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甩掉中国贫油国帽子的人是

甩掉中国贫油国帽子的人是

发布时间:2021-06-21 14:57:35

『壹』 为中国摘掉贫油帽子的科学家是谁

为中国摘掉贫油帽子的科学家是李四光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贰』 使中国脱去“贫油“帽子的人是谁

李四光先生。 他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大陆造油理论,提出了中国有大油田的设想

『叁』 中国人是怎样甩掉贫油的帽子的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然而,直到新中国诞生前,近代油气地质勘探仍未真正起步,可谓既无统一计划,又无资金和先进设备,仅由少数专家在一些局部地区(如陕北、甘肃、新疆、四川、台湾等地区)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地面地质调查和少量钻井。到1949年底总共发现了陕北延长、甘肃玉门和老君庙、新疆独山子以及台湾出矿坑等5个油田以及7个小气田。解放前年产原油仅为12万吨。
中国油气勘探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算起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勘探初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
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仍主要在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1956年起勘探集中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当年就探明了克拉玛依油田。这是新中国石油勘探的第一个突破。
1958年,在青海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日产500吨的高产井,相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和3号油田。石油部在四川组织了川中会战,发现了南充、桂花等7个油田。在玉门发现了鸭儿峡油田。
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已形成新疆、青海、玉门、四川四个石油天然气基地。1959年全国石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2)战略东移,突破松辽盆地(20世纪50年代末—1963年)。
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部先后在华北平原和松辽盆地展开了全面综合地质调查。
1959年9月石油部在松辽盆地钻探的第三口参数井—松基3井喜喷工业油流。1960年2月中央批示开展松辽石油大会战。5月,数万石油大军云集大庆长垣北部,在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等7个构造上先后获得工业油流,揭示了大庆长垣构造带整体含油的面貌。1963年5月上报石油储量达22.63亿吨,含油面积865平方千米,这一重大突破一举改变了我国石油分布的格局,开创了我国东部油气勘探的全新局面。
从会战的当年6月第一列火车外运原油起到1963年,全国年产原油达648万吨。同年12月,周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3)进军渤海湾,创建第二大石油基地(1964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
乘大庆石油会战胜利的东风,为继续加强东部地区的勘探,经中央批准,1964年石油大军南下入关,挺进渤海湾地区,开始了华北石油会战。在北起天津北大港南至山东东营以北的广大沿海地区,摆开了新的石油勘探战场。
1965年,在山东东营地区发现胜—坨油田,坨9井、坨11井日产油上千吨,当年产原油83.9万吨。在天津拿下大港油田,此后,石油人战胜文革动乱造成的重重困难,勘探战果不断涌现。至1978年,相继发现了一批大油气田,如胜利油区的东辛、滨南、孤岛、孤东、临盘等亿吨级油田,大港油区的北大港、枣园、五官屯油田等。这两个油区原油产量分别达到2000万吨和315万吨,成为继大庆之后我国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
1967年开始在辽河盆地进行石油勘探。国务院于1970年3月批准开展辽河石油会战,相继发现兴隆台、曙光、欢喜岭等大油田。辽河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355万吨。
1975年7月,华北冀中平原勘探又奏凯歌,任4井打出高产油流,开创我国古潜山油气勘探的新时期,到1978年原油产量达1224万吨。
在渤海湾地区勘探会战的同时,国务院于1969年6月批准组织江汉石油会战。在中国腹地江汉平原上,用近3年时间,发现了一批中小油田,建成产能上百万吨。
1970年,中央批准开展陕甘宁石油勘探会战,发现了马岭、红井子油田,建成产能100万吨。
1977年5月,石油部组织河南石油会战,发现了魏岗、双河、下二门等油田,仅用1年时间建成产能200万吨。
70年代开展的会战先后发现川西北牛坝和川西南、川东南等19个气田,1978年年产天然气达60.8亿平方米。
1978年,中国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
此后,到80年代中期,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石油勘探开发开始对外开放,在海上开始对外签订合作协议。1983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渤海、莺歌海突破性地发现了油气田。加上陆上以松辽、渤海湾盆地为重点,发现一批新油田,使我国的石油储量稳步增长。
1983年3月,国务院批准石油部组织中原油田生产建设技术攻关会战。该油田从1975年9月濮参1井发现工业性井喷后,先后发现文留、濮城等大油田。1979年年产原油30万吨。1985年原油产量达到550万吨。
1984年9月,地质矿产部在塔里木盆地的塔北隆起发现高产油气流(沙参2井)。年底在内蒙二连盆地有新发现。
(4)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大力发展近海勘探,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勘探(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以发展西部和东部“三新领域”勘探为重点,滚动勘探,不断增加储量。到1988年全国油气勘探重点地区有新疆、吉林、大港、冀东、内蒙古、青海。在塔北隆起轮南构造的奥陶系,石油部钻探的轮南1井喷油,日产油90.7立方米,发现了轮南油田。1989年石油部成立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矿部也加强了西部勘探。到目前,在西部勘探获重要进展,在塔里木发现探明了轮南—塔河油田等一批大中油田,在准噶尔、吐哈、青海、陕甘宁等盆地都探明了一些油田。
近年来,在中国西部以塔里木盆地为重点,探明了克拉2大气田(储量2000多亿立方米)以及鄂尔多斯以长庆和苏里格为代表的大气田;在四川和青海都发现大量天然气储量,近年来累计新增天然气储量达1.0万亿立方米,这为西气东输工程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海上油气勘探不论是自营区或是与国外协作区都获得了新进展,北起渤海南到南海北部湾,已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油气田,如绥中36-1、蓬莱19-3、流花11-1等大油田和南海崖城13-1、东方11-1气田。海上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001年底)14.3亿吨,天然气储量2995亿立方米,已成为“十五”及以后的油气发展重要领域。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就是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瞄准国际石油科技前沿,以5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生产国。

