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找一个图片 图上是一个老人靠一副油画取暖,油画上是一团篝火,四周是漆黑略显脏乱的画室
你这幅图是不是摄影艺术家Teun Hocks 的观念摄影中的一副:中年危机啊!
『贰』 这幅油画是什么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一幅油画。是约翰内斯·维米尔的代表作之一。现收藏于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该画描绘了一名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黄、蓝色头巾的少女,气质超凡出众,宁静中淡恬从容、欲言又止的神态栩栩如生,看似带有一种既含蓄又惆怅的、似有似无的伤感表情,惊鸿一瞥的回眸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平实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净化人类心灵的魅力。
该画采用了全黑的背景,十分烘托少女外形轮廓,似乎她是黑夜里的明灯,微微的光彩,不夺目不耀眼,十分温和。画面之中构成强烈视觉效果。
『叁』 这幅油画叫什么
简介:
《星月夜》,也被译为《星夜》(The Starry Night) (荷兰语:De sterrennacht)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是画家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有种普遍的说法,由于这是梵高在精神病时期所作,世人普遍认为这是梵高想象出来的美妙情景。有人却认为,这似乎更是感到安全和隐晦的产物,作为歉意和爱的表示,什么也没有了的梵高割下耳朵。由于疯狂的行为,这由心里发出的真实情感,就这样被送入精神病院。而这时期的梵高,事实上却创作了150多幅作品,精神病人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和心情吗?不能从精神病的认识中摆脱出来,只是不想说也不知道说什么罢了。艺术并不是越会画就越理解别人的心情,更不是认识的作品越多,越理解作者的心情。请不要亵渎悲伤的人。[1] 红褐混合的火焰预示着要从情境内逃出的痛苦,与画布顶点的距离也是绝不能逃出的理由,云层和夜空形成漩涡,不断的吞进吐出,困惑、解脱、痛苦不停缠绕。平静的村庄上方占据了大篇幅的疯狂与悲伤。画布没有真正的如“流动的星夜”中说的那样流动,是悲伤在缠绕着作者,不是画布,画境永远是静止且立体的,每一笔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心情。时间不同,心境不一。星星、月亮和希望的光晕,不停挣扎着释放,可终究没有到达村庄里面。仿佛幸福没有照到悲伤里那样。
作品含义:
作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梵高生前非常欣赏日本浮世绘《冨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冲浪裏》,而《星夜》中天空的涡状星云画风被认为参考并融入了《神奈川冲浪裏》的元素。
作者简介:
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充满幻想、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肆』 这幅油画右上角持斧的人是谁,手中的人头又是谁最好结论有依据。
两个都是查尔斯一世。(刽子手穿黑衣,实际上另有一副处死查尔斯一世的油画中刽子手不仅黑衣,还戴着黑脸罩。也不是下令处死国王的奥利弗·克伦威尔,因为那家伙不蓄须。)
An Eyewitness Representation Of The Execution Of King Charles I is a painting by John Weesop
油画叫"国王查尔斯一世死刑目击者的陈述,1649"。Charles I在国内教科书中也曾被译为查理一世,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在位24年。这幅画由约翰·韦素(John Weesop)根据目击者的陈诉所画。
画面正中上方断头台上被砍头的是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站立的五人中间那个拿着国王帽子的是伦敦主教William Juxon。下面人群后面是因残忍现场而恐惧晕倒的妇女。
左上是国王肖像,左下是国王在伦敦主教的陪同下被人群簇拥着走向白厅宴会厅前的刑场。
右上是查尔斯一世提着自己的人头,意为国王自己害死了自己,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当时的英国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右下是人们哄抢国王的鲜血,参见鲁迅的人血馒头。
『伍』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请欣赏这幅油画是写出它的感人之处。
14. 示例: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民父亲的形象。他黝黑的脸、深深的皱纹、粗糙的手,表明了他的勤劳;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厚厚的嘴唇,透露出他的善良和质朴;他缠裹的白布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生活的艰辛。
『陆』 找一幅画,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皮肤黝黑,手里端着一个碗。谁知道这幅画。
父亲,初中的美术书有
『柒』 罗中立1980年的油画《父亲》有什么感人之处
此幅油画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的形象。尤其是那似刀刻的皱纹和黝黑的脸庞,咄咄逼人,发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此画问世后,便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它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所以感动了几代人!
『捌』 一个穿着西装的半身男子的著名的油画,叫什么名字
比利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雷内·马格利特 Rene Magritte(1898年11月21日-1967年8月15日)《戴黑帽的男人》
『玖』 有一幅油画,画有一位老人,表情宁静、孤独。
梵高的自画像(割掉耳朵的自画像) 51X45 可能是最能表现老人的宁静与孤独了。
『拾』 求一幅外国著名油画的名字 内容是一个穿黑色衣服戴着帽子的少女 手拿一本书或雨伞在奔跑过程中回头一笑
一、解答:
1、作品概述:
无名女郎,是俄国画家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于1883年创作的一幅现实主义肖像画,是用油彩画于画布之上,现收藏于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我们面前的这位典型的19世纪俄国知识女性,她侧身端坐,转首俯视着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显得高傲而又自尊。这种姿势语言表明画中人物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冷眼审视,不屑一顾,又不愿与之合流的神情,这隐含着当时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态度。这幅女子肖像显示的美在于性格表现,也体现画家的美学观。我们面前这位女子没有华丽服饰和贵夫人的打扮,而是入时得体,是上流社会有文化、有修养、品位极高的知识女性打扮。色调浓重且有变化,冷漠、深沉、俊秀的面孔鲜明突出,格外庄重、典雅而高尚。
2、作者简介:
克拉姆斯柯依(Ив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Крамской)是 “巡回展览画派”(简称“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领袖人物,其艺术见解在当时俄罗斯画家中有颇大影响。
因为这两幅图都被用作《安娜卡列尼娜》,所以附上这一幅。