",足踏拖鞋。这种打扮是最有身份的标志。
在城市里,印度男人穿西装也是很普遍的了。一些政府官员在正规场合,穿一种很像我国"中山装"的上衣,也是紧紧的衣领,胸部有一口袋,别一枝钢笔。
即使在热季(3~5月),印度人也很少穿T恤和短裤,男子一般穿长袖衬衫和长裤,女人更不穿短裤,一是为了防暴晒,二是防蚊虫叮咬。
印度男人的头巾和帽子也是一绝。在城市里,除了锡克教徒外,男人一般不戴帽或头巾,而在农村戴帽和头巾非常普遍。印度男人头上的头巾称"塔布",颜色多种多样,戴法各异。男人戴的帽子有土耳其帽、波斯帽、漏斗式斜帽、船形帽等。
⑧ 印度人为什么戴头巾
印度人特别是印度男人戴头巾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宗教信仰
印度有些地区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头巾的习俗的,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式。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的形状。
成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颜色。
2、传统观念
印度人包头则是和他们的传统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印度人认为,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非常在意头部,认为不能随意触摸。如果小孩子被摸头,会被认为是不吉利,如果大人的头被摸了,那就等于受到了侵犯。
(8)印度帽子教程扩展阅读
印度的概况
印度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
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2世纪灭亡,小国分立。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统治200多年。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⑨ 印度安人酋长帽子怎么做
他们的头巾除起帽子的作用外,还有其它用途:睡觉时做铺盖,礼拜时当垫子,洗脸...也门政府规定,佩戴腰刀的人打架斗殴,治安人员和部落酋长有权扣押他的腰刀,罚...
⑩ 阿拉法特戴的那帽子叫什么本拉登戴的帽子又叫啥和印度人戴的一样吗
阿拉法特那不是帽子,叫提花头巾。
本拉登戴的也不是帽子,而是白色的长头巾缠绕而成的。
和印度人戴的是差不多的,印度人戴的也是简单的一块布,缠在头上的。
沙特阿拉伯地处赤道附近,气候炎热干燥,风沙急驰,为了保护皮肤所以包头巾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阳防晒,冬天御寒保暖。这种头巾是块布,将其放于头上,再套上一个头箍固定之。其色多为白色,也有其他颜色。布料有优劣厚薄之别,随季节和条件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