『肆』 是谁摘掉中国贫油帽

李四光经过科学调查,认为中国有大量石油,让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然后王进喜去打油井了。

『伍』 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的“中国贫油论”,甩掉中国贫油帽子的地质学家是()

李四光啊。
我记得原来还有篇课文(也许是课外文选)
就是写得他发现石油的。

『陆』 是谁脱去中国“贫油”的帽子

李四光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柒』 李四光为脱离下“中国贫油”的帽子做出的努力是什么

1950年4月,地质学家李四光冲破重重阻挠,取道香港回到北京。回国不久,李四光就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协助郭沫若主持科学院的日常工作。

李四光出任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

1952年8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成立地质部,任命李四光为部长。从此,李四光走上了领导全国地质工作的重要岗位。

还在1928年,李四光根据自己的研究,用地质力学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从而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李四光第一个对“中国贫油”的定论提出了挑战。

1935年,李四光再次提出中国可能找到石油。

1953年底,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把李四光请到了中南海。

李四光根据数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的研究,从他建立的构造体系、特别是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1956年3月,他出任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主任。在他的指导下,全国石油普查工作开始了。

1960年4月19日12时,由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喷出了乌黑发亮的原油。大庆油田会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1964年12月20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作为人民代表,李四光参加了这次盛会。

周恩来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捌』 李四光是怎样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急!!!!!

李四光

地质学家。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玖』 李四光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故事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后来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地质力学是李四光(1889—1971)创立,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1926年和1928年李四光发表的《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及《晚古生代以后海水进退规程》等,从理论上探讨自水圈运动到岩石圈变形,自大陆运动到构造形迹等问题,1929年提出构造体系这一重要概念,建立了一系列构造体系类型。李四光把地球自动调节

『拾』 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的人是谁

王进喜。

与甩掉中国贫油国帽子的人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式旗袍批发市场 浏览:821
什么是侧开门的裤子 浏览:74
一片式背心式文胸男士可以穿吗 浏览:576
校服外套蓝色 浏览:360
回族的校服 浏览:330
咸阳市秦都区陕广学校校服 浏览:114
男士网将内裤网眼 浏览:888
金丝绒棉服搭配什么裙子好看 浏览:626
儿童黑皮衣搭配图片大全 浏览:446
男西装制服图片韩版 浏览:96
车牌帽子怎么装 浏览:749
自己如何拍裤子 浏览:817
用卡纸叠裤子怎么叠 浏览:188
劳保手套棉线批发 浏览:263
男生校服怎么穿帅 浏览:991
绝缘手套外用什么手套 浏览:568
川航换制服 浏览:613
白裤子配黑色马丁靴 浏览:232
男孩衣外套戴帽 浏览:72
中式旗袍上衣 浏览: